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1 上代文學篇: 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
作者 | 鄭家瑜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1 上代文學篇: 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全台第一本!政大日語系鄭家瑜教授嘔心瀝血之作!以最有趣的解說、最嚴謹的態度、最專業的角度,帶您領略並愛 |
作者 | 鄭家瑜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1 上代文學篇: 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全台第一本!政大日語系鄭家瑜教授嘔心瀝血之作!以最有趣的解說、最嚴謹的態度、最專業的角度,帶您領略並愛 |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 政大日語系鄭家瑜教授嘔心瀝血之作! 以最有趣的解說、最嚴謹的態度、最專業的角度, 帶您領略並愛上日本上代文學之美! 日中雙語閱讀x七大核心賞析 不但可以讓您開拓文學視野,還能增進日語閱讀能力, 是您探索日本上代文學的必備指南! ★臺灣第一套介紹日本從上代到近代文學經典作品的系列叢書 本套叢書共有九冊,由九位在臺灣各大學執教鞭的文學老師精心摘選日本上代到近代的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專業又幽默的文本解析以及延伸資料補充,以期引領學習者愉悅地自主學習、品嚐日本文學之美。分別為《上代文學篇》、《中古文學篇》、《中世文學篇》、《近世文學篇》、《近代文學篇》。除了《上代文學篇》將散文與韻文合為一冊,以及《近代文學篇》分為「明治・大正時期」與「昭和前期」,並將散文與韻文合為一冊外,其餘各個時代的散文與韻文各分一冊,以期更完整收錄各時代經典作品。本套叢書充滿知性、感性以及趣味性,是日語初階者能輕鬆入門、進階者能大增功力的文學叢書。 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本叢書召集人 鄭家瑜 ★《源氏物語》譯者林水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名譽教授陳明姿教授專業推薦 本書有三大特點,一為「選材適當」;二為「『文本』與『日文摘要』、『中文摘要』相互比對」;三為「『作品賞析』與『延伸閱讀』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只要仔細閱讀本書,當可同意我說鄭家瑜教授是臺灣日本上代文學研究的第一人,指的不僅是表面的人數統計,更重要的意涵是指她對日本上代文學研究的深入,與豐富的學養。 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 紫式部《源氏物語》譯者 林水福教授 這部著作是第一部為臺灣的學子用中文撰寫而成的上代日本文學經典,除了在編排之際盡量蒐集各種相關的資料外,解說時也盡量深入地分析探索,可讓讀者對日本上代文學有更廣更深的認識,確實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名譽教授 陳明姿教授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穿越時空徜徉在日本上代文學的世界,感受神話與詩歌交織的文學胎動 上代,是日本文學啟蒙並且開展的時代,而上代文學也是日本文學史上奠定根基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從口傳文學到記載文學,不僅承載了古代日本對天地萬物的想像與信仰,也透過歌謠與傳說展現了人心的情感波動與歷史文化的深層脈絡。本書將引領讀者穿越時空走入日本最早的文學世界,從神話、傳說到詩歌,全面探索上代文學的魅力與其所蘊含的精神文化。 本書精選日本上代文學中廣為人知、影響後世頗鉅的五大作品《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萬葉集》、《懷風藻》,涵蓋「神話、傳說」、「和歌」及「漢詩」等三種類型,不僅有流傳千年的神話傳說,也有蘊含個人情感的詩歌作品: 1.神話、傳說: ‧〈黃泉國訪問神話〉——敘述伊耶那岐命為了追回死去的妻子而前往黃泉國所發生的故事,呈現對生死、陰陽兩界的想像,神話中的「黃泉信仰」深深影響後世的宗教與文化。 ‧〈山幸海宮訪問神話〉——以兄弟矛盾與異界訪問試煉為主題,描繪山幸前往海神宮的冒險。其「英雄神話」的行動規律,在現今諸多的東西方文學或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中不斷出現。 ‧〈聖帝傳說〉——介紹體恤子民困苦的慈愛天皇仁德天皇的事績,展現日本早期政治與宗教結合的文學特色。 ‧〈神功皇后傳說〉——以神功皇后征討新羅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釣魚傳說〉、〈鎮懷石傳說〉為主軸,帶有半歷史、半神話的色彩,反映出古代社會對有權力女性的想像與評價。 ‧〈箸墓傳說〉——敘述大物主神的神婚故事,其人類與動物結合的「異類婚姻故事」、「神婚故事」,在各國的神話和民間故事中被廣泛傳承,融合現存的巨大古墳傳說,兼具歷史考古與文學想像的價值。 ‧〈伊香小江傳說〉——以地方人物故事帶出大家耳熟能詳的「羽衣傳說」,顯示出流傳於地域性的民間故事如何融入整體文學脈絡。 2.和歌: ‧〈雄略天皇歌〉——出自《萬葉集》,展現雄略天皇宣示主權的豪邁與個人情感,其中蘊含的「言靈信仰」,在電影《神隱少女》中也可一見。 ‧〈詠水江浦島子歌〉——以九十三句和歌描述「浦島傳說」,故事情節緊湊,充滿奇幻色彩,為萬葉傳說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3.漢詩: 〈大津皇子臨終歌〉——一首感人至深的漢詩,表現出作者大津皇子赴死臨終前的哀愁與悲壯。詩中從「景」到「情」的層層遞進,引發讀者深深的共鳴。 除了九大作品之外,另外還有「序章」及「終章」。「序章」提供上代文學概論,幫助讀者理解時代背景、特色與流傳脈絡;「終章」則綜合九大作品,總結上代文學的風格與特色。本書不但可以作為初學者進入日本古典文學的導覽,也能成為愛好者深入研究的參考。 ★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適合一般讀者、日本文學初學者、文學愛好者、大專院校學生、研究者與教師,不僅是文學研究者的參考讀物,也是一般讀者進入日本古典文學世界的最佳指南。 ★七大核心單元,全面賞析與展示文學作品的魅力 本書精選的每一篇作品,均有「作者與作品簡介」、「原文摘錄」、「日文摘要」、「中文摘要」、「作品賞析」、「延伸學習」、「豆豆小知識」等七大核心單元,以嚴謹的學術整理與清晰的賞析視角,幫助讀者深入了解作品。 1.作者與作品簡介: 深入探討作者背景與作品的創作歷程,了解作品誕生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增添閱讀深度。 2.原文摘錄: 精選作品中的精彩段落,保留日文原文,輔以注釋,讓讀者感受作品的原汁原味,欣賞文字的韻律與美感。 3.日文摘要: 以簡練的現代日語概述作品內容,漢字第一次出現時均標有發音,方便日語學習者加深對文本的掌握。 4.中文摘要: 以中文說明作品的主旨與情節,不但不懂日語的讀者能藉此了解故事內容,也能幫助日語學習者快速理解其核心內容。 5.作品賞析: 從文學風格、主題意涵,並結合時代背景與作者情感,挖掘文字背後的深意,深入剖析作品的獨特魅力與意義。 6.延伸學習: 提供相關主題的學習建議,引導讀者進一步探討相關主題與文化背景,拓展知識範圍。 7.豆豆小知識: 穿插趣味小知識,講述作品背後的歷史、傳說或文化冷知識,增添閱讀的趣味性,輕鬆了解作品中的冷門祕辛。 不論您是熱愛日本文學的探索者,還是渴望增進日語能力的學習者,本書都能帶給您啟發與享受。讓我們透過對神話傳說與詩歌的細緻賞析,發現上代文學作品背後所蘊藏的濃厚日本文化!
作者介紹 鄭家瑜 日本梅光學院大學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臺灣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學士、碩士。專攻日本上代文學。 2007年迄今服務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現任日本語文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日本語文學系系主任。 主要著作有:《『記紀』の文芸的研究―歌謡・説話・老人像からのアプローチ》(致良出版社,2021年)、〈日台の石信仰ー神話から民俗へ〉(《神話研究の最先端》所收,笠間書院,2022年)、〈日本首位女帝形象探析:從日本正史《日本書紀》之〈推古天皇紀〉看起〉(《華人信仰與東亞文化:跨境、流動與再生》所收,政大出版社,2022年)等。除此之外,尚有諸多研究成果,分別從日本上代文學、文藝表現、文化脈絡以及臺日比較文化等不同面向展開探討。
產品目錄 叢書序 在時代的大河中,與文學相遇 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本叢書召集人 鄭家瑜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推薦序① 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 林水福教授 推薦序②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名譽教授 陳明姿教授 作者序 鄭家瑜 凡例 序 章 上代文學概論 第一章 〈黃泉國訪問神話〉 第二章 〈山幸海宮訪問神話〉 第三章 〈聖帝傳說〉 第四章 〈神功皇后傳說〉 第五章 〈箸墓傳說〉 第六章 〈雄略天皇歌〉 第七章 〈詠水江浦島子歌〉 第八章 〈伊香小江傳說〉 第九章 〈大津皇子臨終歌 終 章 上代文學之風格與特色 謝辭
書名 / | 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1 上代文學篇: 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 |
---|---|
作者 / | 鄭家瑜 |
簡介 / | 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1 上代文學篇: 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全台第一本!政大日語系鄭家瑜教授嘔心瀝血之作!以最有趣的解說、最嚴謹的態度、最專業的角度,帶您領略並愛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2987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29871 |
誠品26碼 / | 2682985226002 |
頁數 / | 22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63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臺灣學者,研究日本上代文學,據我所知,除鄭家瑜別無第二人。所以我說鄭家瑜是臺灣日本上代文學研究的第一人,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反對吧!
這次,鄭家瑜教授擔任共九冊《日本文學經典賞析》的召集人,並撰寫這本《日本文學經典賞析 ①上代文學篇:穿越時空的神話傳說與詩歌》,忝為家瑜教授大學時代老師,有幸為這本作品贅言幾句。
本書有三大特點:
一、選材適當
這本書主要以八世紀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萬葉集》、《懷風藻》五部作品為中心。以文體區分,可分為散文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和韻文的《萬葉集》與《懷風藻》。
一般談論日本神話,主要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然而,二者之間差異甚大。《古事記》由上、中、下三卷構成,上卷的「神代卷」占三分之一,皆為記述有關神的世代之事。編撰者所要強調的是,天神是日神天照大神的子孫,日本的原始祖先來自天神。而《日本書紀》三十卷中,神代部分僅第一卷與第二卷。
神話以隱喻和象徵方式表達,因此,我們無法以實證方式來理解神話。神話指引我們轉向內在的追尋,我們從神話中接收象徵符號所傳遞出來的訊息,從而引導我們認識自己的生活。
《風土記》是一種地方志,包括大量的民間傳承。
《萬葉集》是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集,與《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並稱日本三大和歌集。萬葉假名,自成一體系。清新、質樸與寫實的詩風,明治時期的正岡子規重新喚起大家的重視。如作者所說:《萬葉集》是「考察日本原始思考模式、生活型態、文化形成等等方面的一級資料。」、「被廣泛地應用在日本的歷史、民俗、考古以及文學等各個領域。」。
順便一提,「令和」乙詞即取自《萬葉集》。
二、「文本」與「日文摘要」、「中文摘要」相互比對
讀者既可了解大概內容,透過中日文摘要的相互參照,也可了解中日文行文的差異、句子結構的不同,有助於語學的學習。
三、「作品賞析」與「延伸閱讀」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例如〈黃泉國訪問神話〉,不僅說明黃泉國是什麼地方、黃泉國訪問神話的發展過程,還點出與考古、習俗相關的「橫穴式古墳」、「洞窟他界觀」等的關連性。不難看出神話與後世文學、風俗、傳說,乃至於日本人深層的精神構造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仔細閱讀本書,當可同意我說鄭家瑜教授是臺灣日本上代文學研究的第一人,指的不僅是表面的人數統計,更重要的意涵是指她對日本上代文學研究的深入,與豐富的學養。
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
紫式部《源氏物語》譯者
林水福教授
------------------------------------------------------------------------------------------------------------------------------
推薦序
十九世紀,在「法國碩學」泰恩(Hippolyte-Adolph Taine)的《英國文學史》(1863~1864)問世後,文學史漸形成一個學門。西歐各國學者開始陸續編寫自己本國的文學史,亞洲方面最早趕上這股熱潮的,應屬當時積極西化的日本。東京大學的兩位青年學子,三上參次、高津鍬三郎共同編撰了《日本文學史》(金港堂,1890年)頗受日本學界的矚目。之後也有多位知名學者陸續編寫日本文學史,時代區分則參考西歐的劃分法,再融合日本自己的國情文化,漸確立為上代、中古、中世、近世、近代(現代)。
上代(794年以前)不只時代最古老,在日本文學形成及發展之際,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不僅可從中窺探出日本文學由口傳文學發展成記載文學的過程,亦可了解日本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密切關聯。此外,也是研究語言、文學、民俗、宗教、歷史、風土等領域的重要參考寶庫。上代經典文學著作在日本人文科學領域,實佔重要的一席。
鄭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日本文學,尤其是對日本上代文學投入了諸多心血,頗受學界重視,是臺灣編撰日本上代文學的不二人選。在編撰這次著作時,共選了五部廣為人知,並影響後世頗鉅的作品,即《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萬葉集》、《懷風藻》。同時從這五部作品中挑選出兩篇神話、四篇傳說、三篇歌謠,每一章在編排之時,皆分為「作者與作品簡介」、「文本」(包括原文摘錄及中文摘要)、「作品賞析」、「延伸學習」,有的作品還會加上豆豆小知識進行補充。
在編寫之時,鄭教授極重視作品內容的解讀,如〈黃泉國訪問神話〉裡有關「黃泉國」一詞的說法。「黃泉國」是伊耶那美死後所在的國度,《日本書紀》裡只使用「黃泉」或「泉國」等用詞,何以《古事記》自始至終都僅用「黃泉國」一詞,是有何意涵?另外,兩神在黃泉比良?訣別之時,伊耶那美對伊耶那岐說:「我每日要使你的國度裡一千人死去」,對此,伊耶那岐也回道:「我每一天使一千五百個生命誕生」。除了可看出兩神反目成仇,從此「黃泉國」與「葦原中國」兩國互不往來之外,還可看出兩神各自擁有什麼特殊能力?又《古事記》裡的〈黃泉國訪問神話〉與出雲國地方的各種傳說、地名、黃泉信仰又有何種關聯呢?這些都在書中有詳盡的分析與解說。
此外,〈山幸海宮訪問神話〉、〈聖帝傳說〉、〈神功皇后傳說〉、〈箸墓傳說〉,也因該故事本身就融合了各種類型的故事,鄭教授也盡量蒐集沖繩、韓國、中國、東南亞等地的相似類型故事,以饗讀者,使得內容更豐富精彩。另外,豆豆小知識部分,還會結合現代日本的景物、事物做說明,像是大家所熟知的神社(花窟神社)及古墳「大仙陵」(位於大阪,被認為是仁德天皇的皇陵),或是現代知名動畫作品《神隱少女》的故事,說明該故事與現代日本的關聯性,深化讀者對該故事的了解,由此可看出編寫者的用心。
這部著作是第一部為臺灣的學子用中文撰寫而成的上代日本文學經典,除了在編排之際盡量蒐集各種相關的資料外,解說時也盡量深入地分析探索,可讓讀者對日本上代文學有更廣更深的認識,確實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名譽教授
陳明姿教授
------------------------------------------------------------------------------------------------------------------------------
自序 : 作者序
這些年來,日本的動畫、漫畫、電影風靡全球,當然也包含臺灣。許多中生代或是新生代的朋友在動漫畫中成長,形成了共同的語境以及回憶。然而,許多動漫的元素、場景或部分情節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源自日本文化或文學。例如:宮崎駿《神隱少女》、新海誠《言葉之庭》和《你的名字》、吾峠呼世晴《鬼滅之刃》等動漫中的「言靈信仰」、「異界訪問」、「鬼╱殺鬼」等元素,都是早已出現在日本上代文學作品中,形成日本文化底蘊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臺灣每年的日語學習或赴日旅遊人口不計其數,針對日本傳統文化、神社或祭典由來等等都具有高度的興趣,而這些文化,也都和日本上代文學息息相關。
基於上述背景,筆者以日語學習者或對日本文學、文化有興趣者為對象,從《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風土記》、《懷風藻》這五部全都擁有「日本第一」 之稱譽的上代文學經典作品,精心節選神話、傳說、和歌、漢詩、地方軼聞等共九篇作品,進行深入淺出的「作品與作者簡介」、「文本介紹」、「中日文重點摘要」以及「作品賞析」,與讀者分享、共賞。同時,筆者於各篇作品皆標示日語讀音,並將古文讀法改以現代日語方式呈現,於難字、難辭中加之附注,以期幫助讀者能更順暢地閱讀、快速入門,並掌握日本上代文學的精華,進一步對日本文學以及其背後之歷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本書為《日本文學經典賞析》系列叢書之第一冊《上代文學篇》,共有十一章,由序章、內文九章、終章構成。序章為日本上代文學概說,論述上代文學之時代背景、文學發展之起源、主要文學作品以及表記方式等等。第一至三章分別討論記載於《古事記》中之〈黃泉國訪問神話〉、〈山幸海宮訪問神話〉以及〈聖帝傳說〉;第四至五章分別論述《日本書紀》之〈神功皇后傳說〉、〈箸墓傳說〉;第六至七章則討論《萬葉集》之〈雄略天皇歌〉以及〈詠水江浦島子歌〉;第八章論述《風土記》之〈伊香小江傳說〉;第九章介紹《懷風藻》之〈大津皇子臨終歌〉。本書最後則以〈上代文學之風格與特色〉作為終章。
本書各章之間息息相關、環環相扣,例如:第一章〈黃泉國訪問神話〉的延伸學習中便已論述到《風土記》之黃泉之穴的傳說;第二章〈山幸海宮訪問神話〉亦討論環太平洋諸國中型態類似的神話傳說;第四章〈神功皇后傳說〉也論及《萬葉集》之神功皇后釣魚傳說、魚占傳說等;第七章〈詠水江浦島子歌〉亦觸及《日本書紀》《風土記》之相關故事。從這裡也可以知道,在上代文學的各個作品中有許多重複的主題,各個文本之間可以進行相互比對,內容也可以相互增補,彼此之間形成「互為文本」的關係。
為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擴充相關知識之機會,本書設有「延伸學習」的項目,將該章主題與重要神話傳說元素或文化要素抽出,進行延伸內容的補充與分析。另設有「豆豆小知識」以增補與主題相關之氏族、祭祀或古墳等歷史社會文化解說。期盼本書能增強日語學習者以及日本文學愛好者之上代文學知識,引領讀者進入日本上代文學這個神祕又奔放、日本文學胎動的世界中。
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鄭家瑜
二〇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最佳賣點 : ★本書特色
1.由鑽研日本上代文學之名師鄭家瑜教授撰寫,最專業!
2.第一本多層次解讀日本上代文學的入門專書,最經典!
3.精選「神話、傳說」、「和歌」、「漢詩」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最精彩!
4.日中對照,賞析由淺入深,說明輕鬆易懂,最好學、最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