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 SDGs全球實踐指南 生物圈篇
作者 | 李盈/ 李小敏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 SDGs全球實踐指南 生物圈篇:地球傷痕累累,卻蘊藏無限轉機。世界在崩壞的同時,也在進步。全球的專家正透過新科技,使用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 |
作者 | 李盈/ 李小敏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 SDGs全球實踐指南 生物圈篇:地球傷痕累累,卻蘊藏無限轉機。世界在崩壞的同時,也在進步。全球的專家正透過新科技,使用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 |
內容簡介 地球傷痕累累,卻蘊藏無限轉機。世界在崩壞的同時,也在進步。全球的專家正透過新科技,使用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等,來解決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難題。本書聚焦水資源、氣候、海洋、陸域生態圈,用100+個全球永續案例,帶您看見世界各地的先行者,如何用科技正在改寫地球命運。在災變中尋找希望,從科技中看見未來 2024年,是全球最熱的一年。世界各地迎來無數的自然反撲,地震海嘯、山崩洪災、乾旱野火、火山爆發……俄烏戰爭三年未熄,加薩走廊滿目瘡痍,全球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達到1.1億人。關稅戰開打,供應鏈混亂,物價通膨,各國缺糧缺水、能源財政困窘,難以全心應對氣候危機,在重重壓力下,重拾化石燃料,繼續焚燒地球。 本書聚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目標,以科技拯救「生物圈」為主題,精選全球科技永續案例,從水資源、極端氣候、海洋生態、陸域生態等四大面向,探討專家如何守護環境,適應變遷,如瑞典的太陽能淨水袋、西班牙的太陽能電腦、美國的空氣肉排、二氧化碳奶油、冰島的二氧化碳礦化技術、英國的北極製冰機、挪威的海洋氣象站、荷蘭的種樹機器人、巴西的國家監測地圖、台灣的動物紅綠燈等,分享100+個最具影響力、啟發性與可行性的創意行動。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地球鬥士,如何逆勢而行,捍衛土地、海洋、生物,還有人類。 本書是一份獻給未來的備忘錄,亦是現在的行動指南。
各界推薦 【重磅推薦】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李鴻源中國時報社長兼總編輯 黃樹德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社團法人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秘書長 綦孟柔海龜點點名共同發起人 蘇淮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思穎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 趙政岷文字工作者 陳映霞
作者介紹 李盈自由作家、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誕生於台灣的都市叢林,熱愛異國文化與各類黑科技,喜愛哲學、文學、藝術、天文與物理。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策略專案管理研究所,深受各類極具創意的國際專案所震撼,進而發現另一種能改變世界、幫助世人、促進社會進步的途徑──SDGs。感念於各類SDGs專案於世界百花齊放的連鎖效應,矢志與所有人分享這類知識與正念,希望能為台灣在SDGs的推動上獻上一份心力。長年深耕於科技業,在面板、光電、能源、機器人及新創產業擔任行銷及海外開拓顧問,著有《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李小敏資深媒體人。在台灣媒體最輝煌的時代,於報紙、廣告、雜誌、周刊、月刊及廣播、電視、網路電子媒體之間泅泳逾30年,任職多家企業家協會和基金會執行長與企業顧問。著有《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
產品目錄 目錄推薦序/我們從來不是局外人 黃樹德推薦序/照亮希望的行動 李偉文推薦序/物質不滅 陳映霞推薦序/成為地球的善心人士 趙政岷前 言/在崩壞中看見曙光第一章/生物圈:水資源SDG 6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SDG 6淨水及衛生.細項目標&行為目標SDG 6淨水及衛生.全球近況與問題SDG 6淨水及衛生.國際案例分享1.瑞典:太陽能淨水袋特殊薄膜汙水淨化袋,曬4小時就能喝2.哥倫比亞:瓶蓋過濾器快速淨水神器,只需一個翻轉3.以色列:大氣提煉飲用水「喝空氣」品甘霖,淨化濕氣滴滴清涼4.西班牙:世上最大的太陽能電腦中控電腦,供水、供電、供網路一次滿足5.印度:機器尖兵監測城市廢水汙染地下小尖兵,能文能武,會畫圖、寫報告6.美國:聽聲偵測水線水管偷偷漏水,聲學偵探指點迷津7.以色列:智能水管監測漏水水管滲漏知多少,AI診斷有數據8.荷蘭:智慧家庭水循環系統洗完的水怎麼用,水循環系統有妙招9.美國:回收廢水做啤酒廢水全面回收,再造能源、肥料跟美酒10.丹麥:生物仿生技術淨化水源NASA獨愛,從太空用到地球的超強濾水膜11.荷蘭:智能水質監測系統確保飲水安全,24小時AI水質監測12.荷蘭:泡泡打掃河川河川打掃小能手,泡泡屏障伸縮自如又吸睛13.香港:超聲波打撈廢水塑膠微粒超強聲波回收機,塑膠纖維、微粒吸乾淨14.美國:無限飲品循環販賣機減塑販賣機,隨買隨還,塑膠瓶掰掰15.台灣:智慧灌溉計畫一指神功,搞定農田供水任務第二章/生物圈:極端氣候SDG 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SDG 13 氣候行動.細項目標&行為目標SDG 13 氣候行動.全球近況與問題SDG 13 氣候行動.國際案例分享1.印度:空汙墨水汙染變資源,汽車廢氣華麗變身2.墨西哥:過濾髒空氣的未來「藻」樹城市淨化神器,一棵「藻」樹=400棵成樹3.法國:全球空汙地圖空汙在哪裡,數位地圖告訴您4.芬蘭:二氧化碳「空氣肉排」不用修仙就能「吃空氣」,口味應有盡有5.美國:二氧化碳奶油驚世食譜,二氧化碳+水+化學式=?6.冰島:二氧化碳煉化岩石玄武岩是真愛,一生一世不分離7.美國:餵牛吃紅海藻降低甲烷吃了紅海藻,連屁都是香的8.英國:無人潛艇製冰保護北極海還給北極熊一個家,全自動海水製冰機9.巴西:聖洛都+ 3°C親自體驗,升溫3°C的末日世界10.美國:AI智能系統防止森林大火搶先通報失火,AI野火偵測系統屢屢建功11.台灣:3D災害潛勢地圖台灣災難知多少,颱風、地震、豪大雨12.波多黎各:颶風暴風眼追蹤器愛來不來好任性,超強APP掌握颶風動線13.台灣:最強地震速報APP地震突襲,把握黃金逃難時間14.英國:全球洪水風險模型推演再推演,全面應戰洪水猛獸15.馬紹爾群島:消失的球衣海水上升,家園、球隊、球衣都將消失第三章/生物圈:海洋生態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統,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細項目標&行為目標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全球近況與問題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國際案例分享1.英國:智能捕撈不速之客退散,海豹退散,漁夫要準時下班2.美國:不搞失蹤的智慧浮標海神想問,您不見的是金色浮標,還是銀色浮標?3.美國:鯨魚之歌鯨魚加密聊天,想當朋友好難4.日本:扇貝安全帽扇貝七十二變,粉末、帽子、建築材料5.台灣:「蚵」學潮衣當年嫌棄的蚵繩,今日高攀不起6.澳大利亞:3D列印珊瑚礁海底房價飛漲,新屋落成先搶先贏7.澳大利亞:捍衛珊瑚寶寶的搖籃寶寶苦寶寶不說,生存率終於突破1%8.台灣:台灣珊瑚諾亞方舟高級珊瑚育嬰中心,一年長高10公分9.加拿大:AI智能養殖系統魚兒心情有誰知,壓力山大沒胃口10.美國:浮動生態實驗室全新生態海綿,保護陸地不受騷擾11.澳大利亞:船體打掃機器人客人買票了嗎?艙底不得入座喔12.美國:魚形水下機器人魚隊長不要走,這邊有新兵入伍13.台灣:海上「湛」鬥機真相只有一個,港口機器人告訴您14.美國:海港打掃機器人上山下海都行,超強海陸兩用機器人15.西班牙:海上無人偵察機新世代勞模無人機,邊打擊犯罪、邊打掃海洋16.英國:AI打擊海上犯罪「幽靈船」也逃不過,超強AI海洋監控系統17.挪威:海洋流動氣象站上浮下潛隨意,全能型海底偵查機器人18.美國:繪製海床地圖的無人帆船機器人工作狂的天花板,真正的航海科學家19.美國:大型遠洋無人探測艦機器人強強聯手,執行百日搜查任務第四章/生物圈:陸域生態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細項目標&行為目標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全球近況與問題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國際案例分享1.澳大利亞:紫色蜂巢計畫蜜蜂高級社區,禁止攜伴進入2.西班牙:微生物土壤健康監測方案土壤健康嗎?微生物細說分明3.挪威:液態奈米黏土把沙漠變良田只要7個小時,荒漠種豆種瓜4.荷蘭:種樹機器人種樹魔法神器,一分鐘種一棵5.美國:非法木材辨識系統割木認親,幫助木材認祖歸宗6.巴西:全球最詳細的國家監測地圖恢復還是破壞,年度地圖實話實說7.美國:森林的耳朵.聲覺監測系統聽,是誰在哭的聲音?8.美國:AI預測非法狩獵路線巡邏員反守為攻,神準掌握盜獵位置9.美國:無人機夜巡隊天黑請閉眼,盜獵剋星看到您囉10.美國:野生動物足跡辨識系統隱私危機,史上最強動物指紋智能辨識11.美國:棕熊臉部辨識系統熊美女,我們之前是不是見過?12.丹麥:生物滅絕日曆死亡倒數,即刻出手搶救13.美國:最新基因工程復活長毛象逆思維,通過後代還原祖先14.美國:愛自然.全球生物圖鑑捕捉大自然的寶可夢,帶著專家去冒險15.羅馬尼亞:鸛巢地址護鸛情深,全民出動當狗仔隊16.台灣:AI有保琵黑面琵鷺裡面請,來賓有幾位?17.台灣:動物紅綠燈.路殺預警系統馬路如虎口,動物停看聽
書名 / |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 SDGs全球實踐指南 生物圈篇 |
---|---|
作者 / | 李盈 李小敏 |
簡介 / |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 SDGs全球實踐指南 生物圈篇:地球傷痕累累,卻蘊藏無限轉機。世界在崩壞的同時,也在進步。全球的專家正透過新科技,使用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4194853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194853 |
誠品26碼 / | 2682906452008 |
頁數 / | 30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23*1.5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在崩壞中看見曙光
我們都來自同樣的種子,
擁有同一個父親,
如母親般哺育我們的大地,
接受清澈的雨滴,
產出明亮的麥穗,
繁茂的綠樹,
還有人類,
和各種野獸,
供給食物,滋養生靈,
過著幸福的生活,
繁衍子嗣……
──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物性論》(The Nature of Things)
早在古羅馬,盧克萊修用美麗的詩歌探討原子的奧秘,感知到我們與星星、海洋及其他生物,皆由相同的物質所組成。為何如今,我們認為彼此皆是獨立的個體,對環境及野生動物的殞落無動於衷?
2024年,是全球最熱的一年。世界各地迎來無數的自然反撲,地震、海嘯、山崩、火山爆發等事件層出不窮,極端氣候引發了難以想像的暴雨、造成大範圍的洪災;熱浪,導致嚴重的乾旱與野火,不論亞馬遜叢林、加州甚至韓國,野火連燒數日,帶來嚴重的社會及經濟影響。
俄烏戰爭來到第三個年頭,加薩走廊滿目瘡痍,全球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達到1.1億人。供應鏈混亂,關稅戰開打,物價高漲,各國缺糧、缺水、甚至能源、財政困窘,舉步維艱,難以全心應對氣候危機,在重重的經濟壓力下,重拾化石燃料,繼續焚燒地球。
世界在崩壞的同時,卻也在進步。科技的光速發展,為許多領域帶來新的曙光,環境永續正是其一。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正將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使用得淋漓盡致,用以解決人類無法獨自破解的難題,不論是創造新能源、新糧食,甚至用新角度新方法去理解自然,想方設法找到共存共榮的方法。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SDGs全球實踐指南,生物圈篇》將是這些方法的指路明燈,它是一套系列書,以「生物圈」、「社會圈」及「經濟圈」為主題,圍繞著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的17項目標,分享新穎且具啟發性的案例。科技來得晚但及時,只要使用的方向正確,它能彌補人類許多過錯。前提是,不能一錯再錯。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警告,全球平均升溫已達攝氏1.45度,若地球的居民仍未採取「前所未有的變革」,那在本世紀中,全球溫度將會超過攝氏1.5度,突破原本巴黎協定的規範,未來每日將迎來多起天災。
若不在此刻團結,更待何時?捍衛地球的路難走卻不孤獨,讓我們一起看看世界的各個地方,那些地球鬥士,如何逆勢而行,用智慧、用科技來捍衛這片土地、海洋、生物,還有人類。
內文 : 第一章/生物圈:水資源
SDG 6:淨水及衛生(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您知道自己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嗎?
原則上來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一公斤的體重,每天需要喝入30~40ml(毫升)的水。依此計算,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最好能喝1,800~2,400ml 的水。
口渴了就喝水,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然而,這個世上仍有多達數十億的人,因為戰亂、貧困等各種原因,既缺乏衛生的生活環境,政府也沒有提供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偵測系統與衛生設施,他們想喝上一口乾淨的水,都成了十分困難的事。聯合國許諾
不放棄世上任何一個人,因此,改善各國淨水及衛生的條件,是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SDG 6淨水及衛生.細項目標&行為目標
SDG6 淨水及衛生細項目標
6.1 2030年前,實現所有人均能普遍和公平獲得安全且可負擔的飲用水。
6.2 2030年前,讓每一個人都享有合適且平等的衛生設備,並杜絕露天大小便行為,特別注意婦女、女童及弱勢族群的需求。
6.3 2030年前,透過減少汙染、消除傾倒廢物、減少危險化學物質與材料釋放等方式改善水質,將未處理廢水的比例減半,並提高全球水資源回收率與安全再利用率。
6.4 2030年前,大幅提升各個產業的用水效率,確保永續的淡水供應與回收,以解決水資源短缺,並大幅減少面臨缺水問題的人數。
6.5 2030年前,全面實施一體化的水資源管理,包括適時地跨界合作。
6.6 2030年前,保護及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包括山脈、森林、濕地、河流、含水層和湖泊。
SDG6 淨水及衛生行為目標
6.a 2030年前,擴大對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能力培養支援,協助其水資源、衛生相關的活動和計畫,包括雨水蓄集、海水淡化、提高用水效率、廢水處理、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
6.b 支援及強化地方社區參與,以改善水與衛生的管理。
SDG6淨水及衛生.全球近況與問題
根據聯合國統計,儘管有一些進展,但飲用水與衛生方面的進步仍不足,若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全世界仍將有20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30億人無法獲得衛生設施,14億人缺乏基礎的衛生環境。
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些問題,對社會穩定帶來重大風險。當取水率超過可再生水資源的75%時,代表水壓力高;若超過100%則代表極端情況。從2015年到2021年,全球水壓力增加了3%。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面臨「極高」的水資源壓力,仍有18億人無法獲得可直接取用的飲用水。
若要在2030年前實現永續目標,推動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的速度至少要再提升五倍。
2023年,來自120個國家的九萬一千個水體數據顯示,56%的水體具有良好的水質。但由於監測水質的技術與能力限制,多數國家的監測以河流為主,勝於湖泊與地下水。在廢水處理部分,工業廢水生成與家庭廢水的處理情況,仍未取得進展。各國提交相關報告的態度消極,使全球汙水實際偵測情況不明。
聯合國擔憂各國監測數據的不足,將掩蓋早期預警訊號,無法精確得知各區水質汙染的情況,將阻礙水質恢復。
迄今,仍有近43%的國家缺乏跨境水體的洪水偵測預警系統,65%的國家沒有乾旱預警系統,甚至超過64%的國家並未制訂聯合防災策略。全球在實施綜合水資源管理方面的進程仍十分緩慢,特別中亞、南亞、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需要加快腳步。
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是繁榮與和平的基礎,聯合國呼籲各國投入資金,活用人工智能(AI)等創新技術,增設、強化監測系統。
SDG6淨水及衛生.國際案例分享
1. 瑞典(Sweden):太陽能淨水袋(SolarSack)
特殊薄膜汙水淨化袋,曬4小時就能喝
(SDG涵蓋範圍:3,5,6,13,15)
一個SolarSack袋子平均可在四小時內淨化四升水,可重複使用五百次,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是木炭燒水的六百分之一。
自來水若能直接被太陽淨化,變成潔淨的飲用水,是不是超夢幻的?
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兩位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安德斯.洛克(Anders L?cke)與路易斯.烏爾曼(Louise Ullmann),在畢業前實現了這個夢想!
全球有超過20 億的人無法獲得乾淨飲用水,單單在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就有4,700 多萬人缺乏安全水源,衛生條件惡劣,疾病孳生。居民只能沿用傳統方式,將水煮沸了喝,導致大量森林砍伐,生態破壞,木炭價格一路上漲。
正在難民營調查人民生活情況的安德斯與路易斯,意識到問題嚴重,決心找出改善方法。透過無數次的需求調查與創意發想,他們設計出一款特殊的袋子,名為「SolarSack」,只要裝滿水,在太陽底下曬足四小時,即可安心飲用。
SolarSack是一款奠基於太陽能巴斯德滅菌(SODIS)、亦即以太陽能消毒法衍生的產品,專為終端使用者設計。與傳統、坊間的太陽能淨水產品不同,SolarSack是一款由五層特殊塑膠薄膜製成的透明塑膠袋,藉由太陽的紫外線與熱量達到殺菌功用。
SolarSack背後深藍色的專利設計,讓袋子在太陽照射下,很快就能達到45度以上,讓UVA(長波紫外線)和UVB(中波紫外線)提升淨化、滅菌的功效,縮短淨化時間。
一個SolarSack袋子平均可在四小時內淨化四升水,可重複使用五百次,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是木炭燒水的六百分之一。
SolarSac的使用方式極為簡單,只要裝滿水,將袋子的透明面朝上,平放在陽光下,靜待四個小時即可飲用;但是有明顯髒汙的水無法藉由陽光淨化,下雨天和陽光不足的情況下也不能使用。袋子僅需用水清洗,為保護內層設計,不能使用任何肥皂或洗潔劑。
SolarSack在推出前已分別於肯亞、烏干達等地進行測試,品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所有被陽光淨化過的水,99.99%以上的細菌、病原體皆被消滅,使用者得在三天內喝完,否則需要重新淨化。
根據路易斯的統計,每一個袋子的生產成本及運送費都不到兩美元,一次可淨化2,000升的水,相當於一家四口一年份的飲用水,有效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品質。
為持續帶來改變,安德斯與夥伴將公司更名為4Life Solution,並推出SolarSack的進階品── SaWa袋子與SaWa水瓶;在非洲常用語系──史瓦希里(Kiswahili)語中,SaWa代表安全、OK的意思。
最佳賣點 : 地球傷痕累累,卻蘊藏無限轉機。
世界在崩壞的同時,也在進步。
全球的專家正透過新科技,使用生物科學、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等,
來解決人類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難題。
本書聚焦水資源、氣候、海洋、陸域生態圈,用100+個全球永續案例,
帶您看見世界各地的先行者,如何用科技正在改寫地球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