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如海潮: 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隨書附海洋藏書票) | 誠品線上

Move Like Water: A Story of the Sea and Its Creatures

作者 Hannah Stowe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行如海潮: 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隨書附海洋藏書票):★亞馬遜4.3顆星讀者好評★隨書附贈作者手繪海洋生物藏書票,三款隨機贈送繼承瑞秋‧卡森的精神,新一代海洋生態書寫與夢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亞馬遜4.3顆星讀者好評★ 隨書附贈作者手繪海洋生物藏書票,三款隨機贈送 繼承瑞秋‧卡森的精神, 新一代海洋生態書寫與夢想追尋的驚豔之作。 生命之流或許會轉彎,但都將隨著海潮,溫柔地前進…… 漢娜‧史托在英國威爾斯的海濱小屋,聽著海潮聲長大。 18歲她登上甲板,成為一名水手,在一些地球上最美麗的水域中航行。 她觀察海、認識海,也擁抱這些以海為生的海洋生物, 在海洋研究與航行的夢想間,思考與探問, 每一個生命階段,都有海潮冰冷又溫柔的陪伴。 這本書是一趟追夢的旅程,一次內在自我的探索, 以及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認識與關懷。 ▍乘著懸崖氣流飛翔的火烏鴉,帶來大海的召喚 火烏鴉朝懸崖頂部俯衝,最後一刻才張開翅膀,如此英勇卻刺激。牠們在海上討生活,靠近海卻不屬於大海。那天看到火烏鴉的飛舞,對不知該如何融入成年生活的漢娜來說,是一道燃燒的明確指引。 「不切實際。」「那不叫工作。」 撇開這些聲音,漢娜永遠會有一部分留在威爾斯的邊陲海岸,但有一部分的她需要流浪,去一個潮汐和風所支配的移動世界,去鯨魚的世界裡探險。 ▍感覺到暗夜裡的移動島嶼,魂牽夢縈的抹香鯨 海上的厭女情結特別嚴重,作為年輕女水手,漢娜必須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夠獲得一半的機會。她學會如何掌舵,搭上露脊鯨號,跟著蘿拉.費爾博士繞行海洋,蒐集鯨魚的資料。 漢娜的第一頭抹香鯨是感覺到,而不是親眼看見。在濃霧圍繞的黑夜,如同水裡升起的陸地,朝著漢娜的臉,噴出一口溼氣。這一刻,所有的痛苦、瘀傷、灼傷,都值回票價了。 ▍度過生命中最艱難的一年,跟著信天翁再次漂流 漢娜受傷了。她從衝浪板上被拋出,導致脊椎受創,她不能再到海上航行,甚至連站立都有困難。漢娜接受手術,度過艱難的一年。 這一次受創,改變了漢娜的生命方向。當她復原後,她決定駕駛自己的船,去到大洋的彼端,夢中的信天翁世界。 漂泊信天翁每兩年會到南半球的伯德島產蛋,從孵化到雛鳥離巢,父母鳥將不斷交替位置養育小鳥,而成鳥的覓食之旅涵蓋3,500公里的範圍,直到小鳥羽翼豐滿,乘風飛離。 漢娜要離開母親的巢了。世界如此遼闊,世界是自由的。 ▍不論下一段故事在哪裡,都將持續前進,行如海潮 從露脊鯨號、英勇號,再到「鯨魚之歌」,漢娜完成了大學學位,也取得進階船長證照。 ......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漢娜‧史托 Hannah Stowe漢娜‧史托是一位藝術家、作家、水手和科學家。出生在威爾斯海岸的她,沒有一刻不熟悉大海。她當過水手,並經由學習成為海洋生態學家,如今則是嘗試將藝術和科學、探索和冒險,與文藝復興精神結合在一起。她希望透過她的作品,將世界的海洋呈現給你,讓你可以親自感受並與之連結,透過繪畫和抒情詩的方式,感受海的壯麗與不易察覺的脆弱。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火烏鴉第二章 抹香鯨第三章 人類第四章 漂泊信天翁第五章 座頭鯨第六章 鸌鳥第七章 藤壺幫助海洋參考書目謝辭

商品規格

書名 / 行如海潮: 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隨書附海洋藏書票)
作者 / Hannah Stowe
簡介 / 行如海潮: 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隨書附海洋藏書票):★亞馬遜4.3顆星讀者好評★隨書附贈作者手繪海洋生物藏書票,三款隨機贈送繼承瑞秋‧卡森的精神,新一代海洋生態書寫與夢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825165
ISBN10 /
EAN / 9786269825165
誠品26碼 / 2682584668005
頁數 / 25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1.5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抹香鯨(節錄)

  我的第一頭抹香鯨(sperm whale),是感覺到,而不是親眼看見的。那是個漆黑的夜晚,濃霧將船身孤立起來,霧氣環繞住我,像捲鬚似地爬下我的領口,沿艙梯滲入客廳。夜霧遮去了星月;我幾乎看不見自己伸在面前的手。天很冷。刺骨的苦寒令人溫度盡失,精神委靡。我因為在甲板下睡了一小會兒,還覺得有點悶熱。我睡覺時穿上了所有保暖衣物,全部的衣服,所有的防水衣,還戴上帽子,然後鑽進放在行軍床上的羽絨睡袋裡。儘管身上層層疊疊,但還不夠暖。天氣好時,我可以脫掉靴子,天氣差時連靴子都不敢脫。幾天前暖氣壞了,鹹溼的空氣使一切變得潮溼,我好渴望能有扎扎實實的暖意。我的枕邊掛了一個水果網,我們離岸前在裡頭裝滿了堅實、紅潤、甜脆的蘋果。我眼睜睜地看著蘋果在網子裡磕碰、枯皺,並開始變軟,果實上出現菱形的交叉紋,最後蘋果開始流湯。我不確定自己的情況看起來會比較好,霧氣溼到我的手都起皺了,我的頭髮紮成一根亂七八糟的辮子。我因為缺乏睡眠和食物,覺得又冷又噁心,眼袋浮腫。在那種時序大亂的排班表上,你很難確定什麼時候吃飯,我看船況而定,每兩個、四個或六個小時醒來一次。
  現在我得去甲板值下一梯的班了,我哆嗦著蜷在遮雨篷下,覺得越來越噁心。上樓去值班的路上,我從網子裡抓了一顆軟呼呼的蘋果,勉強吞下,但我知道自己可能很快就會吐出來了。吐出點什麼比乾嘔好。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又慘、又噁心、又冷、又徬徨,離家背井,也離開了背後溫暖的火爐。我正在航行,在離岸數百英里,加拿大東岸的寒霧裡。我雖然熱愛海洋,熱愛探索未知,但我何苦忍受這種慘狀?我們甚至沒有行進,只是漂著,在夜裡的海上悠悠晃蕩,一邊還要密切注意冰山。船幾乎停在原地,後邊的前風帆試圖將我們拉向一邊,而主帆則拉往另一邊,露脊鯨號算是停滯在海上了。我除了保持清醒,負責監視夜晚的狀況和雷達螢幕外,沒有別的事情可做,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冰山突然從霧裡冒出來。我站起身,剛吃的蘋果湧了上來,我探到護欄外往海裡嘔吐。但狀況好像有點不太一樣。我身體一僵,立刻感覺到在海上的不是只有我一個。船邊有片黑色的身影,有如從水裡升起的陸地,但我聞到的並不是大地氣息,而是感覺夜裡出現了深海的生物。我仔細望去,有個表面結塊的東西,那近似膠狀的形體上,覆著閃爍的薄水。我的好奇似乎令牠感到不滿,這傢伙朝著我的臉,噴出一團濕氣。

  Physeter macrocephalus,
  抹香鯨,
  從鰭到尾鰭呈脊狀,
  背形佝僂,
  是大海裡的一座島嶼。

  鳥瞰視角無法看出這種生物的規模,和其拉丁學名所暗示的比例—Macrocephalus,碩大的頭。牠們的皮膚凹凸不平,且有深溝,像一片可供探索的地形。而最大的凸起處,是位於頭部稍微偏左的氣孔噴口。這隻動物大部分身軀、強壯的尾鰭、下顎、牙齒,全都隱匿在水面下。我不知道牠在那裡停留多久了,牠有可能一直靜臥在水表,或睡覺或前行,而不是從底下浮升上來的。我不知道我們相遇後,鯨魚停留了多長的時間,牠是否立即淺潛入水,跟我一樣吃了一驚,但我此後就沒再看到牠了。我甚至沒有把握自己在漆黑的暗夜裡是否看到尾鰭。我開始哈哈笑了起來,心情暖洋洋地一邊擦去臉上的水珠。這個。這就是我為何不遠千里而來,裹著羽絨被,尋找魂牽夢繫的鯨魚的原因。我對著寒冷的天空放聲大笑,擦去鯨魚呼氣帶來的溼霧,免得待會凍在我臉上。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痛苦得要命,卻又覺得如此美麗的原因。所有嘔出來的蘋果、每次令人困頓的濃霧、所有瘀傷、灼傷,都值回票價了。自從小
時候迷上鯨魚,抹香鯨便一直是我心頭的重中之重。但是,看紀錄片和閱讀野外指南的圖片,所產生的喜愛,跟在起霧的寒夜,與活色生香的鯨魚一對一共處,差別豈止天壤之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二十餘歲已航行數萬英里,作者的女性水手經歷與眾不同。
 詳細描繪許多海洋生物的生態,同時闡述人類對牠們的影響。
 自然寫作結合作者的生命體驗,文筆流暢,令人身歷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