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 二
作者 | 林珀姬 |
---|---|
出版社 |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 二:南管音樂傳統的傳習,以「口傳心授」為主,由先生(老師)演唱,學生反覆跟隨模仿;基本上以兩次為一個學習單位,讓學生緩緩融入樂人的作樂狀態 |
作者 | 林珀姬 |
---|---|
出版社 |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 二:南管音樂傳統的傳習,以「口傳心授」為主,由先生(老師)演唱,學生反覆跟隨模仿;基本上以兩次為一個學習單位,讓學生緩緩融入樂人的作樂狀態 |
內容簡介 南管音樂傳統的傳習,以「口傳心授」為主,由先生(老師)演唱,學生反覆跟隨模仿;基本上以兩次為一個學習單位,讓學生緩緩融入樂人的作樂狀態,全面領會「叫字」1、「行腔」、「儀態」等一套完整的風格,這是現代學子無法理解的傳統學習方式。而傳習過程中,也沒有所謂的編用教材,或逐句拆分教學,再逐段重組的教學模式。這種現代的學習模式,是個人在學校的教學中,借用西樂的學習方法,教授學生工尺譜的視譜學習,並對樂曲進行分析性的拆解、重組,建構南管音樂的理論系統來協助學生的學習。所以本有聲教材已經突出傳統之外,但只做為輔助教材,重要的是仍要保持傳統的口傳心授,才能達到學習的目標。基於各地絃友對此教材仍有些疑問,也常有人提出問題問我,故先以答客問方式,解決檯面上的問題。
作者介紹 林珀姬(1951-),民族音樂學者,南投縣草屯鎮人。1966年,就讀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組,1976年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並於1982年考上同校音樂研究所,同時與南管藝師吳昆仁學習南管,開啟她的南管人生。1991進入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擔任教職,至2014年退休。長期投入臺灣南管音樂、臺灣民歌、陣頭音樂、中國音樂文獻與傳統記譜法、戲曲唱腔等諸多領域之研究演出暨教學工作,有《梅蘭芳平劇唱腔研究》、《上海工部局樂隊初探》等著作。並擔任臺北華聲南樂社、詠吟樂坊等教師。傳承南管藝術,實務與研究兼具,對於臺灣南管音樂和傳統音樂的研究、教育與傳承,貢獻心力。
產品目錄 自序第一單元|答客問一、認識南管音樂的「傳統樂儀」01|排門頭02|樂不斷聲03|人和則樂合04|樂器換手禮儀二、南管的「禮樂」特質01|陰陽調和與五行配置02|道法自然與人樂合一三、為什麼要坐著唱而不站著唱?四、指套可作為「曲」來演唱嗎?五、為什麼拍位符號有「ㄨ」與「。」兩種,有何不同?六、緊三撩與一二拍有何不同?七、南管音樂究竟是宮廷音樂?文人音樂?還是民間音樂?第二單元|與指套相關之樂語01|整絃02|樂神郎君爺03|御前清客04|先賢圖與五少芳賢(五少先賢)05|傢俬腳06|簿子先生與錄先生07|簫絃法08|骨與肉09|引空披字10|貫摺氣11|客鳥過枝(或稱「蝴蝶雙飛」)12|龍蝦倒彈13|彌勒現肚14|十八學士15|落擂16|靈雞報曉17|丟拍、丟撩18|指畏鳳頭氣,曲畏攻氣19|快不亂,慢不斷20|卜用功,鎖寒窗21|不會和《照見》不算南管人22|前腔、如玉、又調、右調23|餘文(余文)、尾聲24|「外指」、「外對指」、「外套指」、「套外指」25|走手26|探聲27|出土28|頂四管相痛,下四管相拚第三單元|指套唱唸教材曲目一、常用指尾唱唸01|〈叮噹聲〉【一番身】02|〈繡成孤鸞〉【北調】03|〈憶著君情〉【北調】04|〈你去多多〉【北調˙風潺北】05|〈旅館望雲〉【寡北】06|〈誰想伊〉【長望遠行】07|〈黃五娘〉【柳搖金】08|〈行到涼亭〉【長滾˙陽春過七巧圖】09|〈聽見機房〉【北青陽】10|〈移步遊賞〉【長潮陽春落潮陽春】二、指套唱唸01|《一紙相思》【大倍˙長相思】02|《自來生長》【二調˙皂羅袍】03|《為君去時》【小倍˙青衲襖】04|《趁賞花燈》【中倍˙外對˙攤破石榴花】05|《心肝跋碎》【倍工˙馱環着】06|《鎖寒窗》【中倍內對˙古輪臺 普天樂】07|《對菱花》【倍工˙巫山十二峰】08|《繡閣羅幃》【北相思】09|《照見我》【錦板˙風餐北】10|《孤棲悶》【中倍˙一江風】11|《情人去 》【柳搖金】12|《一路行》【倍工˙巫山十二峰】13|《金井梧桐》【北調˙桐城歌】14|《五更段》【柳搖金】15|《輕輕行》【二調˙十三腔˙繡停針】16|《出漢關》【寡北˙南北交】17|《春今卜返》【長滾˙大迓鼓】18|《因為歡喜》【二調˙十八飛花】19|《玉簫聲和》【倍工˙五韻美】20|《記相逢》【倍二˙後庭花】第四單元|譜套唱唸教材曲目一、常用指尾唱唸01|六綿搭02|ㄨ綿搭03|三疊尾二、譜套唱唸01|三台令02|五湖遊03|八展舞04|起手板05|四不應06|陽關曲結語附錄一|華聲南樂團簡介附錄二|錄音人員簡介附錄三|參考書目
書名 / | 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 二 |
---|---|
作者 / | 林珀姬 |
簡介 / | 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 二:南管音樂傳統的傳習,以「口傳心授」為主,由先生(老師)演唱,學生反覆跟隨模仿;基本上以兩次為一個學習單位,讓學生緩緩融入樂人的作樂狀態 |
出版社 / |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53443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534432 |
誠品26碼 / | 2682656285000 |
頁數 / | 18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S:軟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26(公分)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序:
彈指之間,在南管音樂裡混了三四十年,從研究所初學到學校的教學,然後又回到自己南管學習的母館教學,這些都不是我原來生活規劃中的路線,但是既然學了,也有義務傳承,傻瓜如我,推開了有錢賺的鋼琴學生不教,卻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不能賺錢的南管教學上! 退休十年了,《南管有聲教材 指譜套(二)》,是歷年來所努力錄音與撰寫的最後一本有聲教材! 想想,民間南管館閣的老師(館先生)絕對無人可寫如此這般的有聲教材,因為只有我能,所以義不容辭就做了,做得不好,也請諸位絃友們多多包涵,有聲資料總是可以提供給所有南管愛好者或學習者一個參考資料!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感謝臺北文化局的補助!
最佳賣點 : 南管音樂傳統的傳習,以「口傳心授」為主,由先生(老師)演唱,學生反覆跟隨模仿;基本上以兩次為一個學習單位,讓學生緩緩融入樂人的作樂狀態,全面領會「叫字」1、「行腔」、「儀態」等一套完整的風格,這是現代學子無法理解的傳統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