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鄭板橋集
作者 | 朱崇才/ 注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鄭板橋集:本書精選板橋詩、詞、文、論一二〇餘篇,加以題解、注釋、語譯、研析。板橋其詩沉著,其詞痛快,其文深於情,其論長於尖新,而一歸於屈曲達心、自樹自立之旨 |
作者 | 朱崇才/ 注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鄭板橋集:本書精選板橋詩、詞、文、論一二〇餘篇,加以題解、注釋、語譯、研析。板橋其詩沉著,其詞痛快,其文深於情,其論長於尖新,而一歸於屈曲達心、自樹自立之旨 |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板橋詩、詞、文、論一二〇餘篇,加以題解、注釋、語譯、研析。板橋其詩沉著,其詞痛快,其文深於情,其論長於尖新,而一歸於屈曲達心、自樹自立之旨。本書於此,皆一一揭示,而旁及其畫藝書法之精微獨到,其人之天眞爛漫。至若據以知人論世,仍望讀者諸君不吝指教。
作者介紹 朱崇才江蘇淮陰人,文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詞學、漢字美學。出版有《詞話學》、《詞話史》、《詞話叢編續編》、《近現代報刊詞話彙編》,在研課題有《漢字敘事學》。
產品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導讀詩題雙美人圖一山色三偶然作四送友人焦山讀書七揚州一○曉行真州道中一六寄許生雪江三首一九閑居二二七歌二四哭犉兒五首三五村塾示諸徒四○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四二項羽四四鄴城四六銅雀臺四九贈甕山無方上人二首五一追憶莫愁湖納涼五四送職方員外孫丈歸田 諱兆奎五六贈博也上人六一喜雨六三弘量上人精舍六五題畫六七悍吏六八私刑惡七一客揚州不得之西村之作七四再到西村七六秋夜懷友七八芭蕉七九梧桐八一得南闈捷音八三小廊八五贈高郵傅明府,並示王君廷𣚘 傅諱椿八六落拓九一觀潮行九三弄潮曲九五韜光九八題遊俠圖一○一題程羽宸黃山詩卷一○二由興化迂曲至高郵七截句一○七燕京雜詩一一二呈長者一一七甕山示無方上人一一九法海寺訪仁公一二一細君一二二雨中一二四骨董一二七乳母詩一三○長干女兒一三四宿光明殿贈婁真人 諱近垣一三五將之范縣拜辭紫瓊崖主人一三九范縣一四二寄招哥一四五懷揚州舊居 即李氏小園,賣花翁汪髯所築一四六縣中小皂隸有似故仆王鳳者,每見之黯然一四八喝道一五一范縣詩一五三有年一六三立朝一六四君臣一六五平陰道上一六六止足一六七孤兒行一六九後孤兒行一七三題陳孟周詞後一七七署中示舍弟墨一八○破屋一八四登范縣城東樓一八六姑惡一八七漁家一九一逃荒行一九三還家行一九七憶湖村二○一和學使者于殿元枉贈之作 諱敏中二○三小園二○七瓜洲夜泊二○八偶然作二一○題盆蘭倚蕙圖二一四畫芝蘭棘刺圖寄蔡太史 諱時田二一五真州雜詩八首並及左右江縣二一六真州八首,屬和紛紛,皆可喜,不辭老醜,再疊前韻二二九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二四二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二四三竹石二四四詞漁家傲 王荊公新居二四七蝶戀花 晚景二四九漁父 本意二五一浪淘沙 莫春二五二浪淘沙 和洪覺範瀟湘八景二五四瀟湘夜雨二五四山市晴嵐二五五漁村夕照二五七煙寺晚鐘二五八遠浦歸帆二五九平沙落雁二六一洞庭秋月二六二江天暮雪二六三賀新郎 徐青藤草書一卷二六四賀新郎 西村感舊二六七賀新郎 贈王一姐二六八賀新郎 有贈二七一賀新郎 落花二七三賀新郎 述詩二首二七四青玉案 宦況二七九浣溪沙 少年二八一浣溪沙 老兵二八二沁園春 恨二八四沁園春 落梅二八七沁園春 西湖夜月有懷揚州舊遊二八九柳梢青 有贈二九一念奴嬌 金陵懷古十二首二九三石頭城二九三周瑜宅二九五桃葉渡二九七勞勞亭三○○莫愁湖三○三長干里三○五臺城三○八胭脂井三一○高座寺三一四孝陵三一七方景兩先生祠三一九洪光三二三西江月 警世三二五唐多令 思歸三二九滿江紅 金陵懷古三三一滿江紅 思家三三四滿江紅 田家四時苦樂歌過橋新格三三六玉女搖仙珮 有所感三四五瑞鶴仙 漁家三四七瑞鶴仙 酒家三四九瑞鶴仙 山家三五一瑞鶴仙 田家三五三瑞鶴仙 僧家三五五瑞鶴仙 官宦家三五七瑞鶴仙 帝王家三五八文與舍弟書十六通小引三六一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三六三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三六六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三七二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三七七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三八一與丹翁書三九○與金農書三九二詞鈔自序三九四揚州竹枝詞序三九八臨蘭亭序四○二板橋自敘四○五板橋筆榜四一七劉柳村冊子四一九論書四三○乾隆修城記四三三梅莊記四三六題畫竹四四一題畫蘭四四四題畫石四四七靳秋田索畫四四九亂蘭亂竹亂石與汪希林四五一竹石四五二
書名 / | 新譯鄭板橋集 |
---|---|
作者 / | 朱崇才 注譯 |
簡介 / | 新譯鄭板橋集:本書精選板橋詩、詞、文、論一二〇餘篇,加以題解、注釋、語譯、研析。板橋其詩沉著,其詞痛快,其文深於情,其論長於尖新,而一歸於屈曲達心、自樹自立之旨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7961 |
ISBN10 / | |
EAN / | 9789571477961 |
誠品26碼 / | 2682592611000 |
頁數 / | 520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0x15.0x2.5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導讀(節錄)
一、板橋其人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詩人、詞人。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即西元一六九三年,生於揚州府興化縣東門外古板橋。據〈板橋自敘〉(楊蔭溥藏墨跡,卞孝萱先生等《鄭板橋全集》卷九〈文鈔三〉收錄)云:「興化有三鄭氏,……其一為『板橋鄭』。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稱為鄭板橋云。」板橋作書畫署名,或自稱鄭燮,或自稱鄭燮板橋、鄭板橋、板橋。後人一般稱其為「鄭板橋」。
(一)青年秀才塾師
板橋的父系祖先,以讀書科舉為業。其先世居蘇州,明洪武間遷居興化城內。曾祖新萬,字長卿,庠生。祖湜,字清之,儒官。父之本,字立庵,號夢陽,廩生,「以文章品行為士先。教授生徒數百輩,皆成就」(〈板橋自敘〉)。板橋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後來還跟隨同鄉陸種園先生等人學習過。板橋的母親一系,也是讀書人家。板橋的外祖父汪翊文,奇才博學,隱居不仕。板橋的生母汪氏,端嚴聰慧。板橋自稱:「板橋文學性分,得外家氣居多。」(〈板橋自敘〉)
板橋有一個不幸而又有幸的童年。四歲時,生母汪夫人不幸病逝。幸運的是,乳母費氏對他很好,承擔起了養育他的責任。大約在五歲時,板橋的父親繼娶郝夫人。繼母郝夫人對他也很好。板橋有位叔叔,名之標,字省庵。之標生子墨,字五橋。板橋與這位叔叔和侄子的關係也很好。許多年後,板橋在其〈七歌〉中,無限深情地回憶了這些親人給予他的關愛:「無端涕泗橫闌干,思我後母心悲酸。十載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復憂饑寒。時缺一升半升米,兒怒飯少相觸抵,伏地啼呼面垢污,母取衣衫為湔洗。」繼母郝夫人嫁入鄭家十年,對板橋視如己出。詩中這個細節很能說明問題:家裡米不夠,小板橋沒吃飽,躺在地上耍賴,弄髒了衣服,繼母沒有責怪他,而是為他湔洗衣衫。
乳母費氏是板橋祖母蔡老夫人的侍女。饑荒年月,費氏自己在外面吃飯,然後回鄭家服役。板橋在〈乳母詩〉中回憶了幾個溫馨的細節:每天早晨起來,乳母便背著板橋進入市集,用一個銅錢買一個餅給板橋吃,然後再做別的事。間或有魚肉飯食和瓜果等好吃的東西,一定先給板橋吃。有一年,鄭家的經濟狀況實在不能維持了,乳母含淚把舊衣服都漿洗補綴好,把缸裡都挑滿了水,又買了幾十捆柴堆在灶下,然後在一個早晨,悄悄地離開了鄭家。板橋早晨進入她的房間,裡面空空的。破舊的床和小几案橫七豎八地亂放著,灶膛還是溫熱的,有一碗飯和一碗菜藏在鍋裡,正是平常板橋吃的那些東西。板橋痛哭不已,到底沒有吃下這些飯。三年後,家裡經濟情況好了些,乳母仍回來侍奉老夫人,撫育板橋。板橋做官後,曾感慨地說:縱然我現在的俸祿很高了,但也不如手裡握著乳母給的那塊大餅。板橋的小叔叔鄭之標,比板橋大不了幾歲,對板橋這個侄兒,特別偏愛。所謂「小舅小叔,相追相逐」,雖然他們是叔侄,但因年歲彷彿,兩個人更像兄弟朋友。他們白天一起上學,晚上同床共被,親如手足,一起頑皮,一起逃學,出了事自然有小叔叔擔待,即使是板橋的過失,小叔叔也會替他遮掩。
正是有了父親、繼母、乳母、小叔叔的悉心照顧,板橋得以長大成人。板橋一生中對親情有著特別的感受。這些親情關愛,使他在數十年不斷的生離死別中,有了心靈的寄託和安慰,並將這些充滿同情和憐憫的關愛之心,廣施於逃荒饑民、老兵、孤兒、童養媳等不幸的弱勢群體。他在十年多的縣令任上,也努力為百姓做了諸如修城、賑災、勸農等好事。他寫詩斥責那些壓迫老百姓的官府衙役,寫詩呼籲關心民間疾苦。這種「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構成了板橋詩詞的重要內容。
板橋自小跟隨父親學習,大約在十歲左右,父親到真州毛家橋等地塾館教書,板橋隨學。
〈為馬秋玉畫扇〉回憶說:「余少時讀書真州之毛家橋,日在竹中閒步。潮去則濕泥軟沙,潮來則溶溶漾漾,水淺沙明,綠蔭澄鮮可愛。時有鰷魚數十頭,自池中溢出,遊戲於竹根短草之間,與余樂也。」真州給少年板橋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後來,板橋自己也來到真州江村,一邊教書糊口,一邊讀書學習,準備科舉考試,同時還揣摹書畫詩詞藝術。真州的鄉土風情,山水田園,對板橋藝術風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前後或更早,十多歲的板橋,開始從鄉賢陸震先生學習填詞。《重修興化縣志》卷八〈人物志‧文苑〉:「陸震,字仲子,一字種園。廷掄子。少負才氣,傲睨狂放,不為齪齪小謹。宋冢宰犖巡撫江南,期以大器。震澹於名利,厭制藝,攻古文辭及行草書。貧而好飲,輒以筆質酒家,索書者出錢為贖筆。家無儋石儲,顧數急友難。某負官錢,震出其先儀部奉使朝鮮方正學輩贈行詩卷,俾質金以償。後遂失之,某恧甚。震曰:『甑已破矣。』與其人交契如初。詩工截句,詩餘妙絕等倫,鄭燮從之學詞焉。」陸種園先生良好的人品、精湛的藝術修養,對板橋有重大影響。如果說,板橋認真學習八股文,三十年堅持參加科舉考試,主要是由於家族的傳承、父親的言傳身教、家庭的生活重擔等因素使然;那麼,板橋狂放的一面,板橋對於制藝之外的書畫詩詞等藝術的追求,很可能來自種園先生等揚州鄉賢的影響。
二十歲前後,青年板橋的人生道路,發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通過縣、府、院三級的多場考試,考中了秀才。這是科舉的第一步。考秀才有多難?這縣、府、院三級考試,每場錄取數人,也就是說,必須在許多人的考試中,考到前幾名,才有繼續考下去的資格。當然,如果有錢,或有特殊的某種地位,或有特殊的「貢獻」,也可以繞過這一門檻。但對於像板橋這樣的普通讀書人,在考中秀才之前,不管歲數多大,只能稱「童生」,那時候,四五十歲的老童生比比皆是。考中的稱為秀才,是一種官方承認的「功名」,算作是官家的「專業學生」了,有見官不跪、免交官家賦稅、不服兵役勞役等特權,在社會上也有了充當教書先生的資格,可以一邊讀書應舉,一邊教書糊口。對於板橋這些貧困家庭來說,能否盡快考中秀才,尤為重要。如果在斷糧之前考不上秀才,那就只能放棄讀書做官這座「獨木橋」,而另謀生路了。
一是開始了書法繪畫等藝術創作的學習。板橋自二十歲左右學習書法繪畫,到三十歲左右到揚州賣書畫,在家鄉興化經過了長達十年的學習。根據板橋自己的敘述,板橋的學習生涯,與鄉賢陸震先生,以及王國棟、顧于觀兩位同學,有較大關係。板橋〈七歌〉回憶說:「種園先生是吾師,竹樓、桐峰文字奇。十載鄉園共遊憩,壯心磊落無不為。」種園、竹樓、桐峰,就是指這三位。種園先生陸震,不僅是詞學家,教少年板橋作詞,且「攻行草書」,這對於板橋詩詞書畫藝術的養成,應該有一定的影響。竹樓,指同學王國棟。國棟(西元一六九二—一七七六年),字殿高,號竹樓。竹樓工詩善書,有《秋吟閣詩鈔》,其書後來亦頗有名氣。桐峰,為同學顧于觀(西元一六九三—?年)的字或號。劉熙載等《重修興化縣志》卷八〈人物志‧文苑‧國朝〉:「顧于觀,字萬峰,一字澥陸。父問。……于觀性嗜古,不屑攻舉子業,書出入魏晉。……居鄉惟與李鱓、鄭燮友,目無餘子。……少為庠生,俄棄去,以山人終。著《澥陸詩鈔》。」竹樓、桐峰、板橋三人,年歲相當,同拜於種園先生門下。師徒四人,十載遊憩,壯心磊落,相互影響,板橋的書畫詩詞造詣的養成,應該與家鄉的這十年遊憩有直接關係。
一是與同邑徐氏成婚。成家立業,為家族續添香火,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務。二十多歲的板橋,要逐步地從父親手中,接過這一任務。板橋與徐氏生了兩女一兒。養家糊口的重擔,壓得板橋喘不過氣來。從板橋的詩歌中來看,徐氏賢惠,夫妻感情很好。〈七歌〉敘述:「幾年落拓向江海,謀事十事九事殆。長嘯一聲沽酒樓,背人獨自問真宰。枯蓬吹斷久無根,鄉心未盡思田園。千里還家到反怯,入門忸怩妻無言。嗚呼五歌兮頭髮豎,丈夫意氣閨房沮。」
幾年貧困失意,四方謀生,做的事情十件有九件未能成功。從千里之外回到家鄉反而有些害怕,進了家門更有些羞愧不安,妻子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在外沒有掙到什麼錢,妻子很是理解,沒有嘮叨埋怨,想問又沒有問。越是這樣,做丈夫的反而更是不好意思。
應舉、學藝、成家,這三件人生功課,都必須有強大的經濟支撐。板橋不是富二代,其父只是讀書人中最底層的「塾師」,隨著父親年歲漸老,板橋必須外出謀生了。二十六歲時,板橋來到真州的江村,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塾館教書生涯。《儀徵縣續志》卷六〈名跡志‧園〉:「(江村)在游擊署前。里人張均陽築,今廢。興化鄭板橋燮嘗寓此,與呂涼州輩唱和,有聯云:『山光撲面因新雨,江水回頭為晚潮。』」板橋到真州江村充當塾師,應該是由於其父此時已經老邁,於是板橋接過父親的教鞭,成了一個「孩子王」。板橋在江村的生活還算順利,他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江邊小村。來到江村的第二年,他寫了一首〈村塾示諸徒〉,描述了江村的塾師生活:「飄蓬幾載困青氈,忽忽村居又一年。得句喜拈花葉寫,看書倦當枕頭眠。蕭騷易惹窮途恨,放蕩深慚學俸錢。欲買扁舟從釣叟,一竿春雨一蓑煙。」在往後的歲月裡,板橋還不時地懷念並重遊這一為他提供了第一份工作的地方,寫下了〈客揚州不得之西村之作〉、〈再到西村〉、〈真州雜詩八首並及左右江縣〉、〈真州八首屬和紛紛,皆可喜,不辭老醜,再疊前韻〉等詩篇。
最佳賣點 : 板橋其詩沉著,其詞痛快,其文深於情,其論長於尖新,而一歸於屈曲達心、自樹自立之旨。本書精選板橋詩、詞、文、論一二〇餘篇,加以題解、注釋、語譯、研析,而旁及其畫藝書法之精微獨到,其人之天眞爛漫。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