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閱微草堂筆記 上 (第3版)
作者 | 嚴文儒/ 注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 上 (第3版):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以飽讀詩書、學問淵博而著名,他不僅主編中國最偉大的叢書《四庫全書》,還撰有一部堪稱與《聊齋》齊名的筆記小說《 |
作者 | 嚴文儒/ 注譯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 上 (第3版):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以飽讀詩書、學問淵博而著名,他不僅主編中國最偉大的叢書《四庫全書》,還撰有一部堪稱與《聊齋》齊名的筆記小說《 |
內容簡介 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以飽讀詩書、學問淵博而著名,他不僅主編中國最偉大的叢書《四庫全書》,還撰有一部堪稱與《聊齋》齊名的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紀昀花費近十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卷帙浩繁的作品。全書近一千二百則,內容豐富龐雜,包括社會生活、學術思想、官場世態、風土人情、鬼狐妖魅、物產異聞等。作者透過質樸淡雅、亦莊亦諧的文筆,融合深刻睿智、情理兼具的思想,寫成一則則生動有趣的狐鬼故事,讀來令人不忍釋手。本書採用優質版本,輔以簡明的注釋、淺白的語譯和扼要的研析,期能幫助讀者閱讀與深入了解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以及他所創造的搜奇志怪的《閱微》世界。
作者介紹 嚴文儒─注譯紀昀(一七二四~一八○五),字曉嵐,一字春帆,號孤石老人,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自署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累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卒諡文達。紀昀反對理學的崇尚空談,不關心民間疾苦,對於後世迂儒種種惡習,逐一揭露並予貶斥。紀昀晚年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反映當時社會危機及生民塗炭,是蒲松齡《聊齋誌異》外又一著名的清代筆記小說。其詩文經後人輯為《紀文達公遺集》行世。
產品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導讀卷一灤陽消夏錄一長生豬狐語黑煙學究鬼詩詩扇眾鬼論詩無賴呂四狐緣李公遇仙為官無功即有罪雷擊不孝婦無雲和尚吳生鬼談塾師怕鬼輕薄孝廉縱惡就是害民鬼懲邪人臺灣驛使道士降狐漢學與宋學無畏而鬼滅土神戲術何必如此村童林教諭一聯成讖小花犬古柏呂道士馬語善詈隱惡題詩成讖南皮瘍醫術士劃壁胡維華某女鬼牒詩僧樹魅卜宅潘班豔遇貞魂喑鬼卷二灤陽消夏錄二知命妻妾易位俗儒聒耳因果不爽君不死硯銘冤魂復仇治獄可畏物異白蛇翳鏡託狐生死相隨鬼醉酒見麟鬼怕人鬼詩夢中作詩菜人農家少婦韓生夙負嫁禍於神視鬼劉四狐戲似人似獸狐居夢午塘司命科名有命鬼殊憒憒陰律醫家同類相忌群蜂螫貪徒青雷寓言巨蟒幽明一理土神破屋獨存魏忠賢求婚土神鐫秩一女子泥塑判官雷陽公鬼神顛倒鬼誡七世為豕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大蝎虎黑氣迷人關帝祠馬真魅路遇僧人狐居戲狐祈夢幹僕辯依樣畫壺盧荔姐智退狂徒信鬼勘案譎詐僧人老僧說法賣麵婦事皆前定廝養巴拉一隻繡花鞋農婦郭六某御史宿怨某公貪色孟村女劉羽沖泥古不化魏忠賢下落之謎紅柳娃雪蓮風穴狐仙讀經臥虎山人孟夫人狐戲魏藻墮井不死劇盜齊大打包僧謀奪人妻木客談詩賣藥道士死生有命魂隨骨返縊鬼懺悔狐友說夢雷擊李善人死不悛改幻覺插花廟尼轎夫田某卷四灤陽消夏錄四臥虎山人降乩論扶乩縊鬼求代老叟投牒史某捐金健牛阻盜暫入輪迴祈夢斷案明晟明察雷劈逆子二姑娘癡鬼情深借屍回生江西術士詩讖陳四之母義塚鬼戰瘟疫尊官妒嫉無賴王禿子巴蠟蟲縊鬼魅人白晝見鬼某公挨磚仕女圖戲溺髑髏鬼念狐鬼驅浪子姑虐婦死李慶子遭逐夙孽紅衣女廖姥狐友論道夢至都城隍廟殺生之報應論宋儒臆斷女巫郝媼乞丐之妻巧發奸謀耆儒天道無往不復屠者許方老儒入冥論三教同異百工祀祖婦撻夫農夫徐四五臺僧不忘舊情兩妻爭座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木工鄭五負心背德之獄債鬼鬼因人而興解夙因鬼訟犬傷婦鬼報恩張福匿冤以財為命古寺鬼語狐戲學究說周倉說輪迴說仕宦狐女為妾改行從善河工某官農婦代死相交以心膽怯生鬼說明器窮達有命兩則寓言為鬼題詩冥罰鬼亦大佳即墨于生畢四助狐異類淳良魂歸受祭煞神妓書絕句扶乩作書畫曹二妻天雨與龍雨王驢見鬼第三女楊義與鬼之爭義犬四兒狐仙幻化第一奇事借魂報冤以牛為妖疑案吸毒石語忘與敬遺役雷神木妖畏匠人刈麥婦鱉寶有人處誦經巨筆吐焰史抑堂暮年得子卷六灤陽消夏錄六烏什闊面巨人老僧入冥林某遇鬼役鬼符鬼爭鬼神有無辯粵東僧崔寅談易許南金戲鬼鬼隱諧謔巧對狐戲報佃戶夙世冤愆二牛鬥盜瑞草不瑞梵字大悲咒黃教和紅教狐不為祟託名求食禿項馬妖由人興環環相報強項驅鬼驅除山魈山鬼為祟青苗神陳太夫人文儀班故城現形讀書應知禮著書當存風化石馬為妖董天士快哉行果報之速劇盜齊舜庭王蘭洲慘綠袍夜讀少年七千錢埋骼得路鬼亦好名怪物啖人醜婦魘術夢仕途詩讖籤示試題某公負債必還小兒救眾人卷七如是我聞一孫白谷降壇詩烈婦鳴冤狐嘲旱魃井水之疑煞神徼外之鬼當有鬼神默佐施捨之爭善妒狐遺方義鬼救人狐教子狐戲人拆字胡宮山怕鬼居鋐命窮鬼求代劉鬼谷夢鬼盜呼疑案難斷風氏園古松繼妻受杖知養不知教身後名與物陰譴縊後顯影怨鬼求衣心鏡盜句狐仙報德慮遠瑞杏軒劉某滑稽衰氣所召說鬼即鬼為死時計竊玉璜自取其侮虐謔某太學遇鬼點穴繩還繩塾師勸狐桐柏山神舉人丟醜選人獵豔兔鬼報冤敝帚成魅黑狐說因果多疑生妖夢中夢狐哀女奴丐者識偽事由自取走無常鳥鳴可惜遊士排場遊鬼索命選人舉債罷官縣令遇盜長隨獻縣二事老猴學書卷八如是我聞二王某解冤丐婦孝姑罪與福雷震惡人雅狐康默償冤孤松庵魔障孟達遭誣海夜叉鳥銃擊魅王生之子凶煞現身獨耽鬼趣六壬術地水風火鑿井築城虞美人花青騾古今話刀筆緩應夜遇無頭鬼老翁論養生乩仙論醫解砒毒方獵者助鬼生魂黃金印篤信程朱烈女節婦某醫生蕭客嗜古獄官宜自儆新婚對縊少年報冤牙像為祟此狐不俗騃稚縱狐多事鬼狐女說劇盜奇門法平心治家某甲與某乙罔兩鼓妖姜三莽捉鬼杏花之精申鐵蟾崔莊舊宅自貽伊戚香玉柴窯片磁漢唐兩碑李老人主事楊頀彭杞女託形聯好論因果熟慮其後
書名 / |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 上 (第3版) |
---|---|
作者 / | 嚴文儒 注譯 |
簡介 / |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 上 (第3版):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以飽讀詩書、學問淵博而著名,他不僅主編中國最偉大的叢書《四庫全書》,還撰有一部堪稱與《聊齋》齊名的筆記小說《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7398 |
ISBN10 / | |
EAN / | 9789571477398 |
誠品26碼 / | 2682564921007 |
頁數 / | 78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2x17.2x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導讀
《閱微草堂筆記》二十四卷,分為〈灤陽消夏錄〉六卷、〈如是我聞〉四卷、〈槐西雜志〉四卷、〈姑妄聽之〉四卷、〈灤陽續錄〉六卷等五種,由清人紀昀自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至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陸續寫成,並分別刊刻行世。因諸板漫漶,嘉慶五年(一八○○年)八月,門人盛時彥得到紀昀同意,合五書為一編,各存其原來編次,精校細刊,並經紀昀檢視一過,刊刻行世,稱《閱微草堂筆記五種》。
紀昀(一七二四一八○五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孤石老人。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自署「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紀昀自幼喜歡讀書,才思敏捷,八歲應童子試,十一歲隨父親來到京城,十六歲返鄉。二十四歲應順天鄉試,中舉人第一名。三十一歲登進士第,入翰林院。三年散館授編修。乾隆二十四年,紀昀以翰林院編修出任山西鄉試正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升任侍讀,提督福建學政。乾隆三十三年,吏部推薦其任貴州都勻知府,被乾隆帝留在京城,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加四品銜。旋因洩漏消息給行將受到查處的姻親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而獲罪,被奪職發往烏魯木齊軍中效力。在新疆期間,他考察邊疆的山川地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寫下了著名的〈烏魯木齊雜詩〉,並積累了大量的素材,為日後的《閱微草堂筆記》寫作作了準備。三年後遇赦返京。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即從他四十九歲起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始終其事,十有餘年」,纂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可說是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晚年在公務之餘,「晝長無事,追錄見聞」,陸續撰成《閱微草堂筆記》。紀昀累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嘉慶十年(一八○五年)二月十四日,卒於任上,年八十二,諡「文達」。
紀昀學識淵博,貫澈儒籍,詩文經後人輯為《紀文達公遺集》行世。一生著述以《四庫全書總目》及《閱微草堂筆記》為著名。《四庫全書總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說,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學術的紀昀,一個學理的紀昀:冷靜而嚴謹,博學而通達。而通過《閱微草堂筆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世俗的紀昀,一個與常人無異的紀昀:有情感,有血肉。從這個角度而言,《閱微草堂筆記》中反映的紀昀更加真實,更加可信,我們似乎觸目可見,觸手可及。同時,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極高,《閱微草堂筆記》文字質樸淡雅、亦莊亦諧,令人讀來不忍釋手。故而當時就享有盛譽,深為人們喜愛,廣為流傳。作者自言:「曩撰〈灤陽消夏錄〉,屬草未定,遽為書肆所竊刊。」其門人盛時彥也說:「以前三書,甫經脫稿,即為抄胥私寫去。」《閱微草堂筆記》後世屢有翻刻,被譽為堪與蒲松齡《聊齋志異》比肩的清代筆記小說集。
《閱微草堂筆記》的撰寫,歷來有種種說法。其中一說就是紀昀寫筆記是為影射某某人某某事,故而研究者就是要找到其影射之人或影射之事。這類似《紅樓夢》研究中的索隱一派。然而,筆者以為紀昀並無如此狹仄。紀昀說自己:「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閒。卷軸筆硯,自束髮至今,無數十日相離也。三十以前,講考證之學,所坐之處,典籍環繞如獺祭。三十以後,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驟,抽黃對白,恆徹夜構思。五十以後,領修祕籍,復折而講考證。今老矣。無復當年之意興,惟時拈紙墨,追錄舊聞,姑以消遣歲月而已。」據此,我們可以體會一位老人晚年撰寫《閱微草堂筆記》時的心情,是其「追錄見聞」,「消遣歲月」的遣興之作。當然,紀昀的用意並不僅僅在此。中國文人始終以天下為己任,即北宋范仲淹所謂的「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紀昀也不能例外。他自己說撰寫筆記是希望「有益於勸懲」,「大旨期不乖於風教」,這也是紀昀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當然,《閱微草堂筆記》中涉及人物甚多,「所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傳聞異詞」,亦或有之。故而紀昀一再說明自己撰寫此書,只是希望「不失忠厚之意,稍存勸戒之旨」,「不顛倒是非,不懷挾恩怨、不描摹才子佳人、不繪畫橫陳,不見擯於君子」。「若懷挾恩怨,顛倒是非,如魏泰、陳善之所為,則自信無是矣」。可見,在作者當時,對此書已經有種種議論。針對當時文人中已有的這種指責,迫使紀昀不得不再三表白。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對二百年後學界所謂影射說的一種否定。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全書近一千二百則,紀昀雜記在京師、河北、福建、新疆等地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內容廣博,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多有涉及學術思想各層面。作品大多假託才鬼靈狐、花妖木魅作言,以說明一定的哲理,諷諭性很強;也有關於官場世態、風土人情等社會生活的記述;還有一些考辨文字和對物理藥性的闡釋及山川地理、物產異聞等的記載,內容包羅宏富。
如紀昀對理學的批評,在《閱微草堂筆記》中隨處可見。他反對理學的崇尚空談,不關心民間疾苦。如卷四〈某公挨磚〉則(標題為筆者所加,下文同):武邑某公與戚友賞花佛寺經閣前。某公以道學自任,盛談《西銘》萬物一體之理,滿座拱聽,不覺入夜。忽閣上厲聲叱曰:「時方饑疫,百姓頗有死亡。汝為鄉宦,既不思早倡義舉,施粥捨藥;即應趁此良夜,閉戶安眠,尚不失為自了漢。乃虛談高論,在此講民胞物與。不知講至天明,還可作飯餐、可作藥服否?且擊汝一磚,聽汝再講邪不勝正。」忽一城磚飛下,聲若霹靂,杯盤几案俱碎。某公倉皇出走,曰:「不信程朱之學,此妖之所以為妖歟!」徐步太息而去。某公挨此一磚,可看作是作者對崇尚空談的理學家的迎頭痛擊。同時,紀昀還指出後世迂儒只知先儒的隻言片語,不知變通,一遇到實際問題就茫然不知所措,造成許多悲劇。等而下之的理學徒更是些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幹盡壞事的無恥之徒。卷四〈巧發奸謀〉則,說有兩塾師都以道學自任。一天,相邀會講,在門生前「辯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忽然微風颯然,吹片紙落階下,生徒們拾起觀看,原來是這兩個塾師謀奪一寡婦田,往來密商的信札。作者的如此揭露,可謂入木三分。正因為作者對那些口是心非的理學徒的鄙視,故而,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用「講學家」這樣一個稱呼來貶視那些信奉理學之徒。
紀昀還正面評判了漢學與宋學之短長,卷一〈漢學與宋學〉則,紀昀指出「夫漢儒以訓詁專門,宋儒以義理相尚。似漢學粗而宋學精,然不明訓詁,義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視猶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輪;得濟迷川,遽焚寶筏」。這是因為「漢儒重師傳,淵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漢儒或執舊文,過於信傳。宋儒或憑臆斷,勇於改經。計其得失,亦復相當。惟漢儒之學,非讀書稽古,不能下一語。宋儒之學,則人人皆可空談」。兩宋理學的興起,使宋代諸儒一反漢學傳統,不再尋章摘句,皓首窮經,而是講求性命之學,推究義理,遂使儒學發展進入一個新高潮。元明兩朝,因為得到歷代皇帝的推崇和支持,程朱理學遂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也成為諸多儒生賴以進身的階梯。這些人並非真的篤信程朱性命之學,而是以此為幌子,一味空談,以謀取自己的進身之階。明王朝的覆滅,人們從思想上去追索原因,都認為空談誤國,遂有顧炎武經世致用思想的提出。降至乾隆年間,學術界復興漢學已成潮流,《四庫全書總目》的撰寫,使紀昀成為這一學派的領軍人物。這一學派被後世稱作乾嘉學派,成為漢學在清代復興的標誌。此章可以看作是紀昀對漢學、宋學作了一番比較和評判,頗有灼見,是研究紀昀學術思想的重要史料。可見,紀昀並非一味推崇漢學而貶低宋學,而是較為公允地評判了漢學與宋學的長短。
魏晉以來筆記小說中最常見的題材就是談狐說鬼、搜奇志怪,《閱微草堂筆記》繼承了這一傳統,在書中有大量的此類故事。紀昀相信世上有鬼神,並從理性上接受有鬼論,批駁無鬼說。紀昀在書中一再宣揚的因果報應,就是建立在「世上有鬼神」這一前提上的。紀昀認為只有人們相信世上有鬼神存在,才能自覺接受因果報應說,才能發揮勸善懲惡的教化作用,才能挽回日趨衰敗的世風民俗。故而紀昀在書中不厭其煩地大說特說命運果報、地獄輪迴。今人讀來,可能會感到迂腐迷信。然而一位老人的拳拳勸善之心,讀者當能體會。當然,紀昀畢竟不同於一般的愚夫愚婦,不是一味地癡迷鬼神,而是一位有眼光、有見識的學者,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鬼不無調侃,如文章中描寫了糊塗之鬼、騙吃騙喝之鬼、得過且過之鬼、欺軟怕硬之鬼、強作面目嚇人之鬼、隱居避世之鬼等等,使人覺得鬼世界如同人世界,人們只要一身正氣,無愧於天地,鬼又能奈我何?紀昀對神也是時有批評、戲謔,如《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四〈城隍和稀泥〉則中批評「有事不如化無事,大事不如化小事」的城隍是「聰明而不正直」之神,城隍的所謂聰明,「毋乃亦通蔽各半」。紀昀進而指出「妖由心起,魔由心生」,「或一切幻象由心而造,未可知也」,甚而提出「鬼神茫昧,究不知其如何」,對鬼神世界提出強烈的質疑。當然,這只是紀昀理性思維的閃光,不必評價過高,因為這些並不能說明紀昀已經拋棄有鬼神論。
狐仙故事是《閱微草堂筆記》中的重要內容。儘管紀昀筆下的狐仙尚不如蒲松齡筆下的狐仙那樣討人喜歡,然而有些故事中的狐仙聰明正直,能夠明辨是非、勸善懲惡等等,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紀昀筆下的狐女雖然很多是以媚惑凡人面目出現的,但也不乏與人相愛,追求愛情,甘於獻身的狐女。這些狐女聰慧嫻雅,感情熾烈,雖然她們的愛情往往短暫,結局淒涼,但作者給予了她們無比的愛憐、惋惜和同情。而作者對於那些假裝鬼神狐仙的騙子,卻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如卷四〈女巫郝媼〉則,女巫郝媼自言狐神附體,言人休咎。凡人家細務,一一周知。故信之者甚眾。實則「布散徒黨,結交婢媼,代為刺探隱事,以售其欺」。真相被揭穿後,郝媼只能「狼狽遁去,莫知所終」了。
紀昀雖身居高位,但心繫天下,《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不少篇章直接反映民生疾苦。如卷二〈菜人〉則,記載明末崇禎末年,直隸、山東等五省發生大旱災,民不聊生,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所記載:饑民們在吃光了草根樹皮以後,乃至「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孩,反接鬻於市,謂之菜人」,並具體描寫了「屠者買去,如刲羊豕」的慘不忍睹的場面。卷八也有類似記載,這些記載不是一般的「小說家言」,而是可以與相關的歷史記載相印證,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危機和人民塗炭,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足以補充正史記載之不足。
紀昀久在官場,對官場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排擠傾軋等醜惡現象多有了解,就所見所聞筆之成書,痛加貶斥,並一再表示對官場醜惡現象的厭惡。紀昀藉一個隱居深山岩洞之鬼說出「雖淒風苦雨,蕭索難堪,較諸宦海風波、世途機阱,則如生忉利天矣」的無窮感歎。對那些假借官員之威,肆意橫行、盤剝百姓的衙吏僕奴也作了揭露和譴責,指出「最為民害」的除了官員,就是官員身邊及與官員有關係的四種人:「吏、役、官之親屬、官之僕隸」,他們「無官之責,有官之權」,「依草附木,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如卷二十四〈司閽之爭〉則,一個京官外放為地方縣令,其僕人視作成為「天上人」,而僕人自己則是一步「登仙」,為了爭奪「司閽」職位,引來四個僕人拼死相爭而用盡心計,其目的還是為了榨取錢財。類似揭露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並不罕見。
紀昀雖然批評理學,卻對理學家提倡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點極為贊同,並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加以宣揚和提倡,如卷十九〈婢女柳青〉則,講述了婢女柳青在未婚夫出逃沒有音信時,被迫與主人同居。未婚夫回來與柳青成婚後,柳青堅決拒絕主人的非分要求,寧願窮苦一生的故事。作者身為士大夫中的上層分子,自然不能理解柳青的操守和辛酸,竟然驚詫莫名地說她「不貞不淫,亦貞亦淫」。這反映了紀昀思想中的封建愚昧的一面和他所處時代的局限,今人不必苛求。然而,紀昀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的悲慘命運還是深懷同情,表現了一位大儒的仁慈和關愛。如卷十八〈狐狸辯冤〉則,講述一戶官宦人家丟失金釧,嚴刑拷打無辜小女奴。住在這戶人家的狐狸精難以忍受這種無辜拷打,挺身為小女奴辯冤的故事。作者在文章中對小女奴寄託了深切的同情。類似故事還有一些,在此不再枚舉。
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不少關於考據的文字。如卷十二〈楊令公祠〉則,辯證楊令公(北宋楊業)祠應在古北口內。卷三〈一隻繡花鞋〉則,證明中原與西域交往由來已久。至於考證大宛、烏孫等西域各國不產方竹杖、芸香草等物,考定《西遊記》不是邱處機所作等等,對於學術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者在烏魯木齊三年的謫戍生涯,使他對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礦藏物產都有一定的了解,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不乏記載。雖說其中不少是作者得於傳聞,但奇聞軼事,讀來還是頗有趣味的。如卷十九〈刑天與山海經〉則,記述有人曾在漠北見過「刑天」模樣的人的故事,並因而質疑朱熹所謂依附〈天問〉而成《山海經》的觀點。今人知道像「刑天」這樣有身體沒有腦袋的人,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當然我們不必拘泥於這點上。作者撰寫此則的目的之一,在於辯駁朱熹關於《山海經》依據屈原〈天問〉而作的觀點。如今學術界一般認為《山經》成書不遲於戰國,《海經》有不少篇目雜有秦漢時期地名,當有秦漢時期的內容摻入。而屈原〈天問〉是戰國時期作品,《山海經》是否完全依據〈天問〉成書,看來還不能下如此的結論,姑且留待學問家們再作探討。
《閱微草堂筆記》包羅宏富,內容繁雜,上下古今,無所不有,可以說是傳統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各色人等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故而自其問世以來,坊間爭相刊刻,社會廣為傳閱。但批評者也大有人在,認為其宣揚因果報應,封建說教太多。而褒揚者更是不遺餘力,稱其可與《紅樓夢》、《聊齋志異》媲美。以筆者所見,《閱微草堂筆記》中雖有些許瑕疵,但瑕不掩瑜,它確實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難得的一部佳作,是一顆可以傳世永遠的明珠。
紀昀門人盛時彥於嘉慶五年所印的《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初刻本今已難以得見,而道光以後坊間刻本甚多,卻往往隨意刪削,訛舛頻頻,殊失紀昀原意,這是書商牟利慣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各地出版了一些影印本、點校本、譯注本、選注本等,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於一九八○年出版了汪賢度點校本、天津古籍書店於一九八○年影印了文明書局石印本、河北人民出版社於一九八一年出版了孟昭晉等人的選注本、海峽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李漢秋、朱一清選注本。一九八九年,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了施亮如譯的《白話閱微草堂筆記》,一九九四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北原等人注譯的《閱微草堂筆記》;次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邵海清等人的白話本《閱微草堂筆記》,遂使《閱微草堂筆記》的出版形成一個小小高潮。但系統地集點校、注釋、今譯、研析於一體的注譯本則尚未得見。
本書以清道光十五年刊本為底本,校以進步書局石印本、會文堂書局詳注本等。對於原文中的一些明顯誤字,徑行改正,不再一一出校。原文並無標題,現為每段擬定標題以方便讀者。筆者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注釋簡明扼要而不煩瑣,今譯忠實原著而不妄改,研析直抒胸臆而不隱諱,力求為讀者奉獻一部較好的注譯研析本。在點校注譯工作中,參考了近年來出版的各種注釋本、今譯本,得到不少幫助,在此一併致謝。由於注譯者水平有限,如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嚴文儒謹識
最佳賣點 : 本書以簡明的注釋、淺白的語譯和扼要的研析,期能幫助讀者閱讀與深入了解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以及他所創造的搜奇志怪的《閱微》世界。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
營養標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