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群的勇氣: 我不想合群, 又不想被討厭, 怎麼過日子, 能得到我要的自由? | 誠品線上

ひとりぼっちを笑うな

作者 蛭子能収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離群的勇氣: 我不想合群, 又不想被討厭, 怎麼過日子, 能得到我要的自由?:大家都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我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朋友的人,甚至覺得自己缺乏社交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大家都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我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朋友的人,甚至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但對我來說:◎聚餐與飯局都是苦差事。人家酒酣耳熱,我沒辦法整晚一直講無意義的話。◎同學會我也興趣缺缺:一夥人吵雜談論往事,要不就比較收入頭銜,真的很無聊。◎不喜歡正式加入某個群體,因為加入了就得聽帶頭的人指示行動。◎我贊同某個理念,但要我上街表態支持?我辦不到。這樣的人生正常嗎?這樣生活會快樂嗎?為什麼我就是不想「合群」? 日本收視率奪冠男、綜藝天王──蛭子能收從未加入演藝家族、從不拜會主持大哥、下了通告就自個兒走人、圈內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透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你 : 像他這樣的人,連和認識的人同桌吃飯他都排斥,卻能過的非常自在。因為,他有「離群」的勇氣。 身兼漫畫家、演員、藝人等身分,活躍日本電視圈三十年的蛭子能收。他的「吃喝玩樂自助玩遍北海道」,是個一年只播三天的特別節目,卻每年創下高收視率,且一播就是七年。他說:「雖然身為搞笑藝人,但簡單、低調、做自己,就是我最吸引人的笑點!」 ◎真正自由的人,不主張自我:我才不要獨一無二,我要成為「萬中之一」,才自在面對綜藝圈的高度競爭,蛭子為何能屹立不搖?因為‧在別人的心血中,我就不要「強調自己」:要知道,電影是導演的心血、節目是製作人的心血;公司,更是老闆的所有心血。參與別人的心血,該做的就是確實完成長官交代事務,講一堆「我認為」「我覺得」是干預卻又不負責的態度。 ‧行事低調,但爭取稱讚;刻意示弱,讓人知道你是想聽批評的人:樣樣不強出頭,反而能讓人對你侃侃而談、敞開心扉,這樣你才能聽到真心話。 ◎搞清楚這幾點,讓你在這世代活得自由: 大家都說現在日子難過?。錯了,現在的物質生活比之前任何一個時代都舒服, 正確說法是「這年頭,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不自由」而非很辛苦。 想過得自由?不難: ‧有規則卻彈性遵守,這是假自由。大家嚴格遵守規則,才能讓每個人的自由不被剝 奪。總之,在規則之內任性。 ‧認清事實──「我們是同事,不是朋友。」就算心儀某人,也不用刻意建立交情,因為朋友會剝奪你的自由。 他可能在下班後找你去玩、聚餐,或是向你抱怨同事老闆而你不想聽, 特別是那些你很難開口拒絕的人,會對你施加人情壓力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為了自由,你得賺錢。 免於挨餓受凍,還有餘裕(半年不上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就是無上的自由了。但記住,別向人借錢,更別借人錢。借錢給人,比向人借錢更低下,因為要對方還錢,還得看他臉色。‧這工作適不適合我?這問題根本不重要。總之,做就對了!首先,你是為了自由而賺錢。為了有餘裕做自己想做的事。 用心做就不會被埋沒。眼前的工作做好了,才有機會選你想做的工作。 ◎孤獨分兩種:好的、與不好的‧人自視過高才感覺孤獨,所以,別把自己想的那麼了不起。 其實,人生真正的孤獨是失去至親、失去所愛…… 是你覺得「身體的一部分被活生生的挖了出來」的那種失落, 不知道那是甚麼感覺?那表示你不曾孤獨。‧用寵物克服孤獨? 想用寵物填補孤獨的人,一定是封閉了自己內心的某處,逃避與人接觸。找朋友討拍,養寵物作伴都不是解決孤獨的好方法。‧「興趣」才能填補孤獨,有甚麼事情或活動,是你熱衷投入的? 內向的你,藉著興趣與同好相聚,就能自然而然地與這世界的人們銜接。 蛭子能收說: 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自由」。但如果你沒有離群的勇氣,一直需要朋友在身邊,你一輩子無法得到自由,過著沒有自我的生活。 這麼看來,朋友真是必需品嗎? 內心離群、態度不離群,這種即刻抽離的自在,讓你獨自一人時就能享受自由。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蛭子能收1947年10月21日生於長崎縣,自長崎商業高中畢業後,歷經看板公司、廢紙回收、DUSKIN業務等職,於33歲正式成為漫畫家。身兼漫畫家、演員、藝人等身分,活躍日本電視圈三十年。他的「吃喝玩樂自助玩遍北海道」,是個一年只播三天的特別節目,卻每年創下高收視率,且一播就是七年。主要著作有《蛭子能收作品集》(Magazine Five出版,共21集)。散文集《這樣的我也能工作》(講談社出版)、《稚拙卻趣味的愛》(Bestsellers)、《正直EBISU》(新宿書房)等。蘇胡中日筆譯譯者。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幕前、幕後,這樣過生活,我得人生最大自由!前言 內心離群、態度不離群的自在第一章 加入群體,就別想做自己「攜手同心重建家園」?少來了「失言」「不識相」?我只是有話直說吃合菜很噁,還是一個人便當好酒攤與飯局,廢話的寶庫現在的喪禮,真的很可笑呀一合作我就不自主的偷工減料人,一旦加入團體,會變得超跋扈「群體」必有人君臨天下討厭群體,因為我討厭歧視上街表達理念?我感到羞赧人總是依附大型組織,然後膨脹自己「同好會」沒有利益關係,才令人愉悅「孤獨者」無害,值得我往來說心事的朋友?還是不要比較好你最著迷的興趣是什麼?用它與世界銜接發揮自己的特質,能成為別人感興趣的人個性外向很好,但做不到也好第二章 真正自由的人,不主張自我不招搖,成為「萬中之一」的自在有特色,就不必靠精品表現自我可以討厭別人,何必討厭自己不多管閒事就不招人厭在別人的心血中,你不該「強調自己」懶得禮數周到,那就貫徹始終不想說謊,更得堅持成個人特色說實話不等於沒遮攔盡量低調但爭取稱讚讓人知道你是想聽批評的人故意示弱,才會聽到真心話「個性」由他人決定,不是自己可以主張的運氣就是順勢而為,這是一種實力人生沒有左右逢源這等好事低估自己,比較能建立自信人不需要尋找自我,要追尋的是自由第三章 一切都是為了自由活在這個時代並不辛苦自由被剝奪才叫「苦」自由至上,美國文化有一種氣度有規則卻彈性遵守,日式假自由大家一起玩,難免被大家罵自由:隨心所欲使用自己的時間朋友會剝奪你的自由心儀某個人未必要建立交情我最欣賞他,但相處時無話可說朋友很難一輩子人生勝利組的定義為了自由,你得賺錢別跟人借錢,更別借錢給別人賭的樂趣不在於大贏一個人工作,心境上是輕鬆的這工作適不適合我?根本不重要用心去做就你不會被埋沒飛特族自由,尼特族不自由假日我一定有「自由行」觀察人,樂趣無窮。何必加入追尋自由的人,才能聽見內心的聲音第四章 孤獨與死不好的孤獨、好的孤獨藉著「興趣」加入這世界雖不確定未來,但絕不留戀過去自視甚高才會感到孤獨真正的孤獨感是……朋友的安慰反而讓人更難過子女無法解決你的孤獨感太愛亡妻所以我再婚喜歡獨處但也享受依賴用寵物克服孤獨?形同你放棄了什麼好好活著,絕不養生覺悟與行動力用在別的地方尊嚴的活拒絕行動不自由的老去有深愛的人,所以我有離群的勇氣後記 義無反顧的自由,我得到最大的喜悅

商品規格

書名 / 離群的勇氣: 我不想合群, 又不想被討厭, 怎麼過日子, 能得到我要的自由?
作者 / 蛭子能収
簡介 / 離群的勇氣: 我不想合群, 又不想被討厭, 怎麼過日子, 能得到我要的自由?:大家都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是……我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朋友的人,甚至覺得自己缺乏社交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12290
ISBN10 / 9865612291
EAN / 9789865612290
誠品26碼 / 2681280132001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失言」或「不識相」?我只是有話直說

這些也是最近常聽到的詞彙,讓人感覺現在的社會,充滿了這類無聲無息的壓力。但話說回來,我認為應該還是要看當事人怎麼想,畢竟,應該沒有人想故意失言,不是嗎?
我也時常被人認為失言,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有時是因為語尾沒說清楚,或是沒辦法把我的想法講得很明白,結果就被人斷章取義了。大部分的失言真的都是這種情形,所以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困擾。
基本上,一個人要用何種態度待人、或是要說什麼話,都是個人自由,而且理應如此。如果真有人說了些奇怪的話,也頂多令人覺得:「哎呀,那傢伙這樣說有點奇怪。」就到此為止。人皆生而有發言的自由,沒有任何人有權阻止。就算對他人說:「你這樣很失言喔。」又能怎樣?只要能理解這個人的想法是這樣,就足夠了。
總之,我最討厭的就是受人限制、或是迫害我的自由。因為我認為,最成熟的社會是,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自由,本來就價值不菲,更進一步的說,自由本就該生而有之,何需受限?
因此,千萬別讓自己陷入所謂的「群體」之中。為什麼呢?因為一旦成為群體,就會感受到那無聲的壓力。
所以我時至今日,都盡可能不讓自己成為群體的一員,也時常注意,別讓自己隸屬於某集團之中。若不這樣小心翼翼,我就無法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也不能暢所欲言了。

吃合菜很噁,還是一人便當好

出外景結束後,製作人多半會把工作人員跟來賓找來,並吆喝道:「大家一起去吃飯吧!」然後就相約到當地最知名的餐廳。店家會將眾人帶位到空間足夠的和式座位,並用大盤子端出當地的名產菜餚。
接著在一片人聲嘈雜中,大夥兒的筷子也跟著伸向盤內,一邊讚不絕口的說:「果然,在地名產就是好吃!」這就是一種象徵該次工作順利完成的慶功宴。
對於這樣的行為,我總是難以置信。
另外,從學生時期開始,就不太喜歡讓人看我的便當,因為只要被看了,絕對會接著說出「跟我換菜!」之類的話,依我的個性,若被這樣要求多半很難拒絕,著實為難。
所以我總是躲在教室的角落,一邊小心的藏著我的便當,一邊偷偷摸摸的吃完。但每次這樣做,又會被人說:「小氣。」或是「蛭子好貪心啊!」等諸如此類的話,不過其實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真的只是因為,不喜歡吃別人母親做的「別人的飯菜」;也不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父母做的「自己的飯菜」而已。理由僅止於此,別無其他。
我在意的不是小氣或貪心之類的指控,也不是真的討厭那種挾人便當菜的人。正因為不討厭,才盡可能不想對這麼做的人失禮。不想吃別人筷子碰過的食物、或是不想把自己的飯菜分給別人,都是因為當立場相反時,自己也不喜歡對別人這樣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蛭子的基本原則。

酒攤與飯局,廢話的寶庫

剛剛已經說了我不喜歡吃合菜,但其實上菜前,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得口沫橫飛的這段時間,我也不太自在。
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並不是很健談,再來是我真的很納悶,到底講什麼能講得這麼「嗨」?因為每次大概都在講一些無聊的事,這算我的個人偏見嗎?
我並不是說,自己在眾人面前說的話,都很有深度。只是會想,既然都沒營養,那與其待著浪費自己的時間,還不如一個人到街上散步,比較好。
看來我無論在哪,都是崇尚自由、偏愛單獨行動的類型。因此,每當吃飽後,便馬上想拍拍屁股走人,而這才是我的真心話。有回在《吃喝玩樂自助玩遍北海道》的慶功宴上,我吃完飯正在猶豫是否要走,那時太川陽介先生很為我著想,特地跟我說:「蛭子先生,可以回去囉!」而我就等著這句話,馬上回道:「不好意思,那我就先走一步了。下次再麻煩啦,嘿嘿嘿。」接著就一個人腳底抹油的開溜回家了。
拍攝期間,蒙受太川先生與劇組人員的諸多關照,也很想跟大夥閒聊一番。但是,當「想跟大夥在一起」與「還是想單獨一人」的兩個我互相衝突時,就成了扭捏而猶豫的狀態了。
但拜太川先生之賜,我從眾人中解放,一個人快活得如能飛上天似的,在街上信步而行,愜意無比。
基於同樣的理由,我也很討厭去在故鄉長崎的同學會。就算受邀,若沒什麼特別的事,我都不會出席。因為我不喜歡一夥人嘈雜的談論往事,再來就是常有人喝了酒後,跑來跟我說:「嗨……蛭子!」裝熟,這真的非常討厭。
當然,我有時也是會提提當年勇,而且真要分的話,我應該還是屬於喜歡提的那種人。不過對別人的往事,就真的沒什麼興趣了。因為那種話題大部分都跟自己無切身相關,不是嗎?
還有,自從上電視之後,每次在同學會上遇到故鄉的熟人,都常被問說:「你啊,上次在電視上被年輕藝人講那種話,怎麼會不生氣呢?」,或是「我來幫你嗆回去吧!」之類的話。說實在的,還真是雞婆。
「電視台就是這樣的環境啊,我就是靠這樣賺錢的,哪有什麼辦法?」雖然心裡這樣想,但在那個當下,我果然還是說不出口。
一來是覺得說了也沒用,二來要是講出來,萬一反被對方弄得心情更差,也有點麻煩。所以這種時候,我都會盡量微笑以對,敷衍過去。
另外,我也不喜歡眾人圍到我身邊,把我當話題,講得興致勃勃的。明明有那麼多人,就因為我常上電視,就搞得非得在我身邊吵個不停。我對於這種情況,真是受夠了。沒錯,我徹頭徹尾都是個刻意保持低調的人,所以早已決定盡量不參加同學會。

現在的喪禮真的很可笑呀!

因為病痛或衰老、交通事故等原因,每當有人過世時,通常都會舉辦喪禮。但我都不會出席這種場合。正確來說,我是故意不參加喪禮的。
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不想去」。身為一位社會人士,我自己也覺得,這是有點不禮貌的行為。但我就是無論如何,都不想出席那種場合(在此我誠實告解,喪禮是如此,婚禮我也是興趣缺缺)。不過說真的,內心是真想參加喪禮的人,其實也沒幾個吧?至少,我這麼認為。
當然,某些人去世了還是會讓我難過,不過,這種人應該兩隻手都用不上就數完了。我在心裡呢喃著:「這個人逝世了,再也見不到了。」會讓我產生這種悲傷想法的人,說實話,應該只有兩、三個吧。但我想,應該不只有我如此,大家的真心話,應該也都相去不遠。就這點,我是認真這麼認為的。
我常被人罵:「你這種想法很奇怪喔。」、「人都死了,你還這樣想!」可是,如果不管誰走了都感到悲傷的人,才真的是精神有問題!
說得極端點,或許我只是對別人的死亡沒興趣而已。死,的確很可怕,我對於自己的死,卻看得很淡。所以理所當然的,我每次都跟親人說:「我死了之後,誰都不用來參加喪禮。」
當然,即使是這樣的我,有時也會因為不得不的理由出席喪禮。可是實際出席後,又會變得非常緊張。因為緊張過度,而有種《絕對不能笑》(日本綜藝節目名)的感覺,反而忍不住笑了出來。
與其說我不擅長表面裝得悲戚,不如說是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喪禮流程的整體感覺就像喜劇一樣。一旦進入了這個情境就完了,越是想忍耐,我就越是忍不住的湧出笑意。
過去,某位認識的漫畫家過世時,我也很努力的去上了香,但那時果然也稍微笑場了。明明是真心尊敬的漫畫家,要說不悲傷,其實心裡還是有點難過的,但中途卻開始越發覺得可笑。一旦這麼想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看來,我還真是個愛笑的人啊!
不過,這其實說明了一件事,就是當我出席這種儀式性的場合,拚命配合周邊的人,做出相同舉動時,就會覺得自己變得很奇怪。我非常清楚自己在當下的不適應感,卻仍勉強著自己。
那時不出所料,果然被出席喪禮的朋友大罵了一番:「蛭子先生,你太不得體了!」、「咦?你為什麼在笑?」
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覺得在喪禮上悲傷的人們看起來很滑稽。而是我努力模仿場內氛圍的樣子,實在很像在迎合眾人,使得我自己越發變得奇怪。我並沒有惡意,也不是故意要做出失禮的事情。單純只是一旦發笑後,就再也停不下來罷了。
綜上所述,我就盡量不出席喪禮了。並非有什麼個人原則或主張,只是不想讓人不開心而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