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天下: 預見、判斷、變通的道家智慧
作者 | 抱一法師/ 開示; 奕誠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道行天下: 預見、判斷、變通的道家智慧:「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受到道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幸運的中國人才獲得了排憂解煩、逍遙自在的靜心術。可以說,道家的人生智慧 |
作者 | 抱一法師/ 開示; 奕誠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道行天下: 預見、判斷、變通的道家智慧:「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受到道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幸運的中國人才獲得了排憂解煩、逍遙自在的靜心術。可以說,道家的人生智慧 |
內容簡介 「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受到道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幸運的中國人才獲得了排憂解煩、逍遙自在的靜心術。可以說,道家的人生智慧,為幸福人生提供了肥沃厚實的精神土壤。 本書通透解讀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萬物變化的玄妙之機,提出人處世的進退方略,實現「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從現實起步,從小處著手,在點滴中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抱一法師/開示抱一法師 法號代三永,道號抱一。龍虎山天師府授籙法師,黃河道院住持道長,國家宗教局備案道士。俗名代永清,乃幼時體弱多病,幸遇仙緣,拜全真龍門派十七代高道上教下良王先師座下,賜名永清(身分證用名)。為龍門派十八代傳人。後機緣所感,禮正一道上羅下宏法師座下傳度,賜法號三永。壬辰年天師府授籙,秉承太上祖師,道不離俗,和其光同其塵。入住黃河道院以來,弘揚道法,度化有緣廣修善業,濟渡群迷。奕誠/ 著
產品目錄 前 言第一章 以玄道之眼看世間無象1.事事不過一個「道」字2.道不可道,起落自生3.或興或困,一切都是表像4.冷眼看表象,無象自生5.以無象化人生起伏6.眼深心寬,恬淡自現7.清掃無象之境8.無起無落成就玄道人生 第二章 無為才是大有可為1.為與不為煩身心2.多做多錯,不如不做3.強求滋生高低之念4.一深一淺看人世沉浮5.無為,無所作為6.萬事莫苛責7.把無為當作最大的作為8.無為有為覺悟之道第三章 借中道之志視萬物為芻狗1.是悲是喜,有何不同2.仁義之心生是非3.不仁才能守中道4.心平衡,眼平等5.有陰有陽,謂之中6.別讓名利禍亂平衡7.無雲無雨便是晴 第四章 消長無期盈缺怎能有涯1.好事不長久,要惜之2.壞事無絕期,要耐之3.看透盈缺不煩惱4.遵從消長之序5.人生不止,變化不止6.黑白八卦轉不停7.不分你我之境8.放下消長得大道 第五章 不得之爭爭為何1.得未必興,失未必亡2.頭破血流還要爭嗎3.得失的量尺4.你爭我奪,又如何5.不為己生才能不爭6.無私之私以退為進7.「外其身」的智慧8.不爭才是爭的最高境界 第六章 盛則退,災短而福長1.財富是守不住的2.富貴不驕保平安3.貧賤不棄候轉機4.福禍本相依5.凡事如水滿則溢6.功成便可身退7.貪福則會招災8.福禍無窮,道理不更 第七章 玄德不玄,成敗無淵1.成敗不分家2.平靜在於通達3.善則與世無爭4.以柔克剛善處卑5.生而不有謂之德6.想主宰不如不助7.退守的自然之道8.從下德到玄德 第八章 以「無」為用,辱榮並生1.失敗是哪裡來的2.陰與陽的辯證存在3.無知之榮辱不辨4.至樂才能達生5.洗盡塵垢得逍遙6.不恃能不居功7.無之為用人道合一 第九章 生死破,無我之真性情1.生亦何歡,死亦何哀2.悟乃鼓盆而歌3.又何苦偽裝4.順應本性解心結5.心遨遊無盡頭6.大道的隱顯悖論7.無擇亦無非
書名 / | 道行天下: 預見、判斷、變通的道家智慧 |
---|---|
作者 / | 抱一法師 開示; 奕誠 |
簡介 / | 道行天下: 預見、判斷、變通的道家智慧:「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受到道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幸運的中國人才獲得了排憂解煩、逍遙自在的靜心術。可以說,道家的人生智慧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255660 |
ISBN10 / | 9869255663 |
EAN / | 9789869255660 |
誠品26碼 / | 2681319163006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