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的美感對話: 當孩子塗鴉時, 創意的美學教養從此開始 | 誠品線上

발자국 소리가 큰 아이가 창의적이다

作者 金秀娟
出版社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與孩子的美感對話: 當孩子塗鴉時, 創意的美學教養從此開始:誠摯推薦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洪詠善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APPLE美學、Google創新,全世界都在推的美感與創造力教育暢銷數萬冊,父母口耳相傳必讀教養經典——韓國政府認定的創新美學教育課程大公開!全球各國教育領域都在提倡美感教育,為什麼?美感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步,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還能提升包括同理心、專注力、負責任、獨立自主、主動學習……◎孩子並非輸在起跑點,而是輸在你的態度父母的「過熱教育」往往讓孩子有壓力;缺乏興趣地被迫學習,只會招來負作用。譬如,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看到別人家小孩上才藝班,也急忙將孩子送去學才藝。不料孩子最後卻成了不快樂的「才子才女」,做任何事越來越不起勁。本書作者,具美術專業的金秀娟老師,看到許多不當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孩子的創意,她開始投入孩童美術教育的工作,發展出一套從「美感教育」中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心法:●心法1:打造孩子想做出什麼的情境,放手讓他自由發揮●心法2:別再用填鴨式教育,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心法3:找出孩子的興趣,有「欲望」就能全心投入●心法4:要求完美是不合理的,試著從孩子的立場與視角來看待事情●心法5:就算失敗,也要鼓勵孩子堅持,建立「做就對了」的信念◎放手讓孩子嘗試,美感教育能發揮天賦孩子遇到困難時,很多父母都會立刻幫忙解決。沒想到卻讓孩子養成依賴,漸漸地不去思考、缺乏判斷力。試著在孩子露出困惑、求救的眼神時,讓他們自己面對問題吧!必要時再予以協助;下指令很簡單,但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更能激發能力。美感教育可以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能力。不是要教會孩子使用什麼技法,更不是告訴他們什麼東西該如何畫、如何做;而是透過適性引導,讓孩子的表達欲望和創意達到最大化,繼而挖掘出孩子的潛在能力:●創造力GET!養成發想新點子的習慣,不會模仿或背誦他人作品●思考力GET!孩子熱愛新奇樂趣,不喜歡重複,拼貼藝術也有新創意●感受力GET!參觀美術館、接觸大自然,身歷其境更有領悟●溝通力GET!孩子能勇於表達想法,也能採納朋友的意見●自信心GET!讚美更能激發實力,即使是荒唐想法也要認可●自我挑戰GET!美感教育不是要培養製作能力,而是挑戰新事物的精神◎12個激發孩子天賦的小祕訣書中分享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父母在家也可以靈活運用的方法,既簡單又容易實行。例如:01準備各種的材料,增加孩子製作的欲望02讓孩子自在地待在房裡獨立作業,別給他必須收拾的壓力03讓孩子在完成的作品中加入文字,有助於邏輯思考04熟悉某種素材後嘗試變形,可以訓練應用能力與創意05再怎麼好笑、不像樣的作品都要大力讚美06讓平面作品立體化,孩子能感受三次元空間概念◎聯合推薦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洪詠善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所退休教授/蘇振明(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金秀娟首爾大學西洋畫學科暨同科系研究所畢業。1997年,設立「腳步聲大的孩子」工作室。2002年,其開發的課程被納入文藝振興院(現為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的兒童美術教育課程中,創新的教育內容深受國家機關的肯定。個人與團體作品曾屢次在藝術的殿堂(1993年)與仁寺藝術中心Insa Art Cente(2002年)展出。也撰寫國小、國中、高中美術教科書。現負責「腳步聲大的孩子」工作室營運。著有《黃色畫家—梵谷》、《猜謎畫家—雷內•馬格利特》、《恐龍和螞蟻》、《腳步聲大的孩子更有創意性》等等。■譯者簡介葉雨純喜歡沉浸在不同國界的文字中,轉換字裡行間的溫度。譯有《50公分的世界:進入我生命的腦麻小貓,未來》、《今天也是快樂的一天》、《蜷曲的日子也是我的人生》、《人生的八個關鍵字》、《寒天蒟蒻 低GI美味料理》等書。賜教信箱:yopusun@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二版序 創意起於自發性的態度初版序 成就孩子的無限可能前 言 孩子表達欲望與創意力極大化Chapter1培養美感,先有欲望和自主性01 腳步聲大的孩子更有創意02孩子有欲望,創作讓人耳目一新03 持久力和專注力取決於欲望04 稱讚帶來自信,孩子更勇於表達05渴望自己動手才能獨立創作06 共同創作,學會互助與體諒Chapter02培養創意,先有表達動機01多看、多讀、多體驗,美感教育的關鍵02 習慣動腦的孩子,非要絞盡腦汁才過癮03想像力和純真,孩子成為畫家的天賦04培養色感,從大自然學習最有效05 顏色接觸越多,色感越豐富06 大張畫紙能養成持久力和專注力07 立體感作品,可以培養空間概念08 拼貼藝術,提升變通性思考力09 多元美感整合力,讓孩子拍部電影吧10孩子越有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Chapter03培養夢想,先捨棄僵化與框架01 創造力,來自不受限的思考02父母的從容態度,能守護孩子的純真03沒有絕對的教育方式,老師的變通很重要04適性引導,孩子天賦不會受限05創造一個充滿夢想的地方附錄1:激發孩子天賦的祕訣附錄2:寫給父母和老師的話01 蓋上腳印02傾聽孩子分享的故事03教學,就像在製作美味料理04在共學中得到的笑容05老師把我的畫毀了啦!06滾珠遊戲的反擊07親子美術年齡的共同成長08增加孩子自信心的作品展09激勵鬥志的禮物後記 繼熱情與感動之後——「愛」

商品規格

書名 / 與孩子的美感對話: 當孩子塗鴉時, 創意的美學教養從此開始
作者 / 金秀娟
簡介 / 與孩子的美感對話: 當孩子塗鴉時, 創意的美學教養從此開始:誠摯推薦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洪詠善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556453
ISBN10 / 9869556450
EAN / 9789869556453
誠品26碼 / 2681538469002
頁數 / 19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二版序 創意起於自發性的態度
這本書在出版時並沒有受到太多的矚目,沒想到十七年來卻持續受到讀者關注,真的十分感謝。書中提及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作品說明中的標示年齡再加上十八歲的年紀,多半都是大學生了。當時的讀者想必十分好奇這些創意出眾的孩子後續的學習發展吧,我想現在正是驗證答案的時刻。我向聯絡上的幾位孩子詢問了近況,果然,「腳步聲大的孩子」都在人生路上找到專屬自己的解答。
這段時間裡,「腳步聲大的孩子」(以下簡稱「腳步聲」)工作室與許多孩子相遇又分離,算一算,一年可以接觸到的孩子超過一千名,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八年,稱此地為孩子的創意守護園似乎也不為過吧……。工作室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聽說鍾民的表弟要進來了,聽說誰的姪子要進來了,想到很快就可以聽到誰的小孩要進來了,嘴角便不自覺地揚起心滿意足的微笑。在口耳相傳下,腳步聲工作室得以和許多朋友相知相遇,這裡的孩子一如往常地製作著趣味新奇的作品,而離開的孩子也持續捎來充滿希望的消息。有人選擇繼續攻讀美術,也有人選擇在其他領域規劃自己的未來。我彷彿能看到這些多元發展的孩子,照亮著指引國家前進的道路。
我的三女兒出生得晚,目前還只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然而我在帶老三時所感受到的父母教育狂熱,絲毫不亞於養育老大的時候。當發現社會急遽變化的同時,教育方式卻比先前兩個孩子時更著重於填鴨,實在令人鬱悶。雖然有些地方提出了遊戲教育,聲稱要打破填鴨式教育,在我看來也只是另一種錯誤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我對教育感到憂心的原因。很多育有年幼子女的父母,抱持著我的孩子最優秀、我的教育觀最正確的想法,等到孩子長大後才後悔莫及,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尤其很多人聽到誰考了第一名就想以同樣的方式套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可是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更沒有所謂的正解,拿到第一名並不表示從此就能一帆風順,因為日後的人生還極其漫長。
許多父母口口聲聲強調創意,卻遺忘創意來自於孩子自發性的態度這個事實。孩子越大,被迫學習的東西越多,日漸被動的態度,讓創意在不知不覺中消聲匿跡。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與大家分享培養孩子創意的方法;藉由在腳步聲工作室課堂中創造出的作品及蘊藏其中的故事,讓大家看到創意的成果:如何透過立體作品理解空間概念、如何布局一個協調的架構、如何培養技術性的描寫能力,以及孩子憑藉著合作能夠催生出多麼厲害的作品……我想讓大家知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能鍛鍊出持久力和專注力,接觸過多元媒介和技法的他們,最終將能自己研究、企劃,進而創作出成品。我認為,融合這些過程所呈現出來的成果,就是「創意」。創意是無法用一句話來定義的複雜能力,也因此,培養創意的方法也無法用明確的解答來說明。
重新整理書本的過程中,我保留了許多初版的內容。即便是現在,我仍然覺得以這些課程作為創意養成的方法毫不遜色。而二版的書中還增加了創意孩子的特徵,以及教師應有的姿態等等篇幅。至於書籍出版後有幸遇到的更有創意的孩子、更好的老師、更異想天開的作品故事也都收錄在附錄中。
透過這本書和書中優秀主角們的介紹,對於昨日今日的過熱教育,我將再次打上一個大問號。


初版序 成就孩子的無限可能

我是個平凡的媽媽,和大多數母親一樣,對孩子任何一點小變化都會反應敏感。當孩子表現出想親近同儕的欲望時,我開始探訪幼兒園;聽說隔壁小孩已經會念字時,我開始著手教孩子認字;英文的早期教育風氣盛行時,我也不例外地跟進。我買了大量的教養書來閱讀,將所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然而子女教育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迎刃而解。為了指引孩子走在正確的路上,我渴望得到更詳細具體的解答,並且在探訪教育機構的過程中,獲得了教孩子美術的工作機會。
教導孩子美術的同時,我彷彿以一位新手媽媽、以一個孩子的朋友的姿態重生。現在回想起來,依舊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覺得從事教育孩子的工作是一件很正確的事。原本慧源在我眼中,是個怎麼看都漂亮、有著滿滿優點的女兒,在接觸過其他孩子之後,我才得以用客觀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女兒。讓我更開心的是,過去充滿徬徨的媽媽角色,因為教學變得堅定了。
雖然主修美術,卻不代表我有能力教導各式各樣的孩子,一路下來,作為老師的我得出一個結論:母親的角色比畫家的角色來得重要。也就是說,相較於擔任一名指導美術的畫家,我更著重於站在父母的立場,養育出端正的子女。
我是在教導孩子美術一年多後,才產生這樣的想法。然而以如此短暫的經歷和知識,出版一本著眼於百年大計教育問題上的書籍,是否會過於輕率?對此我也歷經幾度猶豫,最終讓我下定決心出書有幾個關鍵。
首先,我希望現行的美術教育能走向更正確的方向。這段期間和許多孩子相遇,卻看到多數孩子的創意被馴化在不當的美術教育中,著實令人不安。我衷心期許他們能在更自由的風氣下學習。因此我竭盡所能地讓孩子經常發想新事物,教導他們透過創作和畫畫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我和孩子們相處的經驗,能夠讓讀者在培養孩子創意的路上有所啟發。
此外,出版書籍最直接的理由,是想透過我所教導的孩子創作出的作品,讓讀者知道孩子擁有無限可能的事實。光是將孩子的作品羅列出來,就能一眼看出孩子進步的幅度。但由於剛開始我並不是有計畫性地從事美術教育,不懂得要好好珍藏,因而遺失了不少有趣的作品,現在想起來覺得十分可惜。
我將這本書的重點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下最重要的創意養成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培養孩子創意的基本:欲望和自主性,以我在教導孩子時經歷過的事件為基礎論述而成;第二部分著墨於孩子的表達動機,以及與表達相關的要素—色彩和對象—所需的指導體系;最後一部分則是審視教育現況,簡略描述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及父母的角色。
以短暫的教學經驗寫出這些往後不知道會如何發展的年幼孩子的故事,擔心在所難免,然而站在一個重視孩子獨特個性與創意,以及作為兩個孩子媽媽的立場,我還是毅然決然地完成了這本書,並真心希望大家能用關愛的眼神看待年幼的孩子。內容不盡完美,望讀者海涵。
最後,敬請期待我教的孩子製作出的劃時代、令人驚豔的作品,期望這本書能帶給這些孩子些許滿足與喜悅。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