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 1: 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 誠品線上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 1: 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作者 林文源/ 林宗德/ 楊谷洋/ 程惠芳/ 編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 1: 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能源危機日益嚴重、吃的選擇充滿不確定、媒體力量帶來革命,身為科技社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能源危機日益嚴重、吃的選擇充滿不確定、媒體力量帶來革命,身為科技社會的環境公民,我們該如何自處? 2018.11全台首場反空污大遊行 2017.04 毒雞蛋事件 2014.09頂新餿水油案 2014.09 香港占中運動 2014.03太陽花學運 2012.02蘭嶼反核廢料運動 2011.05 塑化劑危機 2007.01 新竹霄裡溪污染爭議 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如空氣品質、食品安全到公民自主,乃至於影響後代生活的核能議題,我們都無從迴避:無論是奠基於現代科技衍伸出來的大環境現況,是不可承重卻必須面對之重,或因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都得以有了更多元參與及發聲的可能。 因為,現代科技發展與應用往往牽涉太多社會安排,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通盤掌握,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 在享受科技社會帶來的便利之時,我們必須自覺: 公民不是臣民,公民擁有表達意見的權益; 公民也不只是國民,公民應該積極參與公眾事務。 而科技往往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影響著國家、社會,與你/妳、我每日生活最重要的決策。 本書網羅國內外能源、環境、食安及媒體等重要公民參與案例,讀者可透過這些觀察與分析,進而反思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或許也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在我們參與及發聲的同時,科技又帶來不同以往的幫助,利與弊之間的矛盾真相為何?本書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想法。 「本書作者都做了極佳的示範,把複雜的科技與社會議題,轉化成像我這樣的外行人也能讀懂的文字。」--泛科知識公司執行長/鄭國威「不要遲疑,翻開這本書,你就開始走進行動者的隊伍了。」--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黃大展「本書一定能為新課綱的跨領域教學現場帶來極大的助益。」--新竹曙光女中校長姚麗英及STS教師社群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文源 /主編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近年嘗試以認識空間取徑,脈絡化理論與多元現實的複雜關聯。參與《科技 社會 人》系列編著是實驗場域之一,相關想法請見〈正視在地知識空間:位移方案與理論化在地的問題性〉於《台灣社會學刊》56期、《科技、醫療與社會》21、23期「從醫療化到在地知識空間」專輯導讀等文章。林宗德/主編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科技與社會觀點下的機器人、人工智慧,以及科學模型與電腦模擬。課餘兼事筆譯,著迷於推敲來源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轉換與重置,在科技與社會領域的譯書有《「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游擊文化)、《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群學)。楊谷洋/主編 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專攻領域為機器人與人機系統,喜歡文學、運動、電影,以及它們的隨意組合。著有《羅伯特玩假的?破解機器人電影的科學真相》(交大出版社)。程惠芳/主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執行編輯及媒體公關,並擔任逾百本書的責任編輯。與連瑞枝合編《傾聽獅潭:鄉村日常、生計與地方創生》(交大出版社)。(作者群依文章先後順序)石慧瑩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公司總經理杜文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翰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邱花妹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范玫芳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陳惠萍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陽光伏特家/綠點能創共同創辦人趙家緯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李丁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陳憶寧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溫家禾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碩士張瑋琦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黃俊儒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鄭宇君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陳鋕雄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1:以公民之眼,發公民之聲/鄭國威推薦序2:走進行動者的隊伍/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黃大展推薦序3:新課綱跨域教學現場的STS必備教材/姚麗英導讀/給青春世代的STS備忘錄/林文源漫畫STS:科技物、科技人、科技知識/腳本/程惠芳/漫畫/趙捷妤/解析/林宗德【1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覺醒吧,環境公民!「公民參與」是權利,更是你的責任/石慧瑩天有不測風雲:與氣候變遷的共存之道/彭啟明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霄裡溪污染爭議,政府公開資訊被善用還是誤用?/杜文苓、李翰林煙囪下的教室也有藍天:看文府國小如何扳倒空污大巨人/邱花妹【2當能源危機日益嚴重】科學真的是萬靈丹?蘭嶼核廢料爭議僵局是否有解/范玫芳泥濘中開出一朵花:屏東人在災區「種電」的故事/陳惠萍三十年風水輪流轉:永續發展趨勢下,面臨巨變的能源世界/趙家緯【3當吃的選擇充滿不確定】再探塑化劑危機:STS、SCOT和常態意外的多角度思考/傅大為文青的逆襲:農藝復興單挑全球化大軍/李丁讚誰決定了你的觀點?從頂新毒油案,看傳統與社群媒體的資訊之爭/陳憶寧、溫家禾有食力才有實力:食農教育翻轉未來/張瑋琦【4當媒體力量帶來革命】激情搖滾吶喊之後:解析反核音樂的科技社會意涵/黃俊儒鄉民不只是酸民:莫拉克風災,網路社群救災總動員/鄭宇君「夾腳拖+iPad」打敗SNG車:318學運啟動媒體新革命/孔令信遍地開花卻無結果:香港雨傘運動的美麗與哀愁/李立峯小蝦米也能挑戰大鯨魚:數位經濟時代的隱私權保護/陳鋕雄關於STS的六個大哉問/林宗德

商品規格

書名 /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 1: 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作者 / 林文源 林宗德 楊谷洋 程惠芳 編
簡介 /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 1: 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 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能源危機日益嚴重、吃的選擇充滿不確定、媒體力量帶來革命,身為科技社會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19896
ISBN10 / 9869719899
EAN / 9789869719896
誠品26碼 / 2681708893002
頁數 / 35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推薦序:走進行動者的隊伍
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 黃大展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物的發明除了讓生活更便利外,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現在我們多藉由手機上網獲取資訊,較少透過報章雜誌。隨之而來這些訊息是否正確?來源為何?有何立場?如何辨別新聞的真假等,成為重要的課題。
這幾年的空污問題,讓我們的身體成為空污監測站,咳嗽、過敏等身體不適隨之而起。除了注意空氣品質好壞,戴口罩、裝空氣清淨機等自保措施外,還可以做什麼?你會去了解問題的根源為何?來自境內或境外?是火力發電燃煤造成?還是因為要倡導非核家園,不得不的必要之惡?
二○一八年,針對能源問題有人提出「以核養綠」的公投案,你可有仔細看提案的說明?你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做出選擇?這個議案是公民表態就可以解決?還是有更複雜、系統的概念必須要加以理解和思考?
公投剛結束,十八歲的你去投票了嗎?除了上述的能源議題外,公投案裡還含括同婚、性別平等教育、奧運正名等,我們如何認識這些議題呢?你手上拿的這本《寫給青春世代的STS 讀本1》可以是打開這道門的第一步,它將這幾年學界在科技與社會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成環境、能源、食安和媒體四個面向加以探討。你或許會覺得這和年輕的你有何關聯?建議你不妨先看〈煙囪下的教室也有藍天〉,這篇以高雄左營文府國小的師生如何對抗鄰近的水泥污染,從連署,學習用集氣瓶開始,再和在地環境工作者形成網絡,透過觀察、聚焦到可能的汙染對象,自創了三角蒐證的檢測方式,最後讓工廠停工。此外,在學校升起了台灣校園的第一面空污旗,學校行政部門也推動抗空污、減塑和植樹等環境教育課程和行動策略。學生更進一步對環境議題提出倡議,最後讓高雄市政府修改相關法令。
他們是如何成功的?文末分析文府國小成功的幾個關鍵策略:利用簡易的科學檢測方式、訴求環境與世代的不正義、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將工業污染較高的工廠設置在高雄等原因讓論述更有正當性。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年輕的你也有機會去倡議和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
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是消極地自保,或者可以有積極的行動?面對環境,本書提到我們除了是國家公民外,還肩負著環境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資訊的辨別,這本書的「媒體單元」不止於初階的媒體知識,而是從反核音樂、網路社群、318 學運啟動的媒體新革命等,帶我們回到現場,讓我們看到媒體發揮新的傳播力量。
現今,許多議題不能完全倚賴單一專家決策,而是涉及更多不同面向,甚至包含價值觀,書中還有更多的案例,讓我們對於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有進一步理解或察覺,此時我們所扮演的就不會是被動的接受者,而能轉成主動關心的進擊公民了。
不要遲疑,翻開這本書,你就開始走進行動者的隊伍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網羅國內外能源、環境、食安及媒體等重要公民參與案例,讀者可透過這些觀察與分析,進而反思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或許也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在我們參與及發聲的同時,科技又帶來不同以往的幫助,利與弊之間的矛盾真相為何?本書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