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傳福音? 靠著神的話來餵養與服事 | 誠品線上

How to Share the Gospel Effectively?

作者 郭振游
出版社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如何有效傳福音? 靠著神的話來餵養與服事:一學就會!傳福音的即戰力四傳——門徒訓練學做教本書為四傳之首:傳福音。先清晰勾勒出門訓與大使命、傳福音不可分割的關係,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學就會!傳福音的即戰力 四傳——門徒訓練 學 做 教 本書為四傳之首:傳福音。 先清晰勾勒出門訓與大使命、傳福音不可分割的關係, 再以提綱挈領的「福音三部曲」, 有助於實際傳福音的運用, 並以理性、感性兼備的佈道文章反思信仰,加深歸信的確據。 主要目標4E Engage 參與 Establish 建造 Equip 裝備 Empower 差遣 本書特色 ★ 有志傳福音的人,可在本書習得傳福音的原則與實踐方法。 ★ 尚未決志的慕道友,可釐清信仰迷思,更認識福音的大能。 ★ 每課附有作者培訓的實況視頻QR Code,與簡報PPT可下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郭振游■郭振游郭教授現任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商務系研究教授、自1996~2017年他是該系正教授與商學院傑出院士。郭教授出生香港,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及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德州大學商務博士學位。郭教授經常在國際商務首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是研究文化對金融財務影響的前沿學者之一。2018~2020擔任全球首要國際商務學會(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會長。郭教授與妻子郭偉英育有一子代祈,全家在哥倫比亞華人基督教會聚會。除在哥倫比亞教會服事外,郭教授經常被邀到美國和世界各地華人教會帶領門徒訓練及福音、培靈、宣教聚會。現任基督使者協會副會長,基督使者協會是美國重要福音宣教機構。郭教授出版了一系列門徒訓練教材:《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門徒訓練》、《如何有效傳福音》、《如何有效帶查經》、《四傳模型:同工領袖訓練》、《天路客之歌》、《靈命成長的祕訣》、《幸福家庭‧蒙福人生》、《智慧管家‧職場發光》、《同工塑造‧領袖培育》和《標竿領導力》(與楊國安合著)。這些教材協助教會團契藉著門徒訓練幫助信徒成長,使教會有量與質的成長,並積極參與普世宣教。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使萬民作主門徒 課程簡介 Part Ⅰ 傳福音的原則與內容 第 1 課 門徒訓練與福音大使命 第 2 課 傳福音的幾個基本原則 第 3 課 跟主耶穌學習個人談道 第 4 課 福音三部曲(一):神存在嗎? 第 5 課 福音三部曲(二):誰是神? 第 6 課 福音三部曲(三):為什麼要接受神? 第 7 課 用經文為未信主的親友禱告15天 第 8 課 禁食禱告 第 9 課 如何利用網路傳福音? Part Ⅱ 佈道信息 第 10 課 認識真理的四重途徑 第 11 課 黃金比例 第 12 課 從劍橋大學反思科學與信仰 第 13 課 生命真正的滿足 第 14 課 愛是什麼?如何去愛? 第 15 課 人改變的要訣 第 16 課 地獄的呼聲 第 17 課 苦難中反思人生意義 第 18 課 回家 附錄 接受主耶穌的禱告 結語 下一步該做的事

商品規格

書名 / 如何有效傳福音? 靠著神的話來餵養與服事
作者 / 郭振游
簡介 / 如何有效傳福音? 靠著神的話來餵養與服事:一學就會!傳福音的即戰力四傳——門徒訓練學做教本書為四傳之首:傳福音。先清晰勾勒出門訓與大使命、傳福音不可分割的關係,再
出版社 /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1634201544
ISBN10 / 163420154X
EAN / 9781634201544
誠品26碼 / 2682167517003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5X17.8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使萬民作主門徒

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
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一章28節)

這本書是為有心追求信仰的慕道友和熱心傳福音的弟兄姊妹而寫。

主耶穌升天前頒布大使命,要我們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為介紹有效的門訓,筆者提出四傳的模型:傳福音(Share)、傳生命(Solidify)、傳服事(Serve)、傳出去(Send),要把人完完全全帶到主面前。本書主要是針對「第一傳」:如何有效傳福音?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傳福音的基本原則和內容;第二部分是筆者在一些教會佈道會的講道,或是把以前在《使者》雜誌和書籍發表的福音文章收集起來,作個整理,跟大家分享。

出去傳福音需要團隊合作,這本書出版背後也有一個美好的團隊,他們是藉著文字事工來傳福音。本書的完成,得要感謝很多弟兄姊妹背後的幫助與鼓勵。其中包括基督使者協會出版部主任蘇文哲弟兄,培訓事工部林芳怡博,傳福音營會幫忙的眾同工與參加者,以及背後替我謄錄許多文章的蘇淑、李慧和宋倩如姊妹。趙晗姊妹為我批閱。以及協助編輯、設計和印製的天恩出版社同工。特此鳴謝。

我也很感激幾位愛主的弟兄姊妹慷慨奉獻,支付了這書影像拍攝部分的成本,讓我們可以把錄影的視頻放在網路上,免費供讀者下載。所以書本定價可以撇開影片拍攝的成本,以低價發售,方便普及,讓更多人受惠。願父神記念眾弟兄姊妹的辛勞,大大使用這本書,使許多慕道友歸主。

課程簡介
內容介紹

本書共18課,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九篇文章,討論傳福音的原則與內容。
第1課〈門徒訓練與福音大使命〉介紹四傳門訓模型與傳福音的關係,並用我帶學生團契的經驗作案例解釋。
第2課〈傳福音的幾個基本原則〉是討論傳福音前,個人準備與團隊配搭的重要性。
第3課〈跟主耶穌學習個人談道〉是學習主耶穌如何從感覺需要的話題帶到實際需要,跟未信者個人談道,引領他們接受主。
第4至6課為〈福音三部曲〉,身為知識分子的慕道友,對信仰通常有很 多理性的問題。如何用「福音三部曲」,一步步引領他們:(一)神存在嗎?(二)誰是神?(三)為什麼要接受神?
在第6課〈福音三部曲(三)〉,我介紹一個很有效的傳福音方法:就是用一節經文(羅馬書六章23節),把福音主要內容跟慕道友講解清楚。我用「一節法」帶了不少人信主。
筆者認為,傳福音最重要的是禱告。因為感動人心的是聖靈,不是人的口才。撒但蒙蔽未信者的心,導致他們靈性盲目,需要聖靈大大動工,開他們的屬靈眼睛。
第7課〈用經文為未信主的親友禱告15天〉就是抓住神話語的應許為慕道的親友向神求,甚至為他們禁食禱告。
第9課〈如何利用網路傳福音〉談到現今社會網絡媒體發達,我們如何利用新媒體為有力工具,廣傳福音?

第二部分是筆者在不同教會、佈道會的講道內容,或是以前在《使者》雜誌和書籍發表的九篇福音文章。

首三篇文章趨向理性:第10課〈認識真理的四重途徑〉,第11課〈黃金 比例〉和第12課〈從劍橋大學反思科學與信仰〉。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是針對慕道友感性的需要:第13課〈生命真正的滿足〉,第14課〈愛是什麼?如何去愛?〉,第15課〈人改變的要訣〉和第16課〈地獄的呼聲〉。
最後一篇第18課〈回家〉和附錄〈接受主耶穌的禱告〉鼓勵慕道友禱告接受主,回到天父的懷裡。
上列文章中,第8課〈禁食禱告〉、第12課〈從劍橋大學反思科學與信仰〉、第15課〈人改變的要訣〉,這三篇曾經在我早期著作《靈命成長的祕訣》發表。第14課〈愛是什麼?如何去愛?〉一篇也在《幸福家庭‧蒙福人生》一書發表過。

如何使用本書
這本書可以供個人閱讀或者小組一起學習使用。個人使用方面,如果是一位追求真理的慕道友,可以閱讀書中的文章,或是觀看影片。看完以後,使用文章後面的問題。看完整本書,若願意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可以用最後附錄的禱告文禱告。如果讀者是基督徒,也可以看書或者看影片,學習如何向人傳福音。
本書也可供小組使用。可以開一個福音小組,邀請慕道友參加。在小組聚會的時候播放講道影片,或是閱讀書裡面的文章,然後一起討論每章後面的問題。也可以是基督徒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一起看影片或文章,然後分享心得。邊學邊用,結隊出去傳福音,回來分享經驗。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三課
向主耶穌學習
個人談道

鑰節經文: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
13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耶穌很會傳福音。祂能夠就地取材,因材施教。以下我們藉著約翰 福音四章1至30節,耶穌向井旁的撒馬利亞婦人傳福音,學習耶穌個人談道的方法。我受到李德爾(Paul E. Little)的《How to Give Away Your Faith》(中譯本:《把別人介紹給主》,福音證主協會)這本書的啟發,把耶穌是怎麼傳福音,分成七個個人佈道的原則。

Ⅰ.主動走出去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馬利亞,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 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約翰福音四章1∼6節)

耶穌要去加利利,經過撒馬利亞,猶太人多半會繞道而行,避免去撒馬利亞,因為猶太人瞧不起撒馬利亞人,因為撒馬利亞人是猶太人與外邦人通婚的後裔,猶太人罵他們是「雜種」,信仰不純正。耶穌不像一般人避開、繞道,而是主動走向他們,是有目的的,祂希望傳福音給他們。
在教會裡,我們不要只傳福音給我們感到舒服、習慣相處的人,為了傳福音、得靈魂,我們要走向不習慣或是不喜歡的人群。就如內向的人不習慣跟人打招呼,為神的緣故要去突破。
我認識一個姊妹很會傳福音,她每次去超市購物,看到中國人就主動打招呼,樂意交朋友、與人寒暄。她介紹教會查經班,常請人回家吃飯,要我當陪客,配搭傳福音,因此帶了不少人信主。
這位姊妹可能比較外向,其實內向的人也可以傳福音。我有個親戚個性內向,不喜歡主動跟人說話,但他知道傳福音很重要,於是鼓起勇氣參加三天兩夜傳福音的訓練營,講員要他們實際操作,帶他們到校園去練習傳福音。感謝主,有人信主,他看見果效,膽子就大起來。從此,教會裡來了新人,他就主動去接觸新人並傳福音。他仍然是個內向的人,唯獨傳福音的事上很積極。是的,為了完成傳福音的使命,我們要主動走出去。

Ⅱ.有教無類
「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撒馬利亞的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 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約翰福音四章7∼9節)

自古以來,猶太人輕視撒馬利亞人,不跟他們來往。耶穌的舉動顯示有教無類的原則,只要有機會,就要傳福音。中國教會傳福音的對象通常是中國人,跟我們類似的族群,在我們的範圍裡,專業人士只對專業人士,很少超越我們的社會階層,很少去向餐飲業的人傳福音。這可能是無意,也可能是心理障礙,不喜歡換個方式做。耶穌給我們一個有教無類的榜樣,祂沒有避開撒馬利亞人,神愛世人,要向所有的人傳福音。
有個概念叫「家門前的宣教」(Mission At Your Doorstep)。教會差遣宣教士到各地傳福音,也為他們禱告。其實,很多人來到我們的家門前,這就是你家門前的宣教。在地球村的時代,我們在當地就可以做跨文化宣教。每年有許多留學生,有非法移民偷渡來打工的,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背景,機會就在家門前,我們傳福音不能局限範圍,有機會就要傳。
我去過一個大學的學生團契服事,遇見一對愛主的夫婦,在學生團契很努力地傳福音,而且有果效。他們都是有名的學者,在校園裡有好名聲,很愛學生,也受到學生的愛戴,因此,學校裡,他帶的博士班的中國學生都信主了,也參加團契和教會,看到他們有生命、有行動的影響力,我很感動。
這位教授也有信回教的學生,但他只習慣向中國學生傳福音。有一次,他的回教學生要從博士班畢業,他便邀請這位學生來家裡吃飯送別。在飯桌上,他談起福音,這位回教學生竟然有興趣,後來也接受主,還質問:「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沒有向我傳講福音?」後來這位學生搬到別的城市,繼續參加教會,學習服事。這位教授又高興、又羞愧,沒有早幾年就傳福音給這名回教學生。所以,我們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不要愧對主賜給我們的機會。

Ⅲ.建立共同的興趣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祢從哪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祢比他還大 嗎?』」
(約翰福音四章10∼12節)

我們看到,耶穌如何突破一個不互相往來的種族和性別的障礙,開始和撒馬利亞婦人對話。耶穌因時制宜、就地取材,因為這撒馬利亞婦人正在打水,耶穌跟她談水,要建立一個共同的興趣點。先找到相同點,由對方有興趣的點開始,才不致出師不利,很快被拒絕。
在美國,很多教會有「愛主童軍」(Awana)俱樂部的節目,針對孩童提供活潑的教材和活動。很多父母怕孩子在外面學壞,很樂意把孩子送來參加這個健康、安全的活動。平常不去教會的父母,就陪伴孩子走進教會,有的也進入小組,中國人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從這個需要著手。
有些人有家庭問題,很孤單、沒有朋友,我們的團契就邀請這樣的人一起吃飯、聊天,讓他們感到被接納、不孤單,讓他們體會基督徒和神的愛,願意接受主。
Ⅳ.從感覺需要到真實需要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約翰福音四章13∼15節)

從對方的需要開始,耶穌和撒馬利亞婦女以「水」為話題。原來這女人每天在烈陽當下很辛苦出來打水,耶穌告訴她有一種水是喝了就永遠不渴,這使她大有興趣,反倒向耶穌求水。從「感覺需要」,耶穌帶她看見「真實需要」,神的靈會使人永遠不渴,這就是救恩。感覺的需要是表面的需要,就如孤單、孩子教育問題。而人真正的需要是認識神,神的靈在我們裡面,不管什麼問題,都會有湧流不斷的幫助。

Ⅴ.罪的反思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婦人說:『先生,我看出祢是先知。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約翰福音四章16∼24節)

耶穌從談水,突然轉個不相關的話題:「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原來撒馬利亞婦人是個名譽不好的女人,為避開人群,才會在日正當中的時候來打水。使她孤單、與人隔絕背後的根源是罪,所以要先解決與神隔絕的罪。耶穌指出她有過五個丈夫,現在有的並不是她的丈夫,這婦人立刻指認耶穌是先知。
把話題轉移成敬拜的地點,也許不想談自己的尷尬處境,或許她在尋找地方解決心中得罪神的問題。「耶路撒冷好遙遠,在這山上敬拜可以嗎?」從感覺需要到真實需要,知道這個需要就是聖靈救恩,罪使人與神隔絕。
中國人很顧忌說到「罪」,聽到基督徒說人都是「罪人」,很多未信者總會不悅地回應:「何罪之有?」跟華人說到「罪」要很有技巧。這裡說的「罪」不是指犯法,或偷或搶的「罪行」(crime),而是說到「罪性」(sin)。
罪性就是不完全,世上沒有人是完全的。如日本人南京大屠殺、中國十
年文化大革命,給中國人帶來莫大痛苦,這是罪。賣毒奶粉、製作假疫苗,也都是罪⋯⋯小至發脾氣、自我、自私、嫉妒,也都是罪。要有技巧地講明罪的問題。如果單說信耶穌有活水,就不用出來打水,就像傳廉價福音。有死才有生,有罪,才需要耶穌。個人佈道很重要,不能避開人的罪性問題。

Ⅵ.帶到主耶穌面前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 祂!』」
(約翰福音四章25∼26節)

耶穌談到敬拜的地點,以及心靈與誠實的敬拜。耶穌單刀直入地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耶穌是路過,不說就沒有機會了,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彌賽亞,將人帶到耶穌面前,禱告接受主。我們要避免說一堆無關緊要的事,重點是:「耶穌的拯救,解決罪的問題。」沒有主耶穌的十架寶血,人的罪就不能被赦免,就不能重生。

Ⅶ.信主到服事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祢是要什麼?』或說:『祢為什麼和她說話?』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 裡去。」
(約翰福音四章27∼30節)

門徒回來,看到耶穌和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說話,突然,那婦人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了,這婦人對眾人─就是那些平常輕視她的人,說:「莫非這就是基督嗎?」很多剛信主的人,都有一份傳福音的熱情,要把握這段黃金時期,而且他們這時候還有很多未信主的朋友在周圍。雖然還不大會解釋救恩,但成熟基督徒可以跟剛信主的信徒配搭。讓他們約朋友,我們陪他們福音探訪。你說福音,他作見證,是很好的配搭,也是剛信主的信徒門徒訓練的開始,邊學邊用,將會成長得很快。


建議個人反思或小組分享題目

1.請分享你個人傳福音、談道的心得。
2.你是如何走出去,接觸未信主的人?
3.你是如何從對方感覺的需要開始,來分享、傳福音?
4.你感覺你身旁的未信者一般關心的課題是什麼?
5.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你是如何提起「罪」來?
6.在個人談道常常遇見什麼問題?
7.當有人決志信主,你如何跟進?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特色
★ 有志傳福音的人,可在本書習得傳福音的原則與實踐方法。
★ 尚未決志的慕道友,可釐清信仰迷思,更認識福音的大能。
★ 每課附有作者培訓的實況視頻QR Code,與簡報PPT可下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