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D 3D IC深度剖析
作者 | 拓墣產業研究所 |
---|---|
出版社 | 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2.5D 3D IC深度剖析:積體電路經過將近半世紀的發展後,逐漸形成目前熟悉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工業也在幾近符合Moore’sLaw的走勢,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然而,如此的 |
作者 | 拓墣產業研究所 |
---|---|
出版社 | 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2.5D 3D IC深度剖析:積體電路經過將近半世紀的發展後,逐漸形成目前熟悉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工業也在幾近符合Moore’sLaw的走勢,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然而,如此的 |
內容簡介 積體電路經過將近半世紀的發展後,逐漸形成目前熟悉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工業也在幾近符合Moore’s Law的走勢,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 然而,如此的榮景正走向極限,不單是技術上的限制,更重要的是Moore’s Law所提及的製造成本的下降,在集成電路走向20nm以下受到極大的挑戰。綜合原因來自於設備造價高昂,製造過程繁複,良率容易受到更多變因等影響,因此目前的集成電路正走向3個不同的路徑。 其一就是上述的傳統微縮方案,估計2014年可以做到20nm產品量產,2015~2016年間達成16nm/14nm產品量產,雖然量產時程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價格仍會是半導體工業最大的隱憂。 其二是18吋晶圓解決方案(或稱450mm),透過基本的數學計算,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能夠節省目前主流12吋晶圓至少一半的成本,可惜的是,現實條件無法做到這麼完美,光是建18吋晶圓廠的成本就預計超過100億美元,且最基本的晶圓承載、運送等裝置尚未量產,更不用提從黃光到蝕刻等關鍵製程中的機台,有鑑於基本投資太過龐大,未來有能力建廠者全球不超過3家,對設備業者而言,開發風險大且回報不見得高,其實現的時間點預計將在2016年之後。 最後就是2.5D/3D IC,其好處是可以突破集成電路微縮的極限,且不同層晶片間可以選擇最適的製程節點,不但省下研發系統單晶片的成本,對於目前寸土寸金的行動裝置電路板中,也可起到節省空間的作用。雖然有上述的好處,但是2.5D/3D IC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瓶頸,導致無法順利量產。 本專題的主要架構是闡述2.5D/3D IC的市場,從平面架構的IC的極限出發,而後闡述2.5D/3D IC的市場發展,當中包含目前所遭遇的瓶頸與解決方案,最後是各供應商的分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拓墣產業研究所
產品目錄 第一章 2.5D/3D IC的崛起一.2.5D/3D IC之起源二.2.5D IC與3D IC的差別三.2.5D/3D IC的市場區隔第二章 3D IC的瓶頸一.3D IC的規格制訂與測試挑戰二.3D IC的晶圓薄化分析三.3D IC的TSV分析四.3D IC之散熱與封裝分析第三章 2.5D/3D IC代工商機一.不容忽視的對手:Intel二.台積電與其競爭對手分析三.各廠商客戶別與供應鏈分析圖目錄圖1.1 Mobile DRAM技術規格演進圖圖1.2 Qualcomm aSMP如何省電圖1.3 耗電量與頻率、電壓的關係圖1.4 big.LITTLE架構圖1.5 2D2.5D3D IC演進示意圖圖1.6 PCB與IC間的凸塊間距演進圖1.7 2.5D IC與3D IC的比較圖1.8 2012~2015年2.5D IC主要應用端滲透率預估圖1.9 各主要IC供應商的2.5D/3D IC規劃時程圖2.1 3D IC關鍵發展時程圖2.2 建立可測試化的3D IC流程圖2.3 3D IC MBIST/MBISR圖2.4 Logic BIST架構圖2.5 TSV成本分析圖2.6 晶圓薄化的問題圖2.7 ZoneBOND暫時性鍵合製程步驟圖2.8 3M vs TMAT的解鍵比較圖2.9 TSV在晶圓表層示意圖圖2.10 蝕刻造成扇形側壁示意圖圖2.11 Bosch DRIE圖2.12 Cryo DRIE圖2.13 蝕刻速率與寬高比關係圖2.14 2012~2016年TSV設備及材料市場規模圖2.15 3D IC成本比重分析圖2.16 3D IC熱分析與最適化概念流程圖圖2.17 台積電2012年OIP Forum圖2.18 3D IC 3項關鍵示意圖圖2.19 智慧型手機零組件整合示意圖圖2.20 Embedded IC Technology圖2.21 2012~2016年Embedded IC Technology導入裝置預估圖2.22 Fan-Out WLP vs FCBGA vs Fan-In WLCSP圖2.23 2012~2016年Fan-Out WLP市場規模預估圖3.1 Intel vs其他晶圓代工廠圖3.2 2008~2012年Intel與台積電資本支出/現金流量比較圖3.3 台積電的2.5D CoWoS平台商業模式圖3.4 傳統的CoW(Chip on Wafer)製作流程圖3.5 2012~2016年台積電、Samsung與封裝廠之3D IC市場預估圖3.6 主要晶圓代工廠之3D IC發展模式圖3.7 前四大晶圓代工於3D IC布局圖3.8 GlobalFoundries未來技術藍圖圖3.9 2011~2015年2.5D/3D IC未來產值分析圖3.10 未來半導體產業分工圖圖3.11 台積電2.5D Interposers的客戶及其產品種類圖3.12 NVIDIA的「GPU+記憶體」用於單價高的專業級繪圖卡圖3.13 2009~2015年2.5D Interposers晶圓數量需求(依應用別)圖3.14 Sony PS Vita已採用Samsung的Wide I/O記憶體圖3.15 2011~2015年各半導體廠2.5D/3D發展藍圖圖3.16 3D IC半導體營運模式圖3.17 3D IC半導體供應鏈圖3.18 2.5D/3D TSV 3D IC需求圖3.19 最佳的組合:Wide I/O+TSV圖3.20 DRAM規格Roadmap(Server & PC)圖3.21 DRAM規格Roadmap(Cellular Phone /Smartphone)表目錄表1.1 製程演進的多面向比較表1.2 2011~2015年IC功能整合預期表2.1 各類組織之2.5D/3D IC標準制定表2.2 2012年與2015年晶圓薄度預估表2.3 矽品晶圓薄化藍圖表2.4 暫時性鍵合之廠商/製程/設備表2.5 解鍵之廠商/製程/設備表2.6 薄化晶圓解決方案表2.7 依不同用途別之各廠商出貨量分析表2.8 3種不同鑽孔之方式比較表2.9 3D IC不同製程之各廠商支援表2.10 DARPA ICECool表3.1 台積電CoWoS參考流程表3.2 不同種類IC對於2.5D/3D IC封裝的需求
書名 / | 2.5D 3D IC深度剖析 |
---|---|
作者 / | 拓墣產業研究所 |
簡介 / | 2.5D 3D IC深度剖析:積體電路經過將近半世紀的發展後,逐漸形成目前熟悉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工業也在幾近符合Moore’sLaw的走勢,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然而,如此的 |
出版社 / | 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914295 |
ISBN10 / | 9865914298 |
EAN / | 9789865914295 |
誠品26碼 / | 2680848379001 |
頁數 / | 76 |
開數 / | 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