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20周年紀念套書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張大千120周年紀念套書 (2冊合售)

作者 馮幼衡
出版社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張大千120周年紀念套書 (2冊合售):張大千120週年紀念套書(共二冊)★《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張大千120週年紀念套書(共二冊) ★《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 1950-1983》 ★《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 《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 1950-1983》 重點聚焦在張大千海外時期的作品。張大千在現代藝術上最大的成就是晚年的潑墨潑彩,無論從風格創新性或影響力的角度而言,張大千都遠遠超越了同輩中的任何藝術家。這次作品的挑選係以 1950 年之後各階段分期具有說明性或代表性作品為主,除了將每件作品的研究作概括性論述之外,並將其繪畫藝術的脈絡作綜合性的分析;也挑選少部分1950年以前摹古集大成較具代表性的作品,以說明張大千一生藝術風格的發展進程。 本書在性質上為展品圖錄,前半部是〈張大千的古典與現代〉導言,後半部是作品賞析。特別延請到精研大千先生藝事的馮幼衡博士來撰寫展覽圖錄。馮教授曾任張大千中、英文秘書多年,美國普林斯敦大學藝術考古系博士,又師承著名藝術史學者方聞先生,具有豐厚的學經歷背景。她有幸能親炙張大千,對張大千「無一筆無來歷」的藝術表現及創作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對大千先生藝術生活的探究,所見所聞的第一手近距離接觸與觀察,都是無可取代的經歷,突顯了這本書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 《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 結合著名的張大千文獻收藏家吳文隆,分享其近四十年的藏珍。吳文隆被公認為全球收藏大千資料最多且最全的第一人,建立巨量的藏書庫,「藏書大千」從臺灣到全世界,追尋張大千歷年展刊、畫冊入手,再延伸至相關書籍。 全書以編年的方式呈現,圖文對照,堪稱為目前市面所出版發行當中最詳盡的張大千參考書目。此一文獻資料問世,對於研究學者、或是書畫愛好者而言,提供了按圖索驥的重要索引,特別是部分十分珍貴的版本皆為首度曝光,極其難得,對於研究張大千藝術的朋友來說,深具閱讀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馮幼衡《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作者簡介馮幼衡,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普林斯敦大學藝術考古系博士。曾任藝術家張大千私人秘書,並曾服務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任教於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藝術系、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史系、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現為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馮教授曾任二十世紀最重要畫家之一張大千之中英文秘書多年,有幸親炙此藝壇巨擘,對張大千之作畫技巧及創作理念有第一手近距離之接觸與觀察,並曾耳聞張大千口述的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紀(藝術)歷史,是目前海內外研究張大千的專家。擔任張大千秘書期間,她曾以其親身觀察經驗著有《形象之外:張大千的生活與藝術》(九歌出版社,1983 年; 增訂版,三聯書店,2019 年)一書,除了談張大千的繪畫,也涉及他的造園、美食、及為人處世之道,為喜愛大千繪畫的人,提供了第一手珍貴的資料。她的博士論文《李結(1124-1197 以前)西塞漁社圖:南宋士大夫繪畫研究》所研究的《西塞漁社圖》,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曾是大風堂的收藏。《西塞漁社圖》是一幅以董源(934- 約962)風格繪就的文人青綠山水,而南唐的董源風格與青綠山水正是大千日後創作的重要來源,研究此畫更增進了她對張大千青綠山水每一個階段,包括他晚年潑彩作品,與歷史上青綠山水發展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後她又將對張大千的多年研究集結成冊出版了《借古開今:張大千的藝術之旅》(三聯書店,2019年),內容包括〈張大千在上海〉、〈南張與北溥〉、〈張大千早期(1920-40)的青綠山水〉、〈張大千中期(1941-60)的青綠山水〉、〈張大千晚期(1960-1983)的青綠山水〉、〈張大千的自畫像〉、〈張大千的仕女畫〉等多篇文章。從張大千的時代、山水、人物三方面研究他「以復古為創新」的創作態度,指出張大千在現代藝術上最大的成就是晚年的潑墨潑彩,而且他對色彩的敏銳大膽,在傳統畫家中無人能出其右,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家中使用色彩最為成功的畫家之一,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這份功力,完全奠基於中國繪畫自身的傳統。另外她著有關於中國藝術論文多種,包括:◎ 〈明清女性肖像畫:娟娟獨立寒塘路〉,《典藏古美術》,第303、304 期(2017 年12 月;2018 年1 月)。◎ 〈皇太后、權力、藝術-慈禧太后肖像畫解讀〉,《故宮學術季刊》,第30 卷,第2 期(2012 年冬季),頁103-156。◎ 〈陳洪綬的仕女畫—晚明女性內涵的反思與新境〉,《故宮學術季刊》,第27 卷,第3 期(2009年冬季),頁1-43 。◎ 〈女性與中國傳統繪畫瑣談〉《藝術觀點》(2007 年4 月春季號),第31 期,頁28-33。◎ 〈丹青千秋意,江山有無中—溥心畬(1896-1963)在台灣〉,《造形藝術學刊》(2006 年12 月),頁19-50。◎ 〈唐寅仕女畫的類型與意涵〉,《故宮學術季刊》,第22 卷,第3 期(2005 年春季),頁55-90。◎ 〈法外趣:觀董陽孜書展〉,《歷史文物月刊》,第十卷,第三期(2000 年3 月),頁20-24。◎ 〈西塞漁社圖跋之研究:談李結生平與南宋士大夫書法〉,《故宮學術季刊》,第17 卷,第2 期(1999年冬季),頁65-122。◎ 〈溪岸圖的再思考〉,《歷史文物月刊》,第七卷,第八期(1997 年11 月),頁58-62◎ 〈畫如其人的董小宛〉,《故宮文物月刊》,第175 期(1997 年11 月),頁54-79。◎ 〈八大山人生平與藝術之分期研究〉,《故宮學術季刊》,譯自方聞英文原文:”Stages in the Life and Art of Pa Ta, 1626-1705” 第四卷,第四期(1987 年夏季),頁1-14。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 目次 林百里 序 黃光男 序 張大千 海內外遊蹤與展覽 馮幼衡 導言 作品賞析 1. 1929 清湘大觀圖 2. 1933 大千黃山遊 十二開冊頁 3. 1937 把酒當天問明月 4. 1940 四川山色 5. 1942 香供養天女 6. 1944 紅葉白鳩 7. 1945 黃山記游 十二開冊頁 8. 1946 松下問道 9. 1948 白茶花 10. 1948多子圖 11. 1948李杜聯吟圖 12. 1949登高思雲暖 13. 1950花卉冊頁 14. 1950芭蕉仕女圖 15. 1950擬唐人秋郊攬轡 16. 1951天竺歌姬 17. 1951頂北投 18. 1951水閣消夏 19. 1951 秋水雲帆 20. 1952 謝恩圖 21. 1952 省齋讀畫圖 22. 1952 波斯玉眼雪狸圖 23. 1952 霍山瑞靄 24. 1953 蜀山春曉 25. 1953 不忍話舊圖 26. 1953 林黛畫像 27. 1953 納嘉納福大瀑布 28. 1954 拈花仕女圖 29. 1955 八德園造園圖 30. 1955 婀娜娉婷 31. 1958 賞松圖 32. 1960 凝思圖 33. 1960 六十二歲自畫像 34. 1960 夷陵三遊洞 35. 1960 黃山倒掛松 36. 1960 峨眉三頂 37. 1961 竹林美人圖 38. 1962 風荷圖 39. 1963 福隆港紀遊 40. 1963 戲迷傳 41. 1963 冷香飛上詩句 42. 1963 觀泉圖 43. 1964 摩詰山園圖 44. 1965 瑞士道中之金波翠嶺 45. 1965 山嵐 46. 1965 翠蓋雲裳香滿塘 47. 1965 瑞奧道中寫景 48. 1965 潑墨山水 49. 1965 哈巴狗 50. 1966 雲山圖 51. 1966 潑墨黃山 52. 1966 益都遊屐 53. 1966 江雨泊舟 54. 1966 溪山閒棹 55. 1967 春山瑞雪 行書七絶 56. 1967 黛山霧曉 57. 1967 雲靄山家 58. 1967 五亭湖 59. 1967 加州夏山 60. 1967 潑彩山水 61. 1968 讀書秋樹根 62. 1968 夏山隱居 63. 1968 春雲曉靄 64. 1968 卷去青靄望水天 65. 1969 伊吾閭瑞雪圖 66. 1969 瓊峰雪擁圖 67. 1971 可以橫絕峨嵋巔 行書 68. 1972 玉山小景 69. 1972 春山積雪 70. 1973 高山長青 71. 1973 長臂猿 72. 1973-74 石版畫 1973 之一 高崖老屋 1973 之二 山村曉靄 1974 之三 朱荷 73. 1976 春雲曉靄 74. 1976 雨裛紅蕖冉冉香 75. 1977 雅歌 • 香草嘉果良木冊 十二開冊頁 76. 1979 山邨圖 77. 1979 放牧圖 78. 1979 冷香飛上詩句 79. 1980 阿里山曉色 80. 1980 潑彩朱荷 81. 1981 闊浦遙山 82. 1981 東湖瑞翠 83. 1983 秋山圖 陳筱君 後記 附錄 張大千簡明年譜 參考書目選錄 作者簡介 《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 目 次 編者序 (一)張大千歷年展覽暨書畫冊 展覽年表 AChronology of Exhibitions 書畫冊 Calligraphyand Painting Albums (二)參考書目 大千著作(收錄大千詩文、畫論、集聯、信札) 大千收藏(收錄大千收藏書畫之圖錄) 文獻與研究 專書 專文 雜誌與期刊 拍賣專刊 學位論文、考察報告 報紙、網路文章 印輯 影音攝影紀錄 畫箋 月曆 明信片 海報 收藏手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張大千120周年紀念套書 (2冊合售)
作者 / 馮幼衡
簡介 / 張大千120周年紀念套書 (2冊合售):張大千120週年紀念套書(共二冊)★《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
出版社 /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66753
ISBN10 / 9869766757
EAN / 9789869766753
誠品26碼 / 2681847593009
頁數 / 424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30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張大千120週年紀念套書(共二冊)
★《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 1950-1983》
★《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

試閱文字

導讀 : 《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編者序
在張大千的研究中,歷年圖錄與相關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一直是藏家和研究者所重視、卻又很難盡善盡美的範疇。尤其隨著近年來拍賣的熱潮,擁有早年著錄、展覽的作品往往受到市場肯定,連帶使得這些圖錄文獻也受到市場的追捧,書價也逐步攀高。然而回歸張大千研究本身,這些圖錄文獻除了「證真」的效果之外,其實更重要的乃是可以重建一座完整的張大千資料庫,無論對於理解、研究張大千的生平與繪畫事業而言,皆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然而收集這些圖錄文獻,卻遠比想像來的困難。張大千一生以畫筆謀生,無論在大陸時期或是海外時期,大小畫展接連不斷。除了眾所周知的犖犖大者之外,其實小展、臨時展、友朋為其代辦之展尚無法計數,如早年在上海、成都、北平闖蕩之際所參與的多人聯展,海外時期在臺灣、香港、印度、東南亞、日本、歐洲、阿根廷、巴西、美國的一些小展,今已少人知曉。除了讓人不禁欲窺展覽內容之外,對於一生行跡遍及世界的張大千而言,各地展覽背後所反映的人脈、市場布局、繪畫事業經營策略等深層因素,才能交織出張大千的完整面貌。尤其張大千為人慷慨,樂善好施,廣結善緣,擅於經營宣傳,大家時常利用報章雜誌來加以宣傳推介,眾所周知的「五百年來一大千」之令譽,便是好友徐悲鴻在南京時為文大力推崇; 另一大家耳熟能詳的「南張北溥」之大名,便是初闖北平畫壇時由好友于非闇撰文於《北晨畫刊》上而一炮打響。即使在海外階段,東方中國式的特意打扮與過人的畫藝,亦吸引國外媒體的不少報導,故而當年的各種報章雜誌,亦保存豐富的藝術見證,如今皆屬研究張大千的重要史料。不過這些展覽圖錄或相關文獻,在大陸時期因為年代較早、印刷技術亦不普及,實難完整掌握當年有多少數量。即使海外階段通訊較為暢達,也難以盡悉其處。所以過往的張大千研究,除了學者反覆引用的中文著作之外,也只能透過個人關係而獲悉一些張府家屬、親朋故舊、弟子門生的口述追記而已。也由於這些作為研究基礎的圖錄文獻難以周全的緣故,因此在張大千的研究方面,長期以來都有著難以再突破的困境。如何蒐集這些遍布海外、又上達民國時期的資料,成為張大千研究是否得以再更進一步的關鍵。
然而,這種吃力、費勁、又難以周全的功夫,還是必須由張大千的忠實粉絲來完成。臺北吳文隆是眾所公認的張大千圖錄文獻收集最為周全廣泛的藏家,也時常為友人戲稱為「張大千圖書館館長」。吳文隆由於個人對張大千繪畫藝術的強烈喜好,自1980 年起便從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書畫集第一集》作為收藏的起點,四十年來的辛勤苦搜,至今已收藏1400 種相關書籍。從張大千目前所知最早的著作—1921 年由上海藝苑真賞社出版張大千撰句之《魏張黑女誌銘集聯拓本》,以至於諸多罕見而珍貴的早期海外圖錄,如1933 年在法國巴黎波蒙博物館,由徐悲鴻策展的《中國美術繪畫展覽》、1934 年德國柏林普魯士美術館《中國繪畫展覽》、1946 年法國巴黎Cernuschi 博物館《中國當代藝術展》、1950 年印度新德里全印美術會《大千畫展》、1956 年日本東京朝日新聞社《張大千臨摹敦煌石窟壁畫展》、1956 年巴黎現代美術館《張大千畫展》、1956 年法國巴黎Cernuschi 博物館《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及收藏古畫展》、1961 年巴黎Cernuschi 博物館《張大千特展》、1963 年美國紐約Hirschl & Adler 畫廊《張大千畫展》、1964 年西德科隆Leppich 畫廊《張大千畫展》、196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歷史美術館《Artistes Chinois Contemporains》、1965 年英國倫敦Grosvenor 畫廊《張大千倫敦畫展》、1967 年美國加州Laky 畫廊《張大千克密爾畫展》、1968 年美國Frank Caro畫廊主辦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巡迴展《張大千近作展覽》、1969 年加州洛杉磯Cowie 畫廊《張大千畫展》、1972 年美國舊金山砥昂博物館《張大千四十回顧展》、1973 年美國洛杉磯Ankrum 畫廊《張大千畫展》、1974 年美國伊利諾州Signature 畫廊《張大千畫展》,無不囊括其中。
吳文隆雖曾謙稱財力不足故而只能收藏張大千的圖錄與畫冊,過足「我見即為我所有」豁達收藏心態。然而從喜愛到找尋,以至於開始購買、收藏,並加以研究、紀錄,乃是以相當系統性的脈絡逐步完成此事,所以其收藏的一大特色,便是系統化。吳文隆的收藏步驟以張大千歷年展覽圖錄與各方出版畫冊為核心,擴及周邊的展覽海報、請柬、邀請函。至於張大千本身的著作、收藏古書畫之圖錄,以及與張大千相關的各式文獻,包含從民國時期以迄今日的報章雜誌、論著論文、書序、傳記、專書、照片、光碟片、紀錄片、拍賣圖錄專輯等等,則是另一個收集重心。餘力所及,甚而當年的「文創」各種附加商品也都在網羅之列,如畫卡、月曆、桌曆、海報、明信片、賀年片、信箋、藏書票、郵票等等。光是這些周邊相關資料,便達上萬件之多,洋洋蔚為大觀。這也是吳文隆文獻收藏的第二特點:全面。正是因為有系統的收藏,才能成就如今全面之貌。也是在如此豐富全面的收藏中,更可證見當初有脈絡的系統收藏之功。
今年,正值張大千先生120 週年誕辰。無論大陸、香港、臺灣、美國世界各地,無不有相關的紀念展覽。此次由羲之堂籌辦「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展覽,特邀臺灣藝術大學馮幼衡教授撰寫圖錄之外,更將吳文隆先生四十年來所收藏的珍貴圖錄文獻彙編為《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此《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乃是自2010 年臺北舊香居為其舉辦「張大千畫冊暨文獻展」,並出版展覽圖錄、2018 年大陸田洪與王叔重主編《張大千文獻圖錄》後,在此領域最完整的一次集結。
不僅由吳文隆經由所收藏的展覽圖錄及張府家屬提供資料協助,所考訂出目前所知最完整的張大千歷年展覽年表,並收錄大千先生生前與逝世之後各式出版的畫冊。此外,也在萬餘件的巨型資料庫中反覆篩選出其中的精華彙整為「參考書目」,分類為大千著作( 收錄大千詩文、畫論、集聯、信札)、大千收藏( 收錄大千收藏書畫之圖錄)、文獻與研究、印輯、影音攝影紀錄、畫箋、月曆、明信片、海報等諸項。其中不少雖曾見於2010 年《張大千畫冊暨文獻圖錄》的收錄之中,然而此次《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更為全面,尤其是「文獻與研究」中收錄各種與張大千相關的單篇文章,包含散見於書籍、報紙、雜誌期刊者均一一收錄,乃是張大千研究中的首見之舉。故而此次《張大千參考書目選錄》的出版,可謂是目前最詳盡的張大千參考書目,無論對於研究學者、或是書畫愛好者而言,無疑提供按圖索驥的重要索引。我們也以此書將大千先生的相關文獻俱悉匯聚,紀念他風華迷人的一生中永留後世的豐富寶庫。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