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 太常打手機給孩子, 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 | 誠品線上

The iconnected Parent: Staying Close To Your Kids In College (And Beyond) While Letting Them Grow Up

作者 Hofer, Barbara K./ Moore, Abigail Sullivan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 太常打手機給孩子, 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學著放手吧!」當小孩上學時,爸媽總是這樣被勸說。但是在快速撥鍵的文化中,不管是用黑莓或Skype,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學著放手吧!」當小孩上學時,爸媽總是這樣被勸說。但是在快速撥鍵的文化中,不管是用黑莓或Skype,親子之間頻繁的即時通訊都是前所未見。今天,即時通訊的i世代爸媽認為比起上個世代,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更親密了。爸媽融合了導師、心腹、朋友的角色,但是這對小孩真的好嗎?爸媽真的有放手嗎?並且這很重要嗎?芭芭拉.霍芙博士是美國密德貝瑞學院心理學教授,與在紐約時報專題報導中學與大學趨勢的記者艾比‧摩爾,在本書中針對學生就學時與畢業後親密通訊的正反面提出深入的探討。年輕人無法獨立發展健康、相互滿足的關係,讓i世代爸媽拉起警報。在平均每週通訊高達13次的頻率下,爸媽似乎很難放手讓小孩展翅高飛。霍芙博士的研究與艾比的報導揭露這個趨勢是如何在家庭、學校、工作場合中形成,又如何造成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習問題。從前,學生自己面對校園生活、學習解決生活問題,並在過程中成長。現在,很多學生把每個問題都丟給爸媽,希望立刻得到解決方案:「可以幫我改作業嗎?明天就要交了!」「洗牛仔褲時,洗衣機要怎麼設定?」問爸媽比上網查Google 或查維基百科還要方便。作者發現爸媽以史無前例的干預程度,打電話給教授、同學,為小孩選課,甚至不遵守校園榮譽規則,協助學生的作業。從上學之前到畢業之後,作者建議爸媽如何保持親密關係,同時讓小孩得到足夠獨立成長的空間。手機和電腦不會說明為人爸媽該怎麼做。本書對有小孩即將或已經上學的爸媽,是一本無價的教養指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芭芭拉.霍芙博士(Barbara K. Hofer, PH.D.)美國密德貝瑞學院心理學教授,從事青春期轉變入成年期的研究與教學,她在哈佛大學得到人類發展碩士,並在密西根大學得到教育與心理學博士。她也是美國心理協會(APA)的成員,獲得該協會與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所頒發在教學、研究與寫作方面的獎項。她的一雙兒女剛從大學畢業,也因此親身體驗這個i世代的教養問題。艾比.摩爾(Abigail Sullivan Moore)在紐約時報定期報導中學與大學趨勢議題,她的兩個兒子一位是大學生,一位就讀中學,所以她每天都得面對i世代爸媽的挑戰,她畢於賓州大學,在西北大學新聞學院得到碩士學位。這本重量級大書,內容揭露了在iPhone等高科技手機和facebook等網路工具使用頻繁下,對爸媽和親子關係會產生什麼劃時代的影響?「i世代爸媽」源起於近十年,創造了養兒育女的新紀元,有效整合了爸媽、導師、摯友的角色,他們同時擅長快速撥鍵、上臉書、操作滑鼠,藉由通訊科技讓親子展開即時、頻繁的聯繫。這樣的情形遍布校園,學生使用手機、iPhone、電腦、Skype 以及所有最新科技與爸媽保持聯繫。但是學生因此變得獨立嗎?出自善意的爸媽是否適得其反,讓孩子不願成長? 根據此書的調查顯示,最常與爸媽聯絡的學生比較缺乏自主性,與同齡學生比較,心理發展低於標準值。這項結果令人憂心,因為在這個年齡,獨立特別重要,而缺乏自主使得獨立生活變得困難。最近專家開始擔心「電子臍帶」效應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包括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和其它刊物也開始報導這項令人憂心的趨勢。

商品規格

書名 / 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 太常打手機給孩子, 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
作者 / Hofer, Barbara K. Moore, Abigail Sullivan
簡介 / 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 太常打手機給孩子, 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學著放手吧!」當小孩上學時,爸媽總是這樣被勸說。但是在快速撥鍵的文化中,不管是用黑莓或Skype,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522077
ISBN10 / 9868522072
EAN / 9789868522077
誠品26碼 / 2680550851000
頁數 / 2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