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最專業的女樹木醫師, 從風土歷史、景觀安排、修剪維護、綠化危機與都市微氣候, 帶你找尋行道樹的自然力量, 思考樹木與人和土地的連結 | 誠品線上

聆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最專業的女樹木醫師, 從風土歷史、景觀安排、修剪維護、綠化危機與都市微氣候, 帶你找尋行道樹的自然力量, 思考樹木與人和土地的連結

作者 詹鳳春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聆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最專業的女樹木醫師, 從風土歷史、景觀安排、修剪維護、綠化危機與都市微氣候, 帶你找尋行道樹的自然力量, 思考樹木與人和土地的連結:台灣專業女樹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專業女樹木醫師 多年實務經驗的樹木養護之書 首度完善講述台灣行道樹的溯源,發展與維護, 以及如何保育修護、環境氣候等重重因素交疊之下, 所造成的當前所需著眼的重點問題 樹木醫師的樹語錄— 「有時你挖開土壤,看到兩棵樹在地面上好像互不相干,但根系之間可以靠著一種特殊的菌根,傳遞水分和養分。」 「當你碰觸到葉的表面,它們都會感覺得到,植物也喜歡有人偶爾去摸摸它,和它說話,會刺激它們分泌激素,因而長得更好。」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科普作家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眼底城事 彭文惠/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副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蔡思薇/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 謝俊民/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副教授 ——愛樹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聆聽樹木的聲音》一書首度深入談論行道樹歷史起源、發展與維護,還有都市環境、氣候等交疊造成行道樹生長種種的問題,不單單只是介紹行道樹種名稱或者樹病症狀。是一本非常難得的文史與實用兼具的科普書籍。」摘自蔡惠卿/《大自然》雜誌前總編輯——專文推薦 ▲跨越時空的台灣行道樹追溯紀行 爬梳中國、日本、台灣三地的行道樹歷史,再敘述歐美行道樹安排概念如何輸入至東方,並間接薰染了台灣的道路景觀。 ▲致力於「適地適木」,注重風土照護 都市行道樹栽植不同於自然地生長的樹木,須注意都市微氣候、土壤、日照、風等環境因子,才種下合適的樹種,而非一窩蜂只為了方便或觀賞,種植流行樹種。 ▲豐富動人的老樹醫案,以自然治療法細心照顧 雲林罹患樹癌的大樟樹、飽受簇葉病侵襲的阿里山染井吉野櫻、大溪受困於小蠹蟲、白蟻的八十歲楓香等,傳遞重視生態環境,不濫用農藥的概念,借用大自然之力或疏導方式來照護病樹。 樹木是宇宙的軸線,連結天與地,也是神的通道 那麼,和我們近距離相處的行道樹呢,是否曾經好好被注視? 何謂行道樹?指的是道路旁、水岸邊或堤防,為了區別土地界線,條列種植,並以同一樹種、同樣型態等間隔植栽的喬木群,多數是用來提供道路空間舒適與提升景觀綠化率。近年來因暖化, 還具備道路降溫及吸收二氧化碳等效益機能。 近代台灣行道樹的思想發展,始於日本博物學家田代安定的導入。在此處,由行道樹的歷史娓娓訴來,並將與台灣行道樹展開脈絡最相關的兩地——中國、日本,一起串連細數從頭,其中又有歐美的都市計畫概念交替浸染,深深影響了台灣道路的規畫與風貌——受到二十世紀初城市美化運動的風潮薰陶,西風東漸,台灣也隨之引進「公園道」這一項道路策畫的概念,像是在台北市仁愛路、敦化北路等路段,即可見到效仿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林蔭大道;其他還有如擁有「東方小巴黎」美名的東三線,即為今日台北市的中山南路。有成功就有失敗的道路計畫,都為台灣帶來了不同的樹木栽植啟發與參考。 本書更密切探詢行道樹的生存與抉擇,這同樣是當前行道樹的核心議題,其中牽涉到的是樹種挑選與景觀安排,若能扣合適地適木的原則,亦即理解環境後再選擇如何栽種,則可以更妥貼照顧好每一棵樹。樹無法自由來去搬遷己身,因此土壤、日照與風量等風土環境要素缺一不可;隨著環境保護意識高漲,維護與管理更是為了確保綠化系統的完整與永續傳遞,此間每一處環節皆關乎著被種下土地裡的每一棵樹能否安穩居住,並且好好地生長,成為百年大樹、千年巨木。 作者以冷靜且慈悲的溫柔筆觸,從生長空間、種植問題與對策、根系伸展、景觀問題、植栽設計到修剪技巧,搭配具體的治療案例,全面性梳理與詮釋台灣行道樹,並懷著崇敬謙卑的心,靜靜聆聽來自樹木的聲音,感受自然回應與我們的巨大力量。 =案例摘錄= 百歲老樟樹得癌——褐根病 雲林虎尾的百歲樟樹,宛如地方守護神。近年被發現葉片枯黃,初判患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是得靠樹的自身免疫力克服。 此病對樹木極具威脅,當病菌入侵根部組織後,會造成木材組織腐朽,漸而無法吸收土壤中養水分。在台灣,主流是採用土壤薰蒸藥劑診治, 一般成效極低,挽救也機率也並非百分百。 當樹冠枯損時根系早已腐爛、發臭,即使使用任何藥劑也難於恢復原本樹木健全性。只能藉由土壤消毒,清除土壤內的病菌不再蔓延感染至其他樹木是為「預防」手法, 而非「治療」。站在土壤生態學的立場,當土壤消毒而失去了所有土壤生物,頓時成為死土。 老楓香與小蠹蟲 大楓香位於大溪大艽芎古道入口邊坡處的,近八十歲高齡。 這幾年生長得並不旺盛,擔心因在邊坡重心不穩而傾倒損壞建物。大楓香根系緊抓邊坡土壤,其蔓延的面積,在在感受巨大生命力。 究竟大楓香為何而衰弱呢?考慮安全是必須伐除。但若可以確保安全性也是有其他治療選擇。 第一關卡為樹木外科,清除腐朽部位,再以人工樹皮美化。當進行清除樹幹腐朽部位,接連出現的小蠹蟲、白蟻等不斷登場。由於經過多年,腐朽面積超出預期,間接影響樹體的物理支持力。每當清創面積不斷擴大,感受樹體的苦痛同時也更為憂心。治療團隊協助大楓香根系伸展,將腐朽化為根系是一大挑戰。配合樹冠修剪減輕樹體重量,經過一個月後大楓香枝葉更新,根系也開始生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詹鳳春輔仁大學日本文學系學士、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科學森林植物學碩士、工學院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博士,現任一澍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編寫過台日樹木醫手冊,介紹日本樹木醫的知識和制度,救治台灣國家公園級珍貴保護樹木,推廣都市樹木的保健概念。取得日本樹木醫、日本植栽基盤診斷士、自然再生士等執照。著有:《臺日樹木醫手冊》、《實用樹木醫學概論》、《醫樹的人》。 粉絲頁|樹木醫詹鳳春https: reurl.cc arEg04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親樹愛樹惜樹命/蔡惠卿(《大自然》雜誌前總編輯) 前言 行道樹的由來 第一章 中國行道樹歷史 道路植樹之始 秦帝國-近代行道樹雛形 驛站制度與里程碑 國際都市景觀 植樹與水土保持 植樹立法 適地適木思想 近代與外來思想的衝擊 第二章 日本行道樹起源 受到外來思潮影響 果樹行道樹-來自法師的慈悲 都城行道樹興起 戰國時期--一里塚 江戶時期-行道樹基礎建立時期 近代行道樹推動 行道樹受難與復活 第三章 台灣行道樹 日治初期-行道樹萌芽 三線道路-東方小巴黎 台灣近代行道樹的導入-—田代安定 台灣行道樹新典範 歐美外來行道樹思想 公園道路導入 行道樹的轉變 第四章 行道樹生存空間 行道樹命運不由己 日照為基本生存要件 原生地與後天環境 植栽基盤與水分 人為修剪管理 為生存而竄根 第五章 行道樹景觀問題 缺乏統一性 行道樹安全管理 何謂樹形不良? 與人爭生存空間 不適當樹種 第六章 行道樹的選擇 景觀效果與環境 立地環境需求 地域及風土特性 植栽機能性 樹型與樹蔭 病蟲害少,不具臭味及環境問題 容易移植且好管理 行道樹的具體條件 第七章 行道樹問題與對策 環境支配的生活模式 行道樹澆灌概念 日照與陰陽樹 行道樹的環境風險 樹形的更新 行道樹生長根本 櫻花種植趨勢 第八章 樹木根系空間 樹木根系特徵 樹木種植基盤概念 第九章 都市微氣候與行道樹 行道樹枝葉蒸散所帶來的冷涼空氣 生態共生混植 樹冠遮蔽與降溫 風特性與樹木 行道樹與微氣候模擬導入 第十章 植栽設計 考慮種植樹木之前,是必須理解植栽本質 植栽計畫對象為生物 植栽計畫基於三要素 植栽計畫與預先調查 第十一章 行道樹修剪 修剪的必要性 樹木生理概念 自我修復能力的激素 促進型激素 自根系製造的激素 壓力激素 乙烯 樹木修剪與生理 修剪時期 修剪計畫 修剪種類 修剪目的與方法 第十二章 綠化樹種與特色 樟樹 榕樹 茄苳 大葉欖仁 鳳凰木 櫸木 山櫻花 紫薇 苦楝樹 楊梅 含笑 光蠟樹 紅楠 楓香 印度紫檀 鐵刀木 欒樹 白千層 大葉山欖 榔榆 青剛櫟 水黃皮 流蘇 洋玉蘭 綠化樹種圖鑑表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聆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最專業的女樹木醫師, 從風土歷史、景觀安排、修剪維護、綠化危機與都市微氣候, 帶你找尋行道樹的自然力量, 思考樹木與人和土地的連結
作者 / 詹鳳春
簡介 / 聆聽樹木的聲音: 台灣最專業的女樹木醫師, 從風土歷史、景觀安排、修剪維護、綠化危機與都市微氣候, 帶你找尋行道樹的自然力量, 思考樹木與人和土地的連結:台灣專業女樹木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3102699
ISBN10 / 6263102691
EAN / 9786263102699
誠品26碼 / 2682205953008
頁數 / 272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親樹愛樹惜樹命   
文/蔡惠卿(《大自然》雜誌前總編輯)

 二○一八年初春,因計畫需造訪日本里山林業,在詹鳳春老師的引薦與安排下,深入日本二處執行里山林業及農業的民間社團進行訪談與實地踏勘,也是初識鳳春老師之始。享譽樹木醫領域的鳳春老師,在里山倡議、日本庭園設計、佛教與植物的關係及園藝綠化等也多有所參與;這些與樹直接、間接相關的事,讓我們在訪查的過程中,多了許多話題,也增加很多對樹、樹醫、樹藝的認識,成員們對鳳春老師的工作個個是既敬佩又崇拜,而我則對鳳春老師親樹愛樹惜樹命的實踐精神特別感佩,簡直是樹的最佳代言人。

亨利.梭羅在《種子的信仰》一書中提到,我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學習田野的語言、探究自然的奧祕。「學習田野的語言」,也就是要傾聽自然,學習風的語言、聽聽鳥叫蟲鳴的意義、懂得山要說的話;鳳春老師就是可以聽到樹在說話的人,她知道樹要表達什麼,樹要人們幫忙做什麼?所以,每當她說到樹醫案例,眼睛就炯炯有神、自信滿分,連帶的聽眾也會被她牽引到那種氛圍——希望能為樹木做些事。

這幾年鳳春老師的工作發展成跨國事業,並不是她野心勃勃,而是她在履行當初讀東京大學博士班時對指導教授的承諾,獲得學位後三件事之一:「回台灣,醫救自己故鄉的樹」。這是承諾,也是公益,所以鳳春老師頻頻出現在宮廟、學校、公園及社區,接受公私部門單位的委託拯治樹木、擔任顧問,是維持她可以公益救治樹木之道,但不論在哪一個地方對樹行醫,她總是判斷果決、醫樹行動快速準確,以時間爭取樹木的生命及下一代的成長,尤其是在診斷及土壤改良上,醫治救活許多台灣的樹,在這一本書的內容中,讀者們將可以分享到一些實際的案例。

台灣從一九九二年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隨著國際保育永續發展脈動而走,如此推動了近三十年的生物多樣性維護工作,從明星物種保育,放眼到現在的生態系維護、外來入侵種的防治移除及里山倡議的各種在地作為;台灣的自然生態保育工作已從點線面串起,並且走向國際接軌及永續發展的長遠規劃,如此的發展是我們期盼且樂見的,這些行動促使許多相關性質的民間組織團體應運而生,也如生物多樣性工作一樣的活潑多樣與齊備。以前,大都單純的只以樹木圖鑑、行道樹簡介作為出版主旨,後來因為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的推動,讓物種間的生態關係也成為出版的考慮觀點,所以植物與蝴蝶的蜜源關係、宗教植物,或者近期因樹藝及樹醫而成焦點的出版也日益增多,而鳳春老師應該可以說是國內首位樹木醫學手冊的引進及著作者,其著作甚豐如:《實用的樹木醫學概論》、《台日樹木醫手冊》等算是專業的樹木醫著作;屬於科普性質的如:《樹木教我的人生課》、《醫樹的人》等書,讓國內讀者對陌生、生硬的樹木醫有了正確的認識,並且透過鳳春老師在廣電視訊媒體及實體課程的演講教學,在國內幾乎可以說是颳起一陣救樹醫樹的旋風,鳳春老師的追隨者從南到北,臉書追蹤更是什麼樹的疑難雜症都有,可見她所帶起的親樹愛樹惜樹命的新觀念獲得多麼大的擁護與支持。

這一次由麥田出版社的《聆聽樹木的聲音》是她另一個面向的專業,聽過鳳春老師講授佛教發展與植物關係的演講,就會發現她除了冷靜的樹醫頭腦外,對於宗教的慈悲溫柔,其實是隱藏在對植物、對樹、對文化的關愛中;《聆聽樹木的聲音》一書首度深入談論行道樹歷史起源、發展與維護,還有都市環境、氣候等交疊造成行道樹生長種種的問題,不單單只是介紹行道樹樹種名稱或者樹病症狀。如果依書中所述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樹為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展開,至今行道樹的生老病死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鳳春老師除了將行道樹的世界歷史、由來及各國的行道樹文化、特色景觀等有詳盡的內容敘述外,各國在發展行道樹的緣由也有不同的考量,不論是以貿易交通要道或演變為里程標記、軍事考量、甚至提供遮蔭需求等作為種植行道樹的開始,從書中的述說得知,其實有許多有趣且人性化的設計考慮。讀者們可以好好的去研讀這一段行道樹的發展及演變過程,再反過來好好的思考,未來的一百年,我們希望行道樹會是以什麼樣貌存在我們及未來子子孫孫的生活環境中?再嚴肅一點看待未來的行道樹,如何扮演氣候變遷下對人們生活環境有益的角色?而我們在面對行道樹的生死存活問題時,該在何時伸出保護拯救的雙手,讓這些對自然環境、生活文化貢獻良多的大樹們,有一個安全適命的生存空間。

「適地適木」是最佳的種樹原則,也是近幾年政府單位在推動種樹活動時會呼籲的「種原生種的樹」、「種當地的樹」,因此,鳳春老師在各國的行道樹介紹時,也會解釋為何種植這些樹種,有環境、土壤及氣候上的因素,有時會有外來種的選擇,當然是另一種適宜生長的考慮,書中還有篇章是針對「行道樹的選擇」及「綠化樹種與特色」有深入的介紹,有機會進行這些工作的夥伴們可以好好研究,選擇種對的樹,讓百年樹木臨風搖曳,後世子孫得以綠蔭遮日。

當然對於鳳春老師的強項,如行道樹生存空間、行道樹問題與對策、樹木根系空間、行道樹景觀問題、植栽設計及行道樹修剪等,她都有專章撰述,分門別類地解釋了行道樹的各項疑難雜症,《聆聽樹木的聲音》是一本非常難得的文史與實用兼具的科普書籍。對於現階段地球面臨的極端氣候、氣候變遷而衍生出來的問題,她也用「都市微氣候與行道樹」一個篇章來告訴我們;「這幾年開始強調行道樹配植的特殊機能,如植栽的冷放射、樹冠遮蔽等作為緩和都市微氣候」,如何選擇生態共生混植的樹種、考慮風的特性、老齡樹的伐除與更新等等有關於都市微氣候及暖化的問題,她有專業又鞭辟入裡的闡述,讓我們得以瞭解,為了在有限的空間種對的樹、維護樹的生長,我們對樹有哪些應做的功課?這是逐漸失去「綠」色資源時,我們要盡量做、盡早做的行動。

最後,用亨利.梭羅的一句話來為這一本書的推薦做一個總結,「我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讓我相信你有一顆種子,我就能期待奇蹟的發生。」希望所有讀過《聆聽樹木的聲音》一書的夥伴們,都是一顆顆的種子,在未來種樹、親樹、愛樹的行動裡,可以見到種子們發芽、茁壯、成樹、成林!讓我們一起加入鳳春老師的親樹愛樹惜樹命的實際行動,仔細聆聽樹木的聲音,感受樹傳達的自然聲息。
 

試閱文字

內文 : 台灣行道樹新典範

日治初期推動的行道樹計畫,在後期於各方面也面臨許多課題。尤其,面對養護管理卻顯示了專業認知度的不足。有鑒於此,田代氏又以革新為前提,提出行道樹改革方針。如劃分管理職權並設置行道樹主任掌管事務,訂立植栽技術、設計單位、導入外來行道樹文明特質等。植栽技術方面,提出樹種選擇及植栽距離之設計,並要求主管單位須具備行道樹及園藝相關分野的知識,以便於執行。對於歐美行道樹規畫導入,透過一種比較的方式,說明台灣行道樹事業的必要及設計方向性。如外來行道樹思想,說明各國行道樹植栽的技術特色,分為東洋、印度南洋、西洋類型。根據這三個不同環境所歸納出行道樹的特質,除了美化景觀也在空間上展現近代文明。同時也指出台灣屬亞熱帶氣候環境,參考南洋熱帶地區樹種,推廣行道樹為刻不容緩的事業。因此在計畫行道樹植栽同時,對於樹種選取更同時考量風土氣候,並透過近代科學技術來經營管理。

田代氏自鹿兒島再度回到台灣總督府殖產局任職時,提出台南鳳凰新道的行道樹規畫看法。台南為台灣最具歷史的都市,受到過去荷蘭等權力支配,行道樹僅於台南官田一帶展開。之後因市區改正展開道路計畫,接著台南廳舍的落成,並開通大道種植鳳凰木。鳳凰新道寬約二十公尺,全長約八百公尺,以單一樹種共一百五十三棵,植栽距離以每九公尺栽種一棵樹;平均樹齡以三年生、樹高約二、三公尺列植。田代認為植栽樣式為統治以來革新的作法,猶如歐美近代行道樹植栽樣式,可以說是台灣行道樹的新典範。


歐美外來行道樹思想

西歐行道樹的出現,早在十六世紀就出現於圓環。因戰亂導致許多圓環相繼毀壞,因此將圓環重新建設,擴大為三線的道路並種植行道樹,儼然成為市民休憩之場所。


法國

法國自十六世紀中期,國王亨利二世下令於國道種植歐洲榆樹。十七世紀以後,開始於塞納河周邊展開植樹計畫,號稱世界最美的街道景觀。除了法國,德國道路及行道樹規畫也毫不遜色。二十世紀初期,歐美各國開始採用石塊鋪裝道路,而德國柏林早已發展為柏油並在主要道路上種植行道樹。反觀英國,倫敦於十七世紀開始規畫散步道路,採用英桐大喬木配植以四列,成為著名的行道樹。此外國土處於低濕地的荷蘭,自古以來也採用榆樹、光蠟樹等作為行道樹。綜觀西歐自十六世紀開始,陸續展開行道樹規畫;首次出現以法令推動為十八世紀以後的法國,可以說為當時最先進計畫。

歐洲自十八世紀中期以後,工業化發展導致都市人口暴增、生活環境惡劣且擁擠不堪。隨著都市持續的發展,中古世紀的都市格局也早已不敷使用。因此各國相繼為都市的成長、改革提出解決方案。其中以法國塞納省省長奧斯曼的「巴黎大改造」最為成功,使巴黎的都市面貌煥然一新。巴黎自十二世紀開始人口不斷增加,十三世紀時人口已達二十萬。十九世紀後,面對百萬人口的擴展,城市街道路繁亂,而不得不採取撤廢城牆。大規模的拆毀以十九世紀中期所推動的「巴黎大改造」最為盛大。當時拿破崙三世為了誇示帝政,藉由舉行巴黎博覽會以提升國際競爭力,於是任命縣長奧斯曼負責博覽會,同時推動巴黎大改造。奧斯曼被任命為省長,重新規畫了巴黎的道路系統,拆毀了狹窄迂迴的市中心,進行了徹底的空間改造並塑造巴黎的都市性格。之後也委任造園技師阿爾方擔當巴黎綠地系統及行道樹整備局長。阿爾方因具備理工及土木背景,運用科學及技術於造園分野,使巴黎的林蔭大道成為後來世界各大都市競相模仿的楷模。

林蔭大道對於法國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而把造園設計元素應用於都市計畫卻實為創新。巴黎的行道樹種植規範原則;第一必須篩選適合樹種,第二取適當植樹間隔的配植,第三熟知種植方法,第四專業養護管理。針對樹種的選擇還須具備八項條件,第一需強健,耐環境。第二樹幹直立,第三耐病蟲害,第四枝葉量適當,第五清潔不具惡臭,第六生長快速,第七壽命長,第八根系強健。阿爾方的規畫設計是利用綠蔭樹,將步車道分離。同時訂立行道樹保全、土壤環境、樹間距離以及設置苗圃栽培。因考慮巴黎行道樹保護問題,樹間距離以六至七公尺為距、植樹帶寬三公尺、長八公尺及土壤深度三.五公尺並配合排水溝設置。樹種以生長迅速、提供樹蔭且易於適應環境,同時配合樹穴蓋、支柱等避免風害及折損。此外,還啟動專門技術部門以管理行道樹。巴黎改造計畫至十九世紀末,行道樹數量高達十萬棵,規模浩大。著名的香榭大道,種植以歐洲七葉樹,之後部分改植以懸鈴木、槐樹等,整體行道樹規畫也帶給歐美各國很大影響。甚至十九世紀中期,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環城大道也導入椴樹、歐洲七葉樹、歐洲楓及岩槭等成為一種風潮。巴黎改造的成果,深深影響了遠在東方的日本。日本派遣使節團於一八七二年秋天到達巴黎,停留約兩個月之久。使節團歸國後,對於巴黎的都市公園及行道樹進行如此描述:「香榭大道直通凱旋門,寬廣大道種植四列行道樹,街道綠蔭盎然,深感壯觀與華麗。行道樹及廣場不僅提供休憩設施,也改善都市整體衛生環境。行道樹規畫如同網路覆蓋整體都市,公園與道路結為一體」。對於巴黎都市景觀的描述,也讓使節團的海外視察,受到強大的震撼與衝擊。因此在歸國後,隨即展開近代化的建設,導入西歐的都市計畫思想。連之後擔任台灣總督府技師的田代安定,也曾造訪法國並一睹巴黎行道樹光景。


德國

德國緊跟在法國之後,也開始展開行道樹的植栽計畫。十八世紀中期,德國萊比錫因七年戰爭(一七五四—一七六三)後,認為城牆防禦失去作用而計畫擺脫圍牆城市。在戰後著手拆毀東北要塞,並改建以圍繞市中心的綠色長廊,陸續規畫都市綠地以遊步道取代十六世紀的城牆遺跡。市長穆拉極力推動都市公園與行道樹植栽,並委請擔任市政廳城市園林管理部門的卡爾設計散步道,以此構成市區綠帶長廊的基本架構。十九世紀後,隨著都市發展以景觀為目的,行道樹的計畫又更為積極,並擴大散步道栽植華東椴及梧桐為綠帶長廊的典範。


美國

美國自十九世紀中期,以寬廣公園道結合公園綠地系統;著名代表如波士頓、堪薩斯州等展開的街路計畫。當時行道樹的設計,主要分為種植於兩側以及中央綠島。依據樹種規畫植栽帶寬度,而種植於中央綠島稱為公園道類型,也就是連結公園與公園的大道。如紐約布魯克林區,規畫東公園道以連結公園,設置寬約七十八公尺、中央為快速道約二十公尺,兩旁種植以六列榆樹,而靠近建物的人行步道寬約九公尺植一列行道樹。美國公園道路的展開為公園綠地系統的概念,而公園道一詞,來自於歐洲林蔭大道的轉換用語,構想出自於連結公園以誘導都市開發。進入二十世紀後,因道路美化運動而發布法令,明訂道路沿線種植樹木確保綠蔭為農務大臣及道路管理權責,行道樹保護也列為規範。當時密西根州推動道路計畫,規定必須僱用森林技師或風景技師提供植樹依據,陸續完成七萬株行道樹的規畫。其他地區,如紐約也以每年一萬棵的速度計畫植栽,採用榆樹、糖楓等高大喬木樹種。


公園道路導入

公園道路在二十世紀城市美化運動的推動之下,蔚為風潮。遠在亞洲的日本,也導入於「新東京計畫」。時任東京市長的後藤新平,配合都市計畫法而立案,是定位綠地系統的都市計畫。然而,戰後卻因考慮市區的經濟效益,東京內部的公園道路計畫遭到廢除。

在台灣,受到殖民政府的影響,陸續導入近代行道樹思想。特別是統治初期,將城壁跡地規畫為三線道路,並在各節點設置綠地圓環,以此為起點作為放射狀道路延伸至郊區。當時總督府計畫將三線道路導入法國香榭大道概念,但參考德國萊比錫之環城形勢,將來長遠之計畫為設置電車路線。因此採用萊比錫之散步道概念落實於三線道路。

之後在市區改正期計畫當中,說明以台北府城環之遺地作為計畫環狀公園,以中央為車道、兩側為步道,道路上設置三、四公尺寬的兩列綠樹帶,三線道路儼然成為台北林蔭大道象徵之一。然而隨著人口增加,台北地區人口已漸飽和,為了因應社會變化趨勢,殖民政府再度發布大台北市區計畫及都市計畫,並將防災思想導入公園道路安排。規畫公園道四條,寬度以六十至一百公尺作為公園道路連結公園綠地。因戰爭之迫近,僅完成公園道四號,寬四十公尺,並種植兩列的行道樹及特一號道路。其餘在戰後陸續建設及變更路線。

統治後期,深感人口增加與都市的擴大,殖民政府亟欲推動都市計畫。基於交通、休憩、都市美化及防災機能,將公園道與區域內的公園連結,說明公園道路設計為公園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公園道路不同於一般行道樹列於道路兩側,而是道路公園化。也就是將樹木配置於中央綠島與車道、步道相並行。公園道路的推動,持續擴大到地方都市如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區。因戰爭的爆發,無暇推動都市建設而無疾而終。儘管如此,公園道計畫於戰後也帶來很大的影響。戰後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後,高玉樹為首任市長。任期內,從事許多重大市政建設而公園道也為當中之一。為了建設台北市成為一個國際都會,將敦化南北路道路拓寬成七十公尺,其中仁愛路三段更達到一百公尺寬。高玉樹市長為建構近代林蔭大道,委託顏水龍教授擔任市政顧問規畫仁愛路、敦化北路等林蔭大道。顏水龍因過去留法期間,曾受巴黎香榭大道影響並將美術理念擴展至都市設計,落實南北貫穿大道與公園道路第四號相接,形成為L形的林蔭大道。之後高玉樹的回憶錄中也提到,仁愛路與巴黎的凱旋門圓環類比的說法,這也說明台北市的林蔭大道也有一段「巴黎化」的過程。


行道樹的轉變

戰後滿目瘡痍,政府著手推動復興建設計畫。都市行道樹依舊傳承過去行道樹種,相較於日治時期,外來樹種明顯減少。

日治初期的中山北路(敕使街道)於戰後,成為台北市最完善道路。道路寬度約四十公尺,綠島保留二.五公尺種植成列的樟樹;人行道上種植楓香。三線道路也承續日治時期的規畫,如愛國西路(南三線),左右綠島種植茄苳、金龜樹、榕樹、黃槐樹等,之後全線拓寬植以茄苳為台北市第一條標準之園林大道。中山南路(東三線)綠島種植以大王椰子為主,人行道上有榕樹、茄苳、白千層、楓樹、樟樹等樹種。戰後成為主要商場區域的中華路(西三線),人行道植榕樹、蒲葵,後換植以楓香樹種為主。而著名的交通要道,忠孝西路(北三線)隨著交通量增加,將日治時期北三線的之綠島拆除,改為六線快速道路。其他如公園道四號(仁愛路)也於戰後擴寬,遍植綠樹如樟樹、大葉桉、大王椰子、榕樹、菩提樹、白千層、木棉等近三千棵樹為台北林蔭大道之示範道路之一。另一方面,日治時期通往台北飛行場並無寬廣大道,戰後隨即成立台北航空站並著手開闢敦化路。因考慮國際要道,進而拓寬為七十公尺園林大道,於寬廣的綠地種植樟樹,而人行道植以榕樹、菩提樹、樟樹等。戰後,台北新闢的園林大道是採用樟樹、榕樹及台灣欒樹為主,不同於日治時期的椰科、豆科樹種。地方的行道樹也普遍種植以樟樹,其次為台灣欒樹、山櫻花、小葉欖仁、水黃皮等。戰後種植樟樹蔚為風潮,八 年代以後也開始廣泛種植黑板樹、小葉南洋杉等樹種。過去以來,行道樹選擇以生長迅速及耐修剪的樹種為主。因都市美化思潮,也考慮以觀賞花果或樹姿特質,同時能提供綠蔭效果及養護容易的樹種。

在日治時期,行道樹規畫主要以防災機能為出發點,戰後轉變為都市環境美化原則。而近年來,道路綠化以植栽設計、樹種選擇及維護管理等為基本原則,也開始關心生態機能的效果。面對當前都市熱島效應,行道樹的規畫不僅在於環境美化上,植栽的機能以及都市生態保育也賦予行道樹的公益機能。因此,隨著自然保育或環境保護意識日漸高漲的今日,除了適地適性的栽植外,後續的維護管理更是確保道路綠化系統之完整與永續性。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台灣專業女樹木醫師
多年實務經驗的樹木養護之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