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徒步日記: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 | 誠品線上

平成お徒歩日記

作者 宮部みゆき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平成徒步日記: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救人無數的「仁醫」遭陷入獄後,面臨怎樣的折磨?見證大奧「無血開城」的談判地點,如今何在?坂本龍馬的精神導師勝海舟又是在何處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救人無數的「仁醫」遭陷入獄後,面臨怎樣的折磨? 見證大奧「無血開城」的談判地點,如今何在? 坂本龍馬的精神導師勝海舟又是在何處與西鄉隆盛會談? 忠臣藏47人為主公復仇後,究竟如何逃離現場?江戶時代的死刑犯要遊街,究竟遊的是哪條街?為什麼重罪犯人流放的地點,竟是人稱「日本的夏威夷」的離島?!著名的箱根溫泉地,原來竟是偷渡者最難以闖過的關卡?!「深川七不思議」有多麼恐怖?不可錯過的江戶下町美食又是? 《模仿犯》作者宮部美幸首本非小說作品,行腳書寫頭一回! 語調幽默的生花妙筆帶你穿越時空,遊歷江戶時代! 工頭堅(資深旅遊部落客)、茂呂美耶(日本文化達人)、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助理教授)、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辜振豐(文化觀察家)──撫掌大樂推薦 『我期待這本內容跟書名同樣奇特的作品能激起讀者「到江戶去逛逛」或「去遊覽一下東京」的興趣。如果大家肯順手把這本書塞進皮包或衣袋,帶著一塊兒出遊,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寫過多部時代小說的宮部美幸,為了實際體驗沒有時鐘也沒有汽車的江戶時代(1603-1867)居民如何生活,向編輯提議來個「一日江戶散步」。不料,一時興起的提案竟延續整整四年、跨越寒暑,甚至與宮部美幸「病相隨」?! 由宮部美幸親自挑選八條江戶時代散步徑,範圍囊闊大江戶城(今日東京)、箱根小田原一帶、離島八丈島等,前所未見的「體驗歷史之旅」! 01|盛夏的忠臣藏 02|犯人遊街不能選季節 03|衝破關卡攀登七曲坡 04|遠在天邊的櫻田門 05|離島流犯高唱《珍重再見》 06|七不思議令人七暈八素 07|神佛混淆大團圓 08|劍客生涯「浮沉」的深川散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宮部美幸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生於日本東京都江東區深川。一九八七年以《鄰人的犯罪》出道,當年即獲得第二十六屆《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一九八九年以《魔術的耳語》獲得第二屆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大獎;一九九九年以《理由》獲第一二○屆直木獎,確立暢銷推理作家地位;二○○一年更是以《模仿犯》囊括司馬遼太郎獎等六項大獎,締造創作生涯第一高峰。寫作橫跨推理、時代、奇幻等三大類型,自由穿梭古今,現實與想像交錯卻不違和,以溫暖的關懷為底蘊,富含對社會的批判與反省,善於說故事,成就了雅俗共賞、不分男女老少皆能悅讀的作品。許多日本作家公認她最有資格繼承吉川英治、松本清張、司馬遼太郎的衣缽,因而有「平成國民作家」之美譽。時代小說作品有《怪談: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始》、《孤宿之人》、「通靈阿初捕物帳」系列等。章蓓蕾=譯者=章蓓蕾又名立場寬子,政大新聞系畢業,一九八一年起定居日本,現專事翻譯,曾在北京、瀋陽、洛杉磯、曼谷等地長住,二○○一年至二○○三年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義務解說員,譯作有:《冰點》、《續冰點》、《命》、《魂》、《生》、《溺》等三十餘部。Miyabe Miyuki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開場白 第一回 盛夏的忠臣藏 第二回 犯人遊街不能選季節 第三回 衝破關卡攀登七曲坡 第四回 遠在天邊的櫻田門 第五回 離島流犯高唱《珍重再見》 第六回 七不思議令人七暈八素 第七回 神佛混淆大團圓 ※劍客生涯「浮沉」的深川散步 ※鄙俗卻令人深愛的城鄉-深川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平成徒步日記: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
作者 / 宮部みゆき
簡介 / 平成徒步日記: 宮部美幸的江戶散步之旅:救人無數的「仁醫」遭陷入獄後,面臨怎樣的折磨?見證大奧「無血開城」的談判地點,如今何在?坂本龍馬的精神導師勝海舟又是在何處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1737492
ISBN10 / 9861737499
EAN / 9789861737492
誠品26碼 / 2680671304003
頁數 / 2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開場白



這本書有個奇特的書名「平成徒步日記」,也是在下宮部美幸發表的第一本非小說作品。



關於本書完成的經過,本人將本著愛發牢騷者特有的執著,隨時隨地在字裡行間嘀咕幾句,相信大家讀完全書後必能窺其全貌。本書的內容正如書名所示,是作者用兩隻腳走出來的(寫到最後甚至變成了美食旅遊,真不好意思),而我平日書寫小說不需走遠路,就算出門採訪,活動範圍也很有限,所以用腳書寫的經驗可說是我生平頭一回。



書中雖然滿紙怨言,矛盾連連,但我還是期待這本內容跟書名同樣奇特的作品能激起讀者「到江戶去逛逛」或「去遊覽一下東京」的興趣。如果大家肯順手把這本書塞進皮包或衣袋,帶著它一塊兒出遊,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寫到這兒,我想起「徒步日記」系列文章剛開始在月刊《小說新潮》連載時,有幾位責任編輯把「徒步日記」念成「おとほにっき」。我聽了不免嘆道:怪不得!因為自己使用多數筆耕業者愛用的文書處理軟體「一太郎」鍵入「かち」,電腦螢幕也打不出「徒步」二字。於是我又試圖從國語辭典裡尋找答案,那本字典是三省堂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



かち【徒】○一表達「徒步」之意的高雅說法。○二﹝徒侍﹞江戶時代未被允許騎馬的下級武士。



這就是辭典裡的解釋!嗯,原來我選擇的是一種高雅的說法!雖說書中的徒步之旅跟「高雅」二字扯不上關係,但看了這項說明,心底還是湧起一絲竊喜。



本書的系列文章開始連載及出版單行本之際多虧各界鼎力支持,特別是善寫歷史時代小說的諸位前輩都告訴我:「你那企畫很有意思。加油!多走些地方吧。」各位充滿暖意的鼓勵真的帶給我無限的勇氣。我願借這開場白的一角,向眾位前輩表達由衷的感激。



好,言歸正傳。現在就請大家跟我一塊兒踏上「御徒步」之旅吧。出發之前,別忘了把您的鞋帶繫緊喔。







※第一回 盛夏的忠臣藏(平成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1 為何我拋開憂慮,在炎熱的盛夏從兩國走到高輪?



這段文字的題目很長,長得簡直有點不正常,但我還是想先向讀者說明一下本書的出版緣起。若不把這段緣由交代清楚,在下宮部和新潮社三位共襄盛舉的先生肯定被大家看成天下第一大傻瓜。



本人宮部美幸平日除了專心寫作現代推理小說外,有時也寫些以江戶時代為背景的推理小說和庶民故事,但老實說,書寫江戶小說有個最叫人頭痛的問題,就是「時間感與距離感」。因為時鐘在從前那時代並不普及,市區內各處雖有鐘樓報時,但報的只是大概的時間。據說有時某人在A地聽完六刻鐘響後,走到半里外的B地時又會聽到六刻鐘響。因為對當時的百姓來說,時間是可隨個人需要而調整的,日常活動所依據的指標並不是時間,而是太陽多高了、月亮多斜了?像我這種整天關在屋內的人,實在很難想像從前的時間感,更何況,在我僅有六個榻榻米大的工作室裡還放置了八個鬧鐘。



如果說,小說人物始終待在原地不動,那倒也不會有問題,問題是故事主角開始邁步向前時,我的麻煩就跟著來了。譬如小說的女主角是個平民姑娘,我必須讓她從深川淨心寺後方的山本町走到日本橋的萬町,這時我就得一手抓圓規,一手翻開古地圖來回打量,腦中還不斷念叨著「哎!那就走這條路,然後經過這地點吧……」、「要假設她走了多久呢」。我暗自思索,愈想愈煩,很快就頭疼起來。



但好在我立刻想起「一里一小時」這句俗語,這句話正是為了跟我同樣煩惱的作家而準備的,大家如要計算距離與時間,就可用這句話作為指標。「一里」等於現在的四公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步行四公里大約需要花費一小時。不過這數字是包括男女老幼在內的平均值,若換成年輕人,步行速度應該更快吧。而且各人步行速度也隨職業而有所差異,所以這些因素我們都必須考慮。

不僅如此,這句俗語雖然方便好用,畢竟只是紙上談兵。更可悲的是,沒有駕照的我也無從想像「汽車時速XX公里就是這樣」的感覺,所以就算我明白「一里一小時」等於「時速四公里」,腦中仍是一片空白。我究竟該如何是好?



還是親自去走一趟吧?



現在回想起來,這想法第一次躍入腦中,大約是在六年前。那時我才剛剛躋身作家行列,工作和收入少得可憐,時間卻有一大把。於是挑個溫暖如春的日子,腳蹬運動鞋,腰掛萬步計,再把皮包斜掛肩頭,我便豪氣萬千地踏上了征途。那天的路線是從日本橋走到門前仲町的富岡八幡宮。後來在同一個月之內,我又從有樂町MARION前出發,越過兩國橋,一路走到JR錦系町站。所以我前後總共出門探險過兩次。



你大概瘋了吧……或許有人這麼想,但親愛的讀者請聽我說,這兩次徒步之旅都讓我玩得很開心。也正因為這兩次愉快的記憶,才有本書的系列企畫誕生。

記得去年春天,我在《小說新潮》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深川散策記〉。平日仗著自己對深川附近地形熟悉,我總是當仁不讓地宣示那地方是「我的地盤,我包了」,但其實自己對深川的地理和歷史實在所知有限,而那篇文章也充分展露了我的淺薄和無知。或許各位讀者的記憶裡還有些印象吧?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那篇文章居然獲得眾多好評,撰寫文章的我也深感其中樂趣,因此,今年《小說新潮》編輯部的責任編輯江木先生問我「要不要再寫篇續集」時,我便向他提議:「我們再去一次那種遠足吧?」



老實說,我可是心懷不軌的。因為那時我剛好又盤算「再把皮包斜掛肩頭到各處去閒逛一番吧」。只不過我的計畫是獨自行動,也就是說,我那時是打算自費漫遊啦。



不過呢,如果背包行能變成寫作企畫的話……哇!那我就可不花一毛而漫遊天下啦!而且又能增長見聞,對吧?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走路去喔?」江木先生立即面露難色,我絞盡腦汁想要說服他。如果是我獨自行動,只是一個人隨處閒逛也就罷了,但要把幾位責任編輯都拉進來,還是得給他們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要找個什麼理由呢……



我突然靈光一閃。「譬如《忠臣藏》裡赤穗義士復仇後返回泉岳寺的全程,我們去走那條路怎麼樣?」我說。



「或許很有意思喔。肯定沒人做過這種企畫。」江木先生說。



怎麼可能有人做嘛?這種企畫毫無意義。看得懂古地圖的人根本不會去幹這種蠢事!但這種蠢事卻讓我雀躍不已。三月中旬的某一天,我跟江木先生談完後從咖啡館走出來,心裡不斷祈禱著:要是企畫案通過就好了。



之後,又過了一段日子,梅雨季來了(今年是個沒雨的梅雨季),江木先生打電話告訴我說:「那個企畫,決定要做了。我們就去走一趟赤穗義士復仇回程之旅吧。」



「哇,太好了!那,什麼時候去?」



「我問過總編輯了,說是為了趕上月刊截稿日,七月中旬怎麼樣?」



七月中旬?我沉默不語。



這種乾旱的梅雨季,這麼炎熱的天氣,照現在這狀況推測,七月中旬肯定熱得像在火爐裡吧……



「天氣是很熱啦。哈哈,不過走完全程後喝下的那杯啤酒,味道肯定很好呀!」江木的語氣有點自嘲。事已至此,我也不好打退堂鼓,只能發出一連串「哈哈哈」的笑聲,並鼓起勇氣做最後掙扎。



「不過啊,真要講究起來,還是十二月十四日深夜再去比較好吧?」



我試探地說。江木答:



「如果想嚴格地徹底重現當時情景,那還應該穿上鎖帷子去走那段路呢。所以這些就別那麼講究了。」



「也對,說得沒錯。」我趕緊順著他的話找臺階下。萬一他一咬牙豁出去,不止要穿鎖帷子,還叫大家「乾脆先到哪兒來一場復仇決戰之後再去泉岳寺吧」,那可就糟了。我才不想變成業界的眾矢之的呢。



所以,經過了這番波折,企畫執行日就定在七月十五日。萬一中暑了多可怕呀……我戰戰兢兢地數著日子,先到商店街買了帽子,又買了陽傘,大澤事務所的河野小姐勸告我:「最好買副太陽眼鏡喔!」接著,我又猶豫:要不要買個水壺呢?而日子卻毫不容情地一天一天過去……



然而……



就在這無聊又費勁的企畫即將付諸實踐的一星期前,七月八日那天,一件意外發生了。率先發起這項企畫的我,突然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去了!



這下簡直鬧得人仰馬翻。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救護車,心裡覺得丟臉極了。附近鄰居都跑來看熱鬧……



好在這次意外只是丟了面子,病情並不嚴重。醫生診斷病名為「腎臟結石」,其實就是尿道結石啦。只因「尿道」兩個字寫出來不好看,所以改用「腎臟」。這毛病簡單地說,就是身體裡面有石子,石子排出體外之前,患者會肚痛得不得了。據說膽結石也是一樣。還好我這次運氣不錯,只痛了三小時,石子就排了出來,之後就像沒事兒似的,一點也不痛了。我當天在醫院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已可出院回家。所以這種疾病(也有人認為根本不是病)只算一種物理症狀而已。不過聽說有些患者痛一、二個晚上,石子還是排不出來。



結石從體內排出之前的那種疼痛,可真是要人命。有人形容「痛得東倒西歪」,我看應該說「痛得死去活來」才對。但我最痛的時候至少還能跟急救人員、醫生、護士對話,也能自己行走,或許我這種程度還是輕微的吧。據說有些人痛起來冷汗直流,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連注射止痛劑都沒用,醫師也束手無策,最後只能施以全身麻醉。聽起來滿嚇人的吧?



總之,我在醫院恢復到能拖著點滴架咯啦咯啦到處行走時,便打電話向河野小姐報告,並拜託她說:我的病情雖不嚴重,但為了謹慎,希望下週的徒步企畫順延幾天。河野小姐立即應允,把企畫執行日向後延了一週,決定在二十二日實施。



順延的這星期裡,我定期到醫院回診。最後一次診察完畢後,醫生對我說:

「看你這X光片,體內還有石子喔。不過與其吃藥,不如多喝水,多走路,讓石子自己排出來,才是最好的辦法。你就去徒步漫遊吧。如果不痛的話,也不必再到醫院了。」



喔……正合我意!醫生叫我多走路,不正給我們的企畫又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醫生准我出門嘍。不,應該說,醫生命令我要多走路。」



「那很好啊。對了,這是您第一次住院吧?有什麼感想?」



「醫院建築雖然老舊,倒沒想到護士小姐都是美女。我大吃一驚哩!就連端飯送菜的實習護士(我猜大概是實習的)都長得像偶像明星。」



江木先生聽了我的回答後是什麼反應?為了維護他武士的顏面,我決定幫他隱瞞。但我發誓絕沒欺騙讀者,如果讀者當中有人想要打聽那間醫院的地址,請寫信詢問新潮社。



總而言之,我們這企畫對外打出「用腳體會江戶人的距離感」招牌,背後卻隱匿著另一個遠大目標:「幫宮部美幸小姐治療腎結石」。經過如此這般幾番波折,到了七月底那個豔陽高照的日子,乾旱的梅雨季總算結束了。氣溫從一大早就升到三十度多度,我們的徒步之旅就此拉開了變幻莫測的序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