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 aus China
作者 | 洪素珊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銀娜的旅程: 一個中國小女孩在納粹德國的故事:在中國的上海,爸爸叫她銀娜,在德國的布蘭登堡,姆媽叫她伊娜,戰爭決定了她不尋常的成長經歷,人情溫暖了她顛沛流離的童年 |
作者 | 洪素珊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銀娜的旅程: 一個中國小女孩在納粹德國的故事:在中國的上海,爸爸叫她銀娜,在德國的布蘭登堡,姆媽叫她伊娜,戰爭決定了她不尋常的成長經歷,人情溫暖了她顛沛流離的童年 |
內容簡介 在中國的上海,爸爸叫她銀娜, 在德國的布蘭登堡,姆媽叫她伊娜, 戰爭決定了她不尋常的成長經歷, 人情溫暖了她顛沛流離的童年。 1937年夏天,中日戰爭的陰影襲來,七歲大的小女孩陳銀娜離開熟悉的上海,被父親送往青島避暑(禍),從此她就不曾再見到父親了。她從青島離開了中國,完全沒有意識到這趟旅程即將改變她的一生。漂洋過海來到地球的另一端,那是希特勒的納粹黨統治下的德國。不久德軍入侵波蘭,銀娜又一次面對戰爭的陰影。諷刺的是,佔領她祖國的日本卻是德國的盟友,而她遭到納粹迫害的猶太朋友則選擇逃往中國。造化弄人,人在歷史的巨輪中無能改變歷史。銀娜於戰後離開德國,輾轉回到亞洲,落腳於一個她完全陌生的土地--台灣。改編自真人真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德國文學博士,漢學家,現居德國南部慕尼黑市近郊。洪素珊博士從事專業著述及書籍翻譯,譯作多次獲獎。她與汪玨合作德譯楊牧的詩集《和棋》,也譯介張愛玲、沈從文、林海音、哈金、張大春等多位名家作品至德語世界,是中德文學交流的重要推手。 1989年至1994年,德國學術交流協會(DAAD)派她至台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客座講師。在台任教期間,她結識本書主人翁陳銀娜(化名),被銀娜的人生故事給迷住了。於是起了念頭,開始撰寫這個中國小女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平凡的經歷。《銀娜的旅程》是她的第一部小說,她將此書獻給每一位友善接納外來者的朋友 ■譯者簡介馬佑真馬佑真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教育系研究。曾任職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現為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講師,並為自由譯者。 ■繪者簡介賀艮得(Günter Hornfeck) 德國畫家及版畫家,專長領域是壁畫,在台期間(1989-94)曾舉辦數次個展,並與書畫家楚戈在敦煌藝術中心與首都藝術中心舉行聯展。
產品目錄 第一篇 台北,台灣/一九五五年/回憶 第二篇 上海/一九三七年五月/老家 第三篇 青島/一九三七年夏天/在育幼院 第四篇 青島和熱那亞之間/一九三七年九月/公海上的中秋節 第五篇 一九三七年十月/抵達德國 第六篇 布蘭登堡/一九三七年十月/新家 第七篇 布蘭登堡/一九三八年四月五日/學校 第八篇 一九三八年夏天/星期天帶來的「為什麼」 第九篇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碎碎」不平安 第十篇 布蘭登堡/一九三九年/新的戰爭 第十一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年/活人的鈔票,死人的紙錢 第十二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一年/又要打包行李 第十三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二年/可怕的夢 第十四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三年/轟炸柏林 第十五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四年/我們拿伊娜怎麼辦 第十六篇 布蘭登堡/一九四五年/別離 第十七篇 一九四五年四月/未知的旅程 第十八篇 台北,台灣/一九五五/當伊娜回想過去
書名 / | 銀娜的旅程: 一個中國小女孩在納粹德國的故事 |
---|---|
作者 / | 洪素珊 |
簡介 / | 銀娜的旅程: 一個中國小女孩在納粹德國的故事:在中國的上海,爸爸叫她銀娜,在德國的布蘭登堡,姆媽叫她伊娜,戰爭決定了她不尋常的成長經歷,人情溫暖了她顛沛流離的童年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723339 |
ISBN10 / | 986672333X |
EAN / | 9789866723339 |
誠品26碼 / | 2680488133001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