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小確幸, 還要小確善! 每天做一點點好事, 溫暖別人, 更為自己帶來365天全年無休的好運! | 誠品線上

Kindness Boomerang: How to Save the World and Yourself Through 365 Daily Acts

作者 Orly Wahba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不只小確幸, 還要小確善! 每天做一點點好事, 溫暖別人, 更為自己帶來365天全年無休的好運!:在國際非營利組織LifeVestInside所拍攝的YouTube影片「愛會傳遞」(KindnessBoo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國際非營利組織Life Vest Inside所拍攝的YouTube影片「愛會傳遞」(Kindness Boomerang)中,鏡頭一開始是穿著背心的工人幫助了跌倒的男孩,這樣微小的善念竟像漣漪一樣層層擴散:男孩接著幫助拿滿東西的老奶奶、老奶奶幫助找不到零錢的女士、女士幫助掉了東西的先生、先生幫助搬東西的司機、司機幫助…,最後是餐廳服務生端了一杯水給正在工作的工人--這份善念就像畫一個圓,最終又回到最初的起點,圈起眾人微小確切的愛、讓好能量流動其中,為每一個人帶來心的溫暖與富有。這部影片在網路上爆紅、引起偌大迴響,全球已近三千萬人點閱觀看!而編導影片的Life Vest Inside組織創辦人,也就是本書作者奧莉‧瓦巴(Orly Wahba),從小就滿懷熱情於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人們團結在一起,真正去改變世界,並且幫助人們超越各種標籤去看待事物、連接彼此的心靈--而本書正是奧莉實踐其美好善意的最佳體現!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十二種主題的三百六十五個日常善行,伴隨著鼓舞人心的引言、關於把愛傳遞出去的力量之個人故事,以及幫助你將善行融入生活的具體步驟。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一項善行,每一天都能日行一善,你可以依序進行,或者任意翻頁;你可以閱讀那些你認為最有意義的善行,並且跟其他人分享那些或許並不直接適用於你自己生活中的善行;你也可以將這本書當成是你的日常事務,或者只是不時地把它拿起來看一看都好。總之,做就對了!實踐本書的三百六十五天日常善行,無論會發生什麼事,一切都將朝好的方向改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奧莉‧瓦巴(Orly Wahba)在從事教職以及為青少年權益發聲的工作生涯之後,奧莉‧瓦巴在二0一一年創辦了「愛的傳遞」非營利組織(www. lifevestinside.com),激勵人們擁抱善行的力量。奧莉同時也是影片《善行迴力鏢》(Kindness Boomerang)的編劇與導演,這部在網路上爆紅的影片(http: bit.ly 2PbY0Y7),全球點閱率已近三千萬。奧莉目前定居於布魯克林。■譯者簡介林資香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翻譯、編輯與寫作,譯有《西藏心瑜伽2》《與靈共存》《希望之翼》《什麼樣的業力輪迴,造就現在的你》《我嫁到不丹的幸福生活》《昆達里尼瑜珈》等書。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只小確幸, 還要小確善! 每天做一點點好事, 溫暖別人, 更為自己帶來365天全年無休的好運!
作者 / Orly Wahba
簡介 / 不只小確幸, 還要小確善! 每天做一點點好事, 溫暖別人, 更為自己帶來365天全年無休的好運!:在國際非營利組織LifeVestInside所拍攝的YouTube影片「愛會傳遞」(KindnessBoo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5613884
ISBN10 / 9865613883
EAN / 9789865613884
誠品26碼 / 2681701142008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重要而特別的,我們都有自己特殊的方式,也都有某些事物(而且是只有我們才能付出的事物),可以貢獻給這個美好的世界。」──奧莉‧瓦巴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善行」能打開承接好運的口袋!/余宗任(「老余的金融筆記」粉專主)





 先講結論!這本書不只是閱讀而已,書裡更要我們離開書本、走入人群!



 在書裡,每天都有一個「日常善行」要做,可能是跟最愛的家人說「我愛你」、可能是跟同事說聲「謝謝你」、可能是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也可能是扶老太太過馬路,這麼簡單的事……。



 所有的善行,都很簡單,每天試著無條件做一件好事,讚美別人也算,寫封情書給自己也算!不需在意做這些事情是否真的會帶來好運或有所回報,我對你好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我真的在乎你,如此而已。



 而如果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都做一點點好事,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世界竟開始有好的轉變(或許是本來出門都會踩到三次狗屎,現在一樣會踩到狗屎,但可能只有一次,哈!),就像這本書的書名所說,每天做一件為別人好的事情,好運會自然而然跟著我們跑喔!這完全是真的!



 以前的我,很自私,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有朋友找我尋求協助時,我都想,「哼!我幹嘛幫,又沒有好處,浪費我的時間!」直接找各種理由回絕掉。而我去找朋友的時候,也永遠有目的,永遠是要賣他東西、要佔人家便宜;看到蹲在路邊的街友,也不願意掏出手中的零錢幫助他一頓飯。



 結果我……,開咖啡廳倒咖啡廳、開廣告設計倒廣告設計、去找工作被騙了三個月的白工沒領到錢,做任何工作就是不順。三十歲時的我有十七張不同的名片,從網站行銷企劃、直銷、賣車到自行創業,但是沒有一樣做起來過。



 「我明明很有能力啊!為什麼我運氣這麼差!」



 對,那時真的運氣超級差,然後我開始怨天尤人,開始仇恨含著金湯匙出身的貴族,結果壞事就像烏雲罩頂、揮之不去,一件接著一件來,負債更是像滾雪球般增加。



 「我他X的運氣也太差了吧……。」所以我開始去求神問卜,希望運氣可以好一點。卻忘記我根本沒有把承接好運的那個袋子打開!心沒有改變、還是一樣自私的我,好運來了也只會從旁邊溜走。



 後來這幾年,看了些有關吸引力法則的書,我心態開始轉變,書裡說要感恩、要愛人,我就死馬當活馬醫,試著先關心別人看看,反正已經不會再更慘了……。那時心想,我就試試單純的為別人付出,就算沒有好運、沒有回報也沒關係。我就是要你好,這樣就夠了。



 結果有趣的事發生了!當我的心是無所求,也很單純的就是去幫助他人時,莫名地就會有所謂的貴人,來幫忙我把本來卡住的點解決;莫名地期貨交易也開始變順。對於這些意想不到的細微改變,我本來其實也沒什麼感覺,是一段時間之後,某天突然回頭看──



 「負債怎麼突然少這麼多?原來已經還掉了啊!」

 「怎麼最近做事情,滿容易成功的?」

 「怎麼現在下單,比較容易賺到錢?」



 原來,運氣真的變好了!



 這本書最棒的是,作者把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能做的日常善行都列了出來,大大小小都有,因為善行根本不分大小、不分你我。買飲料自備環保杯也是善行,我們每個人每天少用一個塑膠袋,每個人每天多幫一個老太太過馬路,每個人每天多為身邊的人著想、多跟家人說自己有多愛他們──這些累積起來會是一股多龐大的力量!



 身在社會各個角落的你我,每天都做一些好事;也試著告訴你身邊的人跟你一起日行一善。



 慢慢地,家裡的氣氛會變好、職場的氣氛會變好,累積起來,將會產生一股扭轉社會的力量,讓競爭鬥爭的社會,慢慢變好!這種感覺,不是很棒嗎?無論是否可以改變運氣,至少讓你我及身邊的朋友更開心一點,這樣就夠了。



 理工出身、「鐵齒如鋼」的我,總認為「運氣」根本不存在,但,在我身上真實發生了!只因一個轉念與一份善行!誠心推薦本書給大家!



 每天一點點、一點點,存好心、做好事、迎好運!



 p.s.這本書很值得擺在床頭,隨機翻一頁照著做就對了!好好享受此書每天帶給你的驚喜與好心情!





「 善意」是這個世界的救生圈!/奧莉‧瓦巴(作者給台灣讀者的特別推薦序)



 隨著撰寫本書而來的,是大量的內省與反思。當我展開這段旅程,我也開始回顧那些為我生命留下深刻印記的善意與連接時刻;往往是最簡單的仁慈之舉會常駐我們心中,形塑我們,並且改變我們感受生命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我從未想到在本書出版近兩年之後,自己又會再經歷一次內省與反思;然而,這次是因為成千上百封來自全世界各地、被本書以某種方式感動的人們所發送的電子郵件與訊息──不論那是來自老師、家長,或是公司的總裁,他們都說:「書裡的小善行是如此簡單,影響卻是莫名強大!」



 他們說的對極了。本書中的觀念與想法並非什麼深具開創性或是聞所未聞的發想,我所分享的也不是什麼令人驚訝或驚天動地的發現。



 相反地,本書提供讀者一個機會,與我們經常忽視的一部份自己、亦即我們共同的人性,重新產生連結。善意存在我們的DNA中,是驅使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是我們成為「人」的最基本要素。然而有時候,最明顯的事實也最容易被忽略。如果有人問你:「你相信善意嗎?」沒有人會回答:「善意?不,我不相信。」但善意的範圍是如此廣泛,以致於我們往往會忽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使我們得以觸及他人生命的方式。善行是無法被比較或衡量的,所有的善行都同樣重要,因為我們無法真正衡量每項善行對接受它的人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我得知學校採用本書內容作為朝會廣播的一部分;父母親藉著在孩子們睡前與他們一起閱讀本書的習慣,建立起親子之間的緊密連結;公司則以本書的一篇「在工作場合的善行」短文,揭開員工會議的序幕──這些訊息對我來說宛如美妙的樂音。有一位家長甚至分享,他們的孩子每週都會從自己固定閱讀本書的內容之中,挑選出一件善行當作一項家庭活動。



 談話的內容從討論這世界所發生的壞事轉變成這世界所發生的好事。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錯綜複雜的時代,我並非對這世界所面臨的困境視而不見,但我會說,我們也同時活在歷史上一個驚人而美好的時代。即便痛苦難免,也別忽視那些勢不可擋的善意存在;這一切,全取決於你選擇用什麼樣的眼光與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而我選擇了善意,並且每一天都堅持這麼做下去。



 我想,經過過去這兩年來的四處演講、舉辦研討會、聽取讀者意見回饋,我所看到的最顯著一點就是,要提振這世界的善意,我們得先真心且真誠地愛我們自己;一個人唯有在全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瑕疵、缺點,才會願意敞開自己去擁抱他人的一切,並接受他人所相信的事物。除非某人的信仰會直接危及他人的生命,否則,我們應該要能夠去擁抱每個人「不完美的完美」。我十分期待看到本書後續的發展並將這些善行的種子傳播到世界各地;就目前而言,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對這個充滿幸與不幸、興衰沉浮的世界來說,善意使它得以保持浮起、免於沉沒。

 

試閱文字

內文 : 引言
 當善意被分享時,它會增長;而我們放進這世界的每一丁點兒善意,都會以某種方式回到我們身上,這就叫做善行的循環。我在這本書中,寫了三百六十五個日常善行、心靈處方、鼓舞人心的引言以及故事,藉以提醒我自己與他人,散播善意給我們周遭的人有這麼多的方法。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一項善行,但你不用按照順序進行,或者你也可以乾脆忽略那些日期。我把焦點集中於十二種不同主題的善行上,每一種都以一個符號來表示;我鼓勵你去閱讀那些你認為最有意義的善行,並且跟其他人分享那些或許並不直接適用於你自己生活中的善行。如果你已經離開了學校,那麼你可以跟你生命中的某個年輕人分享那些可以在學校中實踐的善行;如果你還在學校中,那麼你可以跟某些你知道已經進入職場的人分享那些可以在工作場合中實踐的善行。我很歡迎你把這本書當成是你的日常事務,或者只是不時地把它拿起來看一看都好。善行是無止境的。
 我曾經在紐約的布魯克林擔任了七年的中學老師,之後才離開,並於二一一年創辦了我的非營利組織「愛的傳遞」(Life Vest Inside),致力於讓善行成為一股全球性的潮流。在我擔任教職的期間,我曾肩負一項令人遺憾的任務,亦即幫助我的學生面對一樁社區中的死亡事件。二七年一月時,我登上一班飛機準備要去跟家人渡假,中途停在某個機場轉機時,我查看了我的語音信箱,收到一個不幸的消息:我社區中一位年輕女孩去世了。身為一位教師,我已經在課堂上與悲傷打過交道──不過三年前,我的學生們失去了一位同學;就在寒假之前,他們第一次對我開誠布公,問我好些著實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為什麼好人會遇上壞事?」「為什麼她會這麼年輕就死了?」我才剛開始讓他們理解某些道理,現在,他們又得面對另一樁悲劇性死亡事件所帶來的震驚與痛苦。當然,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驚慌:我該如何幫助那些七年級的學生們理解又一樁不幸的損失?你如何在一個如此混亂的世界中找到秩序?當那麼多生命中的不幸事件似乎都在把你往下拉時,你如何讓自己往上浮?
 就在我聽到這封語音信件之後沒多久,我搭上了轉機的第二班飛機。當時我茫然沮喪地呆坐著,剛好往我的左方看去,一個小標牌吸引了我的目光:「內有救生衣」(LIFE VEST INSIDE);我的眼睛緊盯著這幾個小字,然後我開始微笑,感覺瞬間舒坦了。一件救生衣不管被怎麼往下拉,都能讓我們保持浮在水面上;我們的「救生衣」,也就是我們克服困難、度過難關的能力,來自於我們的「內在」。藉由我們贈予他人的善行以及他人贈予我們的善行,我們可以幫助彼此在這片風雨飄搖的生命之海中浮起來。我們無法阻止生命中的障礙、意外的災難、出乎意料的變化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有能力去做的,是丟給某人一件救生衣、一條善意的救生索。或許他們還是會被生命的洶湧惡水所包圍,但是,這件救生衣是生死之間的區別,給予他們轉危為安的一線希望。
 善行可以改變生命,幫助我們跌倒之後再爬起來。從我在那班飛機上看到「內有救生衣」的那一刻起,我做了一項有自覺的承諾:我要將這個訊息傳播到全世界。但在當時,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幾個小字會真的成為我賴以維生的一件事。
 身為「愛的傳遞」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我立刻開始執行的幾件事之一,就是製作了《愛會傳遞》的影片,讓人們知道,一件善行如何啟發另一個人、再到另一個人,最後回到最初的起點。我很幸運能夠有馬太‧保羅‧米勒(Matisyahu)的精彩歌曲《一天》(One Day)作為這部影片的背景音樂,這也是我最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部影片目前的點閱率已經超過了三千萬。
 在我的一生中曾經接受過如此之多的善行,以致於啟發我要更良善地對待我自己以及身邊周遭的人。這種漣漪般的影響力,全始於一項簡單的善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從此為你自己的生命,開啟一股善行的趨勢。






(每日善行摘錄)

1月1日
你的過去不等於你的未來。你有力量為今天開始的生命做出新的決定。
──美國作家/黛比‧索菲爾德(Deb Sofield)

日常善行:列出一份一年、一星期或一天的目標清單。你擁有無窮的潛力,你可以完成的事遠超乎自己所想像──第一步就是要提醒你自己這一點!
心靈處方:我們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讓尚未達成某事的內疚感吞噬我們。消除你負面、消極的那一面永不嫌遲。與其把焦點放在現狀與想達到的目標之間的遙遠差距,不如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已經走了多遠,以及已經完成了哪些小型目標,並利用這股動力驅策自己向前達成下一個目標、完成下一項成果。在此,給你的提示是:最好訂下較小的、較可實現的目標,而非過於誇大的目標,然後再把它分解成實際可行的步驟,你就可以一次一步地爬上這座階梯。


1月2日
批判他人會讓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罪惡,也看不見他人跟我們一樣有權享有的恩典。
──德國牧師/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日常善行:讓今天成為「零批判」的一天,不僅在言語上、更重要的是在想法上,都不對他人做任何的批判。讓我們試著去改變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因為我們批判、評斷他人的方式,往往就是這世界批判、評斷我們的方式。
心靈處方:批判,是否只是害怕去承認我們信念中的瑕疵與不安全感呢?簡單的內省並承認我們不過是人、偶爾也會判斷錯誤,即可讓我們具備足夠的能力,知道如何去看待事情的另一面。


1月3日
別輕忽你可以對他人生命造成的改變。走上前,伸出援手,幫助他人。
──美國作家/巴勃羅(Pablo)

日常善行:對你的家人要你幫的小忙或要求,開始養成說「好!」的習慣。
心靈處方
情境1:
你的朋友問:「你可不可以去火車站接我?」
你的反應是:「當然可以!你快到的前一站讓我知道,我會在那裡等你。」
情境2:
你的妹妹問:「你可不可以去火車站接我?」
你的反應是:「你不能自己走回來嗎?外面冷死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家人就像是永遠的朋友,但是為什麼對我們最親密的家人行善,反而更加地困難?我們內心深處都知道,不管我們犯了錯或是讓家人失望,他們還是會永遠守候著我們;這不就是一個好理由可以讚揚我們的家人嗎?這不就是一個好理由、好機會可以說「好!」以回報他們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給予我們的支持?想想你今天回應家人的方式,讓它成為一個思考的重點;一旦你看到自己的改變所造成的影響時,你就不會再用任何其他方式去回應你的家人了。


1月4日
世界上最棒、最美好的事物是無法被看見或甚至被碰觸的,它們只能用心去感受。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日常善行:「回憶」可以重新創造特別的時刻。主動去連絡一位老朋友,緬懷你們倆曾經共同分享的時光。
心靈處方:我們為什麼害怕主動去聯絡他人?或許我們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害怕自己已經被遺忘,我們用豐富感情去緬懷的回憶,事實上只對我們自己有意義而已。切記這一點:如果這些時光對你的意義非凡,那麼對與你共享過這些時光的人來說,也可能有著非凡的意義。容許你自己受傷。
生活在各方面都忙碌不堪,所以要留心,別責怪或指責為什麼對方沒能保持聯絡,憤怒、受傷及憤慨的感覺會阻止你重新連結那些逐漸遠離你生命的人。
所以,把你的相簿翻出來,在回憶大道上漫步一會兒,直到鮮明回憶在你眼前栩栩如生地重現;當你打開心房時,或許會驚喜地發現一部分你曾經失去的自己。


1月5日
生命雖然短暫,總是有時間禮貌行事。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美國思想家、文學家

日常善行:今天要有禮貌地講電話!
心靈處方:從電話推銷員、你的伴侶或朋友、員工、阿姨遠親,到你那打了第十二次電話想知道你晚上想吃什麼的媽媽,留心你的話語會如何影響另一個人的一天。你或許無法聊太久,但溝通向來非關言語,而是關於口吻語氣、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及說話的方式,以友好善意或沮喪受挫的情感說出這些話,要花上一樣的時間;但前者可以讓人們有振奮開心的一天,而後者卻是讓人們沮喪憤怒,偏離這一天的生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