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密續的真相 | 誠品線上

Introduction to Tantra: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

作者 Lama Thubten Yeshe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藏傳密續的真相: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所有宇宙能量的綜合體。達到功德圓滿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的內在當下具足;問題只在於要能夠認知它。這就是密續的修行觀。财密續所有的修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所有宇宙能量的綜合體。達到功德圓滿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的內在當下具足;問題只在於要能夠認知它。這就是密續的修行觀。 财 密續所有的修行法門,可以說都牽涉到轉化的原理。 财 就密續來說,欲望正是推動我們到達最高目的地的燃料。 财 既然修行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人類最高的潛能,所以密續設法把每一個經驗轉化為實現潛能之道──不管其外表上看起來多麼離經叛道。 财 只要本著清明的理智和從中萃取菁華的決心修學密續,必定能夠把大家所企求的完滿和內在的滿足,帶進自己的人生。 财 密續的功能在於把一切享樂轉化為出世間超凡的經驗,潛入深邃、洞澈實相的意識層。 财 密續強調讓人們盡情地享受世俗的享樂,同時把享受的能量導入迅速、有效的修行道,實現我們的潛能,成就無上正覺的佛果。這才是最善巧地運用我們人類寶貴潛能之道。 财 不管是禪修、課誦或其他任何活動,整個重點在於,發現人性的本源、進入深層的本性,觸及內心本源的全覺、無二現。 财 把目前這個痛苦和不滿足之源的人身,轉化為大樂道,成辦自他究竟的安樂。這是所有密續法門終極的目標。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圖敦‧耶喜喇嘛(Lama Thubten Yeshe)圖敦‧耶喜喇嘛(Lama Thubten Yeshe)1935年出生於西藏拉薩附近的托倫。六歲時進入色拉寺接受嚴謹的學術及精神教育。1959年中共接管西藏後,他逃到印度,在東北部的巴薩杜雅難民營完成教育。之後,定居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不遠處的波達那塔附近。耶喜喇嘛到了尼泊爾之後,開始竭誠地接引西方弟子。1971年,他和梭巴仁波切於柯磐寺開始了一年一度的「11月禪修課程」,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學生。之後這些弟子回到自己的國家,召集同好繼續修習佛法,在世界各地成立佛法中心,把佛法傳到西方社會。認識耶喜喇嘛的人,都非常讚嘆他開明、慈悲、溫馨、幽默、睿智、善巧的說法,和不遺餘力地弘法利生的精神。 1974年,耶喜喇嘛成立了「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1984年,耶喜喇嘛圓寂於美國。他的轉世天津宇色仁波切在1985年出生,其父母是西班牙人。 更多耶喜喇嘛的資訊,請參考英文網站:www.lamayeshe.org釋妙喜釋妙喜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UCLA)管理碩士。1991年擔任法光雜誌主編,1992年創辦經續雜誌並擔任主編。已經出版的譯著包括:《滿足之門》《心匙》《宗喀巴大師上師相應法》《愛是最究竟的康復》《親愛的喇嘛梭巴》《快樂的秘訣》《師心佛心》等。

商品規格

書名 / 藏傳密續的真相
作者 / Lama Thubten Yeshe
簡介 / 藏傳密續的真相: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所有宇宙能量的綜合體。達到功德圓滿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的內在當下具足;問題只在於要能夠認知它。這就是密續的修行觀。财密續所有的修行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6409424
ISBN10 / 9866409422
EAN / 9789866409424
誠品26碼 / 2680715474006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1.心性本淨

佛陀的啟示   通稱為「佛教密續」的教法和修行,可以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釋迦牟尼佛(簡稱釋尊)於西元前六世紀,誕生為印度王子悉達多。為了區分釋尊和在他前後降世的其他覺者,我們稱之為「歷史上的佛陀」。   依據傳統的史料記載,釋尊一生當中最初的二十九年,可以說是被囚禁在溺愛他的父親淨飯王為他建造的欲樂宮殿中。最後,在首度察覺到老、病、死之後,釋尊逃離父王的轄區,開始尋覓終止一切苦難和不滿足之道。   釋尊曾經嚴格地克己、苦修長達六年之久,企圖藉此掌控身心,到頭來卻只發現這種極端的做法和從前耽溺於感官欲樂的生活一樣,都是誤入歧途。最後,他依循不偏於禁欲或縱欲的中庸之道,規避一切極端的行持,因而得以從內心根除甚至是最微細的苦因和無明,成為圓滿的正覺者──佛陀。   在其後四十五年的餘生當中,釋尊因材施教,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教導人們遵循這種中道過活、並開展心性。他所教導的每一種法門,都是針對特定的某一類人的性格和習性而設計的。   佛陀的教法,梵文稱為「達摩」,意為杜絕苦及苦因,包含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法門,用以克服身心的障礙,保障我們的安樂和福祉。佛陀所有的教法都可以納入(顯)經和(密)續這兩個範疇之中。顯密二乘之間雖然有些差異,但是兩者都建立在一個共同的基礎:心性本淨。 心性本淨   根據佛教的教義,不管我們此刻多麼迷惑、煩惱,生命底層、核心的本性都是清淨、明澈的。正如雲層可能暫時遮蔽太陽,卻無法損及太陽發光的力量;同樣地,身心暫時的染垢──困惑、焦慮,以及由此所引生的苦,可能暫時造成障蔽,卻無法損及甚或觸及心識本自清淨的體性。愛心和智慧的無盡藏,安住在自他一切有情的內心深處,毫無例外。所有的修行法門,不管是否稱之為佛法,其終極的目標都是為了聯繫、彰顯這個本自清淨的心性。   一旦我們開展自己內在的清淨、內在的悲心和內在的愛心,就能夠看到這份清淨和慈愛反映在其他有情身上。反之,如果還沒有接觸到自己內在的這些品性,便會把每一個人都看成是醜陋、囿限的。理由是,不管我們每天從外在的現實世界看到什麼,都不過是自己內在實況的投射。   內心深處本具清淨的體性,這是經驗的事實,它的存在並非基於信仰或盲目的接受教條。從古至今的整個歷史上,已經有無數人發現自己內在這個和平、慈愛和智慧的大寶藏,而且有無數偉大的教師和導師,很善巧地教導其他人如何能夠同樣地發現自己最深邃的本性,同時體驗到自然會隨之而來的無上安樂。釋迦牟尼佛即是這些非常慈愛的精神導師之一。釋尊所宣說的諸多教法和修行法門,全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實現人類最高的潛能。   依照佛教的術語,「菩提」或「佛果」是我們人類個別進化的終極目標。一旦我們徹底去除目前蒙蔽自心的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而且把我們所有的一切良善品德充分發揮出來,每一位有情都能夠達到這個境界。這種圓滿地實現潛能、徹底醒覺的境界,具有的特色是:無限的智慧、無限的慈悲和無限的善巧方便、無限的威力。
因乘和果乘   依據經乘(俗稱顯教),自我實現之道是漸進的過程,一方面淨除內心所有的過失和限制,另方面開展慈愛和智慧等有益的品德。這種漸進的修行之道包括造下特定的因──遵守戒律、發展定力、修習禪觀等等,以便將來成就圓滿正覺。經乘所採取的這種漸進修行方式,強調為了達到未來的成果而造因,所以有時被稱為「因乘」。   密續是遠比經乘這種漸進的修行方式更快捷的成佛之道。儘管密續行者和經乘行者一樣,不會疏於造下成佛的因,不過他們是把將來修行圓滿的果位,當作修行道的起點。換句話說,這些十分善巧的密續行者(依照梵文的名稱是「瑜伽士」),學會當下就把自己當作是圓滿正覺的佛一樣地思惟、言談、行動。這種強力的修行方式,是把未來圓滿正覺的成果帶到當下的修行,所以密續有時被稱為「果乘」。 密續的修行觀   依照密續,功德圓滿不是等著我們將來到達的境界。「如果我現在努力修行,或許將來會成為功德圓滿的佛」,或「如果我今生循規蹈矩,舉止行為像一個宗教人士,也許有一天我會上天堂」。根據密續的教法,天堂當下即是!我們當下就應當是天神和天女。不過,我們現在背負著囿限的觀念:「男人都是像這樣;女人都是像那樣;我就是這付德行,無可奈何」等等。所以,我們自己的內在有矛盾,和別人之間也有衝突。一旦我們依照密續的觀點去修行,而且體認到每一個男人都是完整的男人,每一個女人都是完整的女人,便能夠化解所有這一切矛盾和衝突。   每一個男人和女人實質上都兼具男性和女性的能量。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所有宇宙能量的綜合體。達到功德圓滿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的內在當下具足,問題只在於要能夠認知它,而這就是密續的修行觀。 非凡的轉化   一般來說,密續所有的諸多修行法門,可以說都牽涉到轉化的原理。現代科學顯示,物質的宇宙和其無窮盡的種種現象︱由最微小的粒子到最大的銀河,都是以能量的形式不停地轉化、演進。我們的身心也是能量體,健康或生病、平衡或狂野,都取決於身心的能量是否調和。只要修行得當,我們大可透過密續的法門駕馭所有的能量,包括平常察覺不到的那些微細卻極具威力的能量,利用它們來成就一切之中最偉大的轉化。我們就是這樣從一個平凡、囿限、困在卑微的自我硬殼中的煩惱漢,昇華為具足無限的慈悲和觀慧、徹底開悟的全覺者。   我們怎麼能夠成就這麼非凡的轉化?到哪裡去找尋所需要的資源,來促成這麼奧妙的轉變?用不著遠求!不必從原子核去萃取,也不需要搭太空船到外太空,到某個遙遠的星球去尋找。密續這種奧妙的轉化過程所需要的基本能量,正是我們自己的欲望能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