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作者 | 北島/ 曹一凡/ 維一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高幹學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記錄的,正是於19 |
作者 | 北島/ 曹一凡/ 維一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高幹學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記錄的,正是於19 |
內容簡介 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高幹學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記錄的,正是於1965-1970年期間發生於北京四中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書中的回憶文字,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記述了這場暴風雨中的個人經歷。本書作者包括陳凱歌、秦曉、牟志京、北島、劉輝宣等,他們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熟悉的名字,也曾是北京四中的學生。他們描寫了在這動盪年代中於北京四中不同角落所發生的人和事,有些敍述往往會溢出校園以外。書中並刊載了超過50張由作者提供的珍貴相片,讓讀者更真實地走進那些場景,更深地感受這一場暴風雨。作者及編者北島表示:「為了盡量容納當年不同的視角和立場,我們特別選取了當年具有代表性或爭議性的人物,同時也兼顧不同類型的角色,但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未能盡如人意。但願今後會有更多的當事人加入進來,完成對這場暴風雨的共同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北島 曹一凡 維一北島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講座教授。其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及榮譽。近年出版的中文書包括詩集《零度以上的風景》、《開鎖》和散文隨筆集《藍房子》、《午夜之門》、《時間的玫瑰》和《青燈》等。曹一凡北京四中六八屆高一 (五) 班學生。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成都,在北京長大。一九六五年考入四中。一九七一年八月分配工作,做燒火工,先後做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有專利成果若干。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工作與生活變動,此後在中關村經營電子科技公司。維一即黃其煦,北京四中六六屆初三 (一) 班學生。一九六九年先赴內蒙古阿榮旗農村挑水種莊稼,後去雲南西雙版納農場砍樹栽橡膠。一九七二年回京閉門讀書。一九七六年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大門。文革結束後,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後到德國科隆大學繼續研讀。一九八九年後,至美國哈佛大學及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訪學。現任職美國聯邦儲備銀行。
產品目錄 北 島 序言牟志京 似水流年劉輝宣 昨夜星辰昨夜風──北京四中的紅衛兵往事陳凱歌 青春劍周孝正 「社教運動」與我秦 曉 四中往事楊百朋 我的「紅色記憶」劉 東 親歷者的見證馮永光 風雨飄搖憶當年王祖鍔 為追求平等而鬥爭趙振開 走進暴風雨印紅標 讀書聲、風雨聲李寶臣 往事豈堪容易想黃其煦 四中的「先生」趙京興 我的閱讀與思考白 羽 一個七○屆眼中的四中高 中 性壓抑與政治中立唐曉峰 走在大潮邊上曹一凡 留在北京
書名 / | 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
---|---|
作者 / | 北島 曹一凡 維一 |
簡介 / | 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高幹學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記錄的,正是於19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0193964860 |
ISBN10 / | 0193964864 |
EAN / | 9780193964860 |
誠品26碼 / | 2680611654007 |
頁數 / | 40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