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屋: 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 | 誠品線上

造屋: 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

作者 郝大鵬/ 劉賀瑋/ 楊逸舟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造屋: 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為龐大的類型——村落民居建築。這種以木材為代表的木構建築營造技藝體系延承了七千年,乃東方建築文明的代表。 如《考工記》所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造屋”二字,強調的是傳統營造思想所包含的自然觀和方法論,是“智者造物”的用心和東方文明“天人合一”的智慧。本書用四個部分,十七節,七百二十六項知識條目,以視覺圖形的方法詳細介紹村落民居建屋技藝,用兩千餘幅圖樣呈現建造過程及場景,力圖說明傳統民居營建工藝的方法與結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郝大鵬、劉賀瑋、楊逸舟郝大鵬,生於1957年,重慶人,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後留校任教,1987-1989年赴法學習。曾任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同時,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協副主席、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美術家學會環境藝術設計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政府規劃委員會委員。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004 第一章 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空間構成 006 1.1基本形態 008 1.2空間構成 011 1.3空間特點 019 第二章 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建築構造 022 2.1屋基構造 024 2.2構架構造 042 2.3牆體構造 070 2.4屋頂構造 116 2.5裝修構造 134 2.6榫卯構造 168 第三章 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工藝.準備篇 178 3.1材料工藝 180 3.2營建工具 220 第四章 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工藝.造屋篇 268 4.1屋基工藝 270 4.2構架工藝 300 4.3牆體工藝 340 4.4屋頂工藝 360 4.5裝修工藝 392 4.6裝飾工藝 414

商品規格

書名 / 造屋: 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
作者 / 郝大鵬 劉賀瑋 楊逸舟
簡介 / 造屋: 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620447396
ISBN10 / 9620447395
EAN / 9789620447396
誠品26碼 / 2682319015005
頁數 / 443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4X17X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為龐大的類型——村落民居建築。這種以木材為代表的木構建築營造技藝體系延承了七千年,乃東方建築文明的代表。傳統村落民居伴隨著傳統農業社會數千年的歷史,用進廢退,成為今天之現實。因時代變遷、工業化的迅速發展等,手工建造工藝和技術工種漸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歷史遺存所剩無幾。
傳統民居營建工藝是民間工匠出於意匠,使用相應的工具或技術手段,按世代沿襲之方法完成的由材料採集至構件製作,至建築安裝成型,再至後期裝修的全套過程,包含了工序、工具、材料、匠藝、習俗等層面的內容。這些是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表現。
今天,當傳統民間工藝逐漸被人遺忘之後,我們才發現它們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如此之豐厚,涵蓋範圍如此之廣闊。視之為中華文明的精神代表,當不為過。
2014年我們承接了中國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傳統村落民居營建工藝保護、傳承與利用技術集成與示範”課題(2014BAL06B04),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對傳統營建工藝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對它的保護和傳承也有了更強的責任感。我一直在想,有沒有更直接、更有效的表達方式來便於它的傳承和發揚?
《天工開物》一書給了我啟示和引導,三百多年前古人就以圖說的方式去記載古代民生的傳統技藝和各種生產場景,這些生動的圖樣至今仍令人賞心悅目。我想,可閱讀、可應用、易傳播、廣受眾,這才是最有效的傳承和保護。
最終,我們決定以圖說的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工藝思想、技術和方法,用四個部分,十七節,七百二十六項知識條目,以視覺圖形的方法詳細介紹村落民居建屋技藝,用兩千餘幅圖樣呈現建造過程及場景,力圖說明傳統民居營建工藝的方法與結構。
以“造屋”作為書名,旨在展現“智者造物”的用心。“造屋”二字,強調的是傳統營造思想所包含的自然觀和方法論,正如《考工記》所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這正是東方文明“天人合一”的智慧。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朋友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是本課題研究組的同事們,他們的辛勤付出和相關的研究成果對本書的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潘召南、許亮、楊吟兵、龍國躍、趙宇、余毅、謝亞平、馬敏、黃洪波、沈渝德、李敏等人,本人更是深表謝意。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為龐大的類型——村落民居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