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 這些看不見的能力, 比成績更重要! 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 | 誠品線上

今すぐやめさせたい 子どもをダメな大人にする36の悪い習慣

作者 田嶋英子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 這些看不見的能力, 比成績更重要! 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內容提綱契領的說明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內容提綱契領的說明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當發現孩子有這些壞習慣時,家長要注意唷!想上廁所卻忍著不說 ◎遇到問題時,用「壓抑」來面對問題不會說善意的謊言 ◎缺乏「同理心」,容易「自我膨脹」不會自我讚美 ◎缺乏「自信」,不認同自己的優點總是撐到最後一刻才交作業◎不貼心,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一被讚美,就想有獎賞 ◎一旦「沒有獎勵」,就會心生不滿爸媽為孩子整理房間 ◎覺得侵犯別人界線沒什麼大不了爸媽幫孩子送東西到學校◎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總是臨時抱佛腳 ◎遇到困難時,選擇「逃避、擺爛」不放過任何一個試吃攤位◎無法分辨「想要與需要」經掉東西、找不到東西◎對金錢無感,對人事物漠不關心總會剩下食物沒吃完 ◎不懂得「惜物愛物」、不會感謝他人聽到爸媽喊「快點」才會動 ◎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每一個壞習慣都提供「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魯蛇、失敗者的36計。●搭配上有趣的情境漫畫,教養概念生活化,貼近父母的需求、閱讀沒負擔。你,決定好怎麼教養孩子了嗎?當你具體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當孩子長大成人後……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做他想做的事?會在什麼樣的公司任職?組成什麼樣的家庭?你是不是時時刻刻懷著興奮的心情想像孩子的未來呢?不管孩子未來選擇哪條路,都希望他能為人正直、內心善良、誠實待人,希望陪他度過人生另一半的,是個溫柔體貼、會照顧他的人……。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本書不是教導你養出一百分的小孩,而是教你如何不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造成的影響,接著再告訴你「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媽寶男、公主病、阿宅、啃老族的36計。例如:◎想上廁所卻忍著不說:遇到問題時,習慣以「壓抑」來解決問題、度過難關,但是出社會後遇到困難,光憑忍耐、壓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爸媽請這樣做!上廁所雖然是小事一樁,卻不能因為是小事而忽視。你更應該要鼓勵孩子勇敢的對老師說:「我想上廁所」。◎不會稱讚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不敢認同自己優點,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遠比自己對自我的判斷及看法重要,最後會導致「沒自信」。爸媽請這樣做!當有人稱讚孩子時,你就在一旁替孩子向對方說聲謝謝,坦然接受對方的讚美!◎經常讓爸媽送東西到學校:因為「反正爸媽會送到學校」,而養成孩子不認為「把東西準備好」跟自己有關的無所謂心態,最後導致孩子養成「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壞習慣。爸媽請這樣做!當孩子上學忘了帶東西,父母要忍住不要幫他送去學校,讓孩子藉由忘記帶東西的體驗,學會負責。◎喜歡逛超市或便利商店的試吃區:一看到試吃區,就會忍不住跑去試吃、一聽到是新商品、限量品就招架不住,長此以往孩子容易養成無法分辨「想要與需要」的花錢習慣。爸媽請這樣做!告訴孩子,花錢要有計畫,有時候不拿免費的東西,反而才是賺到!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是習慣與品格!你認為壓抑自己的夢想,比聽大人的話、努力用功讀書更正確?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成「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聽從父母的話,為了別人的理想而努力」的人?別忘了,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就像無形的遙控器般,讓我們照著他們「想要」的樣子被教養長大,然後照著他們的期望「工作」,把想做的事與喜歡的事拋諸腦後。若換做以前,大學畢業也許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甚至是主管職,但是現在無論碩士或博士畢業,都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機會,未來可能更不適用,因為社會不需要言聽計從的人。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追逐的目標,但是現在社會講求人際關係及做事的態度與能力,而非成績。所以,身為父母的你,必須知道好成績不代表人緣好、能力好,高學歷不等於高成就、高收入,當大學生、高學歷「滿街跑」,畢業證書成了一張「繳費證明」後,除了在乎孩子的成績,你更應該教育孩子比讀書和成績更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斷絕壞習慣。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改變教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聯合推薦育兒顧問╱親子團帶領人/大樹老師(趙崇甫)《戒吼媽》作者/Jaguar小姐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田嶋英子• 親職教育專家 • 1961年出生,畢業於廣島大學教育學院。已婚,育有3子,皆進入一流國立大學就讀(東京大學1人,神戶大學2人),親自實踐並驗證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 大學畢業後,至廣島縣內的高中服務,因懷孕生子離職。之後轉任大型補習班,負責模擬考業務並教授古文、國文科,輔導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或私立名校。 • 2006年對只有考試的教育產生疑惑,於是辭去補習班的工作,開始從事協助為人母者強化教育子女的能耐。 • 2010年展開全國巡迴演講,與民眾深入討論教育議題,2011年擔任株式會社未來創造力的專任訓練師。 • 現為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的專家,從協助解決孩子翹課、學習不佳、不良行為等煩惱,提供兼顧家庭與職場的建議以及如何子女長大成人後重返職場?如何創造生活的意義感?夫婦之間如何溝通等等,從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各種需要出發,給予強大的支援。 • 著有《如何讓孩子說出口、動起來?》■譯者簡介黃瓊仙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希望讓讀者感受輕鬆、愉悅的閱讀經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0章 你是否用「舊觀念」來思考孩子的未來?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忠告呢?「夢想」與「想做的事」全都可以實現不要再用世俗觀念來思考「未來」培養孩子具備「任何時代皆適用的價值觀」就算未來不可知,也要盡己所能好好活著第1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對社會適應不良」上課時肚子痛,卻忍著不上廁所回答老師的音量比老師還小聲不上學就不刷牙不會說善意的謊言每天早上都賴床父母跟著一起準備上課要帶的東西從不自我讚美第2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容易「輕言放棄」總是撐到最後一刻才交作業 一被讚美,就想開口討禮物認為爸媽為他整理房間是理所當然因為「怕麻煩」,所以遲遲不行動老是忘東忘西,都要麻煩父母送東西到學校不管做什麼,「就是覺得累」總是臨時抱佛腳 第3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長大後「人緣差、溝通不良」把「執著」當成美德努力是因為怕失敗、怕被罵 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挨罵時不說話不會說「謝謝」、「對不起」 記不住同班同學的名字做不好的時候,總是有藉口希望自己的事全由自己決定 第4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成為「職場上的討厭鬼」喜歡逛超市或便利商店的試吃區和父母一起做出超完美的暑假作業擁有許多買了卻不玩的玩具零用錢不夠時,會跟爸媽拿作弊沒被發現,就覺得自己運氣好常常丟三落四,東西老是不見每次輪到當值日生時,就打混摸魚第5章 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變得「不在意家人感受」到吃到飽餐廳用餐,總會剩下食物沒吃完始終認為「家事」是父母的事功課沒做完就不去上學成績好,是為了贏得讚賞聽到爸媽喊「快點」才動作不跟家人打招呼認為對自己親近的家人不用費心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 這些看不見的能力, 比成績更重要! 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
作者 / 田嶋英子
簡介 / 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 這些看不見的能力, 比成績更重要! 堅強.自信.不怕困難.受歡迎……:●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內容提綱契領的說明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的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528443
ISBN10 / 9579528446
EAN / 9789579528443
誠品26碼 / 2681741119008
頁數 / 19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0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255g

試閱文字

內文 : 獻給家有幼兒的父母
你現在正為什麼事煩惱呢?覺得做父母好輕鬆?育兒好幸福?你是否曾經想過「到底要如何教養孩子?應該有所謂的『正確教養模式』吧?」
老實說,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在我這麼想的期間,育兒工作一點都不快樂,查本無法體會所謂幸福育兒的真義。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找到原因了!
我之所以對育兒工作戰戰兢兢,是因為我怕被別人指指點點。
不想聽到別人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教養小孩!」
因為不想被另一半、自己的父母、公公、婆婆、鄰居、周遭的人說三道四, 不想聽到任何人的批評,心裡為了得到大家的「稱讚」,所以拚命努力追逐那個看不見的「正確教養模式」。
我一直在找尋會對我說「妳這麼做很棒」的人,渴望大家認同我的教養方法,但是到頭來我發現,自己竟然一直抱著這樣的心態來教養孩子。
我才明白,一直以來我都用堅不可摧的框架束縛著自己和孩子。
這不是愛,這是源於心裡的恐懼所產生的行為,就算努力實踐這種行為,也不會有幸福的感覺。 原來,教養孩子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教養孩子的「正確答案」,其實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你,自己決定就好。
雖說如此,但還是希望能有個指標,告訴自己如何判斷、做決定。所謂的育兒目標,到底是什麼樣的?
首要之務是讓孩子健康長大、培育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就算孩子患有疾病或身心障礙,也要配合孩子的狀況「健康」的養育,這是最基本的。
接下來,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習慣, 還要培養孩子的個性、社交能力及協調能力,讓孩子適應家庭、地區社會、幼兒園、托兒所、學校等團體生活。
最後,要培養自立生活所需的知識及能力、判斷力、行動力。
哇!要教孩子的東西還真不少,對吧!放心,不用覺得害怕或恐慌,等孩子能夠獨立,至少要二十年,只要在這段漫長歲月慢慢教養、陪伴孩子,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至於結果,二十年後就會知道了,在這段期間,父母也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此外,父母不是孩子唯一的人生導師,也不是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的教導。人生旅途上,老師、朋友、同學、學長姐和學弟妹等,孩子所邂逅的每個人或經驗,都是他學習的對象。別忘了,人生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會經歷什麼樣的人生?身為父母的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我們不該害怕某人的批評或失敗,而是應該將內心對孩子的愛,直接傳達給孩子知道,想為孩子做些什麼。
這本書是一本育兒書,但是觀點完全顛覆。
當孩子長大成人出社會後,什麼樣的人會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存在」呢?
如果你是人事部門的人,會錄用什麼樣的求職者?
如果你是上司,希望擁有什麼樣的下屬?
如果是同事,想跟哪種人共事?
如果是客戶,希望對方是什麼樣的客人?
如果是丈夫或妻子,想跟哪種人共度一生?
基於上述觀點,你很容易就能想像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成果)。
只要具體想像最終目標的景象,就能看清現在的問題點(現在辦不到的事)。也會知道該如何改變。
一旦目標明確,就不會再為「別人會怎麼說?」或「孩子會變成什麼模樣?」而擔心受怕,因為你的心中已經確立「穩固」的行為指標。
本書撰寫目的是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透過本書傳授讓孩子「馬上改掉」壞習慣的妙招。養成良好習慣固然重要;不過,在這之前必須先斷絕壞習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育兒期終究會結束,希望那一天到來時,你可以光明正大地說:「就算不是十全十美,但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教養從現在起改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
希望這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內容提綱契領的說明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當發現孩子有這些壞習慣時,家長要注意唷!
●每一個壞習慣都提供「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魯蛇、失敗者的36計。
●搭配上有趣的情境漫畫,教養概念生活化,貼近父母的需求、閱讀沒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