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步道, 環島慢行 | 誠品線上

千裡步道, 環島慢行

作者 周聖心/ 徐銘謙/ 陳朝政/ 黃詩芳/ 楊雨青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千裡步道, 環島慢行:這一條歷時五年、匯聚眾人之力所串連起的環島千里步道路網:  歡迎你隨時背起行囊或騎著單車半天、一天、兩天……  慢慢的走過一村又一村、一鎮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好書1:千里步道,環島慢行台灣第一條環島慢速路網,專為雙腳與單車凸台灣:「千里步道運動」是在二○○六年啟動,由黃武雄、徐仁修、小野三人共同發起的「大地運動」,集結民間社會力量一起探索、串連出一條美麗的環島路網!五年後的二○一一年,專為雙腳與單車凸台灣的國家級環島慢速路網,經過多人探路、試走之後,首次透過出書形式公諸於眾,希望讓更多人體驗享受,並維護認養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環島分段大旅行、精選路段小旅行,應有盡有、各取所需:沿途處處皆是自然風光且充滿特色社區的環島祕徑不獨享,完全公開分享給讀者親身體驗。因此,將全長三千公里環島路網,規劃成七至十天的十二段環島路網,分段路網方便彈性配合可能的時間,以順利完成環島壯舉。另外,以環島十二段大旅行為基礎,挑出最令人難忘且扣合步道運動核心價值的精選路線,非常適合成為單日或兩天一夜以上的深度小旅行。書中更提供在地帶路達人,推薦全台88個非去不可的景點與社區。引動一波的「新環島運動」,響應綠色慢速深度旅遊:透過本書環島千里步道路網大公開,將引動一波「新環島運動」,舉凡離開筆直快速的大馬路,走向美麗蜿蜒的靜謐小徑;不依賴耗能的動力機具,而以雙腳雙輪雙手友善環境的方式展開行旅;跳脫走馬看花的套裝旅遊,代之以融入地方、綠色永續的生態旅遊方式;降低資源的耗費,強調減廢減碳、輕量化與食物零里程;不以達到終點為唯一目的,而是浸淫於過程的深層體驗之中……。啟動守護大地的新公民運動:本書所要彰顯的,不只是環台千里步道路網的分享而已,更重要的是步道運動結合了很多專業者和在地達人,沿途勘查許多文史景點、生態環保據點,走在路上可以去拜訪、去參觀那些景點,而這些景點和社區都展現了台灣文化與自然的特色。本書希望透過環台千里步道的公開,讓大家關心生態保育、地方文史、在地產業,綠色交通、弱勢路權……,同時也讓地方文史、生態、旅遊登山、地方民宿等再次串連並活絡起來,共同認養與維護。環台千里步道,不但是一種兼具健康運動與環境運動的步道運動,更是一種守護台灣文化與大地的新公民運動。好書2:一個人爽遊:東港‧小琉球小琉球:單純的環島,亂晃也有樂趣:小島也有媲美國際航班的接送服務;紅番石最近被叫做花媽岩;無論老少來到島上騎機車亂晃享受青春無敵的FU;在小琉球吃香腸,不能跟老闆說「來一條」!不用刻意安排,隨處都有趣味。同樣叫海灘,生態千變萬化:沒到過潮間帶就不算到過小琉球;原來小琉球一年到頭都能看到綠蠵龜;花瓶岩其實比較像香菇;海邊隨便走走都能踢到珊瑚;貝殼沙灘太浪漫,會有慢動作的錯覺。礁岩、沙灘、潮間帶,小琉球的海灘有多種面貌,任意一處都讓人半天不想離開。觀光小漁村,變身保育島嶼:伴手禮麻花捲太夯,解決小島就業問題;漁船不用刺網,海豚出沒注意;居民白天做生意,晚上組隊巡守陸蟹。過度開發讓環境拉警報,居民和政府開始攜手守護生態。不只如此,回到東港:不只海鮮,低調美食實在太犯規:飯湯當早餐未免太澎湃,滿滿的魚蝦肉筍,是當地人最愛的口味;第二市場迷你肉丸爭奇鬥艷,每一家都有獨門秘方;還有來到東港每一趟都必定偷偷去吃只賣早上和宵夜場的炭烤饅頭。還來不及吃海鮮,肚子就給小吃零食吃撐了。不只漁船,漁業文化完整有看頭:東港魚市場早上的大型魚拍動用山貓、起重機,氣勢驚人;俗稱「夜店」的深夜拍賣則聚集餐廳、主廚和饕客來搶鮮;後寮溪兩岸的漁船密佈,隱身在河岸還有古早的造船廠;水岸冰塢、帆檣林立,襯著岸邊還有著閩式建築,構築難得一見的漁家風情。仔細看著豐漁橋兩岸的漁船,搭載不同漁具代表著不同的漁法和收穫,岸邊在線上用魚鉤穿著一隻隻小蝦的漁夫,都可以告訴你一整天關於船的故事、捕魚的故事、還有他的人生故事。來到老街,看老屋、走訪七角頭:探看東港古老五字街,還有延平路的老屋餘韻;跟著當地人來到全台唯一面陸不向海的蝦米媽虔誠祈福;拐個彎來到東隆宮,觀賞「風少一點」的風調雨順牌樓。即使不是迎王祭典期間,還是可以走訪七角頭,七個承接祭典職務的轎班,可是東港迎王不可或缺的要角呢!好書3: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深入探索恆春半島的山海魅力: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墾丁似乎代表了恆春半島,而熱鬧喧嘩的觀光度假活動讓人忘記了這兒有著台灣第一個國家公園,擁有全台灣密度最高的獨特地形、完整的山海林野生態系;到里德賞鷹、在港口守護陸蟹、水蛙窟的夜訪梅花鹿…,深入社區部落,探訪山野、海濱、溪谷等在地人才知道的秘境和生態,就能夠看見最原始、質樸而充滿生命力的山海魅力。慢遊、體驗,領略半島人文的再發現:分享慢遊、體驗、深入的旅行方式,讓社區居民當個熱情的主人,有如招待老友一般的招呼你,和你分享部落的歷史與傳奇,跟著阿美族的漁撈、排灣族的金工和獵法、閩南人的種茶技術,唱不完的恆春民謠和部落歌舞…,還有還有,還有充滿在地生活情調的風味料理,讓人驚奇的豐富人文風景,一覽無遺。生態旅遊創造新感動:「生態旅遊」到底怎麼玩?恆春半島11個社區用實際經驗,提供一個永續旅遊的範例,充分運用在地資源、展現在地文化,旅人在享受旅行樂趣的同時,也和居民一起成為生態保育與守護環境的一員,讓一段旅程不只有盡興,還有更多的感動。實用資訊,按圖索驥更方便:提供實用地圖和聯絡資訊,節省讀者搜尋資料的時間,一書在手即可出發。【適用讀者】給熱愛旅行、喜歡大自然的人:改用輕裝慢速、吃在地食物等方式走進自然,將更能感受大地的美好、社區溫暖的人情味;因為,以汽機車為主體的旅行方式,只會讓心變得更急躁。分享有心規劃環島壯舉的人:適合環島小尖兵、青少年環島壯遊、不老環島健行者,學校企業等機關團體,甚至可推薦給國外旅人,可分段、分時善加利用的環島路線建議書。周休二日最佳的旅遊建議行程:特別規劃體驗一小段環島輕旅行的建議行程,感受由南而北各具特色的慢速深度的生態與人文之旅,非常適合隨時出發。同步升級更新步道旅行新觀念:包括台灣各地方文史、生態、旅遊登山、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體,同步升級對環島步道價值的認同,一起了解共同認養與維護。想為台灣做事的公部門必讀:掌管光觀、環保、交通、工務等公部門,宜深入了解徒步者與自行車的路權、鄉野三害、步道工程、光害問題、綠色低碳交通等問題,給予這條美麗的千里步道應有的資源投注,讓它成為台灣的重要觀光景點。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策畫 周聖心 徐銘謙 陳朝政 黃詩芳 楊雨青【籌畫】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千里步道運動始於2006年4月23日,由徐仁修、小野、黃武雄聯名邀請眾人共同參與。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的「公民行動」:從找出生活周遭的美麗小徑開始。在串連各種路徑的同時,透過智庫沙龍討論會、路網試走,以及環境和在地議題的參與,也串連起各地的草根力量與社區的活力。歷經五年,於2010年7月透過各地熱情參與朋友們的合力,三千公里的山海環島路網主幹道與山海間東西向主支線已完成串連。至於主幹道連結,深入社區與聚落的區域路網,則仍持續串連、延伸中。想知道更多訊息,歡迎造訪「千里步道」網站:www.tmitrail.org.tw。【執筆者】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永和社大特別助理優質戶外教育推動聯盟召集人出生成長於花蓮。十年來,隨著步道路網的串連腳程愈來愈認識台灣許多美麗精采的小地方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講師著有《週週爬郊山》、《眾神爭奪的國度》、《我在阿帕拉契山徑》等書持續全力推動台灣步道志工運動迄今陳朝政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訊組長,原本只愛待在電腦桌前工作加入千里步道團隊後才開始接觸單車、走路與作步道,學習走入人群黃詩芳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專案秘書台北長大,小時候每年回鄉下外婆家過寒暑假在圳溝旁摸蜆仔抓螢火蟲的回憶至今仍深刻難忘為讓孩子擁有更快樂的童年,現移居頭城。希望能一直過著與土地貼近的生活楊雨青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秘書,本身是缺乏行動能力的資深宅女參與千里步道運動之後,隨著到台灣各地走動開始學著認識這塊土地上的美好,努力分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共同推薦】跟著千里步道環島走透透 田秋菲•何献瑞•卓政宏•林三元•姜惠琳•紀政•連錦堅•張曉風•陳文彬•陳曼麗•曾志朗•賀陳旦•黃淑德•劉克襄•魯文學•賴榮孝•謝怡芬-Janet 【編 者 序】千里步道上綴滿粒粒珍珠 周聖心 【十周年改版序】歡迎加入步道運動的下一個十年 周聖心 {Part One} 千里步道,始於足下 千里步道運動是一群熱愛環境、勇於做夢的人的偉大夢想,而運動的三位發起人:黃武雄、徐仁修及小野,是如何詮釋他們心目中的千里步道?對這個夢想的實踐,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發起人的話1】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黃武雄 【發起人的話2】千里步道,讓人和土地重新連結、關懷自然 徐仁修 【發起人的話3】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 小野 {Part two} 環島千里,路上風景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選擇十二條精選路線,藉以訴說這五年間我們所看見的風景,以及千里步道運動的深刻內涵…… 00、行前通知,旅人必讀──響應「輕裝慢速.節能減廢.無痕旅程」的環島旅行 【12條環島協奏曲路線全覽】 01、走一段千里步道——從「漢順上學路」開始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漢順上學路 隨著都市擴張,搭船渡過青潭的光景不再,而一條上學路,成為鄉愁之路……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新店-蘇澳 全長131公里,穿越桶后進入宜蘭,感受先人開墾移民足跡…… 02、慢行島嶼之東——蘇花行腳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蘇花行腳 只有慢行,才能感受到浩瀚海洋與巍峨山峰夾縫中的壯麗景致……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蘇澳-光復 全長131公里,登東澳、大南澳越嶺道,穿行不同族群移墾的聚落…… 03、山海之間的縱谷記憶與風情——浪遊縱谷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浪遊縱谷 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懷抱著一片沃土,不僅山光水色,更有溫厚的人情……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光復-台東 全長156公里,低碳、減廢,浪遊於花東縱谷中…… 04、聽見海的聲音——走近阿塱壹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阿塱壹古道 原始的海岸,有圓潤的南田石、不定期拜訪的嬌客綠蠵龜……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台東-恆春 全長150公里,行經台灣最美的原始海岸線──阿塱壹古道…… 05、一條生命歸鄉旅程——從原鄉到客庄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屏東六條路線 排灣、魯凱、客家、閩南、平埔族群薈萃,呈現出多樣的文化生活與景觀風貌……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大武-內門 全長168公里,展現熱帶島嶼風情與八八風災後的重建能量…… 06、追尋海洋與大圳的記憶——台江青春夜行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台江夜行 沿途有海濤聲,夕陽餘輝,螢火蟲飛舞,以及鄭成功開台歷史故事……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內門-斗六 全長171公里,走在充滿新綠的鄉村,感受好山、好水、好人情…… 07、來去虎尾,追火車——百年糖廠文化路徑 【精選散步地圖.一日遊】虎尾追火車 追逐糖廠運蔗的「五分車」,趁著不注意抽出青白蔗枝,咬下一口感受甜滋味……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西螺-七股 全長117公里,水圳河海交錯縱橫四百年來的人文風情…… 08、屬於我們的大河戀——溪南溪北走一回 【精選散步地圖.三日遊】彰化試走路線 大河沖積出平原的豐饒、孕育了在地文化,但也形成溪南、溪北不同的生活樣貌……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卓蘭-溪州 全長104公里,島嶼最豐美的平原地段,親炙果樹稻米的故鄉…… 09、念念山線.戀戀山城——千段崎古道、舊山線鐵道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台中試走路線 騎一趟以藍天綠蔭為伴的自行車道,試著重新找回鐵道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斗六-獅潭 全長164公里,途經東勢、石岡、南投,九二一重建力量震懾人心…… 10、台北.里山——環台北一週的新郊山運動 怎麼串連現代的環台北路線?這條路線,延伸出新郊山運動的思維……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獅潭-新店 全長153公里,竹苗地區山線風光秀麗;沿線客庄令人駐足、流連忘返…… 11、千里步道第一個示範區——宜蘭示範區談農村生態復育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宜蘭區域路網 邀請你親身感受沒有水銀燈、除草劑、水泥護欄等「鄉野三害」的農村小逕……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東部海線 全長641公里,徜徉於西太平洋的海風與東台灣壯麗的山光美景之中…… 12、一生要去一次的巨大地景——彰化海岸行腳 【精選散步地圖.二日遊】彰化鹿港-芳苑普天宮 寬闊近三千公頃的泥灘地,餵養了潮間帶的豐富生態,更是在地人的經濟來源…… 【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西部海線 全長618公里,聚落與海洋的交界,台灣土地由源頭到盡頭的故事…… 【千里步道的起點,公共政策的整合】公共對話,山海圳綠道文學開講 吳茂成

商品規格

書名 / 千裡步道, 環島慢行
作者 / 周聖心 徐銘謙 陳朝政 黃詩芳 楊雨青
簡介 / 千裡步道, 環島慢行:這一條歷時五年、匯聚眾人之力所串連起的環島千里步道路網:  歡迎你隨時背起行囊或騎著單車半天、一天、兩天……  慢慢的走過一村又一村、一鎮又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6968341
ISBN10 / 9576968348
EAN / 9789576968341
誠品26碼 / 2681359087003
頁數 / 2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40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首次將國家級環島慢速路網全公開,是一本非常與眾不同的旅行文學書與環島工具書。

試閱文字

內文 : 【發起人的話1】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黃武雄
  「試想,一條環島的「11號國道」,專為雙腳及單車所提供的美麗步道;
  試想,一條沒有水銀燈、除草劑與水泥護欄「鄉野三害」的山徑古道;
  試想,一條不經大興土木,就能串連起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千里步道。」
  ──黃武雄,〈夢想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
  經常聽聞人們由於長時間生活在城市中,一到假日便想盡辦法往戶外跑,藉以釋放有如水泥般固結窒悶的生活壓力。然而也愈來愈多人發現,即使到了郊外,「水泥」仍如影隨行,「現在到處都是水泥化,很多山路也都是水泥化了……;山壁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山崖也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黃武雄老師便形容,「人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排水溝一樣。」

  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黃武雄老師、徐仁修老師與小野先生等發起人的號召下,千里步道運動正式啟行,盼透過環島路網的建立,串連起各地美好風光與社區,並拋出議題引發社會討論、帶動公民參與,其中「鄉野三害:水泥化、水銀燈與除草劑」正是一道刻不容緩卻又不容易解決的習題。
  千里步道,不只是步道……
  由於喜愛獨自步行在鄉野小徑中,黃武雄深刻地觀察到,水泥化、水銀燈及除草劑正是破壞鄉野環境與景觀的重要元凶。他生動的形容,走在兩側都鋪滿水泥的山路中,就像走在排水溝,看不見外頭的景色,也無法走近就在路旁的小溪,「望不到未來,也望不到世界……。」

  擔心山壁崩塌、擔心洪水或溺水、種種擔心……,於是人們用水泥框出一個「安全」的世界,人們因為過度的擔心、不安全感,反而將整個環境塑造成今天水泥化的樣子,嚴重破壞生態、破壞環境。而被廣泛大量使用的除草劑,則使得農村鄉野經常可見路邊成片枯萎焦黃的草叢,黃武雄認為,這些年台灣開發得過了頭,「整個開發的過程,我們完全忽略了精神生活、忽略了自然之美,更是忽略了環保與生態。」

  「我們還是一直沒有回過頭來好好珍惜這些東西,」黃武雄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變得非常窄迫,「緊張、快速、注重所謂效率」;他說,有很多問題應該重新去思考,而千里步道提出一些願景、一些議題,讓大家重新思考我們要經營出什麼樣的生活環境、跟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相對於社會主流,這是極其微弱的聲音,但這樣由下而上的討論和公民參,與將會讓這個社會慢慢變得成熟。

  千里步道運動關心的議題包括生態保育、地方文史、在地產業,綠色交通、弱勢路權等,尤其是行人與單車的路權,黃武雄特別指出,由於台灣大部分的道路都為汽、機車設計,行人與腳踏車幾乎沒有存活的空間,而千里步道串連的環島路線不只是在鄉間、山野與海邊,也會經過城鎮與都市,若有一條管制汽、機車的路線,有可以安靜下來而不用沿途躲車子的人行空間,這樣的環島路網將會變得更吸引人,甚至成為台灣在國際間重要的象徵和景點。

  黃武雄舉例,日本的道路兩側都有很寬的,讓單車與行人使用的空間,「腳踏車跟人所占用的路面常常超過汽、機車的路面」,他說,因為路幅較寬,騎單車的人不會威脅到行人的安全;反觀台灣近幾年興起的單車熱潮,則是朝向休閒化,單車道幾乎都設在河濱,然後與行人步道擠在一起,威脅行人安全。本來單車與行人可以共純的,因空間窄迫,變成對立。
  在都市裡想要爭取單車與行人的空間,何其困難。黃武雄表示,千里步道提倡單車生活化,希望讓單車成為一種交通工具,上班或上學都可以走路或用單車代步,減少了汽機車的污染,整個環境和生活品質就會提升。
  千里步道是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伴隨著諸多參與者對千里步道運動的想像和著力,環島路網逐漸串連成形,談到對路網最初的想像,黃武雄說道,由於山有山的景觀、海有海的風趣,環島路網的基本設計是沿山一條、沿海一條,加上台灣許多東西向的河川,可以把山與海的兩條路徑,密集的串連起來,形成很多方格子的的環狀路網。「千里步道網不只是一個路網,更重要的是步道運動結合了很多專業者和在地達人,沿途勘查許多文史景點、生態環保據點,走在路上可以去拜訪、去參觀那些景點,而這些景點則說明或展現了台灣文化與自然的特色。」他舉例,比如鍾理和紀念館、虎尾布袋戲館和糖廠、宜蘭酒廠,還有鍾肇政人文步道、瑞穗的掃吧遺址、過港的貝塚等,「這些景點就像珍珠,千里步道網就像一張大漁網,而這張大漁網掛滿著無數珍珠,構成了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目前這個步道的初步規劃已經完成,下一階段就是與公部門討論,將千里步道的理念具體落實。黃武雄說,路是人的腳跡走出來的,而慢慢形成的路跡是最美的,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過度開發,「所以要慢慢把它恢復過來」。重回自然、減少人為,再加上一些適當管制,而這些都需要更多社區與在地居民的參與。

  黃武雄分析著:過去,很多人存在一種幻想,認為有車潮就會帶來錢潮,「但這只是一個想像,因為汽機車往往只是呼嘯而去」,人們最終不會停留在這裡;他認為,我們要的是「人潮」,當人們走路或騎腳踏車經過的時候,他們會注意週邊發生些什麼事、會察覺這邊有間小店或什麼吸引他們的有趣事物,他們才會留下來停駐或住宿。黃武雄說,千里步道運動,不只是中產階級的運動,也同時照顧地方產業重視「小民生計」。「千里步道路網經過的地方會帶來商機,因為「腳跡就是肥」,社區也將因此而活絡。車潮只有帶來破壞,給地方居民會發的幻象,其實只是方便土地炒作,方便大財團進來開發,留下一大堆問題,一大堆環保生態的問題,把台灣原有山海之美,變得醜陋不堪。

  因此,千里步道選定宜蘭開始推動「示範路段」,與地方居民對話、取得公部門支持,「提出我們認為比較理想的道路規劃,例如縮減水泥路面及拆除護牆,恢復道路兩旁的綠帶及植栽,近河溝處自然親水,周遭以人工割草代替殺草劑,減少光害。」黃武雄說,示範路段的推動,必須與在地力量結合,與社區農民漁民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改變主流的觀念。推動的過程,包括宜蘭的農路、雲林示範道和台南山海圳綠道等等,將會在千里步道網站上持續披露,各地可以參考,以此參與認養、維護其中一段。

  當作獻給孩子的成年禮
  「走在這樣一條路,讓你的心可以安靜下來,」黃武雄說,他喜歡獨自走路,夜裡或白天,山裡或海濱,一個人慢慢走路,可以想很多東西,有些時候欣賞周邊的景物,沐浴於日月星光,接近蟲鳥花草、甚至默默的進入內心世界,靜靜的跟自己對話,這對於每個人,是重要的生命經驗。「即使對從一個年輕人來說,」他說,在這塊土地長大的孩子,每天都在考試的壓力、在父母教師的督促下過日子,而空間擁擠的城市,能給孩子去感受的東西又很有侷限。「孩子們是望向未來的,」孩子們長大前,若能以自己雙腳踏上這塊土地,踩單車或走路,沿著這一條美麗的千里步道,去遊歷,去經驗,繞行台灣一週,「這對孩子們會是滿有意思的成年禮。」(採訪撰文.陳朝政)

【發起人的話3】千里步道,讓人和土地重新連結、關懷自然 徐仁修
  荒野保護協會創會會長、自然生態攝影家、作家,同時是二○○六年共同號召千里步道運動的三位發起人之一的徐仁修老師說,若問他什麼是「心曠神怡」,「我會說,是當你走到一個地方,全身細胞告訴你:『現在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念的……』,那就是心曠神怡!」
  徐仁修回想二○○六年,黃武雄老師提出發起千里步道的夢想,「對我而言,什麼是步道?」他認為,步道是相當荒野的地方,走在荒野的步道上與走在台北的巷子不一樣,「當你回到荒野,就是回到你生命真正的鄉愁。」
  而透過步道,不僅與自然連結,也是與人的連結,「我想,關心大自然有很多角度,但是人非常的多,所以需要有不同的協會、團體,最後共同達到相同的目標,」因此,徐仁修說,即使他必須忙於透過文字、影像、演講傳達理念,但仍願意共同發起,並希望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也能參與千里步道運動。
  提起荒野與鄉愁,徐仁修想起小時候逃學的去處,一處屬於他的「秘密花園」。「童年的那條溪非常美麗,」他說,河的兩岸種滿岸樹,只有轉彎處因為有大水流過,樹離岸較遠一點而有片沙灘,就是人家說是荒野的地方,「那裡有棵大樹,我常常坐在樹下,只要安靜的坐個十分鐘,就會慢慢發現,原來我們稱作荒野的地方,住了許多生物。」
  徐仁修認為,這就是荒野在他心中最早的銘印(Print),也成為他鄉愁的一部分,「有鄉愁就表示有故鄉,即使在最寂寞的時候,鄉愁也會給予源源不斷的力量,」他說,即使到了現在,不論是自傳式小說或前些年出版的詩集,寫的都是那時的環境與朋友,「而我喜歡探險,也是那時候奠定的。」
  然而,這條長滿岸樹、灌溉兩岸的美麗小溪,卻在徐仁修出國回來後全部變了樣,「那些縣議員、鄉公所,弄了一大筆『地方建設經費』,把岸樹都挖掉變成水泥護岸,把小溪變排水溝。」徐仁修認為,現在的環境會有這麼多問題,就是因為成人缺乏環境教育,「所以要從小開始學習!」
  荒野保護協會在一九九五年成立,「一開始我就確立了荒野的兩個主題:『棲地守護』和『兒童教育』,」徐仁修認為,對大自然而言,哪裡是荒野?「就連沙漠都不是荒野,都有許多生物,」因此,荒野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無法獲取經濟利益的就叫做荒野,「那是人類的偏見,是人的心荒了!」
  大自然的人工化,不僅是生態環境無以復存,連帶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被拉開、產生隔閡。「從前我們村莊還有一條溪,從頭前溪引過來,」徐仁修說,村子裡的婦女們經常四、五點就到小溪邊洗衣服,「為什麼美國人需要看心理醫生,因為人與人的隔閡太遠,」但在村子裡的洗衣場,心裡的壓力就隨著洗衣服時一個告訴一個,說出來、得到安慰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此外,即使環境意識在當前的台灣社會逐漸抬頭,圳溝水泥化依然是農村的現況──為了方便維護而不願意恢復自然圳溝。千里步道在農村推動示範區,強調去除草劑、減少紐澤西護欄、水泥圳溝與光害等,也常常遭遇到一些挫折。「這就像吃東西只追求吃飽而不求美味一樣,」徐仁修認為,這樣實用主義者的想法,還停留在最基礎的求生存的狀態,只求省工。
  隨著開發主義與安全感的無限擴張,我們失去的愈來愈多。「台灣不僅不關心別人,連自己都不關心,環境也愈來愈糟,」徐仁修表示,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以前為了賺錢而破壞自然,以為破壞一百塊賺回一千塊是值得,「但現在賺了一千塊卻還是繼續破壞,而且威力更大!」
  「哥斯大黎加的山區有一片五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原本政府想要全部砍掉來開發,」徐仁修說,有個北歐團體得知這件事,便詢問哥國政府:這片森林砍掉後可以有多少獲益?政府估計有二十萬美金。於是,這個團體號召北歐的小朋友募款,給哥斯大黎加政府二十萬美金,希望他們不要砍樹,並且之後每年再給五萬美金,最後這片森林被留下來成為國家公園。
  徐仁修指出,台灣是一個島嶼,向全世界做生意,也是在破壞全世界,「而千里步道提供一個與自然連結的機會,我們可以挑幾條美麗的步道舉辦活動,讓人們開始感受串連步道是為了什麼……。」他相信,和土地重新連結可以得到許多回饋,雖然這些回饋有時候是看不見的,「千里步道正是讓人們得到去關懷(環境)而不尋求回報的機會。」

【發起人的話3】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 小野
  就在捷運麟光站附近,一派熱鬧街景轉進小巷卻立即能趕受到一股清涼迎面襲來,眼前竟是截然不同的綠色原始風貌,「這就是我最常走的步道,」前華視總經理、作家、電影人,亦是二○○六年共同號召千里步道運動的三位發起人之一的小野老師說,他的母親便常在這裡爬山,「即使她過世前不久,因為非常衰弱而毫無興趣,我們還是推著輪椅帶她來富陽公園看螢火蟲。」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一九九四年前為一處軍事管制的廢棄彈藥庫,經過在地居民建議,並於一九九七年開始在荒野保護協會與台北市政府等單位合作規劃下,正式於二○○六年十月重新以保育自然生態為目標的森林公園面貌見世。
  步道的安靜,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千里步道也是從二○○六年開始的,」小野坐在富陽公園自然生態演替區前的木造涼亭下,緩緩道出二○○六年影響他人生甚鉅的三件事。「二○○六年二月,黃武雄老師跟我提了千里步道的想像,」他說,他一開始搞不太懂什麼是千里步道,但覺得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偉大的事他就願意參與。隨後,他獲聘成為華視公共化後的第一任總經理,期待可以透過媒體的力量,為千里步道運動做些什麼;同年年底,紙風車兒童劇團的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開跑。
  「台灣地處亞熱帶,颱風、地震頻繁,感覺是個很急躁的地方,」小野說。相較之下,千里步道是用比較「安靜」的方式改變社會,「我後來才慢慢想通什麼是千里步道,」走在軍事遺跡的石階上,小野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步道,寂寞的時候、孤獨的時候就會去走的步道,將這些步道串連起來,這就是千里步道。
  因為兩位姊姊就住在附近,加上母親過世前也經常在富陽公園走動,富陽公園成了小野最常走的步道,「我會挑人比較少的時候,比如中午十一點大家在用餐,或是早上人家運動之後,」小野說,這時候的富陽公園沒有什麼人聲,可能走了好長一段才會遇見正在聽廣播的老先生,播音機放送著戲曲或賣藥的廣告,「這是另外一種安靜。」
  「我的姊姊在這邊住得更久,每當家裡有什麼不愉快的時候,她就會來走步道,」小野覺得,步道有種神奇的力量,因為步道兩旁長了許多植物,它們就靜靜的待在那裡,「這讓我想起王維的兩首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有次到富陽公園來,看到一位攝影師一直對著一株觀音座蓮蕨和姑婆芋的中間猛拍,」小野說,「但我走靠近看,卻什麼也看不到,便問他是在拍什麼?」這下才知道,原來那人是在觀察「五紋鬼蛛」。「五紋鬼蛛很有趣哦,」小野說,五紋鬼蛛會在兩片葉子間織出「防空壕」,防空壕和捕獵昆蟲的網子則有幾條線連接著,「牠就在防空壕和網子間不斷遊走。」
  當獵物上鉤,五紋鬼蛛便將昆蟲拖回防空壕;若是天敵螞蟻出現,牠就帶著食物跑向蜘蛛網躲避攻擊。「我覺得,千里步道就很像五紋鬼蛛在防空壕與蜘蛛網間拉起的線,」小野說,千里步道就像是將人帶向生存與安全的路。
  你我他的步道,串起來就是千里步道
  「進步的社會,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會很重視,」小野認為,若要台灣更進步,或許得讓人們的話題圍繞在哪裡有螢火蟲、何處有大樹,「我希望,以後每個台灣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然後串連起來,變成千里步道。」
  位於能遠眺一○一大樓、盡為水泥樓房所包圍的都會郊山公園,有著開闊明亮視野的觀景平台,邊緣是棵婀娜生姿的相思樹,站在樹下,小野說,「我希望,未來能牽著比我小六十歲的小朋友,一起去走千里步道,然後告訴他:『有一年,我們說想要有一條千里步道,很多人說不可能,但我們做到了。』」

【編者序】千里步道上綴滿粒粒珍珠 周聖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
  中學時因為不善背書,想避開史地,所以讀了甲組。到了後來才知道,就算只是要應付史地考試,也不能單靠背誦死記,尤其,史觀和地理感,更需要以文化作為整體掌握和脈絡理解的基底;我的台灣史地學習,一直遲至參與步道運動,走訪各地進行路網串連時,才得到全新啟蒙的機會;因為,唯有當你一步步慢行深入在地時,才能更真實的體驗我們所生活的這塊土地,之傷、之美、之夢。
  還記得千里步道甫發起的二○○六年,一天早晨在公園裡,一起運動的媽媽們看到報上報導,便興奮的問我:「千里步道在哪裡?什麼時候帶我們去走一走?」步行、走向遠方的想望,不論是誰、在人生中某個階段或許多時候都會自然萌生──雖然每個人的理由和目的都不一樣,但不論步行的目的為何,都有著共同的核心內涵:透過身體的移動、心靈的鍛鍊、視野的延伸,不僅能暫時逃逸框架,溢出原本慣習的生活軌道,同時還能強健體魄、接近自然,創造無限的精神之美;而在走向他鄉的旅程中,遇見社區、遇見他人,因為是路過、是短暫,常常更形浪漫、珍貴,也因此許多小說和電影,即是以旅程作為生命轉折與蛻變的場景。
  小小島嶼,處處都是小宇宙,說不盡的精采與故事,每一次行旅,都是再一次生命的展讀;而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就像一首永無休止的樂曲,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千里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因此,這本書不以帶你去到觀光名勝為目的,而是透過參與步道串連最深的五位核心夥伴的眼睛和感動,要將我們在串連三千公里環島主幹道過程中,最縈繞不去的路上風景、土地記憶、生命故事與社區印象,透過樸實的筆,分享予你。書中每條行腳浪遊路線,都盡量避開川流不息車潮的大馬路、且緊密扣連著不同在地特色、生活內涵與價值。例如:
  沿著南勢溪畔充滿六○年代自然野趣的童年上學路、拉扯於環境守護與開發主義之間的蘇花線、徜徉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懷抱間有機綠活的浪遊之旅、島之南境亟待守護的最後一段珍貴原始海岸線、盤根交錯充滿原客風情與猶如歷史劇場重現的南島路網,當然也有以嘉南大圳為橫軸串連山海的台江青春夜行路、或是蜿蜒於母親之河濁水溪流域間的社區走讀、以百年糖鐵軌跡為肌理所鋪展開來的兩鐵並行與世紀交會、廣袤達三千公頃蘊含豐富潮間帶生態的大城芳苑海岸、靜謐隱於竹苗山巒間的客家聚落與停駛十二年後重新復駛的舊山線所代表的歸鄉情懷,以及大台北盆地為腹地,結合社區都會自然健康手作創意等多元主題的台北里山新郊山運動,和將浪漫夢想化為具體實踐的宜蘭太和八寶示範道的點滴故事……。透過十二篇精選路線主文的呈現,以及在地生活達人的帶路,要陪你一起走向遠方,展讀屬於這塊土地的記憶、當下與未來。
  夢想的種子已在你的心中悄然萌芽,有一天,你將拾起行囊,走向遠方,走向無限;而這條匯聚眾人之力所串連起的環島千里步道路網,也將因你的啟程,譜寫出更多動人詩篇與行旅故事;而我們的美麗之島,也將因眾人的夢想澆灌,不再有過度的水泥與工程、毒害山川農田的除草劑、和迫使我們閉上眼睛的夜間強光……。有一天,你我攜手同行,步道已然成蔭,化為綠道,串成一張美麗的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