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善: 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 | 誠品線上

求善: 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

作者 苑舉正
出版社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求善: 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斯多噶哲學持續關注的,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極度在意的問題:如何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斯多噶哲學讓我們充分理解:生活中的負能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斯多噶哲學持續關注的,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極度在意的問題:如何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斯多噶哲學讓我們充分理解:生活中的負能量,來自於我們對自己能力的不了解。斯多噶哲學發展的核心:從知足常樂,到合情合理;從認識自己,到追求善良。 人都會做出對自己有益的、看似好的選擇, 問題在於:如何區分善惡好歹呢? 當我們無法確認自己的判斷是否為善時, 會感到悲傷、徬徨,甚至焦慮。 這時候,你需要來一點斯多噶! ‧當你面對挫折,斯多噶哲學說: →分辨什麼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什麼不是;為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難過,就等於害自己不幸福。 ‧當你覺得厭世,斯多噶哲學說: →用正面情緒取代原有的判斷;我們對事物的判斷,才是導致負面情緒產生的真正原因。 ‧當你欲求不滿,斯多噶哲學說: →透過理性制約,將盲目的欲望變成富有堅強意志的行為,進一步完善我們的生命。 ‧當你感到恐懼,斯多噶哲學說: →不要逃進過去或未來!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想像,以免在心神不寧時做出錯誤的判斷。 求真很重要,求善更重要。 我在上課的時候問學生:「什麼是好學生?是充滿真知呢,還是充滿善良?」 同學們聽了這個問題以後,面面相覷、表情漠然。於是,我問:「認為應該充滿真知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人。我再問:「認為應該充滿善良的請舉手。」結果,大多數學生都舉手。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結論:求真很重要,求善更重要。 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很多人未必在乎真假,但是對於善惡可是很認真的;你、我、他都不例外。 每一個人都會在善惡好壞之間做出選擇,並期待選擇結果對自己及他人有利。但我們太容易依賴直覺,卻不知道區分善惡好歹,靠的不是直覺,而是更深刻的思考。 ──苑舉正 斯多噶哲學的核心,是在討論不受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影響而浮動的「普世行為準則」,進一步談論人類該如何才能「善生」。面對變化迅速的外在環境時,我們應該「順應自然」;透過對欲望的制約,強化「倫理德性」,讓我們不至於為惡;經常「鍛鍊理性」,以回應生命中各種情境與情緒。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苑舉正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哲學系主任,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國際邏輯、方法論及科學哲學協會臺灣分會」(LMPS TW)主席、臺灣哲學學會理事(曾任副會長)。為考試院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負責公務員哲學素養的訓練。於臺大創新教學教育平臺 Coursera 開設的公開課《活用希臘哲學》,獲全球數十萬華人蜂擁選修,並經常受邀至各大學、學生社團與社會團體舉辦講座,也充分利用網路與電視媒體,如「TED × Taipei」、財經電視頻道,發表理念,希望透過各種普及哲學的方式,讓大眾發現哲學的重要性,體認哲學思想的價值。著有《求真》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不是為了定義善良,而是為了持續追求 前言 為什麼我們要求善? 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哲學/為什麼道德判斷必然面對困境與兩難? 為什麼斯多噶哲學「有用」? 第1章 從社群到普世──「求善」在歷史中的轉換 「求善」是種滾動式歷程/理性是求善的基本/實現人生目的的兩種方式 亞里斯多德的社群主義/改變時代的亞歷山大大帝/受東方思想影響的希臘化哲學 第2章 芝諾與斯多噶 希臘化時期的世界/被蘇格拉底深深吸引/犬儒學派的影響/斯多噶哲學的普及 芝諾哲學的三元系統 第3章 斯多噶哲學的發展 斯多噶哲學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學說系統建構期 第二階段:從希臘到羅馬時期/第三階段:羅馬帝國時期 第4章 萬事萬物彼此相連──斯多噶哲學的物理學 萬物存在之理/「神」是一切的本源與結果/個體因果論 造物者的完美設計/四種非個體存在 第5章 認知的結果如何為真?──斯多噶哲學的理則學 從「信念形成語句」開始/語句是表達真理的第一步 展示語言的意義:命題邏輯/命題邏輯的推理規則/要多真,才能稱為知識? 斯多噶哲學與懷疑主義的爭論/信念與印象:論證知識的起點/真理的標準 知識的無錯性/斯多噶理則學的功能 第6章 我們如何與他人息息相關──斯多噶的倫理學 順應自然/德性的定義/情緒/同理心(Oikeiōsis)/無關緊要/善惡之間 命運/責任/世界國家 第7章 學說的轉向──從系統性理論轉而重視生活現實 斯多噶三元架構的轉變/以綠洲為例/「事實」就是「應該做的事」 小加圖引發的斯多噶風潮/心靈平靜與自由/羅馬時期的斯多噶哲學特色 第8章 塞內卡 複雜與饒富戲劇性的人生/以書信為主的哲學治療/靈魂理性一元論 意志與自我/人是會進步的/克服情緒/行為的「正確」與「適當」 憐憫的價值/「兼善天下」與「獨善其身」的平衡/一切都是必然:自然法的基礎 第9章 愛比克泰德 出身奴隸的斯多噶哲學家/追求幸福的哲學生命/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對印象的適切判斷/順應創造,活出哲學的生命/獲得幸福的理性鍛鍊 意願與自由的價值/情緒的調適與自我訓練/時時自我教育 讓實踐斯多噶哲學變成流行 第10章 馬庫斯.奧里略 名副其實的「哲學家皇帝」/結合系統理論與生活實踐/《沉思錄》 刪除意象,才能做出正確判斷/正義,世界城邦的價值/人人都是整體中的一分子 結語 斯多噶哲學能為我們的未來做些什麼?

商品規格

書名 / 求善: 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
作者 / 苑舉正
簡介 / 求善: 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斯多噶哲學持續關注的,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極度在意的問題:如何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斯多噶哲學讓我們充分理解:生活中的負能量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372884
ISBN10 / 9861372881
EAN / 9789861372884
誠品26碼 / 2681840587005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臺大最受歡迎哲學教授最新課程!以斯多噶哲學為主軸,為我們重建「求善」的準繩,成為現代人的生命解方。

試閱文字

自序 : 不是為了定義善良,而是為了持續追求


臺灣大學是所好學校,招收好學生。於是我在上課的時候問學生:「什麼是好學生?是充滿真知呢,還是充滿善良?」

同學們聽了這個問題後,面面相覷、表情漠然。於是,我問:「認為應該充滿真知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人。

我再問:「認為應該充滿善良的請舉手。」結果,大多數學生都舉手。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結論:求真很重要,求善更重要。

這其實也是我多年在臺大教授西洋哲學史的心得。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很多人未必在乎真假,但是對於善惡可是很認真的;你、我、他都不例外。

求善行好是人性的根本,每一個人都會做判斷,在善惡好壞之間做選擇,並期待選結果對自己以及他人有利。這好像在說,求善就是我們的天性。

那麼,有必要從哲學的角度來寫這本書嗎?這不是每個人都該去做的事情嗎?這麼說其實也沒錯,不過因為我們在乎善惡的緣故,做出的判斷如果不正確,我們就會感覺很難過,甚至焦慮。

我自己也不例外,經常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使情緒大受影響。所以,我藉由西洋哲學史,並透過斯多噶哲學,把求善的道理說出來。

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可以知道,求善的道理並不容易,甚至很複雜。

有一句指責別人的話「不識好歹」,可以說明這複雜性。

這句話很有哲學意義,而且我們常常聽到有人用這句話指責別人。但是,指責他人時或許沒有想到,這句話裡面包含了幾個哲學重點:

首先,這是一個以「不」開頭的否定句;第二,這裡所講的「識」是認識;第三,這句話預設區分好歹的標準。這三點其實都很複雜,不過說話的時候,我們往往都忽略了。

當我們否定別人的時候,經常理直氣壯,並自我肯定。然而,這是錯誤的,因為否定別人並不代表你就能肯定自己。

這是蘇格拉底的討論方式,也是西方哲學的起源,因為蘇格拉底的哲學就是以否定別人的意見為主,接著展開一連串的對話與討論。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

蘇格拉底先說,他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他什麼都不知道!這個立場讓他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否定別人肯定的事,並告訴被他否定的人,我們在持續不斷地求善。

其次,就是有關認識。哲學中所講的「認識」,是「確定我知道的內容為好」。如果你沒有肯定自己說話的內容,如何能斬釘截鐵地否定別人所說的內容為歹呢?

最後是區分好歹的標準。人都會做出對自己有益的、有幫助的,以及好的事物,問題在於:如何區分好歹呢?

我們必須要知道,做出區分的時候,不能僅靠直覺或當下的判斷,需要有一套判別的標準。那麼這套標準又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構成我寫《求善》的部分動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太容易用直覺做判斷,卻不知道區分善惡好歹並非依賴直覺,而是更深刻思考的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哲學錯誤導致我們與他人交往時出現非常多爭議。無論是在政治、社會,或是經濟,甚至文化,我們都因為各持己見,爭得面紅耳赤。

在政治上,我們經常聽到不同黨派的人彼此攻擊、批判,甚至謾罵。

在社會上,我們對所謂的社會福利與社會正義,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想法與意見,辯得臉紅脖子粗,卻沒有辦法達到共識。

在經濟上,我們弄不清楚,發展經濟的成果,應該是由私人得到呢,還是由全民所共有?

在文化上,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文化最好,別人的文化無論再好,也是有缺陷的。

這些問題極有可能都沒有答案,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它們導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許多影響,並構成困擾。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從哲學與歷史的角度,看前輩們如何面對它們。

我不能說《求善》這本小書可以為這些大問題提出什麼答案,但是我很明確地知道,所有的爭議都來自我們對於「什麼是善良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對我們有益的」有不同的意見。

為了解決這些爭議,為了達到共識,我們必須在普世的基礎上,讓「求善」這件事能超越我們的限制,朝向理想境界發展。

感謝多年修課的學生,他們容忍我針對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斯多噶哲學所做的摸索與探討。我生動地記得你們所問的問題,以及我們的討論。它們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有勇氣與決心寫出本書。

最後。我必須強調,求善的重點,不是定義善良,而是持續不斷地追求。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6章 我們如何與他人息息相關──斯多噶的倫理學〉


倫理學是斯多噶哲學的核心,而且是整個理論發展的目標,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很習慣性地認為,斯多噶哲學就是一種「證成倫理學」的學問。但沒有物理學與理則學,這種證成是辦不到的。為什麼呢?因為倫理學涉及善惡的判斷,而這不是單憑人的能力可以證成的。想要解決倫理學的問題,就必須先回答宇宙創造與人類本質的問題,這就是斯多噶哲學討論物理學與理則學的原因。

物理學說明整個宇宙都是受造的,理則學依照真假二分的原則,用命題指涉外在的事態。我們觀察到,宇宙中最重要的創造結果,就是自然,其中包含能以理性判斷的人類。人因為活在自然中,所以處處受到自然的限制;但我們又擁有理性,所以事事做出判斷。自然與理性的特性,讓人在既能做出無限判斷的同時,又處處受到自然的限制。

自然與理性之間的對立,產生了倫理學的議題,其中包含面對自然、人的情緒、善惡之別、世界國家、命運與責任。這些議題很廣泛,大致包含並牽涉所有人的倫理道德。人面對自然的限制,也享有自然提供的理性,所以他會依照理性做判斷,並付諸行為。我們必須為行為負責,因為個人的行為會影響他人,產生後果。所以,倫理學的議題,不但牽涉個人責任,也與政治治理息息相關。

*順應自然

宇宙是創造出來的,一切來自於邏格斯—也就是創造的秩序。創造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處的自然。這個自然,並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研究的自然,而是一個有機的自然,其中每一個部分,都是依創造的原因、目的和目標而存在。簡單說來,自然就是一個存在的道理,而且這個道理先於人的存在。

自然決定了存在的道理,並將這個道理存在於所有能動的物種中。所有物種都有自保的能力,也就是有維持生命的強烈欲望。這種自保的欲望,是物種中最根本與最與生俱來的要素。人是受造的一部分,所以當然也不例外地都愛惜生命;但人還有一點與其他的物種非常不同,就是理性。

人,在斯多噶哲學中,不但是有理性的動物,而且是能夠言說的動物。人的理性透過言說,產生對外在世界的判斷。對於提出判斷的人而言,判斷的內容就是真的,即使他認知的「真」有可能並不真。將宇宙論與知識論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斯多噶的倫理學,不但是理論系統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針對人倫社會所做的規畫。

自然的道理就是倫理學的基礎,因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這說明了在斯多噶哲學的倫理學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人的行事與判斷,都必須以順應自然為原則。人之所以能認知這個道理,正是因為理性的能力,而這也是自然賦予我們認知它的能力,還讓我們依照印象來敘述它。這是所有人求善行好的基礎,也是認知外在世界的起點。

斯多噶倫理學的核心概念,就是「自然」「善」與「德性」這三個理念之間的關係。德性就是順從自然,而人的意志依照自然發展,不受外在需求的引誘,也就是善的表現。這使得「惡行」的解釋,不但成為非依從自然的行為,事實上也就是非自願的行為。這種說法等於在說:順應自然,就是自願行為;它們之間的連結,是人的理性能力。

如果人沒有理性或語言能力,只有面對自然的反應,那麼這些反應的結果,就是以吃喝拉撒為主的行為,與動物沒有什麼不同。最重要的是,在這種環境中,人沒有超越自然的可能。這不是主動地「順應自然」,只是被動地「依附自然」。人因為擁有理性而不同於動物,表示人能主動判斷什麼是自然;尤其重要的是,理性會在我們因欲望而做出不順應自然之事時糾正我們。

人之所以能順應自然,是因為具備理性。理性讓人這種屬於自然的動物,得以透過自然所賦予的能力,超越表象,克服欲望對我們設下的限制。因此,就斯多噶哲學而言,人是一種面對自然的理性動物,在必須順應自然的同時,也透過理性能力,突破自然帶來的限制。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人不能不吃飯;但是在自然的結構中,有許多食物是必須靠人類勞動才能取得的—光吃不做的人,沒有能力生存。理性告訴我們,食欲是自然的,可是得突破這種欲望,我們才能維持「自我保存」這個更高的自然目標。在實現這個更高的目標時,人類必須運用理性思考,認知到順應自然不只是滿足欲望而已,還得突破欲望的限制。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感覺不到用理性做正確判斷的困難。實際上,倫理判斷的問題很複雜,因為一切是自然的,而且順應自然是善、違背自然是惡,那麼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受造的(並因此是自然的),為什麼人還會做出違背自然的行為呢?難道「人」這種因自然而生的物種,會做出不屬於自然的行為嗎?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們是理性的動物,理性讓我們有能力判斷「如何活得好」,並有意願依判斷的結果維持生命。問題是,我們有可能違背意願、做出非意願的行為,而這就是惡,因為這種行為違反了順應自然的原則。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原因在於,人類理性能力中對於未來的期待,會放大我們因判斷結果而導致的感覺,並產生傾向與逃避的做法。

這些感覺並不是理性的認知,正好相反,它們會讓我們無法從理性觀點看待事物。放大感覺的結果,經常會超過我們實際上的需求,而凡是超過需求的需要,都會產生極端的行為。在斯多噶哲學中,極端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講的「非意願行為」。現代社會中,科技的出現,大幅提升了生活享受,但如果耽溺於科技,就會極端地享受科技,這就是做出了非意願行為,也就是違背自然的行為。

非意願行為之所以違背自然,是因為自然告訴我們基本的生存道理,不按照這個道理而生存的人,就是無知的;而根據斯多噶哲學所奉行的知識道德主義,無知就是惡。所以,斯多噶哲學非常重視自我鍛鍊,以成為道德人,尤其是理性判斷的訓練。對斯多噶哲學來說,知識與道德的結合,是道德力量的向上提升,也是追求善行。

從順應自然的角度而言,斯多噶的倫理學建立在「只有德性才是善,不是德性就是惡」的二分原則上。為什麼這麼嚴格呢?如果順應自然是所有動物的本性,唯獨人類因擁有思考能力,導致可能做出不順應自然的事,而這種行為就是我們一般所謂「偏差」的行為,例如暴飲暴食、追求名牌、大肆購物、浪費無度等等。

那麼,我們要如何讓「偏差」的行為步上正軌呢?

答案就是透過理性的能力,做出合於德性的判斷,並將這些判斷融入生命中每一個片段。也就是在理性的指揮下,讓這些行為經過日常的實踐,成為做人做事的習慣。基於「德性就是順應自然」的想法,斯多噶哲學很明顯認為,只要有不順應自然的地方,就是惡,需要透過理性的力量糾正,將它們轉換成為符合德性的行為。

*德性的定義

人因自然而得到生存的機會,同時自然也使生存擁有意義。有意義的生存,就是正確的行為;行為之所以能正確,在於行事中能維持德性。這是斯多噶哲學延續蘇格拉底所創造的哲學傳統,其中的「德性」(例如勇氣與正義),就是靈魂中有關如何生存的知識。知識一定真實,而德性一定善良,兩者的結合具體呈現出蘇格拉底的知識道德主義。簡單來說,德性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知識。

「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一大問題,因為涉及「應該」這個觀念。根據知識道德主義,德性就是心靈中指導其他判斷的能力,就像知識一般。對於順應自然的人而言,伴隨著生活面向的擴大,「該做的事」就是對行為與習慣的糾正。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的行為與習慣會出錯,再加上積非成是,誤以為這些行為與習慣是自然的。

前面提到,如同知識,德性就是心靈中指導我們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因此,從「德性做為行為判斷」的角度來說,斯多噶的倫理學可稱為「道德完美論」,因為這個學派認為,我們的性向是從事某項行為的主因,卻基於非意願的想法或理由,或受到欲望引誘,使得我們並沒有真正依自然行事。因此,在斯多噶哲學中,我們應當透過理性來判斷,不受性向之驅動。不過這並不是禁欲主義,只是做事時不應受到情緒影響罷了。

道德完美論中,「擁有德性」與「沒有德性」是不容混淆的。「擁有德性」就是從事善良行為,「沒有德性」則需要朝「擁有德性」努力。因此,這種思維是「有/無德性」的區分,沒有灰色地帶,也沒有「道德進步說」;就像知識,只有「有/無真理」的問題,沒有「真理較多/較少」的問題。換言之,斯多噶倫理學所說的是:德性的達成需要努力。

如何努力呢?人應該以自身之理性能力,引導或指揮自己在所有情況中,做出反應與調整。對斯多噶哲學而言,擁有情緒是自然的,應當仔細運用。做事的時候,我們需要情緒,或說是動機;不過動機與激情是很不一樣的。做事需要動機,否則一事無成;可是激情會失控,反而鑄下錯誤。舉例來說,跑步對身體自然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下坡時依然加速,那麼跑步的激情,就已經超出理性的範圍。

情緒則有兩種:傾向與害怕。這兩種情緒分別對應到好/壞的事物,結果就是得到愉快/悲傷。理性,就是在理解情緒的情況下行事,這是順應自然的;惡行則正好相反,它是脫離自然的,原因是違反理性,依附衝動。這個原則性的理解,在實踐上並不容易,因為自然不會告訴我們什麼是理性的;相反的,自然給我們的感覺往往是需要理性糾正的。

舉例來說,正義是德性,但是當正義受到威脅時,我們反而往往出現違背正義的情緒。不但如此,情緒力量之強大,還經常壓過善行,迫使我們在行事上聽從情緒。因此,斯多噶倫理學認為,過多的情緒(例如衝動),是導致錯誤判斷的主要原因。

那麼,「情緒」是不是自然的?在斯多噶倫理學中,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因為我們的情緒必定來自於自然。既然如此,有關情緒的問題又是來自哪裡?

情緒在本質上並不是惡,但極端的情緒發洩,就是惡。因此,我們要善用理性,將情緒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情緒產生動機,是進行某事的趨向,但是直到付諸行動前,我們都還有思考的時間。在斯多噶哲學中,「不直接受情緒驅動」的意思,並不是對任何事情都不表興趣,而是發揚理性,不受極端情緒的影響。人應當以自身之理性能力,引導自己在事件發展過程中,做出反應與調整。

*情緒

一般而言,過度的情緒經常會抗拒理性的規範。例如,理性告訴我們必須面對危險,但情緒卻告訴我們,眼下的情況令人感到害怕。在極端恐懼下,我們不得已違抗理性的建議。面對這種因為情緒與理性對立所導致的兩難局面,在情緒較強烈的情境中,理性往往選擇沉默以對,使激動的情緒經常勝出。

斯多噶哲學承認過度情緒與理性之間的確有衝突,並且做了更深入的描述,將情緒分為多種,例如:傾向、恐懼、喜樂、悲傷與憤怒。這些情緒各不相同,但它們共同的特徵是會「干擾理性」,尤其是極端情緒在我們從事任何行為時所做的建議。情緒具有衍生性,因為情緒會帶動其他情緒,感覺就像互相加持,讓理性的力量越來越弱。這些情緒中最特別的是憤怒,被定義為「報仇欲望」。

接下來,我們就先看看情緒的最原初狀態。

傾向與恐懼,是我們對未來事物所做的評價;喜樂與悲傷,則是針對已發生事物所做的斷定。斯多噶哲學認為,情緒狀態並不是非理性狀態,而是認知內容的強度壓過理性的判斷力。這個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對西方文明發展而言,因為有了這個觀念,讓理性的力量得以在人類的情緒中具備調整的功能。在好/壞的結果裡,人們可以透過反省,了解理性更正情緒的力量;而所謂「理性更正情緒的力量」,就是透過哲學來理解,具體成果則是回復到以理性為主導的人生。

短期來說,過度情緒對正確的理性思維是一種反抗,但長期而論,理性不但可以幫助我們針對過往行為的結果進行評價,還可以替未來的行為建立其合理性,排除所有壓制理性的不當情緒。基於這個原因,斯多噶哲學不但認為哲學能彰顯理性的力量,還進一步提出以哲學治療心靈的觀念。

*同理心(Oikeiôsis)

「同理心」這個斯多噶哲學的概念,對西方倫理學傳統具有高度的影響力。這個概念的意思是「將某項事物轉換為自己所有的過程」。把這個概念用在人身上,意指我們對別人所遭遇的情況能夠感同身受。平時我們會說「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就是這種感覺;即使那些面臨困苦的人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斯多噶哲學家認為,同理心所展現的「第一對象」就是自己,或是組成自我的一部分。這是用來解釋為什麼「自我保存」是任何生物存有者最優先,也最重要的生存目標。為了實現這個自然目標,生物體往往得順應自然,並忍受必須的痛苦,而不是追求享樂。正如同我們看到一個小孩為了學走路,必須忍受學習過程中所引發的痛苦;或是像一隻被翻過來的烏龜,必須忍受翻回來的痛苦,才能再度回到原有的姿勢。

伴隨著生命的成長,人類同理心追求的對象將不以個人為限,而是延伸至父母及兄弟姊妹,並將他們視為自己的一部分;即使這種視人若己的態度,其強度將隨著範圍擴大而遞減也一樣。情感最強烈的是父母與子女,接著遞減到兄弟姊妹,然後是叔伯姑姨,再到鄰里鄉鎮,然後是國家族群,最終是全人類。

同理心體現了斯多噶物理學中「延續性」的概念,將這種嬰兒一出生就能觀察到的「自我保存」本能,延伸至視人如己的態度。這種延伸不但出於自然本能,也是所有人都能認知的感覺。這個觀念是斯多噶倫理學中最重要的基礎,因為對於證明倫理學中的利他主義(altruism)來說,它可以提供極有利的支持。若是沒有「同理心」的概念,做為道德哲學基礎的利他主義,將與「自利」的觀念相衝突,而自利也會使倫理學的基本理念面對很大的挑戰。

例如說,我們對父母、子女與手足感覺特別親近,這種情感雖會伴隨著人際關係的延伸而遞減,但仍會一直持續,並遍及所有人。每天晚上,當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時,看到電視報導中有些人挨餓的畫面,會讓我們覺得不舒服。這都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情感,擁有它們也是很自然的,甚至可以說,這種將別人的感覺與自己的情感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成為我們今天所說「人道主義」的基礎。

*無關緊要

斯多噶邏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善惡的看法。斯多噶哲學家堅持善惡分明,認為只有德性才是「善」、惡性就是「惡」的原則。至於其他事物(例如健康、生病、富有、貧窮、教育、無知、耳聰目明、身體殘缺、生死⋯⋯等等),雖然我們直覺認為它們有不同的意義,甚至依照傳統賦予它們正面或負面的價值,但這些都與善惡無關,都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無關緊要」這個觀念來自蘇格拉底,意指「這些事物與善惡無關」。我們可以透過柏拉圖的《對話錄》看到,蘇格拉底認為,就本質而言,許多傳統上視為「善」的事物(這些事物剛好都與斯多噶學派視為「無關緊要」的東西類似),其實是介於「善」與「惡」之間的;至於善惡的認定,則是智慧的展示—使用得宜即為善,否則是惡。

因此,對蘇格拉底而言,「智慧」才是唯一且真正的善;而人之德性,如謹慎、智慧、正義、勇氣等,彼此相關,且都是善的外顯方式。對善人而言,善必然是好的。那麼一般人都很重視的事物,例如錢財與健康呢?斯多噶倫理學認為,錢財與健康就像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但本身屬於中性;對於財富與健康的偏好,也必須做出善與價值的區分。我們偏好健康與財富的理由,並非因為它們本身是善,而是這些事物能促進行善的價值與實現。

蘇格拉底認為,只有「智慧」(或是「德性」這種更普遍的說法)才是善的;其他事物(例如健康、財富、教育以及舒適的生活等),對於善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也因此無涉於一個人生命中所追求的幸福。這種觀念導致犬儒學者追求「反社會價值的倫理學」,因為他們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實踐德性;至於這些我們一般人都偏好的事物,對人生而言,是無關緊要的。

這是倫理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追求多數人所偏好的事物,例如財富與健康,是不是求善的行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表面上看起來複雜很多。乍看之下,相較於一生皆以求善為目標的好人,我們會認為健康或富裕確實是無關緊要的;也就是說,它們並不是求善的對象。至於許多人將之視為善,是他們誤解了求善的精神。

這是我們在相關議題上經常聽到的說法,但這種解釋一定正確嗎?斯多噶學派的開山祖師爺芝諾就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聲望、財富、健康、教育這些事物,在道德上雖然是無關緊要的,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價值。他也解釋,為什麼追求這些事物是對的、是符合順應自然原則的。比如說,擁有健康的身體雖然不會帶來終極的幸福,但是在正常情況下,追求幸福的自然之道,需要健康的身體。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壓抑這種自然傾向,因為在追求(人人期待的)終極幸福的過程中包含了許多事物,實現它們就是符合自然的要求。所以,我們在求善的生命中應做的行為,就是尊重自然、做順應自然的事;追求這些因自然而讓我們產生偏好的事物,也是應當鼓勵的。師從犬儒學者的芝諾,修改了犬儒的觀念,認為追求健康與財富,雖然不是追求德性,但它們有助我們實現具有德性的生命。

從芝諾的角度來看,如果能了解為什麼這些原先「無關緊要」的事物不但是理性的,也是自然的,你就能衷心地擁抱它們,並因此增進(而非阻撓)可順應自然的善行。雖然這些事物本身並非善,但追求它們是正面的。因此,這既是我們所偏好的,也是值得追求的價值。

*善惡之間

斯多噶學派倫理學各種觀念中,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所有的惡都是相同的。如果你不是具有德性與智慧的人,那你就完全是個敗壞與愚笨的人。同時,結果也是絕對的:有智慧的人,就完全是快樂的;愚笨的人,就完全是不快樂的。無論你多努力想成為一名善人,但只要還沒獲得德性,你的快樂程度就不會逐步增加。只有在獲得德性後,才能成為幸福的人。

比如說,一個溺水的人,只要還沒從水中脫離,無論多接近水面,溺斃仍是唯一的結果。斯多噶倫理學之所以抱持這個立場,是因為一旦做出真實的善行,這個行為在價值上將與其他任何行為產生本質上的差異,而不是程度上的。這很明顯是知識道德主義的觀點,認為善與真是一樣的,只要不真,就是假;同樣的道理,只要不善,就是惡。

因此,善行就像黃金,講求的是含量的純度,而不是與其他金屬摻和的結果。摻和了其他金屬的,不叫純金,而是合金;合金就不是真金。同理,善行之所以是純金,正是因為善行的重點,不再是單獨或個別行為在道德衡量中被賦予的地位,而是針對所有道德行為做出的品質判斷。善行是「質」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

唯有以「質」為訴求,善行才能有「道德」的感覺,無論在個人心中,或是個人與整體的關係上,善行都能因其本質發揚它的價值—聖人就是這種關係的代表,因為他具有完美的道德心靈,並因此從事富有德性的行為。被斯多噶哲學視為聖人的蘇格拉底,就曾推崇過這種知識道德主義,認為所有的善行,就是「知道」如何從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