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文學的源頭就是土地;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學。文建會策劃主辦「閱讀文學地景」叢書,共分三大卷:新詩、散文、小說(上、下冊)。主軸焦點定位在文學與地方的結合,希望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重返對家鄉的感情記憶,並深入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變遷軌跡。 本卷收入百年優秀文學家散文,共104篇,有在地的風土人情,亦有對家鄉的追憶懷思。散文家,是乘著風潮的掌旗者,是穿越歷史洪流的逐浪人,在層層疊疊的生活碎片中,擷其精華,留下永恆。 (本套書每本均附文學地景DVD,總長40分鐘,為您導覽台灣各地景緻與文學的對話。) ■本書目錄 台北縣:(6) 楊索/回頭張望 劉克襄/重返火燒寮 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林銓居/二坪:我的里山 凌拂/流螢汛起 詹明儒/湧動在三角湧溪的流變歲月 宜蘭縣:(5) 吳敏顯/媽祖宮的籤詩 李潼/漁港早市 簡媜/漁父 邱坤良/再說一段南方澳情事 羅葉/像個老朋友 桃園縣:(3) 馮輝岳/橫崗背之夢 鍾怡雯/中壢之味 向鴻全/焚毀的力量--記聖蹟亭 新竹縣:(3) 陳銘磻/花心那羅 林柏燕/泰雅大地 里慕伊.阿紀/山野笛聲 苗栗縣:(2) 丘秀芷/土塊厝 劉還月/瘖瘂鶴鳴 台中縣:(5) 廖玉蕙/當火車走過 楊逵/墾園記 利格拉樂.阿烏/重回沙轆社 徐仁修/驚蟄.春分 蔣勳/山盟(如是機緣、可以橫絕、大度山三則) 彰化縣:(6) 賴和/我們地方的故事 蕭蕭/茄苳燈排 蕭蕭/清水岩 吳晟/溪埔良田 楊錦郁/我的閤平居 周芬伶/紅牆歲月 南投縣:(5) 王灝/打鐵街 梁正居/長住埔里 向陽/山村車輄寮 路寒袖/憂鬱三千公尺 劉克襄/八通關古道 雲林縣:(3) 鍾文音/漫漫洪荒 季季/火龍向黃昏--憶寫西螺大橋五十年 古蒙仁/再見蔗鄉 嘉義縣:(4) 張文環(陳千武翻譯)/檳榔籃 陳列/玉山去來 顏崑陽/故鄉那條黃泥路 陳月霞/樹靈塔 台南縣:(5) 黃武忠/赤腳大仙 阿盛/急水溪事件 黃勁連/潭仔墘札記 許正平/中正老街 陳浩/慢車 屏東縣:(6) 霍斯陸曼.伐伐/戀戀舊排灣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十日) 杜虹/龍鑾潭南岸 周芬伶/我的紅河 余光中/龍坑有雨 王家祥/沿山公路那道光 高雄縣:(4) 王家祥/飄浮的大武山 鍾鐵民/清晨的起床號 陳芳明/美濃是我的心情 張拓蕪/怎一個曬字了得 台東縣:(9) 林韻梅/紀錄一幢屋子的從無到有 撒可努/山與父親 林正盛/馬武窟溪 夏曼.藍波安/飛魚季--Arayo 蔣勳/風景 王家祥/都蘭海岸的冥想健行 孫大川/午後雷陣雨 林銓居/綠島散走 吳明益/十塊鳳蝶 花蓮縣:(8) 廖鴻基/黑與白--虎鯨 賴芳伶/春秋代謝,陰陽潛移 吳鳴/帶我回花蓮 方梓/小卒過河 楊牧/程健雄和詩和我 (不提供網路) 楊渡/靜埔海岸 孟東籬/鹽寮的野百合 陳列/我的太魯閣 澎湖縣:(2) 歐銀釧/澎湖太武村五號--藏在澎湖的夢 王家祥/眠夢之島 基隆市:(2) 林福蔭/憶--刺丁挽 向陽/山村明月 新竹市:(2) 馮菊枝/十八尖山山道 戴玉珍/北坑來的水 台中市:(2) 趙天儀/青春的夢想與憧憬—─憶在台中一中的歲月 楊翠/借暮色溫一壺老人茶--一九七○年代台中城市記憶 台南市:(4) 郭楓/台南思想起 羊子喬/七○年代府城追思錄 葉石濤/府城瑣憶 季季/府城追想曲 台北市:(9) 林良/文風拂面話城南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舒國治/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舒國治/台北遊記 林文月/溫州街到溫州街 雷驤/青春圓環 蔡珠兒/樹殤 劉捷(翻譯:林曙光)/大稻埕點畫 蔣勳/山盟--觀音、紗帽二則 高雄市:(6) 黃信恩/空白海岸 張末/因為詩的緣故—─戀戀柴山 焦桐/我的愛河 陳芳明/舊城聽水綠 洪素麗/哈瑪星(之一、之二) 王家祥/街頭咖啡的窗外 連江縣:(1) 林銓居/海隅隨想十則--馬祖芹壁村 金門縣:(2) 吳鈞堯/尚饗 廖玉蕙/一座安靜的城市 (共10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