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式模型: 專題分析 | 誠品線上

結構方程式模型: 專題分析

作者 余桂霖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結構方程式模型: 專題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SEM)方法學是一門以統計分析技術為基礎的方法學(methodology),它可以被使用於去處理複雜的多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方法學是一門以統計分析技術為基礎的方法學(methodology),它可以被使用於去處理複雜的多變項研究數據的探討與分析。多變項技術與方法的發展,在1987年,由於Hayduk的著作(1987)出版為一本正式的教科書,對LISREL方法學作有系統的介紹之後,結構方程式模型才正式被編輯為「多變項統計學」教科書的一個專章。一般而言,結構方程式模型被歸類於高等統計學,是屬於多變項統計的技術。由於它有效地整合了統計學的兩大主流技術「因素分析」與「徑路分析」,因而使它廣泛地被使用許多的研究領域。希望讀者從其中體驗到結構方程式模型已成為統計方法論新興的一種顯學,在多變項技術方法與線性模型(linear model)的發展中已成為主流的統計方法論之趨勢,特別有助於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研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余桂霖余桂霖 畢業於軍校的政治學系,政治研究所的碩士與博士後,即在國防大學政治研究所,從事當代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方法論,與統計學等科目的教學。二十多年的教學職業中,深受韋伯(Max Weber)影響,一直執著以成為政治的哲學家與科學家為志業或職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基本概念與認知 第一節 結構方程式模型的概述 一、LISREL 模型 二、建構一個徑路分析圖 範例(1-1)一個徑路分析圖與構結構方程式 三、共變數的結構 四、估計 五、範例(1-2)一個結構方程式模型的估計 -以人為的假定資料來進行推導 與S估計 (一)矩陣代數方程式的推導 (二)LISREL軟體程式的應用 六、模型適配度的操作策略 第二節 結構方程模型的類型 一、徑路分析的模型 (一)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三)徑路分析模型圖 二、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 (一)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三)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四)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LISREL的語法指令 (五)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SIMPLIS的語法指令 (六)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三、結構?歸的模型 (一)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三)結構?歸模型的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四、潛在改變的模型 (一)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三)潛在共變量LCA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第三節 LISREL的符號以數學呈現的方式 一、LISREL符號 第四節 從一個徑路分析圖到LISREL的符號 一、從徑路分析圖中建構方程式 (一)指示各構念與各指標的對稱或一致性 (二)界定LISREL的結構與測量模型方程式 二、界定結構方程式的相關 三、測量模型(指標)相關 第五節 徑路分析:計算結構係數的方法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章 模型的檢定與適配度的評估 第一節 實際的考量與模型的評估 第二節 結構方程模型 一、LISREL與SIMPLIS的語法 (一)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三)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第三節 SPSS結果輸出報表資料與整體適配度指標的解釋 一、卡方值( )的檢定 (一)卡方檢定的原理 (二)卡方檢定的相關議題 二、非趨中性參數(NCP) 三、均方根的近似誤(RMSEA) 四、適配度指標(GFI)與調整的適配度指標(AGFI) 五、均方根的殘差(RMR)與標準化均方根的殘差(SRMR) 六、R平方值(R2) 第四節 比較適配度指標 一、Tucker-Lewis指標(TLI)或非正規化適配指標(NNFI) 二、正規化適配指標(NFI),增值適配指標(IFI),比較適配指標(CFI),與相對的非趨中性指標(RNI) (一)正規化適配指標(Normed Fit Index,NFI)) (二)增值適配指標(IFI) (三)比較適配指標(CFI) (四)相對的非趨中性指標(RNI) (五)期望交叉效度指標(ECVI) 第五節 簡效適配指標 一、正規化卡方值(NC) 二、簡效正規化適配指標(PNFI)與簡效的適配指標(PGFI) 三、 Akaike訊息效標(AIC)與穩定的Akaike訊息效標(CAIC) 四、決定性樣本數指標(CN)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徑路分析 第一節 因果的概念 一、實驗與非實驗研究的因果律 第二節 理論的角色:因果模型的兩種用法 一、因果資料分析 二、因果模型的建構 第三節 徑路分析 一、徑路分析圖 二、假設 三、徑路係數 四、徑路係數的計算 五、相關的解構 第四節 以數字來表示的範例 一、四個變項的模型 二、矩陣代數的計算與說明 三、使用SPSS軟體程式進行三個多元?歸分析的結果 四、徑路分析進行解釋的問題 第五節 LISREL的徑路?歸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界定與辨識 二、建構因果關係的一個徑路分析圖 三、LISREL與SIMPLIS的語法指令 (一)LISREL的語法指令 (二)SIMPLIS的語法指令 四、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五、LISREL輸出結果報表的檢視 第六節 檢驗在SEM中模型的種種驗證 一、驗證模型的策略 二、競爭模型的策略 三、模型發展的策略 第七節 競爭的模型 一、競爭模型1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IS語法 (三)模型估計參數與徑路分析圖 (四)檢視 二、競爭模型2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IS語法 (三)模型估計參數與徑路分析圖 (四)檢視 第八節 競爭模型的比較 第九節 結語 第四章 徑路?歸模型分析 第一節 甚麼是徑路分析? 第二節 徑路分析模型的範例 第三節 建構一個有理論因果關係的徑路分析圖與LISREL分析 一、建構因果關係的一個徑路分析圖 二、LISREL 語法指令 三、SIMPLIS語法指令 四、模型估計參數與徑路分析圖 五、LISREL輸出結果報表的檢視 第四節 隱含的共變數矩陣 一、結構模型 二、可以被觀察構念的結構模型 三、共變數矩陣的元素 ,可以被寫成為模型參數的函數 四、提出結構方程式以呈現LISREL的模型 五、共變數的方程式 第五節 模型的驗證與競爭的模型 一、競爭模型1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IS語法 (三)模型估計參數與徑路 (四)檢視 二、競爭模型2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IS語法 (三)模型估計參數與徑路 (四)檢視 第六節 競爭模型的比較 第七節 結語 第五章 探索性因素與驗證性因素分析 第一節 因素分析 第二節 資料推導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理論與變異數或共變數矩陣資料提出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語法 三、SPSS結果資料報表的輸出與解釋 第三節 建構一個有理論基礎的模型與因果關係的一個徑路分析圖 一、發展一個有理論基礎的模型 二、建構一個因果關係的徑路分析圖 三、把徑路分析圖轉換成一系列的結構方程式與界定測量模型 第四節 選擇輸入矩陣類型與估計被提出的模型 一、資料的輸入 二、矩陣資料的輸入與模型的估計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S語法 (三)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圖 三、LISREL輸出結果報表資料的檢視與解釋 第五節 在SEM檢驗中適配巢套模型的界定與選擇 第六節 考驗檢定模型的限制:因素負荷量的恆等性 一、加入EQ LX(1,1)LX(2,1)同等限制 (一)LISREL語法 (二)SIMPLIS語法 (三)限制模型的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 (四)LISREL輸出結果報表資料與解釋 二、加入EQ LX(1,1)LX(2,1)LX(3,2)LX(4,2)同等限制 (一)LISREL的同等限制語法 (二)SIMPLIS的同等限制語法 (三)限制模型的參數估計與徑路分析 (四)LISREL輸出結果報表資料與解釋 第七節 結語:結果的比較 第六章 驗證性因素分析:交叉驗證與恆等性檢定 第一節 緒言 一、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比較 二、共同因素之間的結構關係 三、本文的研究架構 第二節 驗證性因素模型的界定 一、一個非正式的引述 二、一個更正式的界定 三、共變數結構 第三節 驗證性因素模型的辨識 一、估計與辨識 二、辨識 (一)共變數結構 (二)辨識的界定 三、一個因素的模型 四、構念相關的兩因素模型 26 第四節 驗證性因素模型的估計 一、參數估計的方法 (一)未加權的或一般最小平方法(ULS) (二)最大概似法(ML) (三)概化的最小平方(GLS) (四)漸近分配自由(ADF) 二、模型參數的遞?式或反覆式估計 第五節 參數估計的實際考量與執行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語法指令的界定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由SPSS所輸出結果報表資料 三、建構因果關係的一個徑路分析圖 四、把徑路分析圖轉換成一系列的結構方程式與界定測量模型 五、資料的輸入,矩陣類型的選擇與估計模型的提出

商品規格

書名 / 結構方程式模型: 專題分析
作者 / 余桂霖
簡介 / 結構方程式模型: 專題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SEM)方法學是一門以統計分析技術為基礎的方法學(methodology),它可以被使用於去處理複雜的多變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2214992
ISBN10 / 9862214996
EAN / 9789862214992
誠品26碼 / 2680635783004
頁數 / 680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7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基本概念與認知 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方法學是一門以統計分析技術為基礎的方法學(methodology),它可以被使用於去處理複雜的多變項研究數據的探討與分析。質言之,多變項技術與方法的發展,在1987年,由於Hayduk的著作(1987)出版為一本正式的教科書,對LISREL方法學作有系統的介紹之後,結構方程式模型才正式被編輯為「多變項統計學」教科書的一個專章(Hair,Anderson,Tatham,& Black,1995; 1998)。一般而言,結構方程式模型被歸類於高等統計學,是屬於多變項統計的技術。由於它有效地整合了統計學的兩大主流技術「因素分析」與「徑路分析」,因而使它廣泛地被使用許多的研究領域。過去多年已來許多專家學者致力於統計學方法的研究與發展,不斷地研究,探索,驗證,改進,突破,累積,與融合其他多變項統計學的技術,逐漸加以延伸,推廣,改良而來,因而很難確定是由某一位專家或學者所單獨研發或創造出來的。但是,就這個研究領域的主要貢獻者而言,當今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仍然公推瑞典的學者K.G..Joreskog與D.Sorbom兩位。然而就事實而言,首先設計用來分析共變數結構模型(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的程式,是由K.G..Joreskog與M.van Thillo兩位在1972年,在美國教育測驗服務處(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s,ETS)作進修研究時所研發出來的,取名為LISREL。第一版的LISREL程式,由於其功能有限,無法發揮與擴大。直到,K.G..Joreskog回到瑞典與D.Sorbom合作繼續研發,到了第八版(Joreskog & Sorbom,1993a)之後,把其程式融入視窗介面與繪圖功能,及增加類似於英文文法格式撰寫的SIMPLIS語法程式的功能,令使用者感覺到在使用上的簡易性與親切性之後,LISREL程式的功能才深受歡迎。 多變項技術與方法的發展,在1987年,Hayduk著作(1987)出版一本正式的教科書,對LISREL方法學作有系統的介紹之後,結構方程式模型才正式被編輯為「多變項統計學」教科書的一個專章(Hair,Anderson,Tatham,& Black,1995; 1998)。有些教科書或書籍把它分成兩個章節「驗證性的因素分析」與「共變數結構模型」來分章專門介紹(Sharma,1996)。此時,再加上電腦作業視窗化系統視窗化(Windows),與網際網路(internet)的出現及普遍化。接著微軟(Microsoft)公司視窗化的軟體在作業系統方面逐漸取得主導優勢地位之後,許多不同的軟體程式亦相繼被開發出來,諸如:比較有名的EQS,AMOS,Mplus ,LISCOMP等。 由於以上情況的相繼湧現,使許多專家學者領悟到SEM的發展與受到研究者的歡迎程度,而感覺到SEM不再是完全等於LISREL,它還包括其他各種不同的軟體程式在內。尤其是在1994年有一本學術性的期刊成立,取名為「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並成為一本專門研究SEM方法論或方法學的專屬刊物;因此,在1995年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出現後,就不再有專家學者主張LISREL就是等於SEM的說法。此後,SEM一詞被正式稱為「結構方程式模型」。雖然有如此的發展,然而,SEM仍然是以LISREL為主的一套統計方法論。SEM發展至今儼然成為統計方法論新興的一種顯學,在多變項技術方法與線性模型(linear model)的發展中已成為主流的統計方法論之趨勢。    本章基於前述的觀點,首先提出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基本認知為題,進行以下的討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