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好日子: 學台語的第一本書 | 誠品線上

Daily Taiwanese

作者 鄭順聰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語好日子: 學台語的第一本書:◎附錄嚴選好用的免費台語線上字典與網站,台語相關學習社群與實用資訊。◎收錄約200個貼近生活的台語詞,不太確定發音時,掃描每篇文末的Q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附錄嚴選好用的免費台語線上字典與網站,台語相關學習社群與實用資訊。◎收錄約200個貼近生活的台語詞,不太確定發音時,掃描每篇文末的QRcode,就有作家親自唸給你聽,學習更有效率。◎沒有那個環境,如何學台語?現代生活往往是一個人,別煩惱,只要利用零碎的時間低頭瀏覽網路、臉書,唱台語歌,聽聽廣播,追台語劇,品嚐台語的小確幸。◎聽說台語難學?有沒有訣竅?相對於英語,在台灣學台語,具備頂級環境:菜市場、廟口、小吃攤、計程車上……生活中,台語無所不在,只要你願意,就能感受台語的美妙與樂趣。鄭順聰:「我遇過太多想學回台語的人,其動機都是想跟最親密的人溝通無礙,他們意識到母語的流失,卻沒有環境,也找不到資源,甚至沒有朋友,面對最親密的人,因口拙與腔調不順,挫折重重。這本書,是為我而寫,也是為你而寫。」本書依據作者自學台語多年的實戰經驗寫成,告訴你如何在生活中輕輕鬆鬆把台語學回來。第一部份「基礎篇」,以十五篇文章介紹生活裡經常遇到卻不知如何說的台語,菜市場、小吃攤、計程車、超商、手機、辦公室等等包含生活各層面的主題,每篇文末以圖表整理前面出現過的字詞解釋,並可掃描QRcode就有作家唸給你聽。第二部份「生活篇」,個人如何透過台語歌、電視劇、廣播、網路、書本,提升台語能力,再從朋友、家庭擴展到公眾生活。第三部份「觀念篇」,探討建立母語家庭、成立台語電視台、台語委員會、語言平權等重要議題,破除一般人對台語的刻板印象,獲得正確且必要的台語學習觀念。◎透過本書你可以學到:【母語家庭】想和孩子全台語?如何建立母語家庭?【母語復振】想把台語學回來?如何流暢地說台語?【生活台語】這個詞台語怎麼說?怎麼寫?怎麼查?【台文讀寫】想用台語書寫?學習台語文的懶人包!【台語產業】用台語增加點閱率?語言是門好生意! 【台語專業】哪些行業台語必學?教你精進的絕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順聰嘉義縣民雄鄉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曾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著有《時刻表》、《家工廠》、《海邊有夠熱情》、《晃遊地》、《基隆的氣味》、《黑白片中要大笑》。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持全台語節目:拍破台語顛倒勇。臉書:鄭順聰.Tēnn Sūn-tshonghttps: www.facebook.com gustave.cheng.9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迴轉壽司請來坐Ⅰ基礎篇:感受語言的美妙問候語直播時間的用詞菜市場煮夫超貼心超商溫馨味麵攤聽魯蛇訓話神妙之歌曲運動來減肥手機死掉了無的確阿伯計程車物語講話真好勢誠品有生物數學好神牛辦公室風波Ⅱ生活篇:學習方法大展開〈一個人時〉歌曲:KTV的語言課影像:來!來!來追劇網路:只需鍵入兩個字廣播:我的超級好朋友閱讀:展望世界的窗戶〈群體同樂〉朋友:好時光來開講家族:最熟悉的陌生環境:生活就是教室公眾:現場音環繞感職業:實作才是王道Ⅲ展望篇:打造理想的社會母語家庭:對話是最好的教養公共政策:就是要台語電視台學習書寫:來跟台語文談戀愛台語文學:大採集大創造時代老屋欣力:語言定是門好生意語言平權:多元和善的新國家後記 在語言的密林中附錄 網路學習一指通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語好日子: 學台語的第一本書
作者 / 鄭順聰
簡介 / 台語好日子: 學台語的第一本書:◎附錄嚴選好用的免費台語線上字典與網站,台語相關學習社群與實用資訊。◎收錄約200個貼近生活的台語詞,不太確定發音時,掃描每篇文末的Q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94482
ISBN10 / 9863594482
EAN / 9789863594482
誠品26碼 / 2681508692003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辦公室風波〉



不需公投,不待學術研究,在辦公室,最累最煩的是什麼?



百分之百是「人」!



在職場奮戰,最怕遇到豬隊友,也就是難搞的傢伙,喔!這個台語同義詞超多的︰歹剃頭(pháinn-thì-thâu)、歹扭搦(pháinn-liú-la̍k)……討厭一個人,台語有說不完的詞,最後就要爆粗口了(啟動三字經自動產生器)。



最討厭那種捾一支喙(kuānn tsìt-ki-tshuì), 總有出不完的意見, 但要他去執行,理由立刻如細菌滋生一萬倍:誰誰誰來做最好、傍晚要接孩子放學、頭髮痛要看醫生……而有些人就是鐵齒(thih-khí),固執不知變通,講了幾百次都沒有用,袂參詳得(bē tsham-siông-tit)……當然,一定有那種混水摸魚的同事,摸飛(moo-hui)、拍茫(phah-bâng),棘手與勞務事一冒頭,轉眼不見人。

擔任管理職的人,總是覺得底下的人叫袂行(kiò bē-kiânn);屬下看長官,總是覺得他邏輯混亂、專做表面工夫,所以陳雷的歌才那麼紅︰



今仔日風真透,頭家(老闆)的面臭臭,代誌嘛無講蓋大條,我聽講你嘛無蓋(gâu)……



但無論你處於哪個階級,擔任哪種職務,加班熬夜費盡心思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成果還沒出來,就被挑剔批評炮轟,好委屈啊 !好心痛啊 !俗語立刻快遞到你心中:



做甲流汗,予人嫌甲流瀾!(吃力不討好)



這就是職場文化,有奮戰、有鬥爭、有挫折、有猜忌、有錢子、有百般的情緒……然而然而,人若衰尾(sue-bué),最怕聽到這句話:



代誌大條啊!(事態嚴重了)



此乃考驗人性與智慧的關鍵時刻,光明與醜陋同時出動!

這時候,謹記台語的智慧,將會帶領你從黑暗的隧道走向光明的彼端:



心頭掠予定。(沉著應戰)



這句話人人都知道,是如此平常的套語,反覆念誦一百次,先穩定軍心,再來處理trouble。台語有許多理性且細膩的詞語,斟酌(tsim-tsiok)是小心,頂真(tíng-tsin)是細心,拚勢(piànn-sè)是用心,經過充分討論、全面的評估思考後,來拆解這顆麻煩炸彈,口訣是:



一步一跤印。(按部就班)



台灣人開車就是亂飆,到處是移動神主牌,網路讀到不爽就留言開幹,大聲唱聲(tshiàng-siann)就要對決了……但四方形的東東一拿掉,人一見面face to face,就會從刻薄、嚴酷、暴怒,變臉為客氣、有禮、善良……來!來!來!先不要動氣……事情沒那麼嚴重啦……喝杯咖啡好好談……



若一方做錯事,道歉時表情要誠懇,眼神得無辜,誠心誠意會失禮(huē sit-lé),這是台灣人做事的法度(huat-tōo):



好運歹運,總嘛愛照起工來行……



葉啟田〈愛拚才會贏〉傳唱全世界,乃因其在困境與奮鬥中,用歌聲實況轉播人生。台語的智慧,素樸到幾乎不佔記憶體,好用得不得了。只要謹記原則,誠心做事,沒有不能解決的事!



頭過身就過。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勇於嘗試踏出第一步,定能克服難關。



喂!喂!喂!我怎麼那麼會操弄廉價的勵志呢?不!不!不!台語人是豪爽且真誠的,跨越難關之後,就該好好慶祝一下,予焦啦(hōo ta—lah)!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台語真好用,好用真台語。





〈母語家庭——對話是最好的教養〉



女兒仍未上學前,全家去北海道旅遊,悠悠哉哉來到洞爺湖畔的旅館,泡完溫泉正舒服,落地窗外是純淨的景緻和浮世繪般的湖中島。我翻閱旅遊手冊,才知曉,洞爺湖是入冬也不會結冰的「不凍湖」,遂跟太太說:洞爺湖冬天袂結冰。

沒想到,剛學會說話的小女兒竟接話說:冬天袂見笑(bē-kiàn-siàu,不要臉)!

此話一出,引得全家在榻榻米打滾狂笑。這樣的「哏」與笑話,真是台語獨有。太太有寫日記的習慣,一天至少可記錄一則孩子的笑話,做為「母語家庭」,真是其快樂也無比!



都會區的教育潮流



話說回來:什麼是「母語家庭」?

在台灣,指家長堅持和孩子說母語,藉此連繫情感,傳承文化,凝聚時代新精神。相較於外在環境全面華語化,此為一家之內的教養理念,多在台北等台灣各都會區。母語家庭之間也會互相連結,組織團體交流,營造語境,舉辦活動,並廣為宣揚。

現代社會中,語言之存續繫乎:媒體、學校、社區、家庭。以台語為例,媒體與學校的資源尟少,而中南部孩子台語之所以較流暢,乃因山村漁港、農村市鎮等社區環境到處是台語(這是理想狀態)。而都會之中,社區缺乏語言支援,連一家之內也隨之華語化,尤以移動至新發展都市的小家庭,最為辛苦。

「母語家庭」乃權宜名稱,是「語言平權」未達標的台灣社會,家長自覺自發的理念與實踐。

猶如一九七〇年代以降,台灣社會追逐經濟成長,拓築道路大量起造人工建物,捨棄公共空間與公園綠地,更忽略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與文化需求。母語家庭,猶如在都市開闢綠地,希冀生機蓬勃、空氣清新,營造多元且人性的語言環境。



生命之智慧延續



那麼,如何建立母語家庭呢?

不斷和孩子親密對話,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教養方式。營養過剩之電視媒體與科技資訊,只會讓孩子的腦袋虛肥。嬰兒最佳營養來自母乳,和孩子對話,母語最好,何止傳遞知識與感情,也傳承了父母爺奶的生命歷程,更是族群與大地的智慧延續。

我家老大正牙牙學語時,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遂和太太改變華語的習慣,用我們的母語「台語」和孩子溝通。過去,因不當的語言政策,出生於一九七〇年代的我們,母語橫遭扭曲,我們夫妻的台語還算流利,但要敘述完整、腔口端正,仍有一些困難。

首要做法,就是請爺爺奶奶跟孩子講母語,我們父母在旁可以跟著學習。仍未正式入學的孩子,生活核心就三件事:睏(khùn,睡)、食(tsia̍h,吃)、耍(sńg,玩),以此為核心,來轉動孩子的成長與教養,熟習的就成句成段教導,不知道的就請爺奶長輩支援,將那些被華語取代的日常語,好好講回來。

這是孩子、父母、爺奶三方構築的感情網,更是母語環境的第一步。

若無長輩支援,或遇到較為艱深的語詞,就去查詢「教典」。還有一條捷徑,只消上臉書鍵入「台語」兩字,隨即跳出數十個社團,不用害怕,直接留言虛心請教即可。婉君百百種,熱衷推廣母語的網民,可是學識深厚、細心熱心,樂於分享與解答。

才知道,網路世界人情味在這裡啦!



台灣國語怎麼辦?



每次到外頭蹓躂,路人聽聞我們親子全台語,多是稱讚與鼓勵,有時還會多教我們幾句。許多爸媽下了決心,回家也要跟孩子講母語。

正面例子多,負面的反應也不少,主要質疑如下:一、會不會講「國語」?二、台灣國語怎麼辦?

不可諱言,這會引起母語家庭的緊張、疑慮與害怕,但那些質疑,其實都是幻想,原因如下:

一、不同於以往的環境,當代孩子的成長可說無處不「國語」:無論電視或網路的兒童節目與幼教教材,幼稚園、圖書館、親子書店,「台灣華語」的教育資源何止豐沛,簡直過剩。相較於爺奶父母那輩,資訊與交通或許不發達,如柯文哲剛上小學時因不懂「國語」哭著回家的例子,幾乎不再有。

現下環境已是華語籠罩,其他本土語言反而聽不太到。然而,大眾對語言環境的看法仍停留在舊時代,仍未更新。打個比方,明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還以為投幣式電話正流行,豈不荒謬?

二、俗稱的「台灣國語」,指受本土語言影響,發音用詞不太標準的華語,常受到公眾媒體與學校體關的側目。

回頭想想,孩子會創造台灣國語嗎?其實,是因為父母家長本身就台灣國語,孩子才會台灣國語的。

母語家庭都會堅持原則,講母語就講母語,講華語就講華語,將兩種語言切分得清清楚楚。如此分流的結果,孩子不一定百分百標準,但至少明白兩種語言差異。

詭異的是,許多孩子連母語都聽不懂,講話卻「台灣國語」?上一代的長輩可在原、客、閩、華之間轉換自如,但為何到孩子身上,不僅失去母語,連「國語」都講不好!



就學後怎麼辦?



但我家遇過最嚴厲的質疑,莫過於以下的警告:「沒有用啦!去學校後就不會講啦!」為此,孩子上幼稚園前,我相當擔憂,遂跟太太深談,決定只做一件事:

在家講母語,在外隨便你。

孩子剛入學,會因從眾改變語言習慣,摻入大量「國語」。為此,放學回到家,我們父母回話只用台語,孩子若講華語就回:聽無(thiann bô,聽不懂)!只要固守此原則,孩子語言的混雜問題可大致解決。許多我這一輩的,就算在外頭成天講華語,回到家母語流暢自如,雙語甚至三語能力都相當強。也就是,我們父母可以,下一代不會有問題的。

還會有意外收穫。

現在,我家孩子放學回家,會將上課過程、學業內容、同學互動,一五一十傳述,將學校聽到華語轉譯為台語,不會說的,爺奶父母補充;混雜的,就訂正釐清,這不是最好的親子互動嗎?

在轉譯的過程中,孩子就會動頭腦分別語言的差異。例如華語的爬,台語也用爬(pê),但那是手腳並用,若蛇般滑行,精確的台語是趖(sô)。也就是,語言不只是語言,更是狀態與事理的釐清,藉由語言的轉譯,讓孩子逐步發現這世界之奧妙。



多語有益智力



許多研究與國外的例子顯示,多語轉換的環境,有益孩子的思考與成長,這樣的報告與文章數不勝數,去找谷歌大神就對了!

我家孩子剛上小一,鄉土語言課本來選「閩南語」,但實在太簡單,於是改學客語。照此發展,孩子不僅台語、華語流利紮實,還可多學一種客語,更不要說因台、華轉譯累積的經驗與能力,去學習英文等其他外語,一個孩子自然而然的、高高興興地學會四種語言,何樂而不為!

此外,關於孩子的教養,原則很重要。例如看影片或手機,嚴禁超過十五分鐘,每天有限量等等⋯⋯但身教更為重要,你教訓孩子不能沈迷3C,自己卻成天玩手機,這怎麼說得過去呢?我和太太本以華語對談,現在全台語,身教最有效。若一方較不熟習,透過教導可為感情增溫;若母語不同,例如客語媽媽原住民爸爸,那更好,孩子自然就會兩種語言。

語言是多多益善,只要釐清原則,貫徹到底,孩子不僅不會混淆,頭腦還會更為敏銳清晰。



識見.時潮.大自然



然而,母語家庭最怕的,是教育體制的門檻與縮限,就怕孩子學業成績跟不上。

所有的家庭都會思考孩子的教養與學習,當父母的考量細膩到文化與語言的層次,揪出現況的錯謬並從自身改變起,就像母語家庭,孩子已站在堅實的基礎上,學業與未來的發展,會往正面發展的。

社區之內若有母語環繞,是學習語言的最佳狀態;至若台灣的新都會區,在媒體與體制仍未完善的當下,母語家庭是最踏實的做法。

這些自覺且充分實踐的母語家庭,正在為下一代打下厚實基礎。錯誤的都市發展,是將樹木夷平,塞滿人造物,濫用經濟與社會資源,與人性違抗。有遠見的都市環境,就像台灣大學的社會科學院新館,以學院豐沛且嚴謹的知識為基礎,且配合在地環境肌理,將伊東豐雄那柱體與屋頂流線無痕、乳白煥亮新質感的建築融入其中。更美好的是,有水池與草坪清新環繞,落地窗面對大榕樹與烏桕樹。

新時代的母語家庭,以紮實的識見打底,感受新時代的明亮,在大自然之中奔跑、歡樂、成長。

父母需牢記:我母語講不好,是時代的錯;下一代講不好,全然是我的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