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 | 誠品線上

論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

作者 陳敏芳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論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博物館不僅是公共空間,也是現今社會實踐文化公民權之重要場域。文化基本法第10條指出,國家有義務健全博物館事業之營運與發展,提升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博物館不僅是公共空間,也是現今社會實踐文化公民權之重要場域。文化基本法第10條指出,國家有義務健全博物館事業之營運與發展,提升博物館專業性與公共性。臺灣於1980年代中期啟動民主轉型,歷經多次組織變革,行政法人制度提供政府執行特定公共事務時,特別是在給付行政,在行政機關與私法財團法人之外,可採取之行政組織型態,國立博物館改制為行政法人之倡議應聲而起,其優劣性亦引發藝文界討論。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三讀通過,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推動以行政法人作為文化或藝術治理之機構。 本書自2019年「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議題出發,聚焦探討博物館於當代所扮演之角色與新定義,進一步整理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型態,並透過實際訪談,分析國立博物館營運現況、各館對於行政法人化之態度,並回顧日本國立博物館獨立行政法人化推行之經驗,以作為我國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與後續政策推動之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敏芳陳敏芳 Tanivu Akuayana 來自鄒族特富野部落。平日喜愛閱讀、筆耕墨耘。持續於族群媒體工作十餘年,現為原住民族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人、企劃,曾任每日新聞記者、主播。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碩士班法學碩士。有興趣的研究領域為文化法、原住民族法、媒體法。著有〈我是誰〉,獲2010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報導文學組佳作,探究原住民族青年自我認同問題。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周志宏 推薦序/彭俊亨 謝辭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研究動機/1 第二項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5 第一項 研究方法/5 第二項 研究範圍/8 第三節 論文架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背景/11 第二節 藝文界對於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的聲音/13 第三章 文化政策下的博物館 第一節 博物館定義與功能/19 第一項 博物館定義/19 第二項 博物館功能/32 第二節 我國文化政策之發展/35 第三節 博物館事業發展與法規/41 第一項 臺灣博物館事業發展/41 第二項 由社會教育走向文化領域/45 第四節 國立博物館組織/48 第一項 功能性組織/49 第二項 學術研究型組織架構/53 第三項 混合型架構/55 第五節 國立博物館之法律性質/56 第一項 公營造物/58 第二項 行政機關/76 第六節 小結/88 第四章 國立博物館營運現況與困境 第一節 營運模式/89 第一項 行政機構/90 第二項 公私協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之案例/92 第二節 人事進用/113 第一項 公務人員任用/114 第二項 比照教育人員資格聘任/123 第三項 改進博物館專業人員進用之對策/129 第三節 經費運用/140 第一項 公務預算/140 第二項 作業基金/141 第四節 小結/150 第五章 我國行政法人之發展與現況 第一節 發展背景與制度內涵/153 第一項 發展背景/153 第二項 制度內涵/156 第二節 國外行政法人相關理論/172 第一項 英國/175 第二項 日本/186 第三節 我國行政法人推動之現況/204 第一項 中央政府設立之行政法人/204 第二項 地方政府設立之行政法人/205 第四節 成效簡評與分析──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為例/208 第一項 董(監)事會角色與發揮之功能/208 第二項 促進資源整合與共享/212 第三項 人事及財務分析/218 第五節 小結──政策推動建議/223 第六章 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可行性之個案分析 第一節 國立博物館個案訪談之分析/230 第一項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30 第二項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38 第三項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43 第四項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51 第二節 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整體分析/256 第一項 法律面/257 第二項 經濟面/259 第三項 行政面/260 第三節 日本國立博物館獨立行政法人化之借鏡/262 第一項 法人化過程與現況/262 第二項 與日本博物館法之關係/265 第三項 法人化後的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之案例/272 第四節 小結/28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87 第二節 建議/289 參考文獻/293

商品規格

書名 / 論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
作者 / 陳敏芳
簡介 / 論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博物館不僅是公共空間,也是現今社會實踐文化公民權之重要場域。文化基本法第10條指出,國家有義務健全博物館事業之營運與發展,提升博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8396
ISBN10 / 9575118391
EAN / 9789575118396
誠品26碼 / 2682314939009
頁數 / 33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6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自2019年「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議題出發,聚焦探討博物館於當代所扮演之角色與新定義,進一步整理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型態,並透過實際訪談,分析國立博物館營運現況、各館對於行政法人化之態度,並回顧日本國立博物館獨立行政法人化推行之經驗,以作為我國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與後續政策推動之參考。

試閱文字

自序 : 謝 辭

  在21世紀的臺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這是撰寫本書過程中,不斷問自己的問題。回顧2019年9月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日本京都舉辦之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其中博物館新定義為大會討論重點之一。從全球徵求的269份博物館定義中脫穎而出的博物館新定義草案為:「博物館是一個讓過去和未來進行關鍵對話的空間,具有民主性、包容性和多音性(polyphonic)。博物館面對並處理現在的衝突與挑戰,為社會信託保管文物標本,為未來世代保存多元記憶,並確保人人對遺產享有同等權利和同等近用。博物館具可參與性和高透明度,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它們為各種社群積極合作,進行收藏、保存、研究、詮釋、展示和增進人們對世界的了解,旨在對人類尊嚴、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及地球福祉做出貢獻。」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亦趨多元,不單只是非營利「機構」,還要成為一個「對話空間」,體現了國際對於博物館功能與任務的期待與想像,相對地,博物館組織應是依照其功能與任務而來。那麼,什麼是可能或適合的組織型態?端看臺灣國立博物館經營模式中,不外乎有兩種,包括行政組織法中傳統行政機構經營以及公私協力方式經營。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推動以行政法人作為文化或藝術機構治理之手段,例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高雄專業文化機構、臺南市美術館等,但行政法人制度卻依舊未能撼動國立博物館,即便過去不少人倡議過期盼國立博物館轉型為行政法人,原因為何?這使正在探索臺灣文化政策、博物館理論與行政組織法的我,感到好奇。

  這本書能夠出版,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周志宏博士,老師長期致力於憲法、文化法、教育法、學術自由、高等教育法制之研究,在實驗教育三法的推動上,也是功不可沒,每每於課堂中,皆能感受到老師對教育的熱誠,老師於治學之餘,對學生的指導與照顧皆不餘遺力。還記得碩一下學期,帶著自己初步擬定的論文題目、研究大綱,邀請老師擔任指導教授,討論後老師便同意指導並簽下:「可行」二字,讓我得以正式展開論文撰寫。碩士班期間,一面撰寫論文,一面修習周老師所開設的課程,並向老師請教原住民族教育與博物館法之相關問題。於此同時,當時周老師正在進行「國立社教機構轉型行政法人推動模式及評估計畫」之研究,老師也願意帶著我,北從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南至恆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一路拜訪各個教育部所屬國立博物館,實際了解各館於經營上所面臨的問題,讓論文內容能兼顧理論與實務。論文完成後,老師即建議我一定要把論文出版。

  本書探討行政法人核心問題意識之萌芽,實要感謝口試委員彭俊亨老師。碩一時,因修習彭老師開設之「文教組織與法規」,老師於第一堂課即提供許多文教組織與法規之相關文獻,作為廣泛性探索臺灣文化政策與法規之入門磚,讓我在閱讀文獻同時,開啟對行政組織法與行政法人研究之興趣。加上彭老師豐富的文化行政實務經驗,對於本書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彭老師於百忙之中也常關心本文撰寫進度,給予我鼓勵與支持的力量。本書亦涉及行政法、行政組織法與憲法等法學重要基礎,要感謝碩士班導師呂理翔老師,不論在課堂的教授、在學校生活中、在論文計畫與學位口試中皆給予提點。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身體力行,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實務工作,於研究所實習課程中申請至世界宗教博物館實習兩個月,當時正值新冠疫情(COVID-19)大爆發,實習時間一延再延,一度擔心實習工作無法如期完成,但感謝世界宗教博物館陳國寧館長、賴貞如主祕、教育推廣組蔡雅君主任及其組員的信任與教導,讓我參與博物館教育推廣與策展相關內部會議討論、博物館導覽解說訓練,甚至擔任特展開幕主持人,也實際見證博物館於疫情期間的艱困與韌性。

  我認為博物館猶如媒體,呈現、包容多元聲音與觀點,亦是現今社會實踐文化公民權之重要公共場域,讓每一位公民皆能親近它、走入它、了解它,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讀者對博物館於當代的任務與行政組織樣貌,共同重新思考其可能性,同時期盼臺灣對於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培育,於教育面與法規面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2022年6月 南港仔庄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本書作者陳敏芳(鄒族名Tanivu Akuayana)來自阿里山鄒族特富野部落。對於文化法、原住民族法、媒體法的研究深感興趣。長期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事業,於族群媒體工作十餘年,現為原住民族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人及企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文學士的文學陶冶,使其文筆優雅、流暢而具洞察力。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碩士班的法學訓練,使其思考清晰邏輯嚴謹。在工作之餘,其毅然選擇跨領域修習法律,並立志研究文化法中較少人投入的博物館法議題,並隨本人實際參與教育部委託的研究計畫,走訪各大博物館,探究博物館之法律制度與經營管理。本書正是結合她文學背景、族群文化關懷與法學研究論述的優異成果,也是她在本人指導下取得法學碩士的學位論文。

  本書探討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之相關問題,強調博物館作為現今社會實踐文化公民權之重要公共場域,國家有義務健全博物館事業之營運與發展,提升博物館專業性與公共性,增進人民之文化近用,以落實文化保存、智慧及知識傳承。國立博物館也必須回應現代社會之需求,進行組織變革。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政府組織改造,歷經多次組織變革,行政法人制度提供政府在行政機關與私法人之外,可採取之另一種組織型態選擇。國立博物館改制為行政法人之倡議也開始出現。尤其在《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制定後,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持續推動以行政法人作為文化或藝術機構治理之手段。然而國立博物館之行政法人化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學理探討、博物館個案分析與比較法上的參考案例。堪稱文化法研究之佳作,更是博物館法領域少有的法學論述,值得不論是對文化議題或法學課題感興趣之讀者,一探跨領域研究之優異成果。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碩士班教授
銓敘部部長
周志宏

推薦序

  敏芳身兼多職,她是鄒族人、原住民族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人、主播,也是我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碩士班任教而結識的學生。她長期關心原住民族政策,新聞工作是她的日常。對她來說,碩士論文以原住民族政策議題作為主題,應該是比較得心應手,但比較讓我意外的是,她選擇挑戰一條不一樣的路,將碩士論文研究觸角轉了個彎,伸向博物館法與文化政策。尤其得知她為了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實務工作,還主動申請至世界宗教博物館實習,從新聞主播當起了博物館實習生。我想,若不是對於博物館研究工作有極大的熱情與毅力是不會輕易這麼做的,非常高興能看到她的碩士論文終於出版。

  這是一本國內少數研究與統整國立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的研究專書,敏芳一開始從博物館最基本的核心問題「定義」出發,重新思考當代的博物館應該擔負什麼樣的公共任務。現實生活中,民眾對於博物館的要求越來越多,不再僅有傳統上的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博物館同時要顧及的社會議題也越來越龐雜,就博物館組織面來看,傳統的行政機構營運方式似乎面臨了極大的挑戰,而行政法人是臺灣近年來運用在文化藝術治理上重要的行政組織型態,行政法人為執行特定公共事務,依法律所設立的公法人,有別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對於臺灣的文化治理具有時代性的意義。敏芳在書中爬梳了臺灣藝文界對於行政法人的探討、博物館政策的發展與轉變、國立博物館的行政組織樣態及其法律性質、從教育面反思博物館專業人員進用與經費運用問題、日本國立博物館獨立行政法人制度、更跟隨指導教授周志宏教授實際造訪各國立博物館進行訪問,為臺灣博物館政策留下了重要的紀錄;另外,從敏芳參閱的文獻中,看得出她為了完成這本書,努力結合國內外博物館學理論、行政組織法、博物館法、教育法等相關知識背景,才能完成這一本難能可貴的書。希望讀者在閱讀這本書之後,能夠更進一步了解臺灣博物館組織制度及行政法人發展之間的關係,推薦給大家。

  期待敏芳在未來,藉著對於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所研究的基礎,結合她的新聞專業,持續挖掘臺灣文化政策相關的議題。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
元智大學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彭俊亨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