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法視維之保險法專題及熱點問題研究 | 誠品線上

中國保險法視維之保險法專題及熱點問題研究

作者 潘紅艷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國保險法視維之保險法專題及熱點問題研究:本書是在「我與保險法,保險法與我」的雙向同構、同生和共長的氛圍中寫成的。「坐觀天下事,埋首做文章。」作者將保險法的「精

相關類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我與保險法,保險法與我」的雙向同構、同生和共長的氛圍中寫成的。「坐觀天下事,埋首做文章。」作者將保險法的「精深」凝結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保險法、投保群體利益的保護、責任保險金請求權時效、中國大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保險法司法解釋(四)述評、醫療保險法律適用問題、相互保險組織章程、保險法對信息偏在的調整以及巨災保險、重疾保險、性騷擾保險等問題視域中;將保險法的「博大」凝結在雇主責任保險、汽車保險、疫苗保險、以房養老保險、交強險以及投保人訊息保護、保險理賠、相互寶和相互保屬性等問題維度中。力求與廣大保險行業的業內人士及保險法律學科的研究人員和高等院校學生一道「笑對保險,推法論英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潘紅艷 現 職 吉林大學法學院金融與保險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法學院副教授 學 歷 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經 歷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院研修 美國維拉諾瓦大學法學院訪學 英國利茲大學法學院訪問 德國科隆大學訪問 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言 【上編 保險法專題研究】 壹、論《保險法》對投保群體利益的保護/3 貳、保險法對信息偏在的調整/23 參、「相互保」的屬性探查:以確定保險的座標為切入點/43 肆、投保「性騷擾」:日本性騷擾保險對中國的啟示/53 伍、重疾險重複投保現狀及保險公司對策建議/69 陸、論責任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制度:以責任保險為制度背景/79 柒、《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𢣷》述評/97 捌、「一帶一路」視域中的出口信用保險法律問題研究:從亞當‧斯密的「重商主義」談起/121 玖、醫療保險法律適用問題研究/139 拾、相互保險組織章程研究/157 拾壹、巨災保險試點問題解析及對策研究/179 拾貳、人工智能時代保險法的審視:基於對保險合同和保險監管的探究/197 拾參、無償保單屬性探究及其法律效力/225 【下編 保險法熱點問題研究】 ◆保險法學方法論及制度解讀 壹、保險法之門/249 貳、融天地乃大,去紅塵則遠:對法律規則、原則、價值的思考/250 參、關於法律職業應有的心理面相/251 肆、從習慣到慣例:保險法中的慣例法源/253 伍、末世論還是漠視論:保險法學的「非此即彼」抑或「彼」和「此」的融合/256 陸、如何建立保險法與世界的連接/257 柒、對保險法與其他學科關係的思考/259 捌、保險法與侵權法中因果關係的差異/260 玖、保險合同立法中的目的覆蓋:基於人身保險金請求權歸屬的制度探查/263 拾、保險合同文本主義與保險合同外觀主義的實踐觀察及意義/265 拾壹、對保險合同利益均衡的思考:在個體和群體之間/266 拾貳、法律制定者、遵守者之間的互融關係:對影響保險理賠因素的思考/268 拾參、金融法在金融體系中的功能/270 拾肆、圖說保險的金融屬性及保險姓保的法律規制路徑/271 拾伍、人壽保險經濟學及保險法視角的思考/275 拾陸、「生命的市場價值」及法律思考:人為貴,財為輕/277 拾柒、如實告知義務與因果關係/280 拾捌、中國《保險法》第16條的立體結構及在司法裁判中的應用/281 拾玖、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實踐考察及理論解析/284 貳拾、淺析中國《保險法》第16條第2款的司法適用/287 貳壹、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相關規定/290 貳貳、人壽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研究/292 貳參、保險代位權架構及問題走向分析/298 貳肆、中國《保險法》中人身保險利益規則的檢視/301 貳伍、人身保險利益社會性/303 貳陸、人壽保險合同利益衝突及紓解路徑/305 貳柒、《保險法》有關現金價值的規定:體系觀察與解析/307 貳捌、現金價值權利與倫理關係的撇清/312 ◆保險產品中的熱點法律問題 壹、保險產品創新的邊界及對中國保險分類標準的反思/315 貳、人身保險中被保險人將保險金請求權轉讓給投保人行為的法律規制/318 參、海外旅遊,保險先行/320 肆、男子殺妻騙保,自以為是≠法律規定/322 伍、告訴你一個真「相互保」:保險為父、眾籌為母/324 陸、責任保險的重複保險研究/328 柒、「以房養老保險」的誤讀和法律屬性釐清/329 捌、保險金信託、保險金給付方式、投資連接型保險概念的釐清/334 玖、網路安全誰來買單:基於「支付保險」的思考/335 拾、董事高管責任保險中保險公司檢查建議權研究:基於《保險法》第51條規定的思考/337 拾壹、對董事高管責任保險的多維思考/342 拾貳、從團體壽險視角對《保險法》第31條、第39條的思考:生不單純,何以為繼?/344 拾參、理財型保險產品及其法律規制:以萬能險為例/348 拾肆、繼續執行責任保險解讀/351 拾伍、某保險公司《逸享人生年金保險計畫書》的解析/354 拾陸、醫療責任保險及醫療糾紛處理方式的美國和日本經驗/357 ◆社會熱點中的保險法律問題 壹、你的婚姻在《保險法》中意味著什麼?/359 貳、歐盟GDPR實施,對保險行業有何影響?/360 參、對投保信息的法律保護界限和路徑的思考/366 肆、長春長生疫苗案件的《保險法》思考/369 伍、響水特大爆炸事故引發的《保險法》思考/371 陸、大災無情,保險有情:響水特大爆炸事故的《保險法》思考/374 柒、何以相互,誠信是寶:相互寶首個拒賠案件的思考/376 捌、從「餘年續簽、患病排除」到「長期保障、患病不排除」:一份匪夷所思的《續保核保通知單》引發的思考/378 玖、企業如何為員工的生命價值投保/381 拾、如何防範採取「以房養老保險」形式實施的詐騙行為?/383 拾壹、香港安盛保險事件引發的思考/387 ◆保險司法熱點問題 壹、分紅型保險合同司法案件的審理結點及問題:一起三倍賠償案件引發的思考/389 貳、《保險法》第43條第1款的現實迷局與精準解讀/391 參、《保險法》第45條及其司法解釋的解讀及司法適用/393 肆、《保險法》第45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矅》第22條的理解與適用/397 伍、對酒醉駕出險賠付的思考:對《保險法》17條、第45條的觀察/399 陸、被保險人醉駕肇事死亡,保險公司應否給付保險金?/405 柒、被保險人醉駕死亡保險判例的大數據分析/407 捌、保險判例教室的魔方思維方式:以一則被保險人醉駕死亡的保險賠付爭議判例的解析過程為例/411 玖、以裁判為中心的法律解釋方法的思考:以《保險法》第45條的司法適用為例證/414 拾、壽險產品金融屬性及其在保險判例中的應用/421 ◆汽車保險熱點法律問題 壹、日本車損險保費釐定和理賠方式對中國的啟示/425 貳、對不定值保險對價平衡的思考:以車損險為例/426 參、自動駕駛汽車保險問題研究/428 肆、對「被保險人允許的駕駛人」予以承保及其滋生問題的思考/430 伍、中國車險應如何創新改革?/433 ◆強制保險熱點法律問題 壹、交強險目標設定與受害人類型的關係:以侵權行為法立法目標與保險合同目的融通為背景/445 貳、強制保險正當性追問/446 參、交強險社保屬性與權利義務的融通研究/448 肆、政府誘制介入保險市場的觀察/453 後 記/455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國保險法視維之保險法專題及熱點問題研究
作者 / 潘紅艷
簡介 / 中國保險法視維之保險法專題及熱點問題研究:本書是在「我與保險法,保險法與我」的雙向同構、同生和共長的氛圍中寫成的。「坐觀天下事,埋首做文章。」作者將保險法的「精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2332
ISBN10 / 9575112334
EAN / 9789575112332
誠品26碼 / 2681961576001
尺寸 / 21X15X2.2CM
裝訂 / 平裝
頁數 / 480
語言 / 中文 繁體
級別 /
開數 / 25K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坐觀天下事,埋首做文章。」作者將保險法的「精深」凝結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保險法、投保群體利益的保護、責任保險金請求權時效、中國大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保險法司法解釋(四)述評、醫療保險法律適用問題、相互保險組織章程、保險法對信息偏在的調整以及巨災保險、重疾保險、性騷擾保險等問題視域中。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言

  本書對近兩年(2018年、2019年)的保險法專題以及保險法熱點問題進行追蹤,其中涵蓋了對三大類保險法相關問題的探查與思考:第一、對《保險法》法律條文以司法裁判為功能導向的研究;第二、對《保險法》基本理念的理順;第三、對《保險法》與保險經營銜接過程中產生的熱點問題的探討。
  本書的核心目標在於是建構和完善與保險行業適配、與保險實務「新常態」適配,以提升保險國際競爭力為功能導向的保險法研究體系。筆者力圖秉持《中國保險法視維之日本保險精要》中論及的保險法研究的結構主義方法論,以保險法的問題視域及構建方法為基礎,實現保險法理論體系與相鄰學科的融合、保險合同法理論與保險合同立法的融合,以及保險合同法理論與保險司法裁判的融合。
  研究視角上,作者以保險學和保險法的融合視角,對保險學和保險法學做歷時和分解的研究;以合同法理論和保險合同法理論區分的視角,對保險合同法做綜合和問題導向的研究;以保險經營實踐和保險法的相互作用視角,對保險產品以及保險行業做跨越國域的廣角研究。
  本書突破保險法和交叉學科的同化關係:本書對保險合同法與其他交叉學科的關係的研究,力圖從綜合的保險合同法的理論和實務出發,避免專門性、封閉性的阻礙導致的問題被同化,以強化作為整體的保險法學科體系和方法論。避免侵權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行政法的理論體系對保險法理論的同化。
  本書完善和推進了保險法理論體系:本書力圖做到對保險法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推進,以保險法為視角,將侵權責任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行政法納入對保險法理論的研究之中。在探查保險法與侵權責任法的關係時,以責任保險的理論和司法需求為功能導向;在探查保險法和合同法的關係時,以保險合同條款的特殊性為前提和基礎;在探查保險法和行政法的關係是,將金融學、經濟學視角觀察道德保險監管的特殊性融合。
  本書探查保險經營和保險法律,交織、融合、規則慣例互相替換的雜揉關係,從而為建立和發展保險法律的精細、專業、具有時代特徵和生命力的現代化保險法治文明,盡一個保險法律人的本分。

潘紅艷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