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社區營造
作者 | 曾旭正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的社區營造:台灣的社區類型五花八門,本書將其分門別類,讀者可以輕易學會認識台灣社區的概念。社造的過程常有溫馨而具地方智慧的故事,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 |
作者 | 曾旭正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台灣的社區營造:台灣的社區類型五花八門,本書將其分門別類,讀者可以輕易學會認識台灣社區的概念。社造的過程常有溫馨而具地方智慧的故事,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 |
內容簡介 台灣的社區類型五花八門,本書將其分門別類,讀者可以輕易學會認識台灣社區的概念。社造的過程常有溫馨而具地方智慧的故事,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的書。 自從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社區營造」就在台灣展開一場最基層、最普及、最溫和,但影響卻難以估計的社會運動。姑且不論其在各地的成功率,但它的確一點一滴在喚醒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里間的關係,也交還給人民對生活環境與空間的主控權,是一個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 本書作者長年參與台灣社造工作與研究。其先就社區營造的概念及台灣數百年來社區型態的演變,加以說明;再以營造空間、福祉經營、創發產業、深耕文史等四個社造類型,分別介紹台灣都市新舊聚落、小鎮、農村、鄉村生態、鄉村特色產業、原住民部落等成功的案例,也讓讀者得以分享這些社區一路來的經驗、心情與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曾旭正1961年生,台南縣下營鄉人,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宜蘭縣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協調委員、台南縣副縣長等。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所長兼總務長。著有《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台灣新建築運動》、《大台北空中散步》、《讓社區動起來--社區總體營造行動資源手冊》等,譯有《建築意向》。曾參與無殼蝸牛運動、九二一災區規劃與重建、新校園運動、催生「建築改革合作社」等社會運動。
產品目錄 推薦序作者序一、緒論:社區是被營造出來的二、歷程:台灣社區的時代面貌三、政策:社區協力政策四、經驗篇:社區營造案例五、資源篇:協力社區的組織
書名 / | 台灣的社區營造 |
---|---|
作者 / | 曾旭正 |
簡介 / | 台灣的社區營造:台灣的社區類型五花八門,本書將其分門別類,讀者可以輕易學會認識台灣社區的概念。社造的過程常有溫馨而具地方智慧的故事,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7630872 |
ISBN10 / | 9867630874 |
EAN / | 9789867630872 |
誠品26碼 / | 2680227047002 |
頁數 / | 18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CM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