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易知解 | 誠品線上

老子易知解

作者 鄭曼髯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老子易知解:《老子易知解》為曼青先生治群經諸子之學,融會貫通,獨抒創見著作之一。文就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作註解,自序〈課老子感言〉,於卷頭做引言:釋「道」、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老子易知解》為曼青先生治群經諸子之學,融會貫通,獨抒創見著作之一。文就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作註解,自序〈課老子感言〉,於卷頭做引言:釋「道」、釋「老子之所謂道」、釋「哲理」、釋「道德經」,並於文末附錄〈道德論〉一篇。曼髯先生以其一生學養,著述老子思想真義,不囿於各家著述,直指原本,堪為當代老子學說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曼髯清光緒28年(民國前十年)-1975年,浙江永嘉人。先生字曼青,姓鄭名岳,壯年後以字行,中年蓄髯,復字曼髯,晚年勤學不綴,往往徹夜攻讀,又號夕長樓主,學不厭老兒。曼青先生,擁詩、書、畫、拳、醫五絕以名世,有「五絕老人」的稱譽,復治群經,弘往聖之學,奮筆著述。先生著作等身,於詩詞有《唐詩鍼度》、《玉井草堂詩集》、《玉井草唐詩續集》、《曼青詞選》;於書畫有:《鄭曼青畫集》、《曼髯寫意》、《鄭曼髯書畫集》、《曼髯三論》(詩書畫);於醫有《女科心法》、《談癌八要》、《骨科精微》;於國學則有:《老子易知解》、《學庸新解》、《人文淺說》、《性本論》、《論語釋旨》、《易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課老子感言卷頭小引老聃傳上篇(解《道德經》第一至三十七章)下篇(解《道德經》第三十八至八十一章)附錄:「道德論」

商品規格

書名 / 老子易知解
作者 / 鄭曼髯
簡介 / 老子易知解:《老子易知解》為曼青先生治群經諸子之學,融會貫通,獨抒創見著作之一。文就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作註解,自序〈課老子感言〉,於卷頭做引言:釋「道」、釋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301409
ISBN10 / 9574301400
EAN / 9789574301409
誠品26碼 / 2681215252002
頁數 / 11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課老子感言

近著有《老子易知解》,諸生乞予授之,茲定於中秋開課,感述數言,聊以見意。老子之作,後六經而先四書,乃最古之作家也。崇尚徼妙,以鼓吹無為,可謂成千古獨特之言。垂二千四百餘年,注釋者達千四百人,現存幾七百家,英人威壘,敢大膽譏評,謂其未得老氏之心有以也。惜威壘氏之注,亦僅奏膚功,故予猶未能已乎言者,以有所見也。老子自謂,吾言最易知,何以注逾千家,猶為懸解。漢自河上公、嚴君平、葛玄諸人之注,俱泥道家語,致有隔閡。惟河上之言,較平允,至晉王弼,乃抹煞前人之說,則離矣!唐宋以來人各異說。使老子化身遂成千億,考之者十九援莊子以為證,莊生寓言以寄意,何可泥其跡也。若論字義之訓詁,古今文固大異,漢之諸賢,卻已論定,如河上及王弼諸家本,可酌從者從之,議之者,雖紛紜,聽之可耳。倘意與義乖,闕疑為愈,雖老子蓋深於世故者,乃甚厭人情。而欲肥遯,希有蟬脫塵埃之舉。故謂夫跡有非履之喻,而況以跡求老氏之心者乎?知之者惟仲尼一人而已。謂老子其猶龍乎?信矣。然老子既猶龍然,安可取飛與走者為喻?故予為《老子易知解》,而專從老子之言有宗,事有君,體會得之。如其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亦可謂無欲而無不欲。故謂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治大國若烹小鮮,以無事而取天下。可見正復為奇,奇仍歸乎無事。至於徼妙乃老子之門道,簡直言之,即其秘密之訣竅也,其易行歟否?恐猶有待乎來者。

己酉處暑曼髯寫於紐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