シンガポール謎解き散歩
作者 | 田村慶子/ 本田智津絵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加坡散步之旅: 享受東南亞最大都市國家的66道祕旅:期待蘊含人文素養的深度旅行的您,本書帶您認識「不為人知,卻非常有魅力的新加坡」!建國不久的島國—新加坡,沒有悠 |
作者 | 田村慶子/ 本田智津絵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加坡散步之旅: 享受東南亞最大都市國家的66道祕旅:期待蘊含人文素養的深度旅行的您,本書帶您認識「不為人知,卻非常有魅力的新加坡」!建國不久的島國—新加坡,沒有悠 |
內容簡介 期待蘊含人文素養的深度旅行的您, 本書帶您認識「不為人知,卻非常有魅力的新加坡」! 建國不久的島國—新加坡,沒有悠久的歷史或是莊嚴肅穆的世界遺產,走在街上放眼望去淨是枯燥無味的超高層建築物。對一般人來說,新加坡的魅力是「享盡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的傳統文化和美食,也可悠閒品飲英國茶的異國風情,更可大肆逛街購物,再去賭場小賭一把」的地方。但這些,僅只是新加坡魅力的「一小部分」而已。 你知道為什麼海南雞飯、咖哩魚頭、肉骨茶等會成為新加坡的代表美食?巨大的新加坡摩天輪原來是跟風水有關?中華街為什麼有清真寺和禮拜堂?海灘街為什麼離海那麼遠? 諸如此類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本書一一為你解開疑惑。從「觀光設施」、「歷史」、「政治經濟」、「生活文化」、「國土自然」等面向,讓您感受這些現代建築物背後的「人情味」,新加坡街道的散步樂趣,必定增加十倍! 走吧! 去看看從來不知道的新加坡另一面! 融合講究的街道與色彩鮮艷的亞洲文物──都市國家新加坡,很多人來此觀光、享受美食、購物。但是如果你願意駐足街角,必能發現以往未曾見過的風景以及隱藏在各處的歷史、文化、人們的氣息。本書集結有關新加坡歷史及地理、文化、風土民情等小常識,引領你更進一步認識、了解新加坡。若有機會旅行新加坡,行前閱讀將使你對這東南亞最大的都市國家備感親切,或許也可以放在行囊中伴隨你巡遊新加坡,一起發現未知的「新加坡」的真實面貌。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會長/陳正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新加坡《聯合早報》資深專欄作家/衣若芬臉書部落格「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版主/艾兒莎(Elsa)新加坡,一座花園城市,面積不大,但卻有著多種不同的人文風貌。在新加坡,可以乘車走馬看花的逛完城市,若有時間街頭漫步行走,一個小轉彎你可能會進入時光隧道走進舊新加坡。此外,最時髦的建築,如金莎酒店和其上的航空母艦、烏節路上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濱海灣的花園,都可以讓人駐足良久,玩味無窮。《新加坡散步之旅》帶出新加坡的城市之美,值得細細品味。--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會長/陳正旻台灣觀點的《北緯一度新加坡》和日本視角的《新加坡散步之旅》,認識這東南亞島國的日常與不平凡,超出你的想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新加坡《聯合早報》資深專欄作家/衣若芬旅居星國將近四年的我,首次看到一本這麼細緻與中立精粹地在談論這個國度的書。除了感動外,更是感激,終於能讓更多對新加坡國家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看見完整的輪廓了!--臉書部落格「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版主/艾兒莎(Elsa)
作者介紹 田村慶子 (Keiko Tamura)出生於日本福井縣。津田塾大學研究所國際關係學研究科修士課程畢業。九州大學研究所法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法學博士。現任北九州市立大學研究所教授。專攻國際關係論(東南亞地域研究)。擁有眾多新加坡居留(長期、短期)經驗。主要著書有《「頭腦國家」新加坡──超管理的那方》(講談社)、《東南亞現代政治入門》(共編著、Minerva書房) 、《多民族國家新加坡的政治與言語──「消滅」的南洋大學25 年》、《瞭解新加坡的65章【第三版】》 (以上、皆為明石書店出版)。本田智津絵 (Chizue Honda)從一九七三年因雙親赴新加坡,而在新加坡居住十年, 一九九七年再度居留新加坡至今。工作之餘,加入文化保護組織「新加坡傳統文化社團」團員,積極參與新加坡歷史、文化講壇或專門性質的旅遊。最終學歷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修士(東南亞研究)。著書有《馬來語辭典》(共編著、大學書林) 、《了解新加坡的65章【第三版】》(明石書店)部分著作。楊麗珮日本國立東京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科畢業,曾任廣告公司經理,現從事文創產業。
產品目錄 推薦的話前言新加坡全圖MAP新加坡市中心MAP序章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歷史① 奠定現代新加坡基礎的創建者──萊佛士歷史② 由考古挖掘調查發現「萊佛士時代之前」的歷史歷史③ 被嘲諷「沒有未來的國家」,一九六五年獨立的年輕國家民族 在英國統治下,新加坡成為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駐留日本人 變遷中的日本人社會地名 見證歷史的新加坡地名國土 持續填海以擴大國土法律 嚴處隨地丟垃圾,法規治理的功與過言語 全世界不太使用國語的國家慶典 為何一年慶祝四次過年?美食 從剩餘食材發展的各種在地美食專欄 被新加坡的學校輕忽的「歷史」課新加坡人的名字「Singlish」是什麼樣的英語?為何新加坡經濟能急速發展?第1章 觀光•設施篇1 為何魚尾獅背後有「小」魚尾獅?2 濱海灣金沙酒店的賭場不稱「Casino」的理由3 新加坡觀景摩天輪開幕後三個月逆向轉動的理由4 為何郊區的烏節路會變成繁華街?5 為何濱海藝術中心的巨蛋表面有如「榴槤」般的突起物?6 為何中國城車站的中文名是「牛車水」?7 為何讚美教堂的希望之扉隱藏著歷史悲哀?8 虎豹別墅是如何發揮「廣告力量」,使虎標萬金油大成功的祕密是什麼?9 以萊佛士飯店為舞台撰寫小說的日本作家是誰?10 為何人氣十足的度假地聖淘沙島曾被稱為「背後死者之島」?11 為何良木園酒店與英國競馬場同名?專欄 店屋歷史散步萊佛士飯店發祥的雞尾酒「新加坡司令」巡訪藝術作品的小旅行第2章 歷史篇1 為何新加坡國立博物館會展示「古老腳踏車」?2 為何樟宜博物館內展示的日本軍票被稱為「香蕉票」?3 日本人墓地公園中的「唐行小姐」墳墓朝北的理由4 峇峇娘惹土生文化博物館展示的「假髮」訴說賢惠夫人的一生5 為何日本佔領期犧牲者慰靈塔呈叉子狀?6 為何晚晴園中留著孫文的足跡?7 為何馬來傳統文化館到近期還住著馬來王族?8 為何直落亞逸街聚集著宗教設施?9 海葬在哥烈碼頭附近海域的是何方人物?10 政府大廈大草場曾經歷過的新加坡激烈歷史是什麼?11 舊丹戎巴葛車站曾發生過的珍奇現象是什麼?專欄 從文學看新加坡歷史第3章 政治•經濟篇1 奧克斯來路有一間改變新加坡歷史的「家」?2 為何總統官邸裡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只有鼻子的顏色不同?3 為何新加坡的國會大廈是「全世界最安靜的國會大廈」?4 最高法院大廈屋頂上的「不明飛行物(UFO)」的真面目是什麼?5 東海岸公園大道的行道樹整頓有序,是來自政治因素?6 為何工業地區的裕廊陸續開設大型購物中心?7 為何人口只有五百四十七萬人的國家,需要巨大的樟宜機場?8 新加坡唯一在芳林公園內被允許的行為是什麼?9 世界少數超高級住宅區帕特松丘誕生的理由10 沒有電的離島烏敏島,正在進行什麼「智慧」實驗?專欄 李顯龍總理是位接受帝王教育的超精英人士第4章 生活•文化篇1 歐亞文化中心的名產「惡魔咖哩」是剩菜!?2 為何武吉布朗墓園有遷移的問題?3 為何好運商業中心聚集許多菲律賓人?4 為何新加坡會為了緬甸人建造緬甸佛教寺院?5 在麥士威美食中心發生的「海南雞飯戰爭」是指什麼?6 恭錫路是有名的紅燈區!?7 建設新國立競技場「新加坡體育城」時消失的時光膠囊之謎8 達士嶺組屋是時尚高級公寓還是公共住宅?9 為何舊憘街警察局大樓的窗戶是彩虹色?10 為何武吉士商業城中刻有船的標誌?11 為何小印度集中大量的印度勞工?12 新加坡的西門町「哈芝巷」是巡禮的留宿町!?13 為何堤道的路橋上有水管?專欄 庶民的餐桌「熟食中心」誕生的秘辛新加坡貧富差距世界第一!?比日本還激烈的入學考試競爭第5章 國土•自然篇1 魚尾獅公園的濱海灣不是「海」而是「蓄水池」!?2 濱海灣花園中的巨大人工樹的真面目3 世界首創的夜間野生動物園,開幕的原因是「誤判」?4 為何裕廊飛禽公園比動物園還早開幕?5 麥里芝蓄水池出現穿軍服的幽靈?6 新加坡植物園入選為新加坡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7 國家蘭花園(胡姬園) 中的蘭花名「卓錦萬代蘭」指的是誰?8 大自然的寶庫──雙溪布洛溼地保護區每年鱷魚漸增的原因9 加文納橋下擁有「血統證明書」的新加坡貓出生之謎10 豐富自然的聖約翰島曾經是「監獄島」!?專欄 在對岸柔佛州進行的「依斯干達計畫」果真恐怖!?水果之王榴槤
書名 / | 新加坡散步之旅: 享受東南亞最大都市國家的66道祕旅 |
---|---|
作者 / | 田村慶子 本田智津絵 |
簡介 / | 新加坡散步之旅: 享受東南亞最大都市國家的66道祕旅:期待蘊含人文素養的深度旅行的您,本書帶您認識「不為人知,卻非常有魅力的新加坡」!建國不久的島國—新加坡,沒有悠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982081 |
ISBN10 / | 9863982083 |
EAN / | 9789863982081 |
誠品26碼 / | 2681400023004 |
頁數 / | 32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前言
建國不久的島國──新加坡,不像吳哥窟及印尼婆羅浮屠,有著歷史悠久、莊嚴肅穆的世界遺產,走在街上放眼望去淨是枯燥無味的超高層建築物。因此,介紹新加坡的旅遊導覽書,不是美食、餐廳、飯店,就是購物資訊。對日本人來說,新加坡的魅力是「享盡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的傳統文化和美食,也可悠閒品飲英國茶的異國風情,更可大肆逛街購物,再去賭場小賭一把」的地方。但是如此簡單膚淺的觀光,只是新加坡魅力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你了解為什麼海南雞飯、咖哩魚頭、肉骨茶等會成為新加坡的代表美食,就會知道這是由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歐洲的移民所創造出的美食文化,你也能更了解新加坡國家的根源何在,在你品嘗這些美食之際,必能感覺更加入味。繁華街烏節路為何有一個巨大的肉豆蔻?中華街為什麼有清真寺和禮拜堂?海灘街為什麼離海那麼遠?諸如此類,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一一為你解開疑惑,新加坡街道的散步樂趣,必定增加十倍!
如果了解巨大的新加坡摩天輪是跟風水有關的話,也許你就會覺得這乏味的現代建築物帶有些許「人情味」。或是當你發現聖淘沙島或聖約翰島隱藏了不為人知的歷史,也許會喚起你想像島上居民們的生活方式。你可能會在濱海灣大飯店屋頂上的空中游泳池,眺望那些高層建築物群時,突然覺得那些現代化大樓,只不過是都市國家新加坡的一小角而已。
這本是介紹「不為人知,卻非常有魅力的新加坡」的書籍。希望能做為你悠遊散步在新加坡街道時的旅伴!
田村慶子 ‧本田智津絵
法律 嚴懲隨地丟垃圾,法規治理的功與過
新加坡的嚴苛法律眾所皆知,像是禁止口香糖的進口與販賣、隨地丟垃圾則罰款、不准攜帶榴槤進入公共汽車或電車、在公共廁所如廁後未沖乾淨也會被罰……等。如此嚴格的「罰則」和有「美好」意思的「FINE」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句新加坡的口號:「Singapore is a FINE city(新加坡是美好﹝有罰則﹞的國家)」。印有此口號的T恤,已成為新加坡的固定伴手禮。
新加坡的法律確實嚴格,禁止口香糖的事也聞名國際。禁止口香糖是從一九九二年開始,當時MRT電車門的感應燈,經常被口香糖黏貼惡搞,使得電車發生狀況,無法運行的事件頻傳,因此政府才下令禁止口香糖銷售及進口。隨地丟垃圾的行為,初犯最高可處二千新加坡幣的罰鍰,再犯最高可處四千新加坡幣,並處罰嫌犯穿上耀眼的黃色外套清掃公共場所。
另外,在公共建築物上塗鴉的話,最高可處罰金和鞭刑。一九九四年有一名美國少年用噴漆塗鴉汽車、亂砸雞蛋,被處罰鍰及坐牢,加上鞭刑。這事件雖然美國曾要求減刑,但是未能成功,少年依然接受刑罰。如此嚴峻的刑罰,即便是外籍人士也都適用。
特別適用嚴刑峻法的是販毒和貪汙。大麻如果超過五百公克、古柯鹼超過五十公克或是海洛因超過十五公克以上,若將上述毒品攜入新加坡國內、持有或販售,一旦判決有罪,就處以死刑。
另外,對於政府高官的貪汙有更嚴苛的罰則。二○一四年二月發現一位調查局幹部挪用一百七十六萬新加坡幣公款於賭場,被判禁錮刑。
如此嚴厲的法治與標準,受到國內外批評。新加坡獨立以來,標榜「綠化清潔之國」,卻是以嚴懲的鞭刑實現之,令人咋舌。
但是,嚴厲的法治無可否認也有「好的一面」,在國際貪汙排行榜上,每年新加坡的排行都是全亞洲最清廉的國家。
賄賂常態化的亞洲中,乾淨的新加坡有著異色的存在,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加坡安心做生意、行商,擁有吸引海外投資的競爭力。
另外在治安方面,十萬人就有一百六十三位警察官。雖是日本的一半,但是每十萬人的犯罪事件數是五百八十四件(二○一三年統計),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晚上可以安心出門,可謂是嚴苛的「FINE」國度與乾淨的國家,兩種面貌並存。
語言 全世界不太使用國語的國家
新加坡的國語其實是馬來語,但是馬來系人口僅佔十四%,而且只有在獨立紀念日或祭典儀式時唱國歌〈Madura Singapura(前進新加坡)〉時,才使用馬來語。華人和印度裔國民有很多人不懂國歌的意思,只是跟著哼唱。為什麼新加坡人民不使用國語呢?
在新加坡,除了國語(馬來語)之外,英語、華語(標準中國語)、塔米爾語也都是公用語。其中,英語被定位在「國際語言,因此是所有民族的共通語」的第一語言,因此兒童進入小學後必須學習英語,第二語言則依不同民族學習各系語言(華人學華語、馬來人學馬來語、印度裔有塔米爾語及烏魯度語等多種選擇)。新加坡發行四種語言的報紙,電視頻道也分各語言的頻道,因此第二語言如果沒有選擇馬來語的話,就沒有機會接觸馬來語。
公立的學校教育全都以英文教學,使用各民族語言的機會只有道德課或歷史科目。實際上,
英語已成為新加坡的國語。根據二○一一年的調查,家庭中最常使用的語言,華人家庭說華語是四七.二%,其次是英語佔二四.一%,馬來家庭說馬來語佔八五.四%。印度家庭說的是塔米爾語佔三九.二%,英語佔三七.八%,也就是說除了馬來系家庭以外,其他人幾乎不說馬來語。
大部分的國民不說馬來語,卻又以馬來語為國語的理由是,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獨立以前,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獨立後顧慮到馬來西亞、印尼都是以馬來系國民佔大多數之故。因此,新加坡成為全世界「不太使用國語的國家」。
專欄
牽動東南亞的富庶國家
為何新加坡經濟能急速發展?
二○一二年新加坡的國民平均所得是獨立時(一九六五年)的九十倍,如今是東南亞最富
庶的國家。
牽動這個奇蹟的經濟成長,並不是靠觀光業。新加坡主要產業是製造業、運輸業、電信業、金融業、服務業等。
新加坡自獨立後,首先一面削減勞工的權利,一面制定「經濟擴大獎勵辦法」,大幅降低法人稅率,實施各種優待政策,積極引進外國企業進駐。
一九七○年代,大量吸引歐美和日系企業進駐。新加坡本來是依靠組裝電器、電子產品等等產業,需要大量低技術的藍領階級,後來漸漸由「轉口加工貿易國家」轉型為如今的工業國家。
更於一九七○年代,吸引精製石油、造船、船舶修理業等擁有大規模設備和高技術的外資投入。一九八○年代開始積極引導銀行、金融、運輸、通信、電腦產業以及相關國際的服務業外資進駐,成為東南亞的主要綜合商務中心。
進入二○○○年代後,開始著力於教育產業及化學產業。
外資擔負著新加坡經濟發展,在二○一一年於新加坡設點的國際大企業已經達到七千多家企業,外資和外國勞動者貢獻GDP高達四四%。也就是說政府各機構已完成了導入外資的任務,特別是經濟開發廳是專門負責導入外資的促進機構,在世界各地已設立多處分部。
此外,政府為了讓各產業能順利擁有建設的基地,特別於一九六六年制定「土地收用法」。根據其法規,政府可以自行裁定,將具有「公共公益目的」的土地,全數收為國家使用,勸退居民搬遷並發予補償金。
新加坡「奇蹟的經濟成長」是來自於外資和「強而有力的政府」才能達成。
8 為何直落亞逸街聚集著宗教設施?
向諸神感謝航海平安的移民們
新加坡南部靠近金融街處,有一條直落亞逸街(Telok Ayer Street)。沿著這條街有許多道教寺廟、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宗教設施。
馬來語的Telok是「小灣」的意思,Ayer是「水」,也就是說直落亞逸街就是「灣岸街」的意思。街如其名,在灣岸還未被掩埋之前,這條街的前方有一片汪洋大海。到十九世紀前半為止,這裡是中國和印度移民的上陸地點。
沒有蒸汽船的時代,航海是一件又危險又須歷經時日丶辛苦的路途,因此結束航海的移民踏上新加坡陸地後,第一件事就是感謝神明,賜予平安無事的航海路程。因此,這條直落亞逸街就是這些移民建造的寺院和廟宇之街。
這條街上的宗教設施中,最古老、最豪華的寺院是天福宮(Thian Hock Keng)。其前身是一八二一至二二年從中國移民過來的人們,因滿心感謝神明保佑他們航海過程平安無事而建,是祭祀道教的航海女神「媽祖」的寺廟,並於一八四二年改建,成為現在的樣式。寺廟不只供奉媽祖,還祭祀其他道教的神明和觀音佛祖及孔子。建造寺廟的主要成員大多是來自於中國南部的福建省,因此寺祠內設有福建同鄉互助會組織「福建會館」。
從天福宮面向海洋望過去,右側是一八二七年建蓋的伊斯蘭教阿布拉回教堂(Al Abrar Mosque),左側是一八二七至三〇年創建的納哥德卡寺院(Nagore Durgha Mosque),這些都是南印度移住過來的伊斯蘭教徒所建造。由直落亞逸街往前走向萊佛士廣場,盡頭有一座中國廣東省潮州人在一八二六年搭建的Yue Haichin寺院,和天福宮聚集福建移民一樣,這裡是潮州人的據點。
直落亞逸灣在一八八七年被掩埋,成為現在的賽希爾街(Cecil Street)和彌頓道(Robinson Road)。二十世紀初又掩埋了海際,就是現在高層大樓林立的珊頓道(Shenton Way)。
天福宮的福建會館現在不在寺廟中,已搬遷至對面的大樓內。因為不能遮住媽祖的視線,所以大樓一樓必須清空。曾經是灣岸街,如今離海際有些距離。媽祖面對著福建會館,後方則是大樓林立的景象。
9 海葬在哥烈碼頭附近海域的是何方人物?
迎接各方訪客的新加坡的海上玄關口
新加坡市中心沿著濱海灣,有一棟將舊淺橋改建的「富麗敦海灣酒店(Fullerton Bay Hotel)」,以及哥烈碼頭(Cliffordford Pier)。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印度國父「哈瑪德甘地」的骨灰曾撒在淺橋附近的海域一事,不太為人所知。
哥烈碼頭是代替附近的約翰斯通碼頭(Johnstone Pier)的新碼頭,於一九三九年完成。在盛行搭飛機旅遊之前的時代,這個碼頭是新加坡的海上玄關口。來新加坡尋找新天地的移民、赴任殖民地的官僚們、搭船旅行的旅客,當他們第一步踏上新加坡國土就在這座棧橋,這裡也是迎接VIP的儀式會場,當英國殖民地時代的總督就任,或是休假歸國時,都會在這裡盛大舉行慶典或歡送典禮。
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哈瑪德甘地」被狂熱印度教原理主義份子暗殺身亡。後人將甘地的遺體火葬後,有一部分骨灰送回印度國內各地,一部分送往國外和新加坡。當時英屬馬來亞地區最多印度獨立運動支持者,在日軍佔領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新加坡也是印度獨立聯盟的根據地。
印度政府官員帶著甘地的骨灰罈,於三月十五日晚間從印度搭乘國泰航空來到新加坡加冷(Kallang)機場。眾多弔問者蜂擁而至,前來維多利亞紀念堂等候骨灰罈的到來。甘地的骨灰罈巡迴吉隆坡、哥達巴魯、檳城、怡保市等馬來半島各地,三月二十七日返回新加坡,再從哥烈碼頭搭著小船出海,在數百人注視之下,將甘地的骨灰撒在碼頭附近的海域之中。
旅行的方式由船改成飛機之後,哥烈碼頭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變成前往龜嶼(Kusu)島等南方島嶼的觀光船起點,或將船員載運至貨櫃船的碼頭。
之後,因為政府計畫將濱海灣的海水淡水化,改成蓄水池(參考二八四頁),因此哥烈碼頭於二〇〇六年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碼頭任務。
之後於二〇一〇年,在哥烈碼頭上建設五星級飯店「富麗敦海灣酒店」。現在哥烈碼頭轉變為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住宿客之地。
5 在麥士威美食中心發生的「海南雞飯戰爭」是指什麼?
總店vs.分店,哪家「口味勝出」?
說到代表新加坡的庶民美食,就是「海南雞飯」。這是先以雞湯將米飯蒸熟後,再放一些雞肉在飯上,是一道非常簡單的主食(參考七二頁)。在新加坡最好吃的海南雞飯,最先想到的應該是位於中國街上,麥士威美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內的名店「天天海南鷄飯店」。但是這家海南雞飯店在二○一二年曾發生過「事件」。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來介紹「海南雞飯」。說到「海南」雞飯,其實在中國海南島並沒有這道料理,而是昔日從海南島移住到新加坡或馬來半島的移民,他們將雞肉用家鄉的調理方式做,再加入在地的辣椒,煮出一種獨特的風味。無論是在民眾的廚房「熟食中心」也好,還是
在五星級飯店也好,海南雞飯是大受歡迎的餐點。
其中,以「天天海南鷄飯店」最為有名。一到中午時段就會大排長龍,等個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算是理所當然的事。美國名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在自己的節目中,對天天海南鷄飯店的口味讚不絕口。而且,各國旅遊導覽書也有介紹,所以外國觀光客也趨之若鶩。
至於剛才提及的事件是二○一二年三月在這家天天海南鷄飯店工作了二十年以上的主廚,有一天與幾個朋友在鄰近處也開張了一家「阿仔海南鷄飯店」。原因是主廚和天天海南鷄飯店的第二代經營者在店家的經營方針上有不同看法,而起了衝突。因此主廚決定退出,自行開設了一家海南雞飯店。
這種事好像常有所聞,但是第二個月這件事被當地英文報紙《海峽時報》報導得很大,還以「海南雞飯戰爭」為標題,一躍成為愛好雞肉飯粉絲的焦點。
報紙報導後,從天天海南雞飯店辭去主廚工作的「阿仔」,成立的「阿仔海南鷄飯店」開始大排長龍,到底「天天海南鷄飯店」的口味比較好?還是「阿仔海南鷄飯店」好吃?……連日來不斷有「美食家」不斷爭相評論,互相嗆聲。後來聽說,戰爭前哨站需要軍餉,是阿仔率領製作軍餉送到軍隊去。
但是,「海南雞飯戰爭」爆發後兩年,到了午餐時間大排長龍的依然是「天天海南雞飯店」。二十年以上的老店畢竟有它的品牌力,阿仔無法不承認這點吧!但是阿仔如今還在賣海南雞飯,到底是「天天」好吃?還是「阿仔」好吃?還是無法分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