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lder War: How the Global Energy Trade Slipped from America's Grasp
作者 | Marin Katusa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石油與美元: 未來10年影響你生活與投資布局的經濟武器:◎誰在藉由能源交易,顛覆美元霸權?◎台灣書市第一本,透析美、歐、俄、中東亂局真相,為你的投資把關!《富比士》 |
作者 | Marin Katusa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石油與美元: 未來10年影響你生活與投資布局的經濟武器:◎誰在藉由能源交易,顛覆美元霸權?◎台灣書市第一本,透析美、歐、俄、中東亂局真相,為你的投資把關!《富比士》 |
內容簡介 ◎誰在藉由能源交易,顛覆美元霸權? ◎台灣書市第一本,透析美、歐、俄、中東亂局真相,為你的投資把關! 《富比士》書評、英國原子能管理局榮譽主席、美國眾議員、俄羅斯研究所學者、能源專家齊聲盛讚:不同於西方主流觀點,精彩解析普丁與美國政府的能源角力,駭人、刺激、極度有趣,欲罷不能一次讀完……國際局勢,離不開能源暗戰!看似互不相關的國際大事件,背後都是能源利益,唯有看懂能源秘辛,才是不敗投資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武器有二:石油與美元。掌握能源,就能贏得最關鍵的經濟戰!石油牽動全球政經局勢,左右大眾的投資布局與物價漲跌。國際貿易與能源交易以美元進、美元出,人人需要石油,因此人人需要美元。若美國不再獨霸,未來石油交易也無須透過美元計價與結算,美元還能繼續強勢嗎?一場更冷的冷戰正在醞釀,武器是油井、天然氣、相關工業、輸送管線,以及港口建設。本書帶你看清真相,剖析看似互不相干的國際大事件,實際上環環相扣,處處有陰謀與玄機!美元流動性正在萎縮?哪些國家正在聯手擺脫美元?投資人該如何保護資產?為什麼油價大跌,產油大國卻不減產?還強硬表態要增產? 誰在秘密整合全球能源,箝制各方勢力,讓歐亞非各國對俄羅斯依賴更深?當歐美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為什麼其他中東國家心驚膽戰?擔心會擦槍走火?誰在幕後下棋,造成敘利亞的人禍與戰亂?為何敘利亞涉及中東所有衝突?本書作者為知名能源投資策略專家,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觀察美、俄、中東、中國、歐洲等國之間縱橫捭闔的手段,分析當前全球能源市場的新變局。當各國逐漸失去對能源市場的掌控,經濟與生活將會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衝擊,該如何亡羊補牢與規畫投資方向?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魏百谷 迫不及待讀完!作者說明地緣政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角,也是影響國際局勢與經濟動向最重要的一塊:能源。筆調犀利精準,讀到欲罷不能,獲得與主流媒體截然不同的嶄新觀點。──《富比士》專欄作家/約翰‧穆丁本書別具創見,道出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娓娓分析這場更冷的冷戰與能源安全議題。民用核能衍生的全球國安問題如火如荼開打,西方世界或許正步向失敗。馬林詳述各國如何競相爭奪資源主宰權,見解透徹,下筆犀利。──英國原子能管理局榮譽主席/女勳爵芭芭拉.賈吉本書指出美國的敵人不是普丁,而是美國政府過度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外加招致毀滅的貨幣政策。美國能源資源的發展正是敗在這裡。──美國眾議員/隆恩.保羅博士西方經濟的未來主要繫於兩大關鍵:油元體系的命運與能源貿易的走向。本書探討當前這場最遭誤解的大戰,這場早已開始重塑全球風貌的大戰。作者馬林是箇中高手,在全球各地投入礦業與能源產業,這是一本從能源安全世界重重風險中誕生的傑作。──加拿大黃金公司總裁暨再生石油公司董事/伊恩.特爾弗作者描述的情景並不教人樂見,但是絕對值得了解。──《抵押策略》雜誌書評亞馬遜讀者五顆星熱烈好評:深入剖析近年能源事件始末 我在能源產業待了二十幾年,這本是目前讀過有關近期能源事件的最佳傑作,駭人、刺激,而且非常非常有趣,真想趕快重讀一遍。 《石油與美元》有望成為這個世代的重要巨著 我原本對普丁與俄羅斯的印象來自電視與網路新聞,本書卻呈現出普丁的反英雄樣貌,如同《黑道家族》、《廣告狂人》與《絕命毒師》等許多賣座影集,讓你不由得支持起「壞蛋」。本書詳述普丁如何帶領俄羅斯在各種能源產業拔得頭籌,讀來令人無比投入並大呼過癮,融合歷史、地緣金融與投資分析以呈現迫切危機,讓人難以釋卷。當深謀遠慮的俄羅斯領袖,碰上政策不明的美國總統本書不像多數美國媒體與國務院時常把普丁塑造為卡通丑角,而是妥善呈現他所操控的大局。歐巴馬跟幕僚看重一時「光采」,普丁則放眼全球能源產業,替俄羅斯壓下美國的崛起之路。作者詳述普丁的動機、戰術與策略,戳破美國明顯失當的回應,道出難堪的真相。講述地緣政治的絕妙大作 筆鋒清楚明快,娓娓道出美俄兩國如何分別步入能源供應國與消費國的現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馬林‧卡祖沙Marin Katusa能源投資策略專家,能源產業炙手可熱的投資經理人。現為卡祖沙研究機構負責人。 原為數學教授,後來離開學術界,把數學模型運用進產業投資,所創能源基金過去五年在加拿大表現首屈一指,經扣除所有開支費用後,績效仍比加拿大創業交易所綜合指數(TSX-V)高600%。 作者創立並擔任銅山礦業公司董事,負責併購、整合、重組,直至獲利,礦業實務經驗豐富,公司短短四年即公開上市,如今是加拿大第三大銅礦公司。 卡祖沙親自造訪礦坑與能源開發案,曾到訪超過130個國家,實地進行數百次勘查行程,與全球各地的能源部長、高階將領、寡頭大亨,以及億萬富豪往來。穿著防彈背心親赴俄羅斯、伊拉克、烏克蘭、科威特、蒙古、科索沃,以及哥倫比亞勘查,在私人武裝部隊護衛下造訪許多資源豐富的危險地區,進行研究與分析。 卡祖沙積極投資新創能源公司,也是庫錐亞能源公司前兩次融資的主要投資人,如今該公司已躍居英國數一數二的非傳統天然氣公司。 二○○七年起,擔任凱西研究的能源投資首席分析師,並且提出一字千金的研究報告與原創想法,供數千名投資人參考運用。 作者亦是極受歡迎的講師與顧問,定期為加拿大商業新聞網撰稿,並接受全球各大媒體訪問,包括CNBC、加拿大廣播公司、彭博社,《今日俄羅斯》,以及《富比士》等。■譯者簡介林力敏輔大翻譯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曾任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愛騎車兜風,持續探索各類新知,探索文學與人生。譯有《創新者的六項修練》《信心密碼》《同理心優勢》《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先覺出版)等。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投資人一定要了解的地緣政治與能源議題作者序 揭開高績效投資背後的能源產業知識第一章 誰在顛覆美元?失落的十年前進莫斯科轉變局勢的數起神秘爆炸案迅速開戰,贏回民心普丁即位第二章 決戰寡頭大亨機遇之地擊垮能源寡頭大亨以優惠券掌控國營企業奪取尤科斯石油公司普丁開出的最佳條件大鎚落下政敵一一赴死敢言的下場倖存並致富的其他巨富以主宰全球能源為出發點的國策布局第三章 大博弈與冷戰的終結,更冷的冷戰浮上檯面話說從頭油業先鋒油業壯大戰爭對油價的影響美元如何成為全球通用貨幣?人人的美元謝謝你,尼克森先生第四章 神秘的斯拉夫戰士兒時普丁少時普丁特務普丁旁觀喬治亞出兵喬治亞第五章 烏克蘭─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擺盪不安烏克蘭對普丁的利益社會主義政府垮臺之後:貪污盛行,轉型不易勿忘投票獨立廣場革命克里米亞半島回歸烏克蘭的能源資源第六章 以能源為武器,醞釀更冷的冷戰共同經濟聯盟背後的能源利益冷戰舊局重演,以能源為新武器第七章 主宰石油等於掌控世界─石油的普丁化北極的石油歐洲市場全球能源產業要角:俄羅斯石油公司歐美夢魘:俄羅斯朝石油輸出國組織招手以油管對各國形成實質影響力第八章 版圖涵蓋歐、亞、非三大洲─天然氣的普丁化更好的輸氣管系統液化天然氣歐洲買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轉型成功歐洲以外的天然氣版圖第九章 布局全球鈾礦產區,左右原料供應─鈾礦的普丁化長期短缺鈾礦的用途供應量的短期解決之道普丁的鈾賣場壟斷終極供應源在蒙古國攻城掠地收尾階段:掌握全球過半產量短期之內供應過剩第十章 中東的關鍵影響力─石油、戰爭,以及大博弈伊朗:制裁、政變,以及革命伊拉克:局勢深陷泥淖庫德斯坦:顛簸的獨立之路阿富汗:讓北極熊跌跤敘利亞:牽動美、俄、歐各方布局巴林的重要性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岌岌可危的紹德王室第十一章 油元體系走到尾聲?攻擊美元美國制裁伊朗期間所衍生的漏洞全球貿易趨勢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的關係降至冰點第十二章 後油元時代,世界會是如何?逐漸衰弱的美元油元衰落的爆發過程迅速爆發的下場美國政府如何懸崖勒馬?投資人的因應之道當今投資能源的最佳機會在哪裡?後記 美俄博弈將在各地持續進行
書名 / | 石油與美元: 未來10年影響你生活與投資布局的經濟武器 |
---|---|
作者 / | Marin Katusa |
簡介 / | 石油與美元: 未來10年影響你生活與投資布局的經濟武器:◎誰在藉由能源交易,顛覆美元霸權?◎台灣書市第一本,透析美、歐、俄、中東亂局真相,為你的投資把關!《富比士》 |
出版社 /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342641 |
ISBN10 / | 9861342648 |
EAN / | 9789861342641 |
誠品26碼 / | 2681217429006 |
頁數 / | 288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第一章 誰在顛覆美元?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故事,但願這故事不是真的。
可能在幾年之內,白宮戰情室將召開一場能源會議,大概從一大清早開始,而歐洲走在前頭的石油交易員與貨幣投機客正在匆忙因應變局。與會者各個憂心忡忡,卻也一籌莫展,畢竟美國怎麼走都是大禍臨頭。
總統聽完貼身顧問解釋眼下艱困的局面,先沉默許久才終於開口:「你是說一切—一切都很慘嗎?」
他說得沒錯。此時此刻美國沒有什麼好選項,只有怎麼做才不至於太糟的選項。
別指望這群參與會議的政府高層有多足智多謀,能想得出解決之道。屆時要解決難題的人,跟如今袖手放任災難越演越烈的人,其實半斤八兩都同屬一類。他們當中有些人根本沒有比較懂,不過是把人類所有紛爭看得如同卡通,是一組白帽人與一組黑帽人互起衝突。其他人雖然知道世局錯綜複雜,仍想把一切簡化為好人對抗壞蛋的二分戲碼,既比較簡單,在政治上行事也比較方便。
許多年來,美國政界與媒體聯手把普丁塑造為粗野的惡霸,如同蘇聯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會」,KGB)的遺毒,一個冷酷無情的恐同惡徒、驕傲自大的拿破崙接班人、稱頌行動力的莽漢,尤其是他的高度行動力。就連理當看得更清楚的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都將他比喻為希特勒。
他確實冷酷無情,但也遠遠不止於此。自從我投入鑽研全球能源市場以來,就開始分析普丁的一舉一動,至今已經相當多年。他是個複雜的人,但美國民眾往往由政治人物牽著鼻子走,只看見簡化過的形象。他不是混世魔王,但遠比政治人物與傳播媒體讓你以為的更加危險。華府政治圈長年把他貶低為一個暫時帶領俄國的騙徒,一顆注定在俄國無情政壇殞落的流星,但這種看法真是大錯特錯。矮個子往往容易遭到輕忽,這對普丁來說有好處,雖然他是武術冠軍,現年六十四歲仍肌肉分明,但是西方國家與媒體一心想藉此把他塑造成可笑的小丑,而非危險的對手。
然而,華府永遠不該把他視為冷戰的遺患,也不該以為俄羅斯早已從雄獅淪為羔羊。華府該明白普丁替「祖國母親」(Mother Russia)訂立了長遠計畫,而且是長達數十年的長程藍圖,不像美國政客幾乎只在乎四年一度的選舉。這份計畫與所需資源都很可行。十五年來,普丁積極籌措資金,把局勢導向「第二場冷戰」,我則喜歡稱之為「更冷的冷戰」。他志在必得,務求戰勝。
普丁的致勝戰略不是憑槍砲彈藥,而是靠著掌控全球的能源供應。
美國迄今的失敗已無從彌補,現在我能做的是把這場新一波的冷戰真貌向你娓娓道來,理清國際大事背後的來龍去脈,說明各個事件並非那般互不相干,而是環環相扣。我會解釋普丁許多行動背後的緣由,你能藉此判斷他接下來的動向。我會點出雖然國際勢力的消長變化罕有人察覺,但其實非常清楚,就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切關乎能源:石油、天然氣、煤、鈾,以及水力發電等。如今當你談能源,就是在談普丁,反之亦然。世界的運作有賴能源。過去六十年,美國大多數的時候欣欣向榮,第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主宰能源市場,二為能源等資源是以美元交易—這真是獨占優勢。美國身為世界霸主已久,光是想像局勢可能改變,就足以令人吃驚。然而,美國的力量正緩慢但確實的減弱,普丁則準備施展最後一擊。當美國為綠色能源猶豫不決之際,俄羅斯卻在普丁帶領下希望走出自己的路。
●第三章 大博弈與冷戰的終結,更冷的冷戰浮上檯面
一九○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在小說《小吉姆的追尋》(Kim)當中率先使用「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一詞。
有些人認為「大博弈」只是指英國與俄羅斯帝國將近一世紀在中亞的龍爭虎鬥,雙方都認為中亞地區對他們在別處的目標大有影響。有些人(包括我在內)則認為中亞的大博弈從未結束。蘇聯掀起新一波競逐,持續至冷戰時期。如今更冷的冷戰也以中亞為主戰場,而且戰局才剛浮上檯面而已。
不過,這當中的其中一個角色換了:如今美國取代當年英國的角色。然而,兩世紀以來始終未變的是俄羅斯仍在地緣政治上扮演關鍵要角,影響範圍從歐洲、中東一路延伸至中亞。
先前,正當美國忙於在大洋間擴展勢力之際,英國則奮力保持全球霸主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讓英鎊維持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掌控全球貿易是一項非凡權力,掌控全球儲備貨幣亦然,可以因此主宰貿易條件,影響遙遠市場的原物料價格,並在金錢流動時收取手續費。長久以來,享有這般主宰力的是英國,舉國繁榮昌盛。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蹂躪以後,英國交棒給美國,從此由美國主宰至今。
大英帝國的霸權向來不甚穩固,每多取得一次勝利,就更令人難以置信。如今看來,一座蕞爾小島當年竟然能支配全球大片江山實在不可思議。當然,英國確實建立了一座龐然帝國,但是稱霸是一回事,維持霸權是另一回事,既得處理人民的不滿,也得克服其他國家的挑戰。
印度有「大英帝國皇冠上的珠寶」之稱,十九世紀英國的亞洲政策主要圍繞在擴張並加強對印度次大陸的掌控,而這個目標的最大威脅就是俄羅斯。數個世紀以來,俄羅斯持續擴張領土,甚至在一七二一年彼得大帝(普丁最推崇的歷史人物)建立俄羅斯帝國前即是如此。俄羅斯在十七與十八世紀往南與往東擴大領土,至十九世紀領土已包括今日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以及烏茲別克。英國擔心俄羅斯朝印度踏門侵戶,爭奪領土與財產,因此英國先下手為強,既入侵西藏,也攻打阿富汗的兩個部落,只求建立緩衝區,抗衡步步進逼的俄羅斯北極熊。
大博弈逐漸展開。雖然一般是從領土爭奪切入,但大博弈也涉及金錢與相關操作。二十世紀則出現目前最重要的衝突角力場:設法掌控現在全球依賴甚深的能源資源,這類資源包括天然氣與鈾礦,但最重要的是石油。石油在全球是財富的主要展現,是經濟體與政權的重要財源,有石油的地方其生活水準往往得以提升。
石油最初是取代價格較高的鯨魚油,當作路燈的燃料,如今則成為多數交通工具與發電設備的燃料,更是塑膠與大多數有機化學品的原料。現代生活幾乎脫離不了石油,多數東西要不就是靠石油製造,要不得靠石油運送,舉凡蠟筆、人工瓣膜、心臟科藥物、殺蟲劑、玩具飛機與真實飛機都跟石油脫離不了關係。而且,石油不只關乎實際商品,也是全球金融體系的根本,分隔富人與貧民,這正是石油成為全球最搶手原物料的原因,而不只是汽車與飛機的燃料那麼簡單。
掌控石油,也就掌控財富。這是在新一代大博弈成為要角的方式—普丁正是如此重燃大博弈的戰火,逐步巧妙瓦解美元的地位。
●第七章 主宰石油等於掌控世界—石油的普丁化
現在俄羅斯的多數石油產自西伯利亞的西部,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這些油田仍破舊不堪。俄羅斯石油產業在一九七○年代陷入致命的惡性循環,產量不斷滑落,在蘇聯瓦解之際繼續惡化,在一九九○年代政治與經濟動盪之際依舊不見止息。
等到普丁在一九九九年獨攬大權之前,石油產量已開始止跌回升,接著他支持石油產業不遺餘力,鼓勵大型石油公司併購成功的小型石油公司,讓投機分子退場。二○○七年以來,花在整併各家石油公司的金額高達一千六百億美元。
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因此節節攀高,一九九八年的日產量是六百萬桶,十年後增為一千萬桶,二○○九年從沙烏地阿拉伯手中搶下全球產量第一的頭銜,二○一二年的日產量達到一千一百萬桶。俄羅斯國內的石油消耗量在二十年間幾無改變,因此如今每日出口量幾乎達到八百萬桶,等於全球每天付約十億美元給俄羅斯。
◎歐美夢魘:俄羅斯朝石油輸出國組織招手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預估接下來可能的局勢發展:俄羅斯將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合作?這會是美國與歐洲最恐怖的夢魘。如果俄羅斯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結盟,將掌握全球五六%的石油生產量與多數閒置產能,這種超級石油輸出國組織得以自行決定石油價格,全球各國只能唯命是從—至少幾年內是如此。假如超級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領袖對任何議題有何要求,其他國家很難多吭一聲。
石油輸出國組織會想與俄羅斯結盟嗎?
●第十章 中東的關鍵影響力—石油、戰爭,以及大博弈
放眼全球,石油驅動機械;放眼中東,石油也驅動歷史,從二十世紀初期就是如此。不只伊拉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這三大產油國備受影響,所有中東國家的命運都被左右,就連非產油國家也不例外。
中東是個動蕩喧囂的地區。你也許是外人,但是從一個關鍵點來看,其實中東會陷入混亂並不令人意外:在中東,民族國家是例外。埃及人約九成是相同人種(阿拉伯人),屬於相同教派(伊斯蘭教遜尼派),具備相同歷史記憶(依賴尼羅河),組成中東地區唯一多數國民相差無幾的國家。伊朗有自己的語言(波斯語)與宗教(九三%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也堪稱民族國家,但是主要種族(波斯人)占總人口的六五%,其餘民族都無法取得政權。
相較之下,伊拉克人多數為什葉派,少數為遜尼派,但是遜尼派有時會取得政權,就種族而言也分為兩大陣營,多數為阿拉伯人,少數為庫德族人,後者既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的油田,還容易受到在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同屬少數卻人口眾多的其餘庫德族人影響。
敘利亞主要為阿拉伯人,如上所述,敘利亞也有為數眾多的庫德族人,至於主流教派是遜尼派,但是政府長年由什葉派的分支「阿拉威派」把持。敘利亞還有不少基督徒,外加眾多古老教派,他們在政治上都與阿拉威派結盟。
黎巴嫩也有上述教派,還有一個自治軍事組織,該組織相當依賴伊朗提供資金與武器,與伊朗一樣同樣仇視以色列。
普丁的計畫是瓦解油元體系,以減少美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而要達成目標有賴中東的能源資源。由於他樂見中東的動盪局面,我們大有必要妥善檢視中東地區三大產油國(產量共占全球二○%)與鄰國的近代歷史。
宗教讓不同國家的人民為心頭大業團結起來攻擊同胞。一個國家裡的遜尼派與什葉派起衝突,很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這兩派信徒摩擦對立,簡直無可避免,原因在於雙方不像某些浸信會教派只是對服裝鈕扣數目等細節稍有歧見,而是在根本見解上天差地別,連大原則都南轅北轍,毫無和解空間,誰想調解都會遭到打壓。
穆罕默德在西元六三二年過世以後,信眾之間爆發一連串爭論,最終分裂為遜尼派與什葉派,遜尼派尊奉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卡為正統繼任者,什葉派則尊奉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為正統繼任者,兩派從此紛爭不斷。
全球約八五%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但是中東三大產油國中的伊朗與伊拉克以什葉派占多數。沙烏地阿拉伯以遜尼派占絕大多數,但是不安分的什葉派主要分布在東部產油區。
●第十一章 油元體系走到尾聲?
我在第三章解釋過油元體系的來龍去脈,還有美元因此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前因後果,然後我也說明了普丁如何計畫重啟冷戰並打擊美元。
現在我們把眼光拉回此時此刻,檢視美元地位岌岌可危的跡象。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英鎊霸權興亡史」重新上演。
如同先前所述,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在一九七三年讓美元與石油交易掛鉤,美國等於能免費進口全球的石油,畢竟美國中央銀行「聯準會」得以憑空生錢,購買美國民眾所要的石油。此外,好處遠不只如此。
由於美元是石油交易的唯一貨幣,其他國家的貨幣難以挑戰美元做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人人需要石油,因此人人需要美元。如果你要販售商品至國外,你會樂於收到美元,因為之後能靠美元買石油。如果你從國外買東西,你知道賣方會樂於收到美元,因為能再靠美元買石油,或幾乎任何產品。如果你參與全球經濟,就是美元進、美元出,其他國家的貨幣只能在當地使用。
無論俄羅斯、中國、巴西或南韓,所有國家都臣服於美元的霸權。
美元需求成長,價值隨之攀升,美國人靠強勢美元購買便宜的進口商品。換言之,油元體系靠犧牲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來補貼美國消費者。當然,此事有利就有弊:便宜進口商品重創美國的製造業。製造業在一九七○年占整體經濟的二三%,如今只占一二%。
油元體系讓美元把其他貨幣遠遠拋在後頭,美國能利用(批評者會說「濫用」)美元做為全球儲備貨幣這一點。比方說,美國能接受長期貿易赤字,付給他國的錢多,從他國賺進的錢少,而且差額不小,每天高達數十億美元。
另一個好處是債務憑證(期票)也是用美元。沙烏地阿拉伯、中國與日本等國家從美國人手上賺進美元,存錢首選正是美國公債,因此美國政府能借許多錢填補赤字,赤字也自然直線飆高。政治人物最樂見不靠稅金就有大筆錢可用。
如今美國政府等於在跟全球借錢,卻沒想過還錢的事—反正隨時能印鈔。
如果你認為這種局面終將無以為繼,你想得沒錯。這種局面不可能永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