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前, 你必須知道的事: 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 誠品線上

吃藥前, 你必須知道的事: 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作者 王惠珀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吃藥前, 你必須知道的事: 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身體最誠實,別再讓體制的髮夾彎和廠商的花招,影響一生的健康路!食藥迷思五花八門,專家一次破解!吃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身體最誠實,別再讓體制的髮夾彎和廠商的花招,影響一生的健康路!食藥迷思五花八門,專家一次破解!吃藥之前,你不能不知道――● 藥物食品的管理各自為政,但身體不會一國多治,你,吃的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 滿桌中、西藥,到底有沒有效?你,可知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在拚誰的經濟?● 人云亦云的流行文化,讓台灣的健康食品氾濫成災,你,還在樂當藥罐子?● 外國的藥真的比較好嗎?你,是不是也以為便宜沒好貨?● 為什麼一張處方箋關係你的荷包與健康?你,是否希望不再當冤大頭,讓健保永續?● 邁向高齡社會,台灣需要醫病新思維,你,還在迷信大醫院嗎? 本書作者畢生專攻研究發明新藥,擁有四十餘項專利,有鑑於大眾對藥食風險經常掉以輕心,作者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以人為主體,從社會面深入探討在經濟繁榮的表象下,到底潛藏著怎樣的藥食風險?並以「風險管理」為軸,「提昇藥食環境品質」為標,在「人吃東西」這個大概念下,進一步討論以藥食品的生命週期為核心,提出有關環節及相關個體(包括利害關係人,產品提供者、消費者、社會秩序的管理者等)應有的思考、態度、作為及社會責任。 此外,基於公共政策對環境品質的影響既深且鉅,本書也論及如何透過健保藥品給付遊戲規則的變革,來導引醫療行為及場域的挪移,並建構友善的醫療,以及面對高齡社會可預先做好那些準備。經由作者的娓娓道來,讀者將可洞悉台灣一再陷入食安風暴和以藥養醫惡性循環的根源,提昇對藥與食的正確認識,學會「「看懂藥」,從而拒絕用身體拚經濟,全民一起監督政府建構一個永續、友善的醫藥環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研究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獲十五國四十一項新藥發明專利;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二十四篇,科普著作百餘篇。曾獲國科會研究優等獎、經濟部「國家發明獎」、教育部「大專院校教師與產業界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王民寧基金會「醫藥研究成果對國民健康有傑出貢獻獎」、台北醫學大學產學計畫總經費傑出獎等,並獲選名列當代名人錄(The Contemporary Who’s Who)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of the year 2005)。 一九八四年返台。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擔任公職期間,致力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以及提供建言促成健保「三同政策」,並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PIC S GMP」,帶領國產藥廠走入國際。曾獲得總統府提名監察委員,並獲藥師典範獎。公務員家庭出身,心存「成長取之於民,成就也要用之於民」,教學上主張以全人教育為內涵,以「藥物與身體夥伴關係的美學」闡述人本藥學。施政上致力於將藥品管理轉型為風險預防的用藥環境建構,帶領藥政處所推動的「總體營造社區藥事服務」計畫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此外,長期關注藥師與社區民眾的互動,所主持的「社區大學銀髮族用藥教育」及「小六生無藥的青少年」計畫,蓄積了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別再拚醫療了,全民健康才是重點! 楊志良自 序 藥乎?葯乎?我們都在用身體拚經濟PART1 拒絕食安風暴 自己健康自己救第一章「高階消費、低階知識」的消費文化熱中養生、美容的一窩蜂文化這樣的健康食品,你敢吃嗎?別再當以身試「藥」的白老鼠認識身體運行的機制藥物動力學決定藥食品被吸收的過程台灣洗腎盛行率何以成為世界第一?別再用身體拚經濟,自己健康自己救第二章 你吃的是「食品」,還是「藥品」?身體不會區別食品或藥品關於葡萄糖胺的一場政治角力以邏輯與科學擊退政治黑手暗藏玄機的養生咖啡衛署食許可字樣不代表品質沒問題「人吃東西」還是「東西吃人」?被濫用的食品GMP認證標章揪出食安風暴的元凶?PART2 看懂藥之道 藥害不上身第三章 一國多制的藥政管理中西醫的治病思維異曲同工藥食都是外來物,身體一視同仁中西藥切割管理,偽科學又一樁一瓶藥酒,三種管理制度你喝的是藥酒?還是藥味再製酒?「乎乾」之前,先看清用量藥酒是藥也是酒,不可輕忽藥品廣告潛藏的陷阱與危機罰金不敵暴利,政府,你在哪裡?切割式的藥政管理藥師也要分兩種?第四章 外國月亮比較圓?原廠藥真的比較好?「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實證精神藥品的開發及後續監測從Hatch-Waxman法案看原廠藥與學名藥便宜不是沒好貨「逾專利保護藥」在台灣衍生的諸多問題原廠藥不該永享特權參與藥政管理上的轉型正義,與有榮焉別再讓子孫繼續當冤大頭PART3 翻轉醫藥觀念 破解健保迷思第五章 醫藥分業,病人也有知的權利小心!醫病關係攤販化……藥與身體的實際互動,藥師最懂國外的醫藥分業之路走調的台灣醫藥分業醫藥分業的髮夾彎第六章 從以藥養醫到永續健保處方箋為什麼這麼重要?倒退嚕的藥政措施犧牲民眾用藥安全,只為數字漂亮?藥師合理調劑量是尚方寶劍日本做到了,台灣在幹嘛?狗咬尾巴瞎忙的政府健保藥品不合理的給付方式野蠻施政,健保藥價迷思一籮筐Price、Pricing大不同三項建議救健保PART4 台灣的醫藥教育與高齡未來第七章 入世的藥學人從驕驕女到入世的知識份子生命科學中的人文素養欣賞薩伊德的宏觀、入世逆水行舟,堅持人本藥學生命科學應是科學與人文的對話全人教育,藥師一定要走入民間六年藥學教育學制的迷思社會藥學的具體實踐第八章 邁向高齡社會的醫病新思維善用社區資源,利己利人創造多贏SARS帶來的啟示――社區價值不可漠視長照及轉診可有明天?一個人的老後樂活,醫療照護的7-11在哪裡?醫療體系不患寡而患不均慢性照護落後日、韓一大截邁入高齡社會,小眾醫療環境準備好了嗎?第九章 專業不投降報派新藥的迷思Ph.D.重新體會生命科學的人文意涵專業不投降的社會實踐「全民用藥教育」計畫教育銀髮族拒絕用人民的身體拚經濟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讓「藥師智慧媽咪」守護大家的KISS照護圈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吃藥前, 你必須知道的事: 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作者 / 王惠珀
簡介 / 吃藥前, 你必須知道的事: 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身體最誠實,別再讓體制的髮夾彎和廠商的花招,影響一生的健康路!食藥迷思五花八門,專家一次破解!吃藥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94850
ISBN10 / 986479485X
EAN / 9789864794850
誠品26碼 / 2681599628004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這樣的健康食品,你敢吃嗎?


台灣人購買健康食品的金額一年高達一千零九十五億,可以蓋兩棟一○一大樓,然而市面上真正擁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只有三百多項。


二○一五年二月,美國的紐約州檢察總長辦公室指出,包括塔吉特(Target)、沃爾瑪(Walmart)、健安喜(GNC)和沃爾格林(Walgreens)等四大通路的自有品牌健康食品標示不實,五瓶中就有四瓶不含宣稱的成分,甚至包含有害物質。


這樣的「健康食品」,你,吃得安心嗎?


「健康食品」是什麼?它是「食品」還是「藥品」?消費者該如何選擇,才不會只是吃「安慰劑」,甚至傷害了身體?


原來「健康食品」只是一般用語,自從一九九九年八月三日《健康食品管理法》實施以來,「健康食品」已成為法律專有名詞,根據衛生署的標準,要稱為「健康食品」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明確的保健功效成分,且其產品的合理攝取量必須具有科學依據。中央主管機關對已具有明確保健功能的保健功效成分,應予以公告。


二、經科學化的保健功效評估試驗,或依學理證明其無害,且具有明確及穩定的保健功效。


標榜「健康食品」的產品,必須經過衛生署認證,標有「衛署健食字號」或「衛署健食規字號」及健康食品標章;也只有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才可依據被核准的「保健功效」內容進行廣告宣傳。一般食品標示或廣告具有療效,就是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的規定。


別再當以身試「藥」的白老鼠


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固然有「保健」效果,但沒有證據證明它們有「療效」。也就是說,「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藥品」,不是用來治療疾病的。身體有病痛還是得就醫,不能光靠健康食品。若是不清楚保健食品的成分與注意事項,或是與服用的藥品產生交互作用,身體吃出毛病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舉例來說,含有蔓越莓或銀杏成分的健康食品,不能與抗凝血劑同時使用,否則會引起凝血異常或出血;緩解憂鬱的聖約翰草會導致服用抗排斥藥病人的急性器官排斥;含有人參或大蒜的健康食品會增加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藥物的副作用;還有號稱能降膽固醇、保肝類的健康食品,長期服用其實會傷肝傷腎。


很多民眾習慣人云亦云,不求甚解地猛吃健康食品,這種「高階消費、低階知識」的消費行為,就像戴著名貴鑽戒、手拎LV皮包,看似摩登時尚,其實頗為原始。所以我以「摩登原始人」形容台灣的吃食文化,不是沒有道理。有錢養生不是錯,萬一養生不成反倒傷身,恐怕很難像買到假鑽戒、假LV一樣,自認倒楣就算了。只是每次我苦口婆心,勸人不必花錢買健康食品,不只很少得到認同,反而頗惹人討厭。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寧可以身試「藥」,把自己當成白老鼠呢?這要從民眾對身體不瞭解,對身體運行機制認知不足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