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原鄉: 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商人林清富的故事 | 誠品線上

漫步原鄉: 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商人林清富的故事

作者 林清富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漫步原鄉: 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商人林清富的故事:熱愛台灣鄉土、關心原住民的順益貿易公司前董事長林清富,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熱愛台灣鄉土、關心原住民的順益貿易公司前董事長林清富,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他將日本汽車服務管理的最新觀念帶回台灣,帶領順益成長,成為台灣五十大企業。他也將自己四十年來,三百多幅本土美術創作與二千四百多件的原住民文物的收藏,全數捐出,慷慨無私的和全民分享。自謙自己只是個高職畢業的平凡商人林清富,其實他是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個熱愛音樂、藝術、文化的一位收藏家。 他出生的那一年,也剛好是父親林迺翁創立「順益」的同一年。林清富跟著順益一起成長。 看著順益從早期小小零件商轉變為汽車經銷商,且面臨資金缺口、維修人員又不足等困境,父親在期間的努力與誠信,在車界被受肯定,讓他深受影響,也讓林清富在做事時,總不違背「不可做無德商人」的家訓。 他至日本大阪近畿三菱自動車販賣會社實習兩年,學習汽車經銷商導入現代化的經銷與管理體系,讓他奠定汽車經銷的基礎,回台後讓順益在穩定中改革,接班後,更帶領順益成為台灣五十大企業。 他堅持不可忘本的心,除了落實在企業經營上,也讓他極力贊助台灣原住民文化及台灣本土美術保護與傳承。之後更積極收集原住民文化和歷史資料,且創辦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四十年來,他收藏了三百多幅本土美術創作、超過兩千四百件的原住民文物。林清富認為,自己的收藏是要為台灣後代留下最美好與最珍貴的文化,因此除了家人肖像的畫作,他一件不留的把自己珍藏的藝術品捐給基金會,為社會增加高品質的公共文化財。 林清富用平實的角度,來撰寫自己從小到大的故事,對他人總是感念,對自己多是幽默的自嘲,其實從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中,可看到他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清富台北私立開南商工高商畢業。順益貿易公司前董事長,林迺翁文教基金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創辦人。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分享勝過擁有 高希均 序 不可忘本的信念 林清富 前言 全球汽車產業的興衰 第1部 快樂的少年時光 第1章.備受寵愛的童年 第2章.多姿多采的中學生活 第2部 奠基的日本進修 第3章.取得三菱台灣代理權 第4章.離家別子赴日車拚 第5章.每天,從洗車開始 第6章.學得汽車行銷帝王學 第3部 從改革到接班 第7章.五年改造計畫 第8章.從最難也最大的部門下手 第9章.雙重禁令下的逆襲 第4部 深耕公益與文化 第10章.開拓眼界的扶輪歲月 第11章.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 第12章.情牽本土畫作 第5部 台灣之光 第13章.沉浸在地的真善美 第14章.珍藏無價的文化資產 第15章.顛簸的籌建之路 第16章.第一家合法立案的私人博物館 第17章.走入部落,也走向全球 結語 甜蜜的回憶與傳承

商品規格

書名 / 漫步原鄉: 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商人林清富的故事
作者 / 林清富
簡介 / 漫步原鄉: 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辦人.商人林清富的故事:熱愛台灣鄉土、關心原住民的順益貿易公司前董事長林清富,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創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209171
ISBN10 / 9863209171
EAN / 9789863209171
誠品26碼 / 2681273387005
頁數 / 28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分享勝過擁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早在二○○七年一月,《遠見》雜誌就報導過林清富董事長。林董事長經營順益關係企業集團之餘,創辦了全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博物館,很慷慨無私的讓全民分享他的精心收藏。
一九九五年,在邁向二十一世紀之前,我曾經為文提倡「欣賞勝過擁有」、「共有勝過私有」。
兩百年前經濟學鼻祖史密斯就認為:在追求利潤的誘因下,生產者會在市場機制下生產價廉物美的商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宛如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揮舞魔杖,調節供需。
但是,人類如果一直讓看不見的手來誘發利潤,不加節制的生產與消費,那麼人類無盡的欲望如何能靠有限的資源來滿足?
因此我當時特別呼籲:一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誘發利潤、累積財富、帶動經濟發展;但它必須要配合一個「與人共享的心」,節制消費、追求永續生存。所得低時,發揮一隻手的活力;所得高時,要有一個與人共享的心來約束。
林董事長領導順益關係企業集團,非常成功。他帶回日本汽車服務管理的最新觀念,引領公司不斷升級。生產面來講,林董事長對台灣的經濟成長貢獻卓著。
難能可貴的是,林董事長同時擁有與人共享的心。
林董事長自小喜愛音樂、藝術,在當時商界友人以蒐集古董為樂時,他卻有不同的思量,認為若要收藏,就要找自己看得懂而且對台灣有幫助的文物。四十年來,他收藏了三百多幅本土美術創作、超過二千四百多件的原住民文物。
一九九四年,他成立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分享原住民寶貴的歷史與文化,並且贊助台大、美國柏克來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研究,將個人的「擁有」,提升為眾人的「共享」。
成立私人博物館非常困難,除了所有經費必須完全仰賴自己籌措之外,在《博物館法》通過的二十年前,還有層層政府法規的阻礙。不過,林董事長沒有放棄,為社會提供了高品質的公共財,如今大眾才有機會「欣賞」,而不必窮盡一生去「擁有」。
林董事長認為,自己的收藏是要為台灣後代留下最美好與最珍貴的文化,因此,一九九七年,他把其他珍藏的藝術品,除了家人肖像畫作外,也一件不留的捐給基金會,再次為社會增加高品質的公共文化財。
我在最近的著作《開放台灣》一書中提出,自己的財富與愛心不應當只屬於子女,更應當慷慨與社會分享,而年長者應該以身作則。
林清富董事長的理念與精神,已經為企業家年長者提供了最佳示範。

【自序】不可忘本的信念
會寫回憶錄,緣自一九九四年,創辦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當時,因規模不大經費有限,無法發揮全方位功能,決定在有限資源下,做最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將主力放在資料蒐集和文獻出版,將來子孫才能知道,台灣原來有這段原住民的歷史。
在強大漢人文化主導下,台灣原住民已逐漸被同化,其文化消失速度之快,我們都親眼見聞,尤其原住民沒有文字,難以記錄以前的歷史。
即使滿清皇室使用滿文多年,今天能讀寫滿文的人大概也寥寥無幾,可見漢人同化力量之大,連皇帝都無法延續他本身的語言和文字。
因此,更加堅定我以蒐集原住民文化和歷史做為本館首要工作的志向,積極與國內外各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將十七世紀(一六二四年)荷蘭商人據台迄今,散落海內外的有關資料盡量蒐集起來,流傳後世。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吃果子拜樹頭方才不忘本。
四年前,為籌辦本館成立二十週年活動時,我就想,既然都在蒐集原住民的資料,那是否應該把唯一支持博物館營運經費的順益企業和自己的成長歷程,也記錄下來?
由於本人只是一個高職畢業的平凡商人,深怕文采不足寫出來會出醜,但憶及順益從早期小小零件商轉變為汽車經銷商,過程真是汗淚交加,在不斷受挫中慢慢成長才有今天。
今年恰逢公司成立第七十年,其間甘苦與人事更迭,現在只有我一人能夠書寫出來。縱使記錄下來,有所了解的順益員工可能屈指可數或僅知片段,為能讓員工知道順益早期的困境與奮鬥的過程,因此才厚顏的寫出這本回憶錄。
本來只想寫個人的小故事以及順益的成長史,但我既然出身汽車業界,就不能無視汽車界的發展史和殘酷的競爭,其變化之大真是外人無法想像。
而且我人生最大的改變就是在一九七一年,家父送我到日本大阪近畿三菱自動車販賣會社,學習汽車銷售所有相關的服務、工廠及零件、倉庫設計和管理等等,奠定了我在本業的基礎。
而後我極力贊助台灣原住民文化及台灣本土美術,為的都是不可忘本。
尤其家父素以誠信為人,每每教誨我不可做「惡德商人」,以及近畿三菱的高橋社長予我「勿忘初心」的勉勵,使我這一生,總是無法忘記這些人生的重大信念。
由於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又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才疏學淺,僅能憑記憶向大家報告,在我所能回憶的範圍內盡力而為,如有錯誤也在所難免。敬請諸位先進或親友見諒,並且隨時加以指導和更正,讓這本書能夠使我的人生充滿喜悅和感激。

【內文試閱】第一家合法立案的私人博物館
一九八九年五月,在取得博物館現址土地四個月之後,基金會正式委託高而潘建築師,進行博物館建築主體的設計與施工監造大任。但因排除上述諸多困難就費時兩年之久,正式開工興建已是一九九一年的五月。

原漢融合的創新設計
高而潘先生是台灣光復以後本土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設計過許多著名建案,除了一九六七年淡水高爾夫球場外,以一九八三年十二月開館的台北市立美術館最受矚目。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是高建築師五十年建築生涯中,繼北美館之後,第二座深具人文教育功能的建案,在台灣建築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設計。
他的設計理念為:既然是原住民博物館,就應該把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原始特色表現出來,以呼應內在文物的藝術內涵,而且又可以和對面故宮的傳統中國式建築做對比。他以原住民最早、也最簡單的架木為巢形式發想,提出用一根柱子撐出帳篷以築巢的概念來設計,我深感認同,於是博物館有了藍圖。
這藍圖是以一支頂天立地的原住民圖騰柱子,支撐著兩片接近七十度大角度的傾斜屋頂為基礎,最上層(博物館四樓,做會議室和學童教學室用)以盒子造形取代原始的橫梁,它分擔了整個建物的重量,並結合實際結構將重量順著兩側斜頂傳遞而下。
高建築師強調,這是最為穩重的建築形式,又有金字塔的視覺效果,底座四面再配上原住民材料的石板牆,就成了形象鮮明的原住民博物館基本形式。不過,這樣原味十足的建築,也混合時代變動的元素。像博物館的斜屋頂使用青銅瓦,立面用大面玻璃做帷幕牆等手法,都是他考慮到原住民需面對原漢融合,及從傳統到現代建材已改變的事實,所做的創新設計。

遠東最巨大的浮雕石柱
建築是有生命的,在我看來,它是有機體,也是生命體。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原住民文化的延伸和再現。
為此,原本高建築師最初設計的原住民圖騰柱子,是使用類似清水牆做法以鋼模灌混凝土方式製作。但我想它既然是博物館整體建築的中心,應該用好一點的材料,於是高建築師採納我的想法,推薦雕塑家郭清治先生來負責。
高建築師提出改用玻璃纖維混合水泥或青銅材質,郭清治先生則建議使用白色花崗石材,硬度佳且不會因風吹日晒雨淋而變色。
這之前,台灣還沒有人做過這種花崗石石雕,它堪稱遠東地區最巨大的浮雕石柱。光是模型郭先生就製作過三件,上面的浮雕圖案在請教過人類學家陳奇祿教授之後,融合各族代表性圖騰,一再繪製修正八次之多才定案。
這個前置作業,就幾乎耗掉整個施做的一半時間,而後郭清治先生團隊,又歷時長達八個月的雕鑿,才告完工。
這支巍峨矗立的石柱高一三.二公尺、直徑一.一公尺。原來重達十八公噸,考量到一樓樓地板最多只能承載十一公噸,便將石柱中間挖空以鐵架支撐,讓總重減至一○.五噸。這根相當醒目的原住民圖騰石柱,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人眼睛一亮,過目不忘。

先做田野再做設計
占地三百九十坪的博物館,受限於建築法規容積率為百分之一百二十、建蔽率百分之四十的限制,一層最多只能建一百六十坪不到。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建築,只能朝地下發展,建成地面四層、地下兩層,一共六個樓層。其中,地下一樓至地面三樓,為展示空間。
正式開工三個月之後,一九九一年八月,我在當時為台大人類學系系主任崔伊蘭的陪同下,親自帶領建館籌備小組前往日本東京,與「乃村工藝社」商討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工程。
乃村工藝社為日本最大建築室內設計與展示設計公司,全日本超過七成的作品都由它承製,作品也遍布台、中、韓、法等國,聞名於世。
雖然它的設計工程費用,幾乎等同博物館館體的造價,我們仍決議委託他們負責館內設計。於是,乃村工藝社委派久光重夫先生來台設計。
他在籌備小組負責人游浩乙的帶領下,和本館研究員陳文玲及一名助手,一行四人特別到中南部原住民四個部落,做為期一個星期的田野調查,將文獻與部落的實境生活做比對。
「去部落是個很好的開端!」對久光先生來說,到部落觀察,才讓他知道要如何具體將原住民元素落實在設計中。再加上仔細看過我全部的藏品,並和高而潘建築師、游浩乙等籌備小組成員討論之後,大家便決定從原住民生活中的食、衣、住和身心靈祭典這四大部分來做展示。
確定四大展示方向後,下一步就是訂定其內容,一定要具有互動式功能。即觀者和展品之間、觀者和原住民之間,能產生交流。在此方針下,博物館陳設空間依樓層設計為四大展示區,包括一樓的「人與自然環境」、二樓「生活與器具」、三樓「衣飾與文化」,與地下一樓的「信仰與祭儀」。
設計完成後由匯僑公司承做裝潢,福住建築公司負責整座館的建築施工,一九九三年底全部完工。一九九四年一過完農曆年後的三月份,就招待有關人士及全省客戶來館參觀,一方面試營運。
萬事俱備後,終於在一九九四年六月九日正式開館。

永續經營的兩個定位
我創辦博物館和經營企業一樣,不但事前要準備妥善,事情未完成也絕不會敲鑼打鼓、到處張揚。建館前,我就派游浩乙到日本、美國和中國等地考察,回來後的報告都指向設館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以後的營運。
《博物館簡訊》第二十四期報導,以有「博物館大國」之稱的日本為例,二○○○年以前,全國公私立博物館就已超過五千家,密度相當高,且一九五一年日本就有《博物館法》,凡合法立案的私人博物館,政府補助一半的經費或支援人員。
即使如此,一九九○年以來,日本的泡沫經濟和不景氣,仍造成不少私人博物館遭到關閉的命運。因此,當日本專家知道台灣私人博物館並沒有政府補助時,都直截了當告訴我們,要生存是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在經費有限無法吸引人類學研究人才的情況下,如何永續經營,首要工作就得為博物館定位。
幾經思考,我訂出營運的兩個方向:一個是與海內外學術機關合作,在曹永和院士指導下,廣泛蒐集十七世紀荷蘭據台以來,散落全球各地的台灣原住民文獻資料,並加以研究、整理和出版;另一個就是與部落結合,促進都市與部落、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和諧與了解。
開館前四年,我們就積極落實營運方向。
一九九○年,率先捐贈三百萬元予台大人類學系,經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宋文薰兩位先進的指導,由系主任崔伊蘭女士負責,將他們從日據時代迄今所收藏的豐富珍貴原住民文物標本與資料,重新整理維護,並改善老舊的陳列室。
這開啟了我們迎接全球視野的大門,也奠下和國內外重要學術研究機構與博物館間,合作交流的基石。
隨後陸續於一九九二年一月,贊助台大人類學系「田野研究及專題研究獎助學金」; 一九九三年四月贊助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灣原住民研究獎助計畫」;一九九四年三月又分別與日本東京大學簽訂「學術研究合作計畫」,並贊助英國牛津大學「台灣原住民研究計畫」。
所有合作案,我唯一的條件是研究成果要公開與全世界分享,版權則仍屬於研究者,而非我本人所有。

推廣國際學術合作計畫
開館後,在第一任館長日本東京大學語言學退休教授土田滋的協助下,國際學術合作計畫的推展更為順利。
時至今日,我們在國外的合作對象,已有英、美、法、日、荷等五國,共計八所國際知名大學,包括美國的加州柏克來、南加大、華盛頓等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荷蘭的萊登大學,法國的普羅斯旺大學,以及日本的東京大學等;國內也有中研院、台大、政大、清大、中央、慈濟大學等學術機構。
這些海內外的文獻研究,加上創館後每五年,我們就出版一本紀念特刊,及每舉辦一次部落特展也有專刊出版在內,累計出版品已將近七十冊。
在加州大學柏克來分校圖書館內,不但設有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專櫃,陳列我們所有出版品,東京大學也特別召集三十多位研究台灣原住民的學者,成立「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一年出版一本研究著作。
這些都讓台灣原住民在國際能見度日益放大,也助長研究台灣原住民的風氣,培養許多海內外研究人才。

主導權交還原住民
唯有自我認同,才能延續民族命脈!
我們落實營運的第二個方向,便是一切活動都以原住民為主體,這也是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近情鄉土、互愛文化」為宗旨的原因。
一九九三年十月,開館前特別舉辦國內第一次的原住民木雕創作比賽,凡能充分表達台灣原住民文化特性與創意之題材均可。無意中還推動了原住民部落、學校和政府,競相舉辦木雕創作的比賽和風潮,喚起族人對傳統藝術之美的重視與發揚。
早自一九八七年開始,我們基金會就不遺餘力提供獎助學金,培養原住民人才。迄今,已培養出十位原住民人類學家,最令我感到欣慰。因為將詮釋歷史與文化的主導權交還到原住民手上,一直是我們積極努力推動的目標。

台灣永遠的部落
為此,開館後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次「與部落結合」特展,邀請不同族群的部落人士來到館內,結合靜態與動態方式,展示部落文化。最特別的是一切內容皆由部落決定,希望藉此表達我們對原住民族文化自主的尊重,也提供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的發聲平台。
二十二年來,在台灣的十六個原住民族中,已有十二個族群的二十三個部落參與我們的部落特展。這讓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存在,有了更深入且活化的意義。我們有如台灣永遠的部落,隨時迎接原住民朋友們返家,也張開雙臂歡迎非原住民朋友來訪。

讓流浪的文物返鄉
多年來,博物館不僅致力讓被遺忘的原住民文獻重見天日,也讓流浪在外的原住民文物返鄉。
一九九四年九月,開館僅三個月,就在台大考古學系教授宋文薰的協助下,舉辦第一次「跨世紀的影像」特展。
這是日本東京大學首度公開,百年前鳥居龍藏博士拍攝的台灣原住民影像,同時將一百九十三幅圖像照片,無償讓本館拷貝使用。
二○○一年的「沉寂百年的遺珍」特展,則是馬偕博士收藏的台灣原住民文物,從加拿大皇家博物館整理出來,做全球性的首展。二○○九年,本館十五週年館慶時的「百年來的凝視」特展,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藏的台灣原住民文物,也破紀錄首次出國來台借展。
不 論是文化的交流或原住民的研究,我們既走入部落,也走向全球;既往下扎根,也向外茁壯。
各國駐華使節代表及外國元首政要來華時,博物館成為指定的參訪地點,無形中,為國家做了不少國民外交。
不僅陸續榮獲文建會文馨獎特別獎與金獎、台北市文化獎等,也和國立歷史博物館同樣獲得米其林旅遊指南兩顆星的評鑑,為台灣入榜的三家博物館中唯一的私人博物館。
隨著館藏品從最早的八百多件,增加到現在的兩千四百多件,內容也與時俱進,從傳統走向時尚。

博物館文物全數捐出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古董不過兩代。」我在創辦博物館不久,一九九七年便決定把所有藏品全數捐給基金會,除家人肖像畫作外,一件不留,爾後每年陸續購入的藏品,也不例外。
因為早已登記立案,一旦經營不善,所有藏品就要全數充公,不能拿回;換言之,這些藏品已經是公共文化財。
游浩乙館長曾經好意提醒我,要不要留幾幅心愛的畫。我說在收藏家心裡,每一張畫都是自己所愛的,我該留哪幾張?這些畫我已經欣賞三十幾年,值回票價了。多年來,有許多人勸我賣掉幾幅畫,再收購一些更貴的藏品,我都不為所動,只因為我收藏的目的,是為台灣後代留下最美好與最珍貴的東西。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