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庇所: 柯比意改建的混凝土船 | 誠品線上

漂浮庇所: 柯比意改建的混凝土船

作者 遠藤秀平/ 西尾圭悟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漂浮庇所: 柯比意改建的混凝土船:水上庇護所的奇蹟.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漂浮建築2020年浮出水面、重返塞納河,百年經典的修復之路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LeCorbusier)在1920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水上庇護所的奇蹟.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漂浮建築 2020年浮出水面、重返塞納河,百年經典的修復之路 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在1920年代末期的事業起步階段,受託將停泊於塞納河的運煤船改建為庇護所,收容戰爭難民和經濟難民──在冬天爲街友提供熱水清潔,免於躲在橋下挨餓受凍,夏天則成為兒童夏令營的住宿點。這艘混凝土製的「漂浮庇所」(Asile Flottant),從此成為柯比意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的存在。 「船」的意象是柯比意貫徹多年的主題之一,最終成為其住宅作品的隱喻。他在漂浮庇所設計了支柱、屋頂和水平連續帶窗,實現了現代建築理想的內部空間,這些圓形支柱與經典住宅作品「薩伏伊別墅」產生了連結──漂浮庇所可說是一艘成為建築的船。 時至今日,漂浮庇所仍在塞納河上。十年前,本書編者遠藤秀平建築師在假設工程的國際競圖案中勝出,計畫以波形鋼版包覆這艘船,可惜最終並未實現,但也因此開啟日本與法國的建築合作。2018年,塞納河水位異常升高,使船體部分沉沒;在水位下降後,船體於2020年浮出水面,目前正計畫修復至柯比意當初設計的原始模樣。本書收錄了珍貴的設計圖面原稿,以及當年在沙龍促成合作的生動故事,透過多位日本建築師的觀點,我們得以從不同面向理解柯比意的設計初衷,以及在那個獨特年代的蛻變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遠藤秀平、西尾圭悟編者簡介西尾圭悟 Keigo NISHIO建築/多元媒體工作者1990年生於日本愛知縣。畢業於京都大學建築系,同校繼續深造取得建築碩士學位。畢業後獨立開始uug的創作活動,從事以建築為始的各式專業媒體編輯。uug從2015年開始活躍於京都、大阪,成員包含編輯、攝影師以及建築師等,是一個多元的專業團體。從城市到建築、地方至小社區乃至於個人,uug細心觀察發生在各種場所的活動,他們通過記錄、編輯和設計等手法,積極提出以新的多元化媒體來代言的可能性。從書籍、小冊子、網路及展覽會等不同形式的編輯成果,到照片、影像等視覺媒體的製作,uug極力跳脫既有概念的束縛,以獨特的視點記錄生活周邊的點滴並予以保存。遠藤秀平 Shuhei ENDO1960年生於日本,1986取得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碩士學位,1988設立遠藤秀平建築研究所。現任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教授,中國東北大學與天津大學客座教授。曾任薩爾茨堡(Salzbulg)夏季學院教授。曾取得帕拉弟奧(Andrea Palladio)國際建築獎、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部門特別金獅獎等獎項,並多次獲得日本公共建築獎。現為巴黎「漂浮庇所」復活專案的負責人。譯者簡介謝宗哲 Sotetsu SHA建築學者/作家。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2015年起離開大學專任教職、設立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在從事建築現場體驗及生活美學實踐的工作之餘,也持續透過翻譯、寫作、策展的方式來分享當代建築美學與藝術中的福音。 2019台南建築三年展策展人、第67期誠品講堂城市建築家系列:境界的擴展總策劃。重要著作:《HO SANNA!和撒那 !──妹島和世與西沢立衛的建築軌跡》(原點出版,2019)、《日本當代前衛建築:自然系》(田園城市出版,2013)。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圖面集 1︱意象透視速寫.初期的設計案 寄稿 1︱船與建築的邂逅/五十嵐太郎 寄稿 2︱浮游的〈住宅=機械〉/加藤道夫 寄稿 3︱橫躺姿之身體的系譜[另一個身體]/千代章一郎 圖面集 2︱實施案.詳細圖 寫真集 ︱1929年至修復前 寄稿 4︱柯比意與船──列日號與漂浮庇所之間/倉方俊輔 寄稿 5︱柯比意與船 2──湖濱小屋與漂浮庇所之間/謝宗哲 寄稿 6︱象徵叫喚的機器鬼魂/王維周 寄稿 7︱柯比意漂浮庇所與其建築史意義/劉克峰 受難與復活,以及接下來的奇蹟 /遠藤秀平 重返賽納河的漂浮庇所/遠藤秀平 資料 1︱人物相關圖 資料 2︱關係地圖

商品規格

書名 / 漂浮庇所: 柯比意改建的混凝土船
作者 / 遠藤秀平 西尾圭悟
簡介 / 漂浮庇所: 柯比意改建的混凝土船:水上庇護所的奇蹟.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漂浮建築2020年浮出水面、重返塞納河,百年經典的修復之路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LeCorbusier)在1920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91520
ISBN10 / 9869991521
EAN / 9789869991520
誠品26碼 / 2681988523002
頁數 / 72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9.7X2.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重返賽納河的漂浮庇所


漂浮庇所在賽納河面上復活了!

距離2018年二月由於賽納河氾濫所導致船體沒入水面的事故以來,已經過了兩年又十個月的光陰。中途又歷經了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船身終於在2020年十月十九日再次浮出水面,在船隻被製造出來的101年後,於世人面前再度復活。

這段期間並不平穩,黃色背心的抗議活動引發了巴黎市內暴動;新冠病毒的疫情影響讓整個巴黎執行城市封鎖。從與法國相關政府部門的交涉協調以及與柯比意基金會的合作協議、到與多位權力持有者及利益關聯者等進行共同協商,讓我們比預期花費了更多寶貴的時間。

船體的打撈工程在持續約四個小時的抽水馬達運作中順利完成,但之後搬運處理殘留在船身內泥漿的這個作業,才真的是艱難得如同兵士們在戰場上的肉搏戰。

法國在處理文化財產遭到損壞時,在義務上必須先對該被破壞的項目進行現狀調查。當務之急,是預計在2021年三月左右提出現況確認後,才能逐步決定接下來的修復計畫。

至於我本人初次與漂浮庇所的邂逅以來,也經過了十五年的歲月。當下的目標,是如何將這艘船修復並且回復到柯比意當初設計的原始模樣。從這艘混凝土船誕生後的一個多世紀以來,它多次處於被報廢丟棄的危機邊緣。沉船後,賽納河河川局更提出了許可申請,想要解體並撤走它。

然而,難民收容所還是克服了種種障礙,重新浮出了水面。

它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提供了搬運煤炭的運輸功能,不久之後成為戰爭難民和經濟難民的避難收容所。這次它在新冠病毒的威脅下重生,整個復活劇的目的或許正是要賦予漂浮庇所一個全新的使命,讓它能在這個亂象叢生的現代中履行。

這個失而復得的教訓及親自目睹船身再現的難得經驗,對我而言是一種接近奇蹟般的體驗。我很樂意將這份愉悅與更多人分享。

今後,在修復與復原的路程上,就算勢必要花上更多的心血及時間。但我還是樂見漂浮庇所承載的建築夢想和希望,能成為亞歐之間建築相互交流的據點,並延續傳承到世世代代的未來。



巴黎漂浮庇所復活專案的負責人/遠藤秀平

試閱文字

內文 : 船與建築的邂逅


數年前,我曾經有過搭乘皇家加勒比郵輪(Royal Caribbean Cruise)十三萬八千噸的「Voyager of the Sea's」(1999年開航)旅行約一週的經驗。其規模為全長310公尺、全寬48公尺、全高63公尺(水面上十五層樓高),因此還比高層大樓倒成橫向狀態的量體都還更大。內部是模仿飯店與市街街景的四層挑空的購物中心、可容納一千三百五十位觀眾的戲院,還有賭場、游泳池、健身房、九百席的滑冰場、藝廊、圖書室、攀岩場、船上衝浪場、結婚教堂,以及各種咖啡廳、餐廳、酒吧所合體而成的複合設施。最大的乘船設定員額為三千兩百八十六名、加上乘船組員一千一百七十六名一起生活在這當中的緣故,因此已可以說是一座在海上移動的建築,甚至可以說是都市了吧。就如同柯比意在《邁向建築》中,以作為現代主義的模型所提起的大型客船那樣,所謂的「船」,是在比陸地上有更多限制的場所裡,按照機能需求所製造而成的空間。

水陸兩用氣墊船(Hovercraft)般的運輸工具,刺激了「建築電訊小組」(Archigram),只要看了他們極具科幻感的建築畫作,就會發現有類似氣墊車(Hover vehicle)在街上奔馳、並在室內擺著氣墊椅的景象。話說回來,由建築師來設計「船」這類的案例幾乎並不存在。近代雖然曾經有村野藤吾及中村順平等建築師擔任豪華客船的室內設計,但在進入戰爭時期就被改造成軍艦。去年,堀部安嗣設計了「guntû」這款航行於瀨戶內海的小型宿泊船。另外,路康(Luis Kahn)則設計了固定停泊於岸邊、組裝了可供樂隊演奏之舞台的船。在這樣的意義上,由建築師們參與、將船改造成避難所的「漂浮庇所」(Asile Flottant)或許可以說是相當稀少的計畫吧。當然,在過去因著監獄的囚犯爆滿,將廢船改成牢獄船、繫留在海岸或河岸的這些事例,在近代以前也都曾出現在美國與英國。只不過漂浮庇所反倒是基於人道目的、由救世軍這個宗教團體所企劃的成果。

此外,漂浮庇所原本就是混凝土製的平底船,這件事也的確耐人尋味。既不是木頭,也不是鋼鐵,而是混凝土。當然,在近代以前從未用過此材料,通常會被拿來作為船的材料的通常是鐵,或許也是因為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鐵材不足、混凝土相對較便宜,因此選擇這個材料吧,在日本其實也有在戰爭時期中以混凝土所製造的貨物船「武智丸」。也就是說,由柯比意設計、變身為漂浮在塞納河的建築,其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因為後來未能被普遍化,充其量只是作為鐵的代替材料,因此現在具有極為稀有的價值。毋庸置疑的,這是在他的作品系譜中絕無僅有的案例。因為這完成於1929年,幾乎和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同時期進行,而這也是前川國男設籍在他的事務所工作的時期。

由於已經在1926年提倡了現代建築的五原則,因此漂浮庇所中也使用了水平連續帶窗(因為是沒入水中,所以獨立支柱的底層挑空是行不通的吧)。若回溯當時現代主義建築參照船的意象,而有著使用圓窗的這個例子來說,這的確是個相當有意思的設計。也就是說,相對於如同船那樣的建築,漂浮庇所的窗則帶有「成為建築的船」這層延伸意義的存在。附帶一提,就客船的場合來說,位於下部的二等、三等船艙為了要能耐得住水壓而使用了圓窗,但位於海上的一等的客室反而比較偏好矩形窗。那是因為即便是在海上,能夠擁有如同陸地上的生活還是最理想,亦即船與建築是互相模仿的。當然,在漂浮庇所一案中,與其用圓窗來作細切的處理,藉由在上部設置水平連續帶窗、將更多的光引導到船內,這件事肯定是更為重要的。

話說回來,筆者之所以能得知漂浮庇所的存在,是在約莫十年前遠藤秀平正在準備的一個計畫,其以鋁材的墊子將整艘船給包覆起來,作為其修復中之臨時圍籬;也就是說,這是由提倡PARA-Modern之遠藤的設計將現代主義建築家的作品給包起來的一個計畫。如果這可以被實現的話,那必定成為塞納河邊難以忘懷的風景,使人們對於其登場充滿期待。遺憾的是,在雷曼兄弟的經濟風暴下,這個計畫最終並未被實現。如果沒有被取消的話,那麼或許將成為巴黎最直接參與柯比意相關作品之日本建築家的最初事例吧。就如同前川、坂倉準三、吉阪隆正、村田豊等,這些日本建築家都曾在柯比意的事務所工作過,日本和他的關係雖然深厚,但是再怎麼說,他們在巴黎的時候也沒有實際層面上的參與和介入(前川事務所倒是負責了位於上野的西洋美術館增建案)。

雖然過去並沒有察覺,但在重新調查了柯比意的導覽書之後,卻有著相對收斂的漂浮庇所存在於巴黎這件事的明確記載。在那之後,造訪巴黎的時候,筆者也第一次探訪漂浮庇所,而有了參訪實物的機會。那是長久以來被閒置的狀態、非常破舊的一艘船。只是,現在看起來就宛如綻放著白色光輝的薩伏伊別墅,其在戰後也曾歷經一段被閒置的時期,而有著如同廢墟般的狀態。因此,如果漂浮庇所也好好地加以修復,我想看起來應該會是完全不同的吧。實際上,在有志者的奔走下已展開了相關修復工程,這艘漂浮庇所原本預定將於2018年承擔嶄新的任務,在具備藝廊機能後重新盛大開幕的。在2017年,日本建築設計學會也執行了介紹漂浮庇所的巡迴展,並藉由群募基金(Crowdfunding)作出贈送連結船與岸邊之棧橋的企畫。然後,本來也打算配合2018年在巴黎介紹日本文化的「Japonisme」這個計畫,在漂浮庇所上舉辦日本建築家的展覽。

也就是說,漂浮庇所成了扮演串起日本與法國之間之橋樑般的一艘船。在接納了兩國的想法與念頭的同時,這艘重生後的船原本也接棒了邁向未來的任務。當然,由於已經是不會動的船,因此並不是要載運著人與貨物來作跨越海洋的航行,而是作為靜止於水面上的建築,扮演作為國際交流場域的角色。然而,2018年二月,卻發生了塞納河異常水位飆漲的不測事態,除了平衡崩毀之外、船體也因著穿孔而沉沒。這對於已經撐過將近百年歲月的這艘船來說,是第一次遭遇的偶發事件與災難。不幸中的大幸是,船所繫留的場所水深還算淺,因此並不是完全沉沒到水中,上部還看得見。因此,在水位下降之後,首先透過潛水調查、確認船體的受損狀態,來重新擬定今後的對策。由於筆者只能看見外觀,所以對於終於有機會體驗復原後的內部,以及即將舉辦的展覽會相當期待。然而就在這樣的時間點,卻傳來這個難以相信的消息。因此,漂浮庇所不得不再一次進行再生修復的工作。

絕對不能就此放棄。

有關這艘連結著日本與法國、或者說過去與未來之象徵的漂浮庇所今後究竟該何去何從,我們有必要持續進行追蹤並加以關注。過去曾經拯救過許多難民的這艘船,這次該是輪到我們去拯救它了。到適當的時機到來以前,要增加更多粉絲與支持者,並且希望它再次浮上水面的那個戲劇性瞬間的喜悅,能夠與更多人們分享。



建築史、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水上庇護所的奇蹟.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漂浮建築
2020年浮出水面、重返塞納河,百年經典的修復之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