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作者 | Rybczynski, Witold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設計舒適: 家的設計原理:◎Amazon讀者★★★★☆推薦◎聯合推薦:顏忠賢、畢恆達、胡寶林、陳其澎、徐明松、蘇喻哲、黃俊憲、漢寶德、曾成德等知名學者專家為什麼一個方方 |
作者 | Rybczynski, Witold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設計舒適: 家的設計原理:◎Amazon讀者★★★★☆推薦◎聯合推薦:顏忠賢、畢恆達、胡寶林、陳其澎、徐明松、蘇喻哲、黃俊憲、漢寶德、曾成德等知名學者專家為什麼一個方方 |
內容簡介 ◎Amazon讀者★★★★☆推薦◎聯合推薦:顏忠賢、畢恆達、胡寶林、陳其澎、徐明松、蘇喻哲、黃俊憲、漢寶德、曾成德等知名學者專家 為什麼一個方方正正的空間,需要隔出客廳、廚房、睡房呢?為什麼我們原本是席地而坐,卻要設計出椅子把人托起來呢?我們今日的家居風格,到底是怎樣演變出來的呢? 我們習以為常的「隱私」、「舒適」等家居概念,在中世紀的歐洲根本是個無法理解的概念。當時沒有酒吧、餐廳,因此住家成了娛樂和各種交易賣買的場所,一個屋簷下頂多二間房,擠滿了親人、僕人、學徒、朋友等等。然而隨著布爾喬亞自我意識愈來愈興盛後,「家」漸漸由一個公共領域轉變為私人空間。屋主也開始裝飾起自己的居住空間,並且追求舒適的家居環境。 居住環境空間的區隔,也是因應舒適而誕生的。例如十八世紀的住家,壁爐煙霧瀰漫,開放式的烹調更是讓整間房子充塞著各種古怪的味道。因此,才形成廚房單獨做為一個空間的概念,甚至距離餐廳有五十多公尺遠。同樣的,室內也禁止吸菸,因此若是客人要吸菸,不是到廚房就是到屋外吸。 隨著十九世紀歐洲社會科技的進步,當時的住家甚至出現洗衣機和洗碗機,只不過不是靠電力運作,而是透過曲柄以人力驅動。到了二十世紀,整理家居環境變得更為輕鬆了,電力驅動的吸塵器、電熨斗成為了時代的新寵兒,讓女性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和拜訪友人。 圍繞著「舒適」這一主軸,作者生動地將過去有關家居功能的演變、裝飾設計的風格變化等,做了周全又有趣的介紹。想一探造就我們今日舒適家居環境的演變,想知道設計如何服務於我們的家居生活,這本有趣輕鬆讀的書,正適合躺在你舒適的沙發上好好讀一遍。
各界推薦 「你可以走出房子,但你總要回家。」 ──魏滔‧黎辛斯基 「不論自住宅設計反省的觀念,或是自住宅建築發展史的觀念,這本書都是很有細讀價值的。」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 漢寶德 「如果這本書能成為全國建築系的必讀,我們走運了。」 ──今日美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為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在英國與加拿大的耶穌會學校進學。他獲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寫過多本和建築、科技相關的著作,如《等待周末》、《漫遊建築世界》、《螺絲、起子演化史》等。其《遠方林中的空地》曾榮獲克里斯多福獎、魯卡斯獎。■譯者簡介譚天台大政治系畢,曾任聯合報國際版編輯、編譯中心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譯有《戈巴契夫傳》、《巴頓將軍》等著作。
產品目錄 推薦序:舒適是住宅的必要條件/漢寶德前言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第一章 追求舒適現代家居設計偏向思古情懷,這是一種時代錯亂?或對傳統的渴盼?還是我們對現代世界的不滿?還是,我們忽略了過去所極力追求的事物?第二章 隱私的誕生中世紀的住家,裡面經常擠滿了人。當時缺乏餐廳、酒吧和旅館,房屋就成了娛樂和買賣的公共場所,裡面除了家人外,還住滿了員工、僕役、學徒、友人……第三章 家庭生活十七世紀拜訪荷蘭人的客廳不需脫鞋,但要上樓時,就得脫鞋,因為當時的人仍視房屋下層為公共場所,而房屋上層則屬於私人空間第四章 椅子的樂趣為什麼某些民族會坐在椅子上呢?是因地面寒冷而出現的功能性設計嗎?但為何生活在寒帶的日本人不坐椅子而採蹲踞姿態呢?第五章 裝飾與舒適喬治亞式內裝飾的魅力之所以持續不減,因為它代表家居生活、優雅和舒適最成功的結合,舒適的雛型概念進入了歐洲人的意識第六章 室內通風與照明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對氣味的敏感度大幅提高,對烹調的油煙味極為恐懼,因此總是盡可能把廚房設在較遠的地方;而且也禁止客人在室內抽菸,所以要抽菸就得到屋外或廚房第七章 家居環境科技化十九世紀出現各種人力操作的家庭用具,例如縫紉機、打蛋器,還有洗衣機和洗碗機,外觀都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極為相像,只不過要用人力轉動第八章 風格設計安妮女王式的室內設計風格,和嚴謹考證的歷史性風格相比,有更大的自由運作空間;而它另一項優點,即房間可以依屋內進行的活動而設計,充滿了靈活性第九章 極簡風格有人玩笑地將極簡裝潢描述為「刻意炫耀的節約」,就像直接向製造商訂購沒有型號的豪華汽車,它代表一種精微的派頭主義第十章 舒適的變革舒適在人類歷史上不單出現了質變,也出現了量變,它已是一種大眾商品,一九二○年以後,舒適的家居生活不再是部份人士的特權了
書名 / | 設計舒適: 家的設計原理 |
---|---|
作者 / | Rybczynski, Witold |
簡介 / | 設計舒適: 家的設計原理:◎Amazon讀者★★★★☆推薦◎聯合推薦:顏忠賢、畢恆達、胡寶林、陳其澎、徐明松、蘇喻哲、黃俊憲、漢寶德、曾成德等知名學者專家為什麼一個方方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6651465 |
ISBN10 / | 9866651460 |
EAN / | 9789866651465 |
誠品26碼 / | 2680383199003 |
頁數 / | 30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