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套書: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漂流青年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套書: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漂流青年 (2冊合售)

作者 黃山料
出版社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套書: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漂流青年 (2冊合售):【找回人生之①】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一件襯衫出社會最殘酷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最初的熱情被

相關類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找回人生之①】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一件襯衫 出社會最殘酷的,不是賺不到錢, 而是最初的熱情被熄滅。 「我在職場裡庸庸碌碌,日復一日的工作,消磨了生活的熱忱,只剩下朝九晚五的職責,我常想著,受夠了社會的摧殘,生活好難。 其實,我沒什麼特別的夢想,即使看不見自己的未來,日子過得再爛,我總相信,我一定能有機會『好好生活』。」 ▍我想重新開始 ▍找回「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我不怕挫折,只怕喪失「生活的熱忱」。 那年,投了近100封履歷,擠出時間補習、考證照,絞盡腦汁的靠關係,努力地成為一位「上班族」;進公司之後,職場卻和想像中南轅北轍,不知不覺,開始在上班時,偷偷看著104人力銀行,心中充滿忐忑。 ▍出社會漂流, ▍其實只是渴望一份「被需要的感覺」。 我們「帶著夢想而離家」,出社會後,找著一份「歸屬感」,在一個應該追逐夢想的年紀,很努力,很年輕,卻別無選擇的、勉強的,做了一份「沒有熱情」的工作,很不幸的,生活只剩下工作職責,和必須賺錢糊口的責任。 ▍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 ▍而是你明明怕得要死, ▍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11個月,我終於受夠了,多待一天也撐不下去,帶著一份被輕視的爛履歷,未滿一年的年資,我義無反顧的丟掉一切,沒有財力背景,沒有靠山,明明怕得要死,卻還是衝了出去,辭職,去做自己真正該做的事,實踐那個「本來就該實踐的自己」。 實踐大學設計系冠軍 / 倫敦設計冠軍 品牌設計師 /新興媒體平台創辦人 這些頭銜,都是1990後的年輕人 —— 黃山料 從一無所有,到設計界的世界冠軍, 從鄉下,離鄉背井到都市, 從對影視產業一竅不通, 到創立新媒體公司「一件襯衫」, 被媒體譽為「台灣一条」, 與大陸知名影音媒體一条齊名, 成為台灣最清新的媒體平台。 而台灣頂尖的影音媒體公司背後,竟是一位20多歲,1990後的年輕人,背著200萬負債,逃離自己「爛透了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2017年開始,一件襯衫以「每週給你一則,能溫暖你的,人物故事」為起點,報導了100位台灣職人,開播1年,破了20萬粉絲,一則故事500萬觀看人次,觸及人數到達2000萬人。一句「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瞬間爆紅,號召1990後的青年們,活出自己的人生。 百萬流量的幕後,都市美好生活背後, 是一個鄉下的窮小子? 2010年,黃山料來到台北這個大都市,他租了一個1坪半的小房間,頂樓加蓋,房間裡有一股發霉的味道。冬天,玻璃是裂的,風會灌進來,冷到只有13度,他拿吹風機吹被子取暖。就在這裡,趴在地板開始做設計,三天不睡都沒關係,很拼命去完成所有事情。這當下,其實也不太確定夢想是什麼,只是不做,就一無所有。 拚命了4年,這個不懂時尚、不會拿針線的窮小子,攻下倫敦,拿下倫敦國際畢業生時裝周「世界冠軍」。 ▍你的卑微,不是別人欺負你, ▍而是你在人群中,看來看去,比來比去, ▍總看見別人的優點,卻從來看不起自己。 進入職場後,他和職場格格不入,他說:「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每週工作五天,人一生要和工作相處至少四十年的時間,人生的一半都花在工作上了;我愛的人,我沒有時間與他們相處,我厭煩的人,卻每天存在生活中。」 生活真正的艱苦,是當你受夠了現在的生活, 隔天起床,日子照樣得過。 活著真正的低谷,是你以為自己慘不忍睹, 才發現更慘的還在後頭。 2017年,他一頭栽入創業,一度窮到戶頭只剩1,781元,他說:「我不怕犯錯,只怕錯過,怕從沒為自己奮鬥過。」一整年幾乎沒有放假,拍片拍到凌晨,寫稿寫到早上,這一次不再為別人而活,黃山料說:「我工作,是因為我想做,我甘願做,沒有人可以逼我做。」 ▍你經歷的一切,看似毫無意義, ▍卻都是一種累積, ▍累積著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找回人生之②】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30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 後來的我,什麼都擁有了, 卻早已失去那個最初的自己。 什麼是孤獨? 孤獨是在一群朋友裡寂寞, 是笑臉背後有無法言說的疲憊與難受, 是身邊睡著一個人,卻與他無話可說。 是拚命和他人訴說,卻始終沒有人懂自己。 為什麼人總要犧牲此刻的快樂,換得未來的幸福? 25歲不免受制於人,但30歲了,能不能先顧好自己? 年輕時不得不選擇犧牲自己, 為了錢,做一份討厭的工作; 為了生存,當一個討厭的大人; 為了成功,做背棄靈魂的事...... 因為從來不愛自己, 所以愛一個傷害我的人,任憑尊嚴被剝奪。 30歲以後, 明白愛只是溫暖的陪伴、 幸福的真諦是當下知足, 於是更在意的是「一個人的好日子」。 你不再強求不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你放下撐不起的皇冠, 你卸除給自己的壓力。 不再允許他人逼迫, 不再讓自己受委屈,不再卑微。 因為,如果犧牲了自己, 成功了又有什麼用? 連自己都不要了,那幸福還是幸福嗎? 30歲以前, 請記得卸下責任、放下不愛你的人,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請自己擁抱自己, 安心蟄伏在自己溫暖的懷抱。 ▏上一次「真正感到快樂」是什麼時候? ▏打從心底喜歡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是否有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可為什麼?我們卻愛著那個會傷害我們的人?...... ◇◇◇ 從金門漂流到台北,創辦了媒體平台「一件襯衫」、出了一本書《漂流青年》,黃山料抵達了夢想。卻發現,自己迷失在這座曾賦予他夢想的城市裡。直到他終於願意沉澱自己,蜷曲在一片溫暖褐色的土壤裡,花上好多力氣,才想起當年面對初戀的真摯,面對愛的憧憬,面對陌生人群的善意。而這些,都是長大後不小心遺忘了愛的本能。也因為丟失了某部分的自己,於是不再完整,就不快樂。 他開始了《山料聊聊》節目,與放下光環的明星、名人們對談,在不斷聊聊的過程中理解到:「我似乎再差一點點,就能治癒了自己。」 經歷了成就、背叛、相遇、離別、再相遇……黃山料回到當初亟欲逃離的起點,和貓咪一起緩慢生活,反芻30歲之前的人生,終於找回那個最舒服的自己。 這一趟與自己和解的歷程,也可以稱之為「回家」。 我掉眼淚, 是因為我住在一個家,這個家卻沒有歸屬感。 原來和一個不懂自己的人說心事,是這麼孤單的感受;原來跟一個不懂自己的人,以愛之名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比單身更寂寞;原來即使有房子住,若是流於形式,離家很遠的感受依然會越來越強烈。 有血緣關係的,不一定是家人, 心繫在一起的,才是。 我想告訴自己,一輩子很短,短到你不想再消耗任何一點,在委屈你的人事物上;一輩子也很長,長到即使跌倒了再站起來,也總是來得及。 願我們珍惜每一段當下,願我們浪費美好時光,聽著夏天的風慢慢吹過,冬日的暖陽曬上床頭,春光裡的清香呼吸每一口,秋風裡的飛鳥和蟬靜靜劃過天空。 「生活若是就這樣舒服地重複每一天,這樣過一輩子,也不錯吧?」 ★粉絲熱烈迴響★ 「能活出自己真好,喜歡這樣的半熟大人。」 「很喜歡山料說故事的方式,不知不覺想要聽更多。」 「謝謝你的分享,讓孤單的靈魂似乎不再一人。」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徐若瑄 Lara梁心頤 崴爺 誠心推薦 關於30歲:「30歲前我總把那天當作Game Over,沒想到它不過是Level Up,而這個新的等級裡不需要穿著厚重的盔甲或他人的標籤。」─Lara梁心頤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山料我是山料,資深讀者們都叫我綽號36。興趣是寫書、拍短片;很想拍電影,喜歡說故事。期許自己能好好生活,有成熟的經濟收入,當一個「快樂的創作者」。 簡歷2014 倫敦國際畢業生時裝週 世界冠軍2017 新媒體公司「一件襯衫」 創辦人2018 一件襯衫累計 50萬粉絲 單支影片高達500萬人觀看2019 出版《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2020 主持《山料聊聊》藝人訪談節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01 30歲,我只要一個最舒服的自己。 02 世上沒人能天長地久。 03一邊努力,一邊快樂過日子。 04 終究,我們將學會不再勉強自己。 05 我不擁有你,只擁有我們真心相待過的痕跡。 06 談戀愛不是欲望,愛的目的是要陪伴彼此到老。 07在愛裡懂得尊重,比深深愛著誰艱難多了。 08 世界上一定有真愛,但可能在死掉的前一天才遇到。 09 30歲,終於肯把餘生用來對自己好一輩子。 10 對自己說句對不起,開始好好照顧自己。 11 戀愛是只要你快樂,婚姻則是一場共同的責任。 12 我們總在和時間與距離對抗,只要稍微鬆手,就失去了彼此。 13 當我過得很幸福,才算珍惜你對我的付出。 14 你對自己好一點,我才能多愛你一點。 15 愛很簡單,只是不再讓你孤單。 16 相愛不求一生相陪,只願無悔。 17 在我們的好日子裡,天長地久。 18 我在一個人的好日子裡,等待愛情。 19 蟄伏在你溫暖的懷抱。 20 愛,只是一份平靜而溫暖的陪伴。 後記 未來的日子,我,想對你好一輩子。 《漂流青年》 Chapter 1 ▍在離鄉背井以後 1. 鬧區的昂貴租金裡, 我的生活被剝奪,自尊被壓縮 2. 寧願一個人寂寞難受, 也不願簇擁在虛假的情誼裡,假裝好受 3. 若我不奮力一搏,難道就這樣要死不活? 4. 夢想、目標,不是用找的, 而是一次次踏實生活,活出來的 ◎一件襯衫╳職人故事 Judy Chou: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 Chapter 2 ▍失去名字的日子 1. 二十二歲的自己,我看不見生活的意義, 只有面對「出社會」的無能為力 2. 其實我不想出社會力爭上游, 只想有一份自己熱愛的生活 3. 我工作,是因為我想做, 我甘願做,沒有人可以逼我做 4. 我只是一個平凡人, 不甘於平凡的平凡人 5. 你經歷的一切,看似毫無意義, 卻都是一種累積, 累積著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6. 日復一日的工作裡, 我開始感到焦慮,厭倦了自己 7. 在職場裡唯唯諾諾的日子, 「沒有名字」的日子, 失去了名字,也忘了自己的存在價值 8. 每一個現在的將就, 都是未來的折磨 9. 別讓職場消磨掉你對生活的熱忱; 別讓工作只剩下朝九晚五的職責 ◎一件襯衫╳職人故事 CLAP:別讓賺錢,消耗你對夢想的執著 Chapter 3 ▍理想生活,是什麼樣子? 1. 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明明怕得要死, 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2. 我不怕犯錯,只怕錯過, 怕從沒為自己奮鬥過 ◎一件襯衫╳職人故事 初代彫源:忠於自己,不需刻意討好別人 3. 感情是會淡的,友誼是會散的; 你的深情是真的, 他的無情更是真真切切的 4. 感情,經歷患難挫折,留下來的,才是真的 5. 受夠了社會的摧殘,生活,好難 ◎一件襯衫╳職人故事 Karen:下一次,我會過得比你幸福 Chapter 4 ▍我們1990後出生,想要一份「有熱忱的人生」 1. 剛好在我的谷底,你成為我的知己 2. 選擇相信不被理解的自己 ◎一件襯衫╳職人故事 速蛙:工作啊,剛剛好就好 3. 終於,期待著未來,放下過去受傷的自己 4. 迷惘不是錯,只要踏實認真活過; 徬徨沒什麼,人生終會給你收穫 5. 人一生八十年的日子, 不是你最後成了什麼樣子, 而是過程裡你活了什麼日子 後語 我不怕挫折,只怕喪失「生活的熱忱」

商品規格

書名 / 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套書: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漂流青年 (2冊合售)
作者 / 黃山料
簡介 / 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套書: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漂流青年 (2冊合售):【找回人生之①】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一件襯衫出社會最殘酷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最初的熱情被
出版社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4710415383501
誠品26碼 / 2682032837007
頁數 / 49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5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人一生八十年的日子,不是你最後成了什麼樣子,
而是過程裡你活了什麼日子。
///
唯有和心裡那位受傷的自己和解,
人生才能開始新的起點――――
有力氣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試閱文字

自序 : 後記
未來的日子,我,想對你好一輩子。


最近的我很像一隻蟄伏在文字裡的小生命,沒有接觸外界,不太使用社群,上線就是把在離線時寫的東西丟出來。然後離開。
窩在金門白貓民宿擁抱人與人之間真實關係親密的日子,我發現蜷縮在溫暖的土壤裡,屏蔽複雜的人群,讓我吸收了許多養分。我的生理與身體慢慢建構了蛻變後的模樣,我也在養分充足的日子裡,漸漸羽化。
我寫了一本完整的書,來總結待在台北十年的日子。先是失去歸屬感的拚命追求,再是犧牲全部也要換得自己的欲求;後來的我,什麼都擁有了,卻早已失去那個最初的自己。

我得到的,都是能放棄的。
真正求的,卻不可得。

而迷失在一座賦予我夢想的城市裡,直到我終於願意沉澱自己,蜷曲在一片溫暖褐色的土壤裡,花上好多力氣,才想起當年面對初戀的真摯,面對愛的憧憬,對愛人的珍惜,面對陌生人群的善意。而這些,都是長大後的我所遺忘的,不小心遺忘了愛的本能。也因為丟失了某部分的自己,於是我不再完整,就不快樂。
花上半年的時間,把過去十年裡的悲傷、哀痛、勒索、惡意,與放不下的執念,全梳理了一次。再花上半年的時間,沉溺於善意與溫暖之中。讓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之溫暖,超渡我心中被埋下的惡之種子。

這是我面對30歲的方法。
而我也在此刻,真正喜歡了我自己。
願自己,擁有那份30歲的成熟懂事,
也依然保有15歲時面對初戀的單純。

最後想對自己說:
「嘿!黃山料,未來的日子,我,想對你好一輩子。」

試閱文字

內文 : 30歲,我只要一個最舒服的自己。

一年一眨眼就過了
朝30歲又前進一步。
發現20幾歲的日子
好像總在透過短時間的不舒服
想換得未來的幸福。

那些犧牲,我曾以為是聰明的選擇。

◇◇◇
當我犧牲生活,換一份穩定工作;
犧牲自我,成全愛情;
犧牲青春,換一個「不後悔的30歲」。

我曾以為拚命犧牲自己會換來想要的,
卻發現即使換到了,自己也早已失去自己了。

25歲,喜歡交朋友,朋友多到記不得名字,我深怕獨處。
30歲,發現朋友其實很少,而我卻不再因孤單而焦慮不安。

25歲,週末都是認識新朋友的飯局。
30歲,我只想待在真正令我舒服的人身邊。

25歲,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我會繼續執著。
30歲,不愛我就拉倒。

25歲,相信等待會換來對方一點憐愛。
30歲,即使單身,也不想將就一份卑微的愛情。

25歲,若深愛一個人,對方比自己還重要。
30歲,期許你我都能愛自己多一點,我們互相扶持,但深知,更該優先照顧的,是自己。

25歲,愛情或工作裡,多少得承受一些委屈。
30歲,願自己多了一份選擇權,若該放手,果斷放手。

25歲,誰要是委屈了我,我會心中忿忿不平。
30歲,不再為不值得的人事物,費時間、費心力。那些令人不舒服的人,劃清界線就好了。人終究都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他人的負能量,與我無關。

25歲,那些傷害我的,我必加倍奉還。
30歲,我相信世界是善意的,願我也總是善良的。

25歲,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意,容易生氣。
30歲,不再讓別人的過錯,懲罰到自己身上。

25歲,我告訴自己辛苦一點沒關係,我會換得未來的收穫。
30歲,我只想現在立刻舒服。

25歲的迷惘,在30歲前一一解開了;而30歲又有了新的迷惘,卻不再拚命想找到解答,而是學習與迷惘和平共處,理解迷惘只是一種人生的常態。

25歲相信自己很真,覺得別人複雜,覺得很多事不公平,對社會有點敵意。而30歲,我依然相信自己值得被溫柔對待,也願意先把善意拿出來,學習溫柔對待世界。

25歲和30歲,最大的差別,大概是你不再要求自己完美,知道自己不適合什麼,知道該放棄什麼;明白有些努力,適度就好,不再為了別人累到自己。

不再追求某個身外之物,而累得要死要活。
有些辛苦,真的不必承受。

30歲,
我只要一個最舒服的自己。



世上沒人
能天長地久。

什麼是孤獨?

孤獨是在一群朋友裡寂寞
是笑臉背後有無法言說的疲憊與難受
是身邊睡著一個人你卻與他無話可說。
是你拚命和他人訴說自己
卻始終沒有人懂你。
◇◇◇

把自己的真心、不堪的過去、心裡的結、負面的情緒,掏出來給別人看, 不是舒服的事情,因為沒人能理解百分百的自己。
他們理解了百分之四十,以淺薄的認識,定義了你,接著衍生出同情、誤解、輕視、悲憫、指責。
此刻,你更寂寞了。
/ / /
台北市信義區是整座台灣最繁華的地區,有最精緻的商業區,最奢侈的豪宅,最高的台北一○一,世俗認定裡最好的生活。要在台北生活,好, 那我們拚了命也得住上這裡。與同樣離鄉背井的朋友,我們在市中心散步了五個小時,看見寬敞之巷道、宏偉之挑高,追求質感而非譁眾取寵之建築設計,棟與棟之間的綠樹林蔭遼闊,大面積的落地窗,像在炫耀私生活。
這五個小時的散步裡,他告訴我,其實他離開家鄉,來到台北以後,總是非常寂寞。即使在學校交了朋友,早上上課,下午打工,晚上夜遊,填滿每一天, 也無法填補他心中的空虛。即使他有喜歡的人,與喜歡的人一起上課,他也依然感到離開家鄉後,毫無歸屬感的內心空洞。
即使身邊有個人,你也會感到寂寞? 那你希望你喜歡的人如何待你? 我問了身邊那位寂寞的朋友,他回答我:「沒什麼,就希望他天天纏著我,纏我說話,追問我的行蹤,問我在幹麼,問我吃飽了沒,聽我在聽的歌,要我聽他喜歡的歌,無聊就打給我,沒話說也打給我,隨便,就是拚命黏著我就行了!反正我喜歡,不會膩!」確實這是互相喜歡之人,最可愛的相處方式。
--
但開始那份「最可愛的相處方式」之前,
我們必須先打理好自己,
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能力讓自己物質無虞,
能夠照顧好自己。
--

「在台北只要我們拚命十年,一定能有房子落地生根。」朋友說,那些住在大房子裡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台北人,與我們同樣來自外地的並不少。
五個小時的文化衝擊,我回到5,500 元的月租小房間,他回去與室友分租的小套房,那個晚上,我們都在心中埋進了一份理想:我們相信,只要拚命工作十年,我們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家。我們想住進我們最嚮往的市中心,我們誓言要做到,我們想生活得更好。我們的迷思,是再辛苦也要住在台北信義區,這裡是我的夢想啊,我喜歡這座城市啊,喜歡這裡的方便,喜歡這裡的舒適,喜歡這裡的自由與商業活絡。好像不論你是什麼形狀,總能在這塊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找到能容納自己的一個家。

後來的台北,在不停埋頭工作的日子裡轉瞬就過,犧牲的是自由, 放棄的是親人與摯友,失去的,是身上的味道─我不再像是從外地來的孩子。回家鄉的次數少了,與父母的親密淡了。
我們不再在意自己的出生地,某幾次到外地出差時,當被問及:「你來自哪裡?」曾經的回答是:「我是金門人(或台南人、花蓮人)。」忘了從哪一天開始,我們只回答「從台北來」,而不再以家鄉作為自己的代名詞。
擁有的是回憶之空白,情感之空窗,複雜的情緒從未真正釐清消化, 與自我認同的放爛和逃避; 只要向外追求就好,那些內在的探索,不重要。可幸好,在事業上的努力經常不會辜負自己,你的犧牲總能換得什麼,而我換到的,是一份還可以的收入─買不起台北的房子,但再也餓不死。

三年前,我終於搬離了工業區,告別天天騎摩托車一小時,塞在車陣裡呼吸廢氣的日子,搬進了台北市信義區─台北房價最貴的地段。終究是買不起房子,於是我租了一份生活

那年與工業區的鄰居們挨家挨戶道別,鵝肉店老闆,再見。豆花店阿姨,不要難過啦。雞排店大叔,謝謝你的照顧。綠豆湯小哥,我會記得你。寫了卡片道別,我說我不會再回來,絕對不回。我離夢想更近了,你們要恭喜我呀,不必捨不得。謝謝你們,那些疲憊的日子,謝謝有你們,那一顆偷偷送我的滷蛋,那一碗硬是不收錢的豆花,那一杯深夜幫我留的綠豆湯,都讓我離鄉背井孤身奮鬥的日子裡,能再多勇敢一點點。
離開工業區的那一個搬家日,搬家工人扛起我的行李,他說我的行李是他見過最少的,他不好意思收完整的費用,私下打了九折。我說常常搬家的人會知道,其實自己沒有資格擁有。在台北生活將近八年,我已經搬家十三次了,我盡量不購物,並不是負擔不起物品的價格,而是負擔不起帶著它們四處搬家。於是我讓自己崇尚極簡的生活模式,並不是我樂意,而是我必須。

在台北漂泊的日子,負擔不起的,不是吃的穿的用的,而是當你買下它們,下一次搬家,你不一定有能力帶著它們一起。比起房租漲價,更讓人害怕的是房東突然不租給你,你得帶著一堆行李不停搬家,像是永遠無法扎根下來。

小貨車載著我的行囊,流汗的工人與我,貨車副駕駛座看見的風景很清晰, 我看見自己離工業區越來越遠,我說我不會再回來了,我會找到我嚮往的生活。再見,工業區。更好的生活,我離你更靠近了。
誰也不知道,這條名叫更好的生活之路,是好或壞?沒有親自確認過,我總不妄下定論,我得親身試過。
--
後來的日子, 真的比較好嗎?
其實至今無法定義。
只知道,
租來的生活, 終究是租來的。
--
為了付房租,我必須花上大多數的薪水,省去不必要的開銷,同一件外套穿一整個冬天,娛樂活動不配擁有,控制每天的餐費,來餵養我嚮往的「好好生活」。這戶房子有四公尺高的落地窗,室內挑高樓中樓,一層是看電視追劇的空間,二層是床和盆栽。雙面L型採光,每天早晨六點半,太陽曬上我的枕頭,植物向光生長。早晨醒來第一眼見到的是台北一○一,它傍晚的燈光秀讓我見識台北的繁華。我的浴室露天,我曬著太陽洗澡, 我在淋浴時能眺望一座城市。我從高樓望向附近矮房,家家戶戶亮了燈,暖黃光,冷白光,三代同堂或情侶相依偎,各種家庭,各種生活,看著,我感覺離台北很近。好像一個瞬間,我差一點成為台北人,差一點就能擁有歸屬感,差一點從此被這座城市接納。

可我才知道,原來最好的生活,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為了負擔昂貴的房租,擁有不那麼寒酸的居住環境,得拚命撐起自己的薪水行情。然而刻意撐起的日子,不會長久,最終只剩我自己,一個人堅持著最初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朋友們打消了定居台北的念頭,同樣的支出,在郊區有更寬敞的生活空間,更人性化的生活模式,更輕鬆的財務標準。
台北的套房價格,空間小如地鐵站裡的公共廁所,至少價值1,000 萬台幣;想要一個真正像家的房型,至少3,000萬台幣才夠一家三口居住。而我買不起,至少暫時租了一種生活。
不斷賺錢支付高額房租的輪迴裡,我似乎永遠無法與這座城市和平共處,每當房東一聲令下,我就得離開我的「家」。我以為的家,這戶條件極高的房子,我添購了家具,設計了滿足我美好生活幻想的一切,以為就能離家的夢想更近,卻發現自己太心急。我急著租了一個美好的幻想,體驗著家的錯覺。

台北房東的殘酷,是每年漲一次房租,每年得搬家一次。當租約到期,房東開口將租金漲為原先之兩倍。我才明白,這一切都不屬於我。即使都屬於我,也只是一份物質,我的家人在哪裡?哪裡才是我的家?我好想逃,逃離這座苦撐十年卻從未真正有所歸屬的都市。當我意識到生活的主控權並不在我手中,當我驚覺自己成為房租的奴隸,為了供養房東貪婪的胃,我的犧牲沒有止境,失去選擇權地拚命工作。而最終, 我看似擁有的,皆是別人的。當他不樂意給我時,我的美好生活,瞬間被剝奪。

--
3 0 歲, 你會發現那個2 2 歲新鮮的自己已經死了,
死在拚命賺錢卻存不了錢的日子裡;
死在認清2 5 歲的夢想, 有百分之九十九無法實現的那一刻;
死在錯把同事當作朋友, 才發現職場不過是因利益而相聚;
死在花了九成時間工作, 某天驚覺摯愛與親人瞬間老去⋯ ⋯
--


別讓職場消磨掉你對生活的熱忱;
別讓工作只剩下朝九晚五的職責



大學畢業後,我當了十一個月的上班族,比起其他同儕,我算是幸運了,留在台灣的他們,薪水大多只有兩萬五,而我卻多了三千元,在一間說出來好聽的公司。但,我徹底對自己的人生不滿足。朝九晚五,每當工作結束,擠上公車回家的路途,滑著臉書,看著別人的人生,我總是羨慕,我也好想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出社會最殘酷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自己最初的熱情被熄滅。

這些朝九晚五的日子、職場鬥爭的日子、唯命是從的日子、失去自我的日子、唯唯諾諾的日子、卑躬屈膝的日子、偷滑手機的日子、盯著104人力銀行卻遲遲不敢踏出去的日子……我沒有了上班的動力,任何一丁點小事,都能成為不上班的理由。
「天氣冷了,讓我多睡十分鐘」、「外面下雨了,今天請假好了」、「睡過頭了,那就乾脆不要進公司」、「今天主管請假,那我也順便休假一下」……整個月,我是這樣度過的。
月初,薪資單出來了,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累計了請假和遲到的時數,薪水扣掉了不少,我的月薪剩下不到兩萬元。
過著前所未有的乏味生活,我開始看不起自己,這份工作,讓我厭煩了自己;我失去了熱血奮鬥的性格,也喪失了積極努力的人格,不只薪水被扣光,我再也忍受不了自己。
眼看自己又要大一歲了,二十四歲該是血氣方剛、青春正盛,我的人生難道真要這樣活著?
「不要執著一個達不到的夢想,而將就了自己的人生。」

「經營品牌,當設計師」是我的夢想,我也曾經大聲的說:「這是我誓死要達成的目標。」這七年的努力,我拚命實踐著,一路上的挫折,再艱苦都撐過了。

放棄並不可恥,不離不棄,搞得自己嫌棄自己,如此難堪地活著,也太狼狽了。夢想追不到? 那就算了,追另一個就好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為這個目標,犧牲太多,付出太多,代價太多,卻還是達不到,我被職場消磨了熱忱,我被「賺錢」壓得喘不過氣。那些有錢的朋友,拿了家裡的錢,混得有聲有色;那些有人脈的朋友,牽著牽著也牽到了一份好的人生,他們都過上好日子了。
我呢?這份夢想,再也無法讓我熱血沸騰的奔向了。
我學會了「放棄」,學會了「不將就」。

這些日子,我終於明白:「永遠,我選擇的,一定得是我的心之所向。」

每一個失足,都是一個新的起步;
每一個失敗,都是有了機會從頭再來。

夢想不是單一的,追不到的夢想,換個夢不就得了!?我突然有個念頭,拾起八個月前,因為生活過不下去,而暫時擱置的創業計畫書;這些悶在職場的日子,我羨慕著別人的人生,怨著自己運氣不好,我告訴自己:「別再自嘆不如!與其羨慕,不如為自己踏實付出。」

每一個挫折,都是讓你有了新的選擇。

星期天的凌晨,想著明天又得上班了,無奈地在房間翻來覆去。我翻開了八個月前寫的計畫書,一邊翻,想法不斷湧出,我越看,越是拾回當年的熱血沸騰;自己的思想已經更上一層,我決定開始籌備一份我理想中的工作,繼續完成計畫書,做市場調查,做產品測試;從此以後,每個下班時間,我不再羨慕別人,不再盯著別人的人生,我投入到自己的熱愛,全神貫注、積極籌備「屬於自己」的未來。當一切慢慢累積出雛形,慢慢有了個樣子,時間再也不夠用了,我不知不覺工作到了清晨六點,沒有任何人逼迫我,就只是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不小心廢寢忘食地投入其中,當我回過神來,已經天亮了,距離上班時間,剩下三小時能睡覺了。

「自信」要靠自己創造,當你的努力有了一點點回報,你會更有信心迎接挑戰的來到。

「不能怪我,我只是追隨心之所向。」上班時間被交代的行政工作,我不再追求一百分了,六十分就夠了,勉強過關就好了;白天上班散漫偷懶,晚上創業熱血澎湃。我的眼神裡,再也容不下其他事情,總是義無反顧地丟下一切,心無旁騖地全心掛念,我想,這是「戀愛」了!
朋友和我說過一句話:「愛是累積出來的,不愛也是。」我說:「當我做我熱愛的事,是義無反顧的,當我不愛了,也是義無反顧的。」
曾經我抱著一份衝勁和熱情,暖著這份工作。如今,經歷了現實的冰冷和職場的殘酷,所幸,我依舊維持著最初的樣子,帶著一顆炙熱的心,往下一個值得我熱愛的事情走去。

你的愛,該留給值得的人;
你的認真,該留給值得的工作。

上班十小時結束後,每到傍晚,我總是立刻衝出辦公室,飛奔回家,誰都別想阻擋我,那些流言蜚語和你死我活的爭執,我早就不在乎了,你們去吵吧,你們去爭奪吧,我都讓給你們,我心急如焚的,想回家見見這份「孵化中」的事業。
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懂得捨棄,才能向前邁進,放下人生中的多餘,才有力氣經營更重要的事情。斜槓人生不容易,我只想專注一件事,好好的訓練自己,我終於有了踏出去的勇氣─離職、創業!

別讓他們的一事無成,磨去你的熱忱。

過完年,台北如往常的陰雨潮濕,氣溫十六度的三月初,我穿著白色燈芯絨襯衫,梳著俐落的油頭,傍晚六點,我用正式公文的格式、標楷體,寫下四封離職信,蓋上私章,小楷毛筆簽上名,呈給老闆、總監、主管、人資部;一個月後,我將離開這裡。
離職的消息一個晚上就傳遍了,討厭的同事傳來訊息:「恭喜你!」主管提出加薪的挽留,人資部細心開導,舌燦蓮花,卻一句話也說不進我的心裡,畢竟,我的心早已不在這裡。
我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十一個月,直到自己終於受夠了,年資未滿一年,帶著這份很丟臉的履歷,我辭職了,多一天也不想待,更不願意去填滿那還差一個月就滿一年的資歷,告別了上班族的身分,我選擇全心全意,去追那份「理想中的生活」。

別讓職場,消磨掉你對生活的熱忱;
別讓工作,只剩下朝九晚五的職責。

你若不滿意你待的產業,那就創業吧!好好衝撞這個產業!在社會上打滾,人人一波三折,職場經常和你想像中南轅北轍,你可能在企業裡擔任你不喜歡的角色,偷偷看著104人力銀行,心中充滿忐忑。
其實出社會最可怕的,是經過你不斷的磨合,也磨掉了你熱情的性格,忘了自己的初衷和狂熱,生活也跟著不快樂;當然,沒有人能避免挫折,當你經歷生活的苦澀,要相信,這一切都會值得,會慢慢累積成你人格的「總合」,打磨出你的獨特,當時候到了,你也能有自信地活著。

跟社會磨合出你的樣子,找到屬於你的位置。

從前,我總是躲在背地裡羨慕,缺乏自信的緣故,因此我躊躇、我原地踏步,內心糾結得一蹋糊塗;現在我為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辛苦到銘心刻骨,挑戰了所有的艱苦,我也不怕輸,所有難關都一一克服,進而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最關鍵的要素,是我勇敢的「踏出去那第一步」!
上班最後一天,台北依舊下著雨;這一次告別,我沒有任何眷戀,沒有離情依依,沒有互相勉勵珍重再見,沒有祝賀和期許,我簡單地回覆了訊息,給幾位照顧我的朋友,「謝謝你們! 我先走一步了!」在公司的眼裡,我並不特別,就如其他喪失熱忱、知難而退的前輩們一樣,我也離開了。
傍晚六點半,我準時的打了卡,踏出公司後,一次也沒有回頭,頭也不回地走,走出這間三百多人的公司,離開了埋葬夢想的大樓,我無比的堅定,沒有一絲猶豫。

十一個月的畏首畏尾,這些「失去名字的日子」,我離開了,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是「弟弟」、「那個誰」、「欸」、「新來的」;我提醒自己,我叫做黃山料。
「山料」,是我爸爸親自取的名字,是一個專有名詞,一種未經雕琢的玉石原料,沒有被風化過,純粹、乾淨、新鮮、稍微帶有稜角,他會經歷一番嚴苛雕琢與精彩歷練,成為一枚漂亮精緻的玉石,成為一個活得漂亮的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