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勸誡的勇氣 | 誠品線上

難以勸誡的勇氣

作者 熊仁謙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難以勸誡的勇氣: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活出了自我,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來自於他先天擁有什麼,而是他的後天選擇了什麼。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看清自己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活出了自我,一個人的快樂, 不是來自於他先天擁有什麼,而是他的後天選擇了什麼。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 看清自己的「要」與「不要」,確立心之所向,堅持不變。 熊仁謙出身佛教家庭,國小五年級時,在母親的安排下出家,國中未畢業,便到印度修習藏傳佛教。求學期間,憑著一股衝勁,熊仁謙於辯論場上的表現屢屢驚艷四座,並成為「學派中最年輕且唯一的華人教育顧問」,倘若繼續堅持修行,挾先天環境優勢及後天努力,在佛教界必能有相當成就。 然而,即便刻苦的修行環境、給予自己高壓密集的修習進度,沒有讓熊仁謙放棄修習佛法,他卻更深刻體認,自己最想要的是沉浸於如海的佛法智慧中。於是他毅然割捨可得的前景,選擇還俗,專心致力於宣揚佛理、翻譯佛教經典,同時創辦YouTube頻道快樂大學,試圖從印度哲學的觀點、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為佐證,處理現代議題及人生課題。 在熊仁謙既有的人生經歷中,可見一連串破立、判斷、割捨、選擇的歷程,對他而言,人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重點在於你能否聚合讓這件事情發生的因緣。我要、我敢、我爭取,舊有的框架、自我設限、失去的恐懼,都無法,也不該成為牽絆自己前進的阻力。 人生難免迷惘、苦痛、求不得,想獲取新的,又怕失去既有的,被種種束縛所綑綁。透過熊仁謙的生命經歷、修習佛法所得的智慧,從中學習如何掙脫先天、環境、世俗所給予的種種框架、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改變思維模式,在不斷的淬鍊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熊仁謙九○後,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地,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語言學。2013年返台投入傳統佛學教育工作,2016年開設「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超過二十八萬人訂閱。解脫協會創辦人、快樂大學品牌負責人,以筆名「羅卓仁謙」推廣佛學科普,以「熊仁謙」介紹在生活中實用的印度哲學。著有:《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辯經‧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辯經‧理性的浪漫:大乘主義的自由之路》。FB:熊仁謙www.facebook.com kumasmokshah 羅卓仁謙https: www.facebook.com lodrorinchen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拒絕被框架束縛的小子 田定豐 〔自序〕第三種選擇 第一部 破 第一章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 第二章 超齡而脫序的童年 第三章 在出家生活中摸索生命 第二部 立 第四章 在風雨中尋找心之所向 第五章 推翻自我,挖掘更好的自己 第六章 認清「一種現實,千萬種觀點」的價值選擇 第三部 合 第七章 還俗:捨棄預設好的未來 第八章 突破同溫層 第九章 轉型:保持開放,持續探索,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結語 一起喝碗粥吧

商品規格

書名 / 難以勸誡的勇氣
作者 / 熊仁謙
簡介 / 難以勸誡的勇氣: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活出了自我,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來自於他先天擁有什麼,而是他的後天選擇了什麼。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看清自己的「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779109
ISBN10 / 9864779109
EAN / 9789864779109
誠品26碼 / 2681911913009
頁數 / 26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活出了自我,一個人的快樂,
不是來自於他先天擁有什麼,而是他的後天選擇了什麼。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
看清自己的「要」與「不要」,確立心之所向,堅持不變。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拒絕被框架束縛的小子
田定豐

    起初會知道「熊仁謙」這個名字,要從西元二○○○年左右,我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說起。那時候的我不只一無所有,甚至我已經不知道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這段時間我在上海,一面工作,一面逃離原本的世界,中間還經歷了被詐騙、被積欠工資導致身無分文,已經到就快活不下去的地步。那個時候我碰到一位「活佛」,聽了我的遭遇後,他把我帶到鄉下寺廟過日子,那段時間,生活非常樸實且勞累,挑水煮茶、砍柴生火、耕種採集食物,彷彿回到了很原始的時代,但因為與活佛的交流,加上不曾有過的生活型態,我感覺到這輩子從來沒有過的寧靜。
    之後我回到台灣,開始會研讀一些藏傳佛教相關的文章與書籍,然後我看到了「羅卓仁謙」所出版,關於藏傳佛教「辯經系列」的書,裡面沒有艱深的佛法名詞,卻能幫助我釐清許多因佛法與台灣民俗混淆所導致的認知錯誤,解除許多疑惑;更有甚者,我認為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之中。也因為這系列書籍的關係,我從閱讀書籍,進階到參加熊仁謙的實體課程講座。
    我見識過很多的佛教中人,大家都偏向依循傳統的方式,做固定的事情。然而,關於傳遞佛學這件事,我在熊仁謙身上看到的是,他將佛教知識、理念等等,整個佛學系統化之後,再用很科學邏輯的方式輸出,這種做法,是我在其他人身上不曾看過的。
    而他能夠打動我,主要是我覺得,那個時候我甚至不知道他幾歲,但他怎麼可以擁有這麼多知識、這麼多的能量跟執行力,能夠做這麼多的事情。你會對這個年輕人的人生與經歷感到好奇,所以我開始在下課後與他聊天。隨著我們聊天次數變多、也更熟悉彼此之後,我發現,台上的他,就像大家傳統印象中的老師,他在台上傳遞知識,眾人在台下忙寫筆記;在我眼中,他就是一個很厲害、把所學重整再系統化傳遞的知識傳播者;但台下的熊仁謙非常有趣,他有搞笑、嘲諷、叛逆跟調皮的一面,這倒是完全符合他的真實年齡。
    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只覺得熊仁謙很聰明、很早熟,對知識非常熱衷、對哲學的統整跟傳遞很有一套。只是我始終不解,檯面上跟檯面下,幾乎快要是雙重人格的他,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得以從他的經歷與態度,了解到是什麼樣子的故事,塑造了現在這個樣貌的熊仁謙。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很震驚並且佩服他的幾個特質:首先,他非常了解他自己,在他非常小的時候,就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他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是熊仁謙到了尼泊爾學院的時候,學院的人跟他說,他必須要從八年的基礎課程開始學習;可是當時十三歲的熊仁謙果斷地回絕,對著學院高層說「他不要」;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他寧願直接進到比較進階的班級,靠自己的努力彌補不足。你很難想像一個小孩子敢這樣子對抗體制,勇敢地說出:「我就不是這樣子的一個人,你們不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教育我。」
    從熊仁謙小時候跟他媽媽的抗爭,然後到了海濤法師的嘉義分會時期,再到尼泊爾學院的一切故事,你會震驚,他如何可以超脫地分析、判斷自己的目標,並且堅持追求,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我們可能都因為被框架侷限久了,覺得這是應該的、這是正常的,但熊仁謙十三歲的時候就能跳脫出來,直到現在仍持續在打破體制與框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聰明」、「自信」與「堅持」,這是三個讓我認為他很不得了的特質。
    我們也許不會走到宗教的道路上,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夠不夠了解你自己?現在社會上,不論是哪一個年齡層,常常有很多人是藉由跟隨媒體或網路的風向,認識或評斷一件事情,這其實是非常欠缺思辨能力的行為。書中也提到了,每件事情的立場都該是中性,只是你有沒有分別從正方與反方的角度去判斷事情的對與錯。我認為,這是現在社會中,每個人都該自己練習、掌握的思維訓練,而不是被風向帶著跑。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從熊仁謙的人生當中,隱隱約約看到自己的生命也曾經歷類似的碰撞痕跡;在那些人生被擺佈的當下、在那些需要做決定的當下,你是否有這樣的判斷、責任與堅持,開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最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詳讀這本書,為了你自己,可能也為了你的孩子。看書的時候,我不時感到欽佩,也想鼓勵大家,要有熊仁謙這樣子的邏輯與能量。但如果是我的孩子呢?如果反過來,我是熊仁謙書中的家長、同儕或是老師呢?你是否有足夠的思辨能力,當你身邊的人擁抱自己的想法時,你能不能支持他,而不是像台灣大多數的長輩會先認為「這個小孩問題怎麼這麼多」?如果各位讀者或是你的孩子有很強的邏輯性,提出的問題也很難用主流的價值加以回應,你會選擇怎麼做呢?我推薦大家一定要看這本書,也許能扭轉一些,已經在你生命中發生過,或是正在發生的事件,這將成為一顆很好的種子,讓思辨與判斷的必要性在眾人心中萌芽、生長。
    當初拿到書稿時,出版社跟我說了一件有趣的事,他說每個人看完之後,對書中的總結都不一樣,有些人看到堅持,有些人看到聰明,有些人看到勇敢,也有些人看到闖禍。我想這也是這本書最值得大家品味,並且投射、回放到自己人生的有趣之處。願大家在書中都有良好的獲得,在自己的人生裡,用自己最想要的姿態,活著。

(本文作者為種子音樂創辦人、《豐蔬食》蔬食評鑑暢銷作家)

試閱文字

內文 : 心之所向

藏傳佛教有分四個教派,格魯派是做學問非常有名的,可是我們家一直跟噶舉派的大寶法王比較有緣,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歷史上一直說大寶法王跟華人比較有緣,所以我們家一直都跟大寶法王的教派有一些緣分,比如說有一些活動我們會收到通知、一些訊息我們都有在關注。
因此,我媽媽那時候就跟我說:「你何不去噶舉派?你何不去大寶法王的教派?」
剛好我們家也有與噶舉派寺院往來的親戚,便輾轉透過這層關係,請這位親戚協助了解噶舉派各佛學院的狀況、學習制度、有沒有可能接受華人、能否辦理簽證等等。
後來得知,噶舉派在印度的佛學院大概有十幾所,最頂尖的有兩所,其中有一所是可以接受一位華人學僧的。
學校找好了,知道可以去的地方了,當然那時候我內心一直希望可以得到大寶法王的祝福。主要的原因是:雖然我知道這所佛學院一定很棒,他們有給我看過資料,我也知道他們的狀況,它是一所很好的佛學院,但是我不了解它,因此我還是希望,我這段從已知走向未知的過程,是被祝福的。
二○○八年年底,我去了印度,透過官網上預約的會見,見到了大寶法王。當時我跟法王報告:「我希望在教派中出家,然後在教派中讀書。」其實在去之前我非常忐忑,因為我們常常聽到法王的一些事蹟,像是某人向法王表達想出家的念頭,法王叫他回家想一想,結果他回去的路途上,在旅店中夢見自己的母親,他就想到,他媽媽年紀很大了,他如果出家會很不孝等等。由於聽過這種事蹟,所以我們知道,法王不是什麼人來出家都會答應,因此當時我心裡有點七上八下。
見到法王之後,法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意見,就直接說:「好啊,什麼時候來?」
對我來說,儘管我生命的歷程與大多數人都不一樣,但我自認從來沒有遇過太大的難題,也沒有太戲劇化的事件發生,反而在我眼中是有點平淡的。
許多人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個反應是產生畏懼的情緒,但我可能天生就知道,大部分時候,情緒並不會對事情有所助益,反而會讓人充滿挫折感,還可能讓狀況變得更複雜、更難以解決。因此,我在遇到難題時,並不會覺得很可怕,而是立刻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
在這一點上,佛法的教育為我建立的觀念是非常受用的:佛法的核心概念就是「緣起」,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是因許多條件而產生。
由此延伸而出的概念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只要湊齊讓它發生的條件即可。可見,重點從來就不在於「我做不做得到」,而是「我要湊齊什麼條件」。
在看待生命的時候,我向來都把它當成一盤棋,我內心總是抱持一個想法:「反正就走嘛,如果失敗了,就重來。」因此,儘管在海濤法師那裡的最後一段日子,我感到未來一片黑暗,但是,這種前途茫茫的擔憂,並非來自於我不知道該往哪裡走,而是出自於我不知道腳下這條道路,究竟還值不值得我信賴?對我來說,這其中比較大的掙扎在於,由於我當時太過信任這個體制,因此會懷疑自己是否要推翻這個信任。

踏上做學問的道路

獲得法王的首肯之後,我就在法王的座下剃度,然後跟法王說,我準備去一所蔣貢康楚體系的佛學院學習,並且也得到法王的祝福。
蔣貢康楚是一位上師的名字,在藏傳佛教中,他是一位很重要的上師。在大概十八、十九世紀時,藏傳佛教曾經經歷一次文化復興,因為經過蒙古與藏族之間長時間的政治角力,很多藏傳傳統文化日漸式微。十八、十九世紀這一次的文化復興,主要負責人就是蔣貢康楚,他是一位沒有宗派本位主義的大學者,因此在藏傳佛教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蔣貢康楚本人是第十四世大寶法王的弟子,雖說他是一位不分宗派的大師,可是在歸屬上面,就被歸類在噶舉派。噶舉派是創立轉世制度最主要的教派,後來藏傳佛教很多教派都模仿這套制度。
所謂的轉世制度是佛法認為每一個人都會轉世,你、我、他,我們沒有選擇,我們死亡之後就會轉世。可是某一些經過訓練的人,他可以在死前控制自己接下來要轉世去哪裡;更有一種人,他不但能夠控制,而且可以認出接下來的轉世地點在哪裡,這個叫作轉世認證制度。而這個制度的開創者就是第二世大寶法王,他跟元代蒙哥汗是同一時期的人物,透過他的開創,他認證出他的下一個轉世,第三世在臨終前也指出第四世會轉世在何處。
這個制度一路發展下來,到了現在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像剛剛講的,蔣貢康楚是第十四世大寶法王的弟子,他因為作為一個大師,也延續了這樣的制度,他也有轉世被認證,現在在位的蔣貢康楚是第四世蔣貢康楚
我剛剛講的蔣貢康楚佛學院體系,是在第三世蔣貢康楚上師的時代,在印度慢慢建立起來的,他已於一九九二年圓寂。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在一九九五年出生,比我小一歲,所以他在這個體系裡面也作為一位學僧。我去的那一年是二○○八年,他十三歲,我十四歲,整個佛學院體系是屬於蔣貢康楚這個品牌。
蔣貢康楚佛學院的體系分成兩塊,一塊是基礎學問,另一塊是高端研究。我去了之後才發現,跟我想像的狀況完全不一樣。我原本想要做的是高級佛學院的研究,所以去的時候就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可是我們學院是比較保守傳統的佛學院,他們希望我按照制度,從基礎學院開始。
基礎學院課程為為期八年的藏語學習。那個課是開給誰的呢?主要針對的是六歲到八歲開始學習的小朋友。但我去的時候已經十四歲了,如果讀完八年的藏語學習,我就二十二歲了,二十二歲才開始讀佛學院,這會落後別人非常多。這是那時候我遇到最大的難題,我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這是我下一章才要討論的。

我不要什麼?

不過講到這裡,我想要討論的重點其實是一個我剛剛沒有講到,也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我的學歷。
就像我說的,我在台灣的學歷只有國中肄業。我記得那時候要離開台灣、前往印度讀書時,我的家人、媽媽,特別是我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你要三思。」為什麼呢?「因為你選擇的是一條不歸路。」
想像一下,我那時候才國一,放棄了台灣的正規教育,跑到印度讀書,然而,在印度讀書所取得的學歷將不被台灣的教育部,甚至也不被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教育部承認,因為那是傳統的藏傳佛教訓練。假如我讀一讀,最後發現不適合我,只能選擇放棄並回台灣,就等於是一場空,什麼都沒了。
這件事最可怕的是什麼?它最可怕的是你愈讀就愈不能放棄。這就像沉沒成本,因為我付出多了,我就會捨不得放棄,然後愈沉愈深。
每次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問:「你為什麼有勇氣放棄這些東西,追求自己的夢想?」要現在的我回頭為當初的決定找到一個什麼理由,其實是有些困難的。
大家很容易被打破現狀、勇敢追求夢想的故事打動,比如說比爾蓋茲,比如說巴菲特。但是很少人知道,比爾蓋茲的媽媽是IBM的董事,巴菲特的爸爸是美國的參議員。所以很多人覺得追求夢想、放棄現有的一切,是很勇敢的一件事,是為自己的夢想拚搏,只要是人,就應該要這樣做。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追求夢想或選擇現實,兩者間的取捨雖然很難,但並無矛盾。我們往往以為追求夢想就是不理會現實,活在現實就是不追求夢想。但實際上,我覺得這一切的開端都來自於一個重點,就是「我到底要什麼」?
「我到底要什麼」是一個大哉問。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是我們都必須面對的,大多數人都會花時間思考,卻鮮少有答案。在此同時,還有另一個重點是多數人沒有好好思考過的,也就是「我不要什麼」。
像我剛剛說的,我如果得終身出家,那我就不要像某些名僧一樣,很會講課、人緣很好,可是整天都在處理人際關係,而不是做學問。我不要讓我這輩子都花費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都在一些比較基礎的佛學上打轉,我想要做更高的學問、做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知道我不要什麼。
當然,我的性格比較強烈,我能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屈於一般人的生活,我不要這些。而當你知道你不要什麼的時候,你才能知道你要什麼。
試著想想,你不要什麼?你希望你三十年之後是什麼樣子?你希望十年之後你是什麼樣子?你不希望你的生活變成什麼樣子?當我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時候,我們自然會避凶,也會趨吉。而當你知道你不要什麼的時候,面對放棄的過程,你就不會那麼痛。
完成夢想,你需要的是放棄。而且完成夢想不是不切實際,完成夢想恰恰才是最現實的。因為當你內心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之後,最後留下來的那個東西才會是你想要的。很多時候,人們必須學會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當然,我不敢說我那時候聽清了,但是當時我很強烈地知道那是我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於我們被各式各樣的「想要」所困住:一方面想擁有穩定的生活,同時又想完成夢想。如果我想要有好的學歷,可是又想要得到好的佛教教育,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但我們就是被一個又一個的「想要」所綁架,才一直活在猶豫和悔恨裡。
在這種時候我會給的建議是:想像一下,你想要的那個目標如果被滿足了,你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樣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達成目標不僅會帶來好處,壞處也隨之而來。比如說,成為一個名僧不好嗎?很好啊,會有各種供養、很高的社會地位、很多的人際關係;但成為一個名僧之後,就會有更多的道德包袱、社會責任,如果必須承擔這些,這是我要的嗎?
同樣的,接受完整的教育很好,而且可以在台灣經歷一般人的童年。但經歷完這些童年之後的生活,就是我要的嗎?至少我當時不這麼覺得。
很多人告訴我:「你如果放棄接受一般的教育,往那裡走,很可能會失去所有。」很多人都說那是一條不歸路,但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我反而是選擇走上我生命中唯一的道路。
因為我只想專心往佛學發展,對其他事情沒有興趣,所以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但我「認為」那是我唯一的一條路。
如果一件事情燃不起我的興趣,我卻往那個方向走,就算未來會有再多收入、更多成長空間,對我有什麼意義呢?我沒有興趣啊!
如果我讀了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學科,就算我未來因此賺了很多錢,那就有如坐在荒島上,躺在一堆鈔票中間。縱有再好的發展,如果沒有興趣就沒有靈魂,生命也就沒有熱情。
很多人以為,追求夢想的人好像做出了什麼偉大的選擇,其實才不是這樣──我們只不過是選擇生命中唯一一條看起來合理的道路而已,因為其他方向都不是我要的。當那些東西不是你要的,你自然就不會想要。
到印度讀書之後,我回台灣還是會定期跟當年同窗的師兄弟見面,即便到了現在,依舊保持聯絡。透過觀察他們的生活與所學,我知道自己如果在台灣受教育,了不起可能會得到怎樣的學術發展,但那又如何?他們或許獲取了某些學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所受的教育是我喜歡的。這不是批判,只關乎自己喜不喜歡。所以我從來不覺得遺憾。
追尋夢想之所以對很多人來說相當困難,是因為太多人對夢想抱有過度期待,而不知道過程中要犧牲什麼,甚至不知道,有時候完成夢想的結果是會很辛苦、很倒楣的。
所以,當你開始用「我不要什麼?」來過濾的時候,排除掉所有不要的,剩下的唯一答案就會是你的夢想,也會是你的現實。這個時候,你就算看似放棄一些別人覺得珍貴的東西,但你內心會很篤定地知道,這才是你要走的道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