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技幻想工程: 五角大廈不公開的DARPA, 從越戰、冷戰到太空計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 | 誠品線上

The Imagineers of War: The Untold History of Darpa, The Pentagon Agency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 Sharon Weinberger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軍事科技幻想工程: 五角大廈不公開的DARPA, 從越戰、冷戰到太空計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此機構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從叢林、太空到網路都是可能的戰場! 本書陳述美國國防部轄下「高研署」的成功與失敗,其卓越的創新,狂野的設計,並為它蓋棺論定。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我們可以看到鑽研國防的科學家為了應對核末日威脅,如何構思出電腦網路,繼而造成網際網路興起;高研署成功研發出偵察衛星、匿蹤飛機、精準武器,卻也曾有過建立太空殺手攔截網、排乾五大湖以建立摧毀粒子束導彈的瘋狂構想。 高研署在越戰期間開發了落葉劑與世界上第一批武裝無人機,九一一之後靠資料探勘研究引發全美對監控的爭論。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失敗後,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嚐到了勝利滋味。 作者採訪了一百多位曾參與過高研署計畫的五角大廈官員與科學家,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公開談論與該機構的合作。作者詳讀過全美各地檔案室裡無數的解密記錄、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文件,以及消息來源所提供的獨家資料。這段絕無僅有的歷史是科學、科技與政治衝撞的華麗舞台,令人目不轉睛。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這些匿名科學家是戰爭巫師,不是穿防彈衣對抗未來的戰鬥,而是穿著實驗室外套,將昆蟲變成遙控生化機器,設計無人戰艦。莎朗.魏因貝格把政府最機密的實驗室國防高研署放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一個遠遠超乎人想像的世界。」--暢銷書作者,著有The Shadow Factory: The Ultra-Secret NSA, from 9 11 to the Eavesdropping on America/詹姆斯.班佛(James Bamford)「從今天的互聯網到未來的機器人,國防高研署不僅塑造了戰爭技術,還塑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莎朗.魏因貝格簡單且翔實地述說這個機構不公開的歷史,並且重塑你看待越戰到反恐戰爭等事件的看法。」--著有Ghost Fleet、Wired for War/彼得.沃倫.辛格(P.W. Singer)「破解許多與國防高研署有關的祕密。尤其靈巧地追蹤出匿蹤飛機如何從早期為了發現與追蹤叢林裡的越共戰士到今天,成為現代戰爭基礎的一部分。」--今日美國「有開創性…用一個機構的視角對戰爭的歷史瞥入一眼。」--新科學人「從幕後觀看防禦政策和非凡技術能力的匯合…探索愚蠢的計畫,明智的想法,描述那些思考跳脫框架、為國服務、創造力無限的的改革者。」--書單「解釋具有批判性且並非嘲弄…這是對美國軍事技術歷史的深入研究。」--外交政策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莎朗.魏因貝格網路新聞刊物《攔截》(The Intercept)的國防編輯,著有《假想的武器:周遊五角大廈的科學黑世界》(Imaginary Weapons: A Journey Through the Pentagon’s Scientific Underworld)。從二〇一五到二〇一六年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Harvard University)擔任研究員。曾獲得多處機構和計畫的研究獎助,包括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麻州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學計畫(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program)、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國際新聞學程(International Reporting Program at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以及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梅迪爾新聞學院(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撰寫軍事科學和技術論述,文章登載在《自然》(Nature)、《發現》(Discover)、《頁岩》(Slate)、《連線》(Wired)、《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和BBC等刊物。■譯者簡介蔡承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二○一四年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累計作品出版者八十餘本,包括:《成癮的大腦》、《NASA9大太空任務》、《星際效應》、《詩性的宇宙》、《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現代醫學專有名詞》、《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你的大腦是什麼顏色?》、《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邊做夢邊冒險:睡眠的科學真相》、《讓大腦變年輕》、《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和《穿梭超時空》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緒論 槍砲和金錢第1篇 專門想像無可設想之武器的機構第1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章 一群狂人第3章 瘋狂科學家第4章 蘇聯超前矯正會社第5章 歡迎來到叢林第6章 平凡天才第7章 非凡天才第8章 惹火上身第9章 全球實驗室第10章 都是巫師闖的禍第11章 胡作非為第12章 把它給埋了第13章 兔子、女巫和戰情室第2篇 戰爭的僕役第14章 看不見的戰爭第15章 最高機密飛行器第16章 合成的戰爭第17章 塵俗世界第18章 夢幻世界第19章 佛地魔東山再起尾聲 光榮的失敗,不光彩的成功致謝辭注釋文獻出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軍事科技幻想工程: 五角大廈不公開的DARPA, 從越戰、冷戰到太空計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
作者 / Sharon Weinberger
簡介 / 軍事科技幻想工程: 五角大廈不公開的DARPA, 從越戰、冷戰到太空計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此機構專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4776160
ISBN10 / 9864776169
EAN / 9789864776160
誠品26碼 / 2681724598004
頁數 / 49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從叢林、太空到網路都是可能的戰場!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很多人認為美國之所以在軍事國防和科技發展如此強大,與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有絕對的關係。眾人所熟知的網際網路(Internet)和衛星定位系統(GPS)的發源地、橫跨美國的自駕車競賽,乃至於人工智慧的重大進展,都可以回溯到DARPA數十年前的前瞻研究,因此所謂的「DARPA研發模式」也在近年被眾人稱揚的成功典範。但事實恐怕距離大眾的想像頗遙遠:DARPA基於滿足大小戰事的需要,或是避免美國捲入戰事的預先準備,塑造出許多本書稱之為「幻想工程」(Imagineering)的研發計畫,其實失敗遠多於成功。本書道出其內部許多不為人知的祕辛,讓自幼對於軍事科技有極大興趣的我不由得心蕩神馳,甚至比大多數的研發成果更加驚艷!我利用一個週末花費十多個小時閱讀本書,發現內容包羅萬象,提到眾多的人事物,相信是非常值得科技人士、政府單位、政治人物借鏡,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無論成敗,DARPA經歷了半世紀的大風大浪後如何能夠存活了下來,本身就是一件極為耐人尋味的事情。作者透過整理分析許多才解密不久的黑歷史,不只揭開DARPA的面紗,還巧妙且有系統地在本書中編織出DARPA的全貌。極度諷刺的是,這個匯集了眾多一流人才的單位,擁有許多科技智慧結晶而成為當今軍事界與科技界首屈一指的藏寶地,竟然時時刻刻要為單位的存在辯護,即使在今天也不例外,這大概是該單位創始之初難以預料的宿命。隸屬國防部的DARPA,手上掌握鉅額可不受監督迅速運用的研發預算,卻往往也是政府其他軍事、國安、科技部門所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想分而食之的大餅。有時禍起於蕭牆之內,內部成員之間時常有矛盾對立的看法,或是犯了聰明人常有的大頭症,為了自己的幻想工程而誇大成效、隱藏事實、違反規定,甚至成為所謂的科學狂人(Mad Scientists)。看著這些黑歷史,讓在美國攻讀博士時曾經與DARPA計畫沾上邊、在台灣學術江湖打滾十多年的我不由得膛目結舌,原來在保國衛民的大義表象之下有這麼多不光彩的成功!

DARPA的前身ARPA創立的契機,源自於蘇聯在一九五七年領先美國發射人造衛星,美國政府因此大驚失色而成立專責機構來挽回劣勢。美國不愧為資本主義國家,每個軍種都想掌控重要的研發項目和龐大的採購預算,若非獨裁但在軍事研發上極為專注、極有效率的蘇聯在太空和飛彈領域上給予當頭棒喝,也不會有ARPA這樣的怪胎出現。當時在核子戰爭和共產主義蔓延的陰影下,國防部擁有龐大研發預算,為了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和偵測深海核子潛艇,賦予ARPA儘速在軍事科技上超越蘇聯的任務。若非ARPA的努力,阿姆斯壯的登月壯舉恐怕會因為陸海空三軍的本位主義而延宕多年。但原本只是一個臨時成立、以祕密行動來達成政治使命的單位,如何在成立幾年後被迫放棄最重要的太空計畫、轉手讓給NASA之後,在國防本部和三軍的夾殺下存活下去呢?

有趣的是,當時ARPA為了避免共產黨勢力在越南的擴大所投入的祕密行動「敏捷計畫」和為了偵測蘇聯核子試爆的地震分析研究「維拉計畫」,還有之後族繁不及備載的幻想工程,雖然多數以失敗收場,計畫主持人甚至入獄服刑,但無心插柳的技術研發,像是ARPANET和戰場模擬技術,成為現在家家戶戶使用的Internet和參謀部門定策控軍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憑藉。無論是ARPA以及後來改名的DARPA,總是有辦法在重大時機出現的時候提出有可能解決問題的大手筆。為何會如此呢?
如本書所提及的,美國總是有敵人要對付,隨時要做好打贏戰爭所需的準備。與蘇聯進行長時間有可能毀滅人類的軍備競賽,在蘇聯解體之後必須尋找另外的敵人,三不五時要找理由出兵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國家。不滿美國的恐怖組織,以及支持恐怖組織的國家,當然也需要教訓。而任何想與美國爭世界霸主地位的國家,如八〇年代經濟強盛的日本,近年迅速崛起的中國,也都是美國的敵人。而戰爭的形式,已經從大型武器的戰場延伸到巷弄戰、經濟貿易戰、網路資訊戰,甚至進化到以人工智慧支援作戰的時代。

看完這本書,讀者應該可以體會到打贏戰爭的代價何其之大!不僅僅只計算軍備武器的採購維運以及人員的傷亡損失,幕後軍事科技的鉅額研發成本更是天文數字,「DARPA研發模式」不見得是美國政府對外宣稱的或是一般人所認知的成功方程式。諷刺的是,DARPA在冷戰時期所推動的各種幻想工程(雷根的星戰計畫)所浪費的公帑之多,也被某些人視為耗損蘇聯經濟、造成蘇聯解體的大戰略而沾沾自喜。而且在正面表列各種對世人有益的研發成果的同時,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不應該存在的黑計畫正在執行中?

脫離不了戰爭,是DARPA的宿命,為了贏得戰爭而不擇手段編織幻想工程,似乎也成為DARPA擅長的工作,而DARPA存在的價值為何?作者並沒有明確的解答,筆者在此也不想提出我的看法來影響閱讀者的心情,畢竟軍事科技、人工智慧和水一般,可以載舟亦可覆舟,端看如何利用。從本書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我們知道歷任DARPA首長的思維南轅北轍,計畫主持人的構想天馬行空,但即便是有瘋狂的傾向,所幸似乎是好人居多——或許這就是DARPA沒有影響戰爭的實質大作為,卻能夠持續從事前瞻研發的DNA。往好處看,DARPA所構思的許多幻想工程至今仍未實現,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與其擔心DARPA正在做的幻想工程會如何影響未來,筆者期待人民和科技界透過開放與分享去形成正面的力量,以提升社會的境界和型塑大家所希望的未來。

(本文作者為台大資訊工程系暨網路及多媒體研究所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九六一年六月,威廉.哥德爾(William Godel)帶著一只塞滿現鈔的手提箱,出發前往越南執行一趟機密任務。半途在夏威夷停留時,他把若干現金變換成旅行支票,騰出空間來裝他出差旅行隨身攜帶的一小瓶烈酒。不過空間依然不夠用,於是他把他的五角大廈機密文件部分挪到另一個行李箱,騰出裝酒瓶的空間。那筆一萬八千美元是用來推動一項機密計畫,而且就要在甘迺迪總統介入東南亞對抗共產黨的計畫當中扮演關鍵要角。
哥德爾當年三十九歲,頭髮依然剪成他在海軍陸戰隊時期的小平頭,不過他在情報界已經闖出了名號。他出了名的愛喝酒、惡作劇,還是個官僚政治談判高手。哥德爾是什麼樣的人?他可以今天提議在印度洋引爆一枚核彈,炸個大坑來裝設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新型電波望遠鏡,接著隔天就說服總統發射世界上第一枚通訊衛星,來播送一段聖誕祝詞。他的同事談起他時曾說,你可以把他拋進另一個國家,幾個月之後,他就會拿著簽好的協議書現身,而且那有可能是關於一處機密雷達追蹤站的合約(他在土耳其和澳大利亞確實都談成了這樣的協定),或者就本例而言,爭取南越總統支持美國的一項新提案。前中情局官員暨白宮顧問比爾.邦迪(Bill Bundy)稱哥德爾是個「功勳卓著,頗具傳奇色彩」的海外工作「密探」。
哥德爾身高約一七八公分,不是什麼雄壯威武的人物,不過他有辦法讓佩服他的和敵視他的人同樣對他的風采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赫夫(Lee Huff)回憶當初召募他進入國防部的哥德爾時表示,「他是五角大廈走道上頗富魅力的一位人士」。哥德爾從來不是五角大廈最出名的人物,不過好幾年來,他始終是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之一。接著到了一九六○年代早期,那份影響力便專注在東南亞。
哥德爾來到了暑夏炎熱西貢市,那是一座處於半控制混沌狀態的擁擠城市,人力車、腳踏車、輕便機踏車、汽車以及其他奇巧機動車輛,像大洋魚群般在壅塞街道上交織穿梭。那座都市在經濟上和文化上都繁榮發展,即便它引來了愈來愈多美國軍事顧問、間諜和外交人員,想方設法為南越總統提供建言,告訴他該怎樣治理他才新近獨立的國家。
哥德爾在超過十年期間頻繁前往越南。這趟卻顯得很不一樣,因為這時他是為高等研究計畫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簡稱「高研署」)工作。高研署成立於一九五八年,宗旨是要在蘇俄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幫美國迎頭趕上,也跟著上太空,結果才不到兩年,高研署就失去了它的太空任務。於是那個才剛創建不久就招致軍方仇視、又不獲情報界信任的組織,就此陷入困境,掙扎為自己尋找一個新角色。哥德爾認為,倘若高研署沒辦法上太空對抗共產黨,或許能在叢林打敗他們。
甘迺迪總統才剛在五個月前坐上大位,也仍在構思對東南亞的新政策。他已經決定支持吳廷琰這位反共的南越總統。吳廷琰是個天主教徒,出身官宦世家,這個家族曾在中國支配下治理越南。就在哥德爾這趟行程之前一個月,美國詹森副總統才前往拜會南越總統,稱吳廷琰為「亞洲的邱吉爾」。接著在四月時,甘迺迪派遣四百名綠扁帽特戰人員前往南越擔任特別顧問,協助訓練南越部隊和蒙塔格納德族(Montagnards),那是一支分布於越南中央平原區的土著部落民族。吳廷琰的信仰非常虔誠,終身未婚,不過後來選擇從政,放棄聖職。西方圈子有些人認為他是個和現實脫節的狂人;另有些人則覺得,做為一個領導人,他雖有缺陷,仍大有可為,哥德爾就是抱持這種看法。
一九六○年代早期,南越已經開始和共產叛亂分子戰鬥,不過那場戰爭外界無人聞問;那個夏天,太空人和名流依然主宰《生活》和《時代》雜誌的封面篇幅。然而也已經有跡象顯示,這場新衝突就要開始讓美國的華盛頓領導階層操心。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七日,《生活》雜誌在封面刊出一名士兵從森林灌木叢向外窺探,照片標題:〈美軍接受游擊戰訓練〉。封面說明文字寫道,「越南:我們的下一場對決」。游擊戰正是促使哥德爾來到越南的原因。他隨身帶來西貢的錢只是頭期款,美國政府預期應撥出兩千萬美元初始經費,用來籌設一處作戰中心,專門開發適合在越南叢林對付叛軍的戰技。那處作戰中心設在西貢,由高研署負責營運,打算用來協助美國軍事顧問和南越部隊。不過哥德爾不只著眼於越南;高研署的作戰發展和測試中心是仰仗科技引導的全球戡亂解決方案的起點。
哥德爾行李袋裡的現金,還有他向吳廷琰提出的種種方案,後來就會改變越南的事態發展,還有更廣泛來講,也奠定了現代戰爭的基礎。從溜過巴基斯坦邊境,獵殺賓拉登的匿蹤直昇機,到使用無人機來執行標靶擊殺的全球戰鬥行動,哥德爾的戰時實驗,後來會演變成一套改變美國興兵作戰方法的軍事技術。他在越南的計畫,許多都出自晉見吳廷琰所得成果,其中有些後來獲稱譽為該世紀最優秀的軍事創新項目,另有些則被貶為最差勁的品項。那趟行程之後短短幾個月間,哥德爾就會把一款更適合叢林作戰使用的阿瑪萊特AR-15(Armalite AR-15)新式步槍帶往越南。他還會派遣社會科學家前往越南,期盼在更深入了解當地人民和文化之後,能夠有效地遏制叛亂。哥德爾的部分措施後來被人罵慘了,好比一項越南農民移置計畫,把零散農村重整建立新的要塞村莊,稱為「戰略邑」。那項計畫成為那場戰爭流傳較廣的失敗案例之一。同樣的,高研署把橙劑(Agent Orange)等化學落葉劑引進越南,也同樣引人非議,如今更經確認為導致無數越南人和美國人傷病死亡的禍首。
在鼎盛時期,他制定的高研署計畫在東南亞各處聘用了好幾百名雇員(單在泰國就雇用了超過五百人),隨後又拓展到了中東地區。這項計畫旨在了解叛亂的根源,並開發防範做法,讓美軍不必介入還沒有準備插手作戰的區域戰爭。高研署開發新技術,資助社會科學研究,並出版戡亂相關書籍,後來這些著作更影響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戰的新一代軍事領導人。數十年後,這所有技術當中產生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哥德爾所執意推廣的認識游擊戰本質之需求,陸軍上將大衛.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和他號稱「戰略達人」的顧問群,便在那時潛心研讀大衛.加呂拉(David Galula)的著述。加呂拉的開創性作品《阿爾及利亞綏靖行動》在一九六三年出版,費用由高研署支付,時間比彼得雷烏斯把「戡亂」一詞化為家喻戶曉的詞彙還早了四十年。哥德爾開創了一項世界性研究計畫,專注鑽研叛亂戰爭,其規模讓九一一之後所執行的一切計畫都相形見絀。
哥德爾新創啟動的戡亂計畫無心插柳扮演一個關鍵要角,形塑了一個未來機構,後來它的名稱會成為創新的同義詞。越南戡亂成果,最後便成為高研署的戰術研究處(Tactical Technology Office)的骨幹,這個開創性部門日後便產生出匿蹤飛機、精準武器和無人機──現代戰場的基本配備。催生出高研署的或許是太空時代,不過把那家機構推上了冷戰戰略爭議中心的卻是越南,至於塑造高研署未來的最主要推手,則非哥德爾莫屬,他的功勞,絕對超過署內其他任何幹員。
不過高研署所涉不只事關戡亂。一九六○年代早期,哥德爾協助打造的那個神祕機構撒下種子推動工作,並在多年之後開花結果。頭兩年間,哥德爾協助高研署創制太空計畫,為一項最高機密計畫提供掩護,催生出世界上第一顆偵察衛星。他還說服總統發射世界上第一顆通訊衛星,並協助布建了一套核試監測全球網絡。過了將近十年,高研署的最早期計畫孕育出一個後裔,那就是農神火箭。後來這款火箭便推送阿姆斯壯和阿波羅十一號的其他太空人踏上登月之旅。接著就在哥德爾那趟越南行程短短一個月之前,高研署被賦予一項新的指揮與管制任務,隨後在不到十年間,這項職掌便發展成網際網路的前身,簡稱「阿帕網」的「高等研究計畫署網路」(ARPANET)。隔年,哥德爾親自簽署批准第一項電腦系統連線作業研究,並從他的越南預算撥款挹注。
哥德爾的開創性角色到了往後歲月大半從記錄中刪除,他的名字也很少在官方文件中提及,於是除了幾位忠實的友人和專注投入的敵人之外,也不再有人記得他。哥德爾親自帶到越南的AR-15型武器,最後便發展成M16,配發全美軍的標準常規步兵武器。哥德爾在越南時期執行的其他工作後來都遭貶斥為偶發脫軌事件,因為在這時候,那個機構已經和高科技比較密切相關,並不再專注於戰略思維。他的故事和那個被吹捧為創新楷模的機構並不相稱。然而談到高研署的遺產,真正關鍵在於,我們必須了解,這形形色色的種種計畫──諸如人造衛星、無人機和電腦等──怎麼會全都產生自單一機構。
起點在一九五七年秋,蘇聯把第一顆人造衛星射上軌道時。那顆衛星西方稱為旅伴號(Sputnik),只會發出一聲單純嗶響。不過那樣一顆沙灘球大小的球體無害繞行地球,卻引來新聞報導熱潮,動搖了美國民眾自許無敵的感受,因為這顯示,蘇聯說不定很快就能發射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核武導彈。
隨著故事發展,旅伴號引燃了全國歇斯底里,美國民眾要求政府採取行動。於是總統艾森豪因應在一九五八年初授權創辦一所獨立於軍務之外的中央研究機構,然而內部爭端卻也促使蘇聯奪得太空主導地位。這個新機構是美國的第一個太空機構,稱為「高等研究計畫署」或「高研署」,成立日期比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早了八個月。那個組織如今稱為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國防」一詞是在一九七二年添加上去(後來又拿掉,多年過後又添加上去)——已經發展成為年預算約三十億美元的研究機構,計畫範圍從太空飛機到生化昆蟲等。大廳壁畫是這處非凡政府機構超過五十年歷史的紀念碑,他們開發出令人驚嘆的,有時令人駭異的技術成果:精準武器、無人機、機器人以及連網電腦運算等等。
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從關乎國家安全的一些基本問題著眼思考,為軍事部門開創解決方案,而且遠遠不只是提出幾款新奇的武器而已。就某些情況,那家機構改變了戰爭的本質;就另一些案例,它則協助防止國家參戰。它思考如何在不仰仗核武的情況下,應付蘇俄正規軍武優勢問題,於是便導入了精準兵器時代。它尋找探測地下核爆的方法,徹底革新了地震學領域,促成好幾項至關重大的軍備控制協議。此外它還探索如何改進核設施的指揮與管制做法,開發出阿帕網,也就是現代網際網路的前身。
不過也不是所有解決方案都那麼乾淨俐落。嘗試解決共黨叛亂問題之時,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發起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全球性實驗,最後以失敗告終。遇上了類似戡亂計畫這樣的失敗任務,總有人很想把它粉飾為機構史上單獨一次的脫軌行動。然而本書則認為,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的越戰工作和阿帕網,並不是兩條不同的紡織線,而是把機構編結在一起的一席更寬廣織錦的組成部分。國防高研署得以成功,是由於它有辦法應付美國所面臨的若干最重大國安問題,而這就歸功於它不受傳統官僚管理監督,也不受科學同儕評論節制約束。國防高研署的創新歷史,和一九六○年代與一九七○年代早期投身鑽研核戰和戡亂問題的那段動盪時期有比較密切的關聯,和它身為「太空機構」短暫生涯的關係就沒有那麼深遠了。那段關鍵的二十年時期,展現出當年五角大廈高官的信念,他們認為那所機構應該扮演引導世界大事發展的關鍵要角,而不侷限於開發奇巧技術製品。
網際網路和該機構的越戰工作正是針對關鍵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一項開創改變世界的成功,另一項則是場慘敗。那段沾染淤泥的越南和戡亂歷史,與國防高研署的創作故事或許並不十分相稱,卻是理解它所留遺產的關鍵。而且也正是那段歷史,讓該署許多前任官員最難以啟齒論述。國防高研署或許會吹噓它並不怕失敗,不過這也不表示它就樂意任人檢視那些失敗。
機構就像人,也透過故事來認識自己。而且就像人,它們對於納入故事的真相也是有選擇性的,隨著時間流逝,故事也變得愈來愈可疑,還往往添上了杜撰成分。沒有其他研究組織像國防高研署擁有這般豐富、複雜、重要,有時還很離奇的歷史。不論那是能跋涉穿梭越南森林的機械大象或者特種部隊的噴射背包,國防高研署的計畫向來都有萬丈雄心,有時甚至顯得荒唐。這當中有些夢幻構想,好比一款以虛構八尺高兔子為名的隱形飛機概念確實取得成功,不過其他許多都失敗了。
到了某個階段,成功的和失敗的案例都開始縮小規模,因為指派給這個機構的問題變得比較狹隘了。以往國防高研署的成功關鍵不單只是它的靈活彈性,也在於它專注解決高層級的國家安全問題。如今國防高研署面對不切實際的風險,即便創造出奇妙變革,帶來的影響卻今不如昔,對軍事作戰或我們的生活方式幾無絲毫衝擊。成功的代價是失敗,重要成功的代價是重大失敗,評估機構遺產時,應該權衡秤量成敗兩邊所帶來的後果。反過來講,倘若利害影響不大,那麼成功或失敗都無關緊要,而這就是該機構如今所面臨的危險,它投注鑽研的技術奇巧發明,對國家安全不大可能帶來重大衝擊。
就機構現有角色的這種悲觀評價,國防高研署現任官員或許並不會認同,就哪些失敗或成功事例應予突顯,也可能有不同看法。然而為撰寫本書所投入的研究,是以好幾千頁文件為本,其中許多都是最近才解密,存儲於全國各地檔案館中,還投入了好幾百個小時,與國防高研署前任官員進行訪談。前面幾任署長都抱持非常相似的觀點:至今國防高研署面對問題依然能提出優良解答,然而它奉命處理,或自行賦予的問題,卻不再對國家安全至關緊要。為了解為什麼出現這種範圍限縮的現象,重點在於檢視國防高研署的真實歷史。該機構的根源或許出自太空競賽,然而國防高研署的遺產卻寄身在其他地方。
哥德爾和他那趟越南行程對該機構的歷史(的興衰關鍵)都具有開創意義。那趟行程幫助創建出那所現代機構,還有它最偉大以及最糟糕的遺產。然而,如今國防高研署的官員卻不去談論哥德爾的故事,甚至對他一無所知。那段故事埋藏在早被遺忘的法庭記錄當中,也幾乎完全自該機構的歷史中抹除,因為它和國防高研署專事驚奇技術發明的機構描述已經不再相符。然而這段故事闡述了國防高研署這樣一個徵召科學──和科學家──來為國家安全服務的機構內部的真正張力。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