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滄桑前輩, 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 35歲前得知道, 讓主管看重、同事相挺的職場關鍵!
作者 | 梁成旭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不想成為滄桑前輩, 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 35歲前得知道, 讓主管看重、同事相挺的職場關鍵!:'史上最中肯!36則上班族一定要懂的Q&A生存法則,讓你從此不走冤枉路、不吃職場 |
作者 | 梁成旭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不想成為滄桑前輩, 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 35歲前得知道, 讓主管看重、同事相挺的職場關鍵!:'史上最中肯!36則上班族一定要懂的Q&A生存法則,讓你從此不走冤枉路、不吃職場 |
內容簡介 史上最中肯!36則上班族一定要懂的Q&A生存法則,讓你從此不走冤枉路、不吃職場暗虧,還能提早找到自我定位,讓公司加薪升職第一個想到你!「今天也好想遞辭呈……」「為什麼,我每天累得跟條狗一樣?」「換了工作,才發現上個工作比較好。」上班族每天最難的工作,是修復受傷的心靈!曾是韓國總統府最年輕的局長──梁成旭,找出職場隱藏關鍵讓你:不會淪為歷盡滄桑的前輩,不再每天活得水深火熱!本書作者歷經求職市場冰封、沒想到自己一畢業就失業。踏入夢想已久的報社後,便在媒體圈打滾十幾年。三十幾歲勇敢轉換跑道,待過人人稱羨的公營企業,還曾是韓國總統府最年輕的局長!一開始,他和每個職場人一樣,每天都帶著煩惱工作、徬徨痛苦……走過許多冤枉路、吃過不少悶虧。書中他整合各個領域頓悟出的「求生經驗」,讓你面對暗潮洶湧的職場時,不再害怕誤踩地雷,還能在35歲前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 Q 每天不講主管壞話,根本活不下去啊……A 你放心,很少人一輩子只會跟同一個主管工作。懂得「換位思考」,讓你不只抱怨,還能提升表現!Q 為什麼連一點小事,主管都要找麻煩?A 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害你無法更好的心態就是──差不多就好。Q 一封電子郵件,就能幫你加分、提升印象?A 光看電子郵件,便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不強。寫信前必知的5大步驟是……Q 處理工作的速度與完成度,哪一個重要?A 進度永遠是第一優先!你得避開主管對員工最糟的評價:做事慢、做得又差。Q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天堂」到底在哪?A 這種工作連神自己都找不到。我們最羨慕的往往是「別人的工作」,但別傻了,每個工作一定有它的煩惱與痛苦。Q 怎麼辦?今天也好想遞辭呈。A 都有辭職的勇氣了,不如鼓起勇氣跟主管反映問題,將問題丟回給主管。「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所以每個平凡的生活皆是非凡。」上班族每天不止處理工作事務、管理人際關係,還要不斷回應自己心中的質疑,與不時想著是不是該翻桌丟辭呈了……。書裡的每個問題,你一定都曾在心裡偷偷問過自己,作者提供了最誠實與最中肯的解答,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話、不給虛無縹緲的建議。因此,引起韓國眾多苦悶上班族的共鳴,是每個職場人都需要的「心靈療癒雞湯」!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商業周刊、蘋果日報職場專欄作家/謝文憲暢銷書人氣作家、知名部落客/螺螄拜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梁成旭(Yang Sung Wook)閱盡滄桑、近20年職場經驗的上班族。畢業於1998年,那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陷入外匯危機,是就業市場冰封的一年。雖然得到報社的最終面試,但因經濟不景氣而停止錄取,從此他成為了失業者。飽經波折,1999後他終於在報社上班,開始淹沒於業務和應酬的記者生涯。12年間出入於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國務院總理室、監察院、國會、外交部、國家情報局。離開媒體界後,在韓國總統府青瓦台政治部成為最年輕的局長,負責輔佐總統、起草總統演講稿。之後轉職國營企業,徹底明白「普天之下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目前,在一家大型企業工作。某天徹悟在別人底下做事不容易、賺錢比登天還難,因而冒出一個想法,想以前輩的立場為後輩上班族提供現實又中肯的忠告。著作有《然後行動》(暫譯)。■譯者簡介蔡佩君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曾至韓國漢陽大學及培才大學交換學生。從事遊戲翻譯、書籍翻譯、展場口譯等工作,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歡且享受翻譯,認為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翻譯著作有:《Dream魔幻國境》、《Memory回憶時光》。
產品目錄 【推薦序】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書為鑒,可以常加薪!/螺螄拜恩【自序】每天帶著「問號」工作的我們……PART1「為什麼,我累得跟條狗一樣……」擺脫工作壓力的14種方法Q 影印、換燈泡等雜事,為什麼老是叫我做?A「先生存再成功!」現在不是在乎身段的時候。Q 處理工作的速度與完成度,哪一個重要?A 主管正在評價你,先講求效率。Q 怕被主管盯上、擔心受罵時……A 職場最重要的生存維他命──批評。Q 公司聚餐非去不可嗎?A 人沒死就一定要去!Q 連假請特休應該沒關係吧?A 相信我,你的上司比你更想休長假。Q 遲到是什麼滔天大罪嗎?A 遲到不是罪,但藏著巨大損失。Q 其他部門把我當隱形人,怎麼辦?A 別獨自正面交鋒,試著利用你的上司吧!Q 為什麼連一點小事都要碎碎念?A 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Q 加深好印象的電子郵件和報告,怎麼寫?A 五大步驟,簡短扼要、不拖泥帶水!Q 為什麼公司老愛安排假日活動?A 就是為了找出「為什麼」才參加。Q 為什麼主管老愛把困難的工作丟給我?A 當辦公室裡的灰姑娘!Q 每天忙到好像無頭蒼蠅,不知從哪開始?A 系統思維,每次只做一件事情。Q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天堂」到底在哪?A 這種工作連神自己都找不到。PART2「做人比做事還難呀,我該怎麼辦?」職場人際關係的處世哲學Q 朋友與同事,要怎麼劃分界線?A 千萬別把「白目」當「親近」!Q 我是不是成了辦公室「公敵」?A 別誤觸「人際地雷」而不自知。Q 為什麼非得當一位YES MAN?A 說YES的力量,往往大於NO。Q 對主管來說,我是怎麼樣的員工?A 換位思考,轉換壓力還能達到成效。Q 配合主管要配合到哪一個程度才合理?A 職場價值就在於你的「追隨力」!Q 辦公室裡八卦滿天飛,我該怎麼辦?A 別把自己當「賽馬」,丟掉你的成見。Q 我必須接受所有人的請求嗎?A 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吧!PART3「老天,我好想要翻桌、丟辭呈!」職業生涯管理的10項建言Q 上班跟打仗一樣,競爭讓我覺得好累……A 無法避免,就打造有利「框架」。Q 持續好久的低潮期,我已經精疲力盡。A 停下來,回想面試的時候。Q 為什麼升遷加薪總是沒有我……?A 試著用「周哈里窗」審視問題。Q 分配到討厭的部門和工作,我想離職了……A 危機就是轉機,職場生活不是一、兩天!Q 這份工作真的適合我嗎?A 最少試個兩至三年才知道。Q 不行了!我一定要離職!A 先擬定「出場策略」,完美轉職。Q 想換工作該怎麼準備才好?A 實力、人脈、情報,缺一不可。Q 雖然離職了,但我好後悔……怎麼辦?A 回想當初離職的理由吧!Q 不小心失業了怎麼辦?A 成為一位有「遠景」的失業人士。PART4「我不想把『工作』當成人生的全部……」上班族自我開發的小祕訣Q 聽說同事去進修英文……我該去嗎?A 停止盲從,先找出自我開發的理由。Q 光工作就夠累了,哪有時間自我開發?A 這是職場上與眾不同的關鍵!Q 怎麼做才能拓展自己的視野?A 看時事新聞,掌握社會及業種發展趨勢。Q 培養興趣?那不是空閒時才做的事?A 興趣,可能是你的「競爭武器」。Q 體能管理?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A 錢借得到,健康借不到。Q 理財?錢都不夠用了,等加薪再說!A 錢永遠都不夠,現在就開始。Q 放棄現在的一切,是不是要從零開始?A 那就不要放棄!【結語】每個平凡的職場人,都不平凡
書名 / | 不想成為滄桑前輩, 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 35歲前得知道, 讓主管看重、同事相挺的職場關鍵! |
---|---|
作者 / | 梁成旭 |
簡介 / | 不想成為滄桑前輩, 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 35歲前得知道, 讓主管看重、同事相挺的職場關鍵!:'史上最中肯!36則上班族一定要懂的Q&A生存法則,讓你從此不走冤枉路、不吃職場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2729854 |
ISBN10 / | 9862729856 |
EAN / | 9789862729854 |
誠品26碼 / | 2681285552002 |
頁數 / | 24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書為鑒,可以常加薪!
文/螺螄拜恩(暢銷書人氣作家、知名部落客)
剛開始翻閱章節時,我不斷在內心和作者吵架。
作者說:「公司聚餐非去不可,人沒死一定要去!」
我暗罵:「老闆死了都不去!」
作者勸:「休長假要考慮公司氣氛。」
我嗤之以鼻:「啊~我偏偏就要環遊世界八十天!」
作者苦口婆心:「唉,放下身段,重新學起啊。」
終於,我忍不住扯著頭髮、仰天長嚎,困惑他是否左腳寫「反清」、右腳刻「復明」,背後還刺了四個大大的「精忠報國」(人家明明是韓國人……),思想才會如此古板、行事才會這麼卑微。
但是,仔細看完整本書後,我臣服了。次要原因是,人類和書本對罵很累,書本不會還嘴,只會冷戰;主要原因是,作者是對的!
現今太多媒體、書籍、講座及所謂的「成功人士」,誇誇其談,告誡那些在職場掙扎求生的上班族:
「年輕人就是要做自己!」
「放下工作,趁現在出去闖一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於是,庸庸碌碌的上班族們,為了有朝一日能脫胎換骨、站上高枝,囫圇吞棗地進修工作上永遠用不到的知識;茫然不知所以的放棄現有職位,一窩蜂跑去旅遊打工,卻在日復一日中,迷失自己的未來。
因為主流社會價值鼓勵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所以沒人敢說實話。
沒人敢告訴你,新進員工中,最後能晉升管理階層的人只占○‧八%。是故,強化個人追隨力,提升職場價值益形重要。
沒人敢告訴你,即便找到夢寐以求的職位,如韓國最高行政機關青瓦台,仍是沒有一個職場能安心無慮。每份工作皆有不為人知的甘苦,也許離開,將更戀棧過去。
可是,作者說出了所有你不想聽的難聽話,或許這是史上最誠實的一本職場書!
《不想成為滄桑前輩,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不唱高調、殘忍戳破上班族幻想的粉紅泡泡,以作者親身經驗為例,從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甚至韓國綜藝節目等角度,仔細教導讀者三十六招最貼近現實生活的職場生存法則。
自古忠言逆耳,假若你需要一位直言敢諫的忠臣魏徵,引導你如何在平凡職場中不平凡的生存,那不必懷疑!本書正是你的最佳選擇(而且可一次買斷,日後無須供給俸祿或退休金)!
內文 : 【每天帶著「問號」工作的我們……】
我的職場生涯從報社開始,在媒體界打滾了十二年,接著在韓國總統府青瓦台政務首席室(譯按:政務首席室為協助國會、政黨相關業務與行政、治安業務的單位)擔任一年半的行政官員。
待過報社、青瓦台、公營與民營企業,不知不覺間我已累積不少經歷。即使是一流大企業,或是人人稱羨、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仍是會有屬於這份工作的壓力。相反地,即便在小公司或前景茫茫的公司,也不能就此斷言自己的未來十分黑暗。
我想以一位吃過虧、走過冤枉路的前輩立場,給每天煩惱這些事的職場人一些建議。如果你停下腳步思考,卻還是沒有職場生活的智慧;或徬徨痛苦了一千遍,卻還是無法適應職場。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煩惱。
書中的每個疑問與煩惱,是所有上班族都逃脫不了的宿命。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書中的建議可能不是正確答案,但我努力透過自己多種職場經歷、見過各式各樣類型的人所累積的經驗,寫下最具建設性的回答與建議。
書裡沒有「求職很困難,把目光放到寬廣的世界舞台上吧!」這種虛無縹緲的看法;也沒有「不要理會主管不合理的命令,要勇敢說出自我主張!」這種不切實際的建議。或許某些內容看起來有點嚴厲,有的會讓你感覺有點卑微。不過,我努力為了還在職場中努力的你,寫下最具建設性也最有幫助的答案。
Q 處理工作的速度與完成度,哪一個重要?
A 主管正在評價你,先講求效率。
當我還是報社社會組的菜鳥記者時,某天一如往常,在負責的警察局徘徊翻閱著案件紀錄簿,尋找具新聞點的事件。當時,我看到一則案件,一名中年女子被冒充的假傳教士騙光所有身家財產,還慘遭性侵害。
到此為止,都還只是一則普通的宗教詐欺案件。後來,我斜眼瞄了案件紀錄簿一眼,上面寫著被害人姓名「金○○」。趁著負責員警離開的空檔,立刻湊上前訪問:「金○○小姐您好,我是駐守在這裡的記者,雖然有點唐突,但請允許我問您幾個問題。」
沒想到她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嗯……我的名字不是金○○,我叫鄭○○耶。」此時我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紀錄簿上明明寫著金姓女子,這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警察才要隱藏被害人的身分!」
之後,我陷入天人交戰,「還沒收集好完整的資料,要不要先向公司報告?還是再做深入一點的採訪,等資料收集齊全再報告……。」猶豫很久,最後決定:「晚點再報告吧,先收集更多資料再說。」
後來我把所有事情擱在一邊,只專注在這個案件上。結果,我被主管狠狠地訓了一頓。最後我才知道,當性侵受害者有保護的必要時,就會在紀錄簿上寫下假名,以保護當事人。
進度永遠是第一優先
一件主管眼中看來稀鬆平常的事,卻被我以這種理由延遲報告。明明開口問主管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卻自己陷入煩惱、不斷地繞圈圈,最後因此拖延業務,還被主管訓斥。
如果想得深層一點,應該就會思考到這個問題:「主管交派的任務應該先重視速度,還是完成度?」
正確答案當然是「完成度高、速度又快」。但資歷尚淺的員工不管花多長時間處理工作,在主管眼裡都可能只是一份不及格的作業。因此新人時期,通常先追求處理效率、再追求完成度,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迅速的處理,不管結果是好是壞,至少可以在主管面前留下「很有效率」的印象。
此外,大部分的主管,把事情交代給部屬後,會非常想知道處理進度與成效。而許多人經常在主管交代事情後,就像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因此成為主管的眼中釘。如果已經竭盡可能加快速度處理卻還是做不完,一定要先向主管報告進度。
一方面,主管可以知道自己交代事項的進度狀況;另一方面,你可以藉由回報表現出「您交代的事情,我有用心在處理」。除此之外,跟主管交談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此找出事情的解決方案,一舉數得。
不過,「迅速處理」絕對不是「隨便弄弄」、「大概做做」就好,而是要大家避開「不會做事、做得又慢」這種最糟糕的評價。
Q遲到是什麼滔天大罪嗎?
A 遲到不是罪,但藏著巨大損失。
在職場打滾十多年,有過各式各樣的經歷,不過評價部屬這件事,我只做過一次。在公營企業擔任主任時,按照公司規定,我必須在部屬中評出「最佳評鑑」跟「最差評鑑」的兩個人。
以一個組織的領導者來看,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多數人的業務處理能力其實差不多。如果不是像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或愛因斯坦那般優秀人才,其實一個組織的領導者不一定比其他同事或職員優秀。
習慣遲到但工作能力好的人,並不常見
遇到難以評斷時,「工作態度」會成為人事評價區分的指標。因此,我決定給常遲到的組員較低的人事評價。工作態度多半會以出缺勤狀況為判別,因此會在遲到、早退、是否擅離職守等綜合性的概念作為依據。
「只是遲到一下,評鑑就比較低分?不會太過分嗎?」或許有人會產生質疑。但多數主管卻是這麼想的,既然工作能力都差不多,那麼想要有客觀依據,
就以平常勤勉及努力程度作為標準,而這個評價標準就是所謂的「工作態度」。雖說,偶爾遲到不代表業務績效就一定不好,但以實際案例來看,的確成立。上班老是遲到,工作績效表現卻很高的情況並不常見。
工作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優劣,如果工作態度不好,就算有再多長處,可能連發揮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淘汰。換句話說,工作態度可能不是成功的決定性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
我再強調一次,工作態度良好不會讓你在公司獲得額外好處,但如果工作態度比別人懶散、常遲到,那麼一定會吃虧!
Q 不行了!我一定要離職!
A 先擬定「出場策略」,完美轉職。
上個工作的同事A,一陣子沒聯絡了,突然打電話給我。簡單打過招呼後,我問起打電話的目的。出乎意料之外,她說:「我下定決心要辭職了。」
大學畢業進到這間公司,她十五年來沒換過工作,一直安分守己、堅守崗位。原來,離職的原因出在工作太累,未來性又不佳,於是決定在還來得及以前遞出辭呈。
「都忍了那麼久了,再忍一下觀望看看吧。」不過,她要離開公司的想法非常堅定。可是問題出在,她自己也不知道,離開公司後要何去何從。現在的工作實在太累了,她想先辭職再慢慢物色下份工作。
看到她工作到喘不過氣、每天度日如年,我再次建議她:「妳現在的工作之所以這麼辛苦、難熬,是因為妳看不到終點。試著換個心情吧,把這份工作當成是下個工作開始前短暫停留的地方。給自己一個『心理期限』,時間就不會那麼難熬了……。」
為自己訂定一個「有效期限」!
每當職場生活感到疲憊、經常被主管訓斥、工作不太順利,讓我每天都覺得特別漫長時,我就會告訴自己:「天無絕人之路,找到這條路之前,這裡只是短暫停留的地方罷了!」不斷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心理期限。
在職場生活裡,為自己訂一個「有效期限」,就會有更多力量堅持下去。像A這樣的情緒,不斷強調當前遇到的困難讓她很痛苦,一定要離開現在的工作,這種思考方式非常不妥。因為事實上,要找到完全適合自己的新工作並不容易。
我也曾因為換工作、吃盡苦頭。「辭職後難道我會餓死嗎?我也是有不少工作經驗的人耶!」曾經像這樣,自以為是地離開公司,最後卻讓自己處在經濟困境裡。
應該有不少人聽過「出場策略」(Exit strategy),這個詞彙原本是經濟或軍事用語。在經濟上,指政府為了解決經濟停滯而加印鈔票,可能帶來各種副作用。因此,在解決經濟停滯的前提下,需要擬定把傷害減到最小的經濟策略。軍事上則指,戰爭中把人命及武器的損害降到最低,安全撤守的戰略。
職場生活中,出場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多數人都只集中在要念哪所大學、要去哪間公司工作等「入場策略」,然而,出場策略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入場策略。特別是,對於還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的人而言,出場策略尤其重要。
二○一二年,韓國財務部統計處公布的資料指出,以一年以下約聘人員的身分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是四年前的六倍。也就是說,愈來愈多新鮮人,第一個工作待不到一年,就開始思考下個工作要何去何從。(編按:據二○一四年統計,臺灣有三五‧五%的社會新鮮人第一個工作做不滿三個月;又二○一一年的一○四人力銀行統計,四七%的轉職者工作愈換愈糟,平均減薪幅度達一八%。)
如果你開始意識到,這份工作不是你的終身職場,那麼試著和別人討論看看,下一份工作該怎麼開始、什麼時候開始,試著擬定一個綜合性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