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 誠品線上

海底隧道: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作者 張素卿/ 主編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海底隧道: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文學,既安靜低調又強壯堅實,乘載著細膩幽微的人心情思,以及龐大沉重的歷史文明。…臺大相信,無論再艱困的日子,終有撥雲見日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文學,既安靜低調又強壯堅實,乘載著細膩幽微的人心情思,以及龐大沉重的歷史文明。…臺大相信,無論再艱困的日子,終有撥雲見日的時候……在危機時刻中,與臺大一起相信文學,並以生命投注文字。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由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共徵得新詩七十八篇,散文五十八篇,小說五十二篇,劇本十二篇,主題徵文一○一篇,合計三○一篇,其中四十九件優秀作品獲獎,本書為優秀作品合輯。書名《海底隧道》,取自得獎同學的創意。生命的旅程猶如處於浩瀚海洋,既有美麗悠游的色彩,也時時潛藏未知的危險;而透過文學的表達與分享,心靈即使處於黝冥之深海,亦可鋪陳出屬於自我的悠悠長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素卿╱主編主編:張素卿新詩組:胡玖洲、陳妍希、余致毅、張芷瑜、蕭皓瑋、駱玥霖散文組:凌景麟、葉芯余、張詠涵、陳沛辰、陳奕銘、徐彩庭小說組:王德媃、連亞珏、陳蕾琪、戴國皓、林淵智、方薰頡劇本組:陳佳儀、陳奕銘、張凱翔、楊欣盈、宋柏成、朱昕辰、張芷瑜主題徵文組:(A組)劉家瑋、羅暐翔、陳沛汶、洪孟杰、張嘉真、蔡松廷、羊敏丹(B組)劉家瑋、李秉純、王舒旻、何家萱、陳又嘉、戴國皓(C組)鄭鈞擁、李秉純、紀泰永、徐郁翔、嚴采綸、羊敏丹、廖子皓(D組)劉亦、王舒旻、林宗洧、戴國皓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出版緣起 序/管中閔校長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活動寫真 【新詩組】 我們在房裡看A片/胡玖洲 講評:翁文嫻 這樣/陳妍希 講評:陳育虹 蝸噪/余致毅 講評:陳育虹 月經小屋/張芷瑜 講評:孟樊 約定/蕭皓瑋 講評:孟樊 黑木林地/駱玥霖 講評:翁文嫻 【散文組】 粉嶺/凌景麟 講評:張惠菁 Spy Issue/葉芯余 講評:王盛弘 失眠光害/張詠涵 講評:言叔夏 夢裡的鯨魚,海邊的床/陳沛辰 講評:王盛弘 盆栽還在的時候/陳奕銘 講評:言叔夏 等水手的人/徐彩庭 講評:張惠菁 【小說組】 海底隧道/王德媃 講評:陳雪 M. I. A./連亞珏 講評:林俊頴 烤牛奶是一個麥高芬/陳蕾琪 講評:陳雨航 嘔吐/戴國皓 講評:林俊頴 流浪鯨魚/林淵智 講評:陳雪 Rose/方薰頡 講評:陳雨航 【劇本組】 浮魚/陳佳儀 講評:沈惠如 霧中風景/陳奕銘 講評:吳政翰 大魏奸臣鍾士季/張凱翔 講評:沈惠如 紙月亮/楊欣盈 講評:張啟豐 廁所/宋柏成 講評:吳政翰 愛上光頭男人/朱昕辰 講評:張啟豐 我願意/張芷瑜 講評:沈惠如 【主題徵文組】 (A組)動物與植物 松鼠鞠躬的祭典/劉家瑋 講評:魏千鈞 醉月湖畔的鵝/羅暐翔 講評:許榮哲 巢/陳沛汶 講評:許榮哲 白ㄑㄧㄢ層/洪孟杰 講評:魏千鈞 舊情人自溺指南/張嘉真 講評:黃秋芳 鵲踏枝/蔡松廷 講評:魏千鈞 蚊子叮/羊敏丹 講評:黃秋芳 (B組)建物與地點 中非遊樂園/劉家瑋 講評:魏千鈞 自由邊緣/李秉純 講評:許榮哲 地下的綠磨菇/王舒旻 講評:黃秋芳 總圖二樓是世上最老的海/何家萱 講評:魏千鈞 夜間散步/陳又嘉 講評:黃秋芳 我在椰林/戴國皓 講評:許榮哲 (C組)人與物 痕跡/鄭鈞擁 講評:魏千鈞 肥皂劇/李秉純 講評:許榮哲 傅斯年與愛妳一萬年/紀泰永 講評:許榮哲 阿彌陀佛姊/徐郁翔 講評:魏千鈞 志雄/嚴采綸 講評:黃秋芳 洋蔥與百合/羊敏丹 講評:黃秋芳 一個赤腳的男人擁抱樹/廖子皓 講評:黃秋芳 (D組)活動與事件 校園運動/劉亦 講評:許榮哲 七彩青春/王舒旻 講評:魏千鈞 臺大電影節/林宗洧 講評:許榮哲 就這樣穿過了/戴國皓 講評:黃秋芳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活動紀實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海底隧道: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作者 / 張素卿 主編
簡介 / 海底隧道: 第二十三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文學,既安靜低調又強壯堅實,乘載著細膩幽微的人心情思,以及龐大沉重的歷史文明。…臺大相信,無論再艱困的日子,終有撥雲見日的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04948
ISBN10 / 9863504947
EAN / 9789863504948
誠品26碼 / 2682085513002
頁數 / 4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

管中閔(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二○二一年,全球再次面臨了疫情挑戰。突然之間,日常生活危機四伏、充滿變動。不再離身的口罩與精準計算的社交距離,使得人們相互隔絕,難以接觸;然而,文學世界卻在此時張開了雙手,透過文字,我們得以緊緊擁抱世上所有疲憊、孤獨的心靈。

臺大不僅相信文學動人的力量,更擁有創作優良的傳統。一九六○年代開始,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等諸位老師,在學生時期便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這份刊物,不僅帶動臺大文學的風氣,亦深遠影響臺灣文學的發展。此後,臺大名家輩出,在求學階段吸收了厚實的文學養分,隨後跨出學院的高牆,以優秀的作品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基於文學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臺大文學獎因此既設有不限制主題的多種文類徵文,讓同學們發揮所思所想;亦以「臺大及周邊之日常」作為主題徵文題目,讓同學們書寫所見所聞。

自民國六十八年開辦至今,「臺大文學獎」走走停停、曲曲折折,今年終於迎來第二十三屆。文學,既安靜低調又強壯堅實,乘載著細膩幽微的人心情思,以及龐大沉重的歷史文明。而「文學獎」的設置,則可激發臺大同學文學創作的熱情,累積同學對校園生活、臺灣社會,乃至於世界諸多面向的觀察和記述。臺大相信,無論再艱困的日子,終有撥雲見日的時候,於是特別感謝每一位參與本屆臺大文學獎的書寫者們,在今年的危機時刻中,與臺大一起相信文學,並以生命投注文字。

感謝教務處、學務處、文學院和中文系同仁的通力合作,也感謝辛苦的評審老師。更要恭喜本屆獲獎的同學們,但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文學寫作永遠是各位可靠的人生船舵。

試閱文字

導讀 : 張素卿(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臺大文學獎」自民國六十八年創辦以來,始則或斷或續,直至民國七十四年由文學院學生代表會與中國文學系學生代表會合辦「臺大文學創作獎」,乃日趨穩定。此後,或由本校藝文中心主辦,或由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承辦,「臺大學生文學獎」成為各學院、各年級同學展現創作才藝的平臺,大家藉此觀摩、切磋,使得這場活動逐漸成為臺大重要的校園盛會。放眼當今臺台灣文壇,不少作家都曾參與過這項盛會,在此初試啼聲。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受校方之託正式承辦臺大文學獎至今五年,我們藉由各種宣傳活動,不斷擴大同學的參與層面;並透過實質獎勵,鼓勵校園中的的年輕學子踴躍創作,引發學生的書寫熱情。第十九屆至第二十二屆,參賽件數分別為二百九十七件、二百七十一件、三百一十九件及三百四十五件,足見其盛況。

本屆文學獎從去年十一月啟動宣傳,舉辦了兩場演講,透過舉辦專家講座以及臉書抽獎的方式進行宣傳。在新時代當中,我們期待能以更多元、更富有彈性的方式傳播文學理念。今年二月一日至三月二十二日為收件期,徵稿項目包括「小說」、「散文」、「新詩」、「劇本」及「主題徵文」,雖有疫情等諸多因素干擾,仍徵得稿件三百零一篇,競爭堪稱激烈。最後,共有四十九件作品脫穎而出,分別是「小說」六件、「散文」六件、「新詩」六件、「劇本」七件及「主題徵文」二十四件。本屆來稿同學涵蓋本校各學院,有國際生投入徵選,也有不少過去獲獎的同學再次參賽,熱絡程度令人欣喜。

此外,中文系非常榮幸能夠再次與學務處合作,第二年舉辦「臺大及周邊之日常」主題徵文,其下細分為「動物與植物」、「建物與地點」、「人與物」以及「活動與事件」四項,亦獲可觀之回響。在得獎作品中,可清晰見出同學們對於校園生活的觀察與發想,而部分得獎作品更收錄於下一學年的《校園魔法書》當中,發放給全校新生。希望文學的種籽藉此播散於校園,芬芳滿地,綠蔭成林。

臺大文學獎開辦至今,已有四十年歷史,歷年獲獎者累計超過四百人。今年的得獎作品循例集結成冊,命名為《海底隧道》,借小說組首獎王德媃的作品命名。生命的旅程猶如處於浩瀚海洋,既有美麗悠游的色彩,也時時潛藏未知的危險;而透過文學的表達與分享,心靈即使處於黝冥之深海,亦可鋪陳出屬於自我的悠悠長廊。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為優秀作品合輯。書名《海底隧道》,取自得獎同學的創意。生命的旅程猶如處於浩瀚海洋,既有美麗悠游的色彩,也時時潛藏未知的危險;而透過文學的表達與分享,心靈即使處於黝冥之深海,亦可鋪陳出屬於自我的悠悠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