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 | 誠品線上

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

作者 蔡啓達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Learningto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蔡啓達蔡啓達 學歷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博士經歷國小教師、主任共17年國小校長18年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教育部綜合活動教科書審查委員(2003-2006)雲林縣國教輔導團綜合團副召集人(2005-2011)雲林縣國教輔導團性平團副召集人(2011-2019)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章 教學的十個概念 第2章 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第3章 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第4章 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第5章 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第6章 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第7章 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第8章 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第9章 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
作者 / 蔡啓達
簡介 / 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Learningto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439207
ISBN10 / 6263439203
EAN / 9786263439207
誠品26碼 / 2682372049009
頁數 / 256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教學的十個概念

自有人類以來即有教育活動,而教學即是教育活動具體化的表現。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必須思考學生經由教學活動,可能獲得哪些知識、技能、行為或態度,如何積極減少或降低學習干擾因素,此其中所依循的理論、邏輯或方法,顧名思義即所謂的教學的原理。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資訊科技發達及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教」與「學」的新概念為何。教學雖具有獨特性與不確定性,其實施除須依循科學的方法、原理及原則來實施,以達成目的、效率與效能之外;是否更應融合教學的藝術之美,使師生於教學中抒發彼此真實的感受,再現各種驚奇與刺激,讓教學栩栩如生及充滿歡愉的生機與活力,則能使教學具有非預期性及發展性,更可塑造與培養學生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1-1 教學包含「教」與「學」的活動
一、前言
我們生活的世界,自古有人類以來,即有教學活動的存在;因為人類繼續存活之目的,不只求生存而已,亦生活在過去與未來的發展之中;人類經由教學活動,得將其所學所知,傳遞給下一代,使人類得以傳頌千年而生生不息。因此,教學活動不僅只隱含著單一概念,其應為複雜與多元之概念。
二、教學至少包括三部份
教學人人皆知曉,然而每個人詮釋角度之差異,其含義為何,卻眾說紛紜。我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即從教學的形式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Smith(1987)從語言學分析,認為:「教學即知識技能傳授、教學即成功、教學是有益活動、教學乃規範性行為、教學的科學定義應更複雜與明確」等五種涵義。由此可知,教學至少應包括三個部分,首先即「教師的教」之行為;其次,為教學之客體,即「施」或「傳授」的知識、技能;第三,即包括教學的對象-「學生」。
三、教學的英文的意義
另從教學的英文字義而言,其英文字有動名詞的「teaching」和名詞的「instruction」皆可用來代表教學之意義;然而,一般來說teaching多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有關,泛指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關係」,包括擬定教學計畫、選擇教材內容、實施教學評量等;而instruction則類似教師在教室中實施的訓練,泛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動作技巧部分的活動。
四、小結
因此,教學屬於「複合式」、「理性思維」之概念,其至少應包括「教師教的教學行為」、「教學的對象」及「學生的學習活動」等具體化的實踐過程;單方面的教或學,是無法讓學生產生認識或知道。

1-2 教學既傳授知識也轉化知識
一、教學的意圖
教學實施之的目,自古以來即希望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在我國的《禮記.學記篇》即指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足見教學不只經由教師的示範、說明、譬喻、類化等過程,將教學的客體-知識、技能,以某種合理的方式,有意圖地傳授給學生,以提升學生的智能及發展潛能,更在啟發及引導學生的長處部分,以彌補其不足或缺失之處,使學生經由教學過程逐漸成長與發展。
二、教學並非獲得知識唯一途徑
教學的意圖在於傳授知識客體,然而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一定要經由教師的教學嗎?若依照「教學即教師傳授知識、技能之意圖」的邏輯思維,則學生所知係由教師所傳授,因而理論上學生所知永遠無法超越教師所知。不過,事實上許多學生所知,往往超越老師,甚至顛覆老師所教的;此外,學生亦可自行進行學習、資訊科技網路或參與讀書會等方式獲得學問。由此可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並非完全皆經由教學之途徑才能取得。
三、教學並非只傳授知識或技能
其次,一個值得思辨的問題浮現:「教學一定只傳授知識、技能嗎?」教師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教學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
另外,教學的功能應培養學生在沒有答案時,能主動地動腦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學生若未能將教師所教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則無法如此。
因此,教師若未能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3 「教」與「學」之間具有實然的因果關係
一、教學之間的關係
「教-學」之間到底應該存在何種的關係呢?是屬於「應然」或「實然」的關係?若教學屬於「應然」的關係,則師生在教學歷程中,教師應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必然絕對地進行學習。然而,教學之間即應存在教師單向的教,而學生即應被動地接受知識或技能嗎?不免令人質疑!
隨著資訊科技發達及行動閱讀時代的來臨,學生可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透過各種行動裝置,如手機、PDA、筆記型電腦等進行學習,如此則教師是否仍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呢?如此而使得「教-學」之間是否仍必然存在「應然」的因果關係,不免受到挑戰與質疑。而行動學習雖具學習知識-傳道的便利與優勢,但教師直接的授業及解惑,甚至人格情意層面的培養,仍無法被取代。
因此,「教-學」之間存在絕對「應然」關係,依實際情況之考量,存在「實然」之關係,更能符合實際需要。
二、教學實際情況的探討
實際上教師於進行教學時,並非所有學生皆絕對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學習時,是否就不算是教學呢?當代某些西方理論學者,在探討學習理論時,往往僅根據實驗室的結果,並未深入分析而推論至人類之學習,甚至將動物與人之間的學習畫上等號,即可能有過度簡化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習的關係。
其次,教師沒有進行教學或與教學產生脫節現象時,學生即無任何學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此外,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教師若於教學歷程中,未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4 教學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一、教學的屬性
教育史曾告訴我們,教育不只是名詞,並且還是動詞;教育不只是一種活動,它也有一套理論(林玉体,2005)。『教學』乃是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基本工作(黃政傑,1997;林進材,2004;張清濱,2009)。然而,教學是什麼?從教學史而言,教學應該不只是一種活動而已,其亦應有一套理論、方法或原理原則;它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二、若教學為名詞
將「教學」視為「名詞」概念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教學是教師預設呈現的靜態文本、內容或教材,包括其中的人、物、事、時、地等具體與抽象之概念。教學若僅以名詞概念視之,容易流於偏重固定教材之呈現,並以單向地、有意圖且忠實地將知識灌輸或傳遞給學生,而學生則進行機械式地模仿或學習教師所教導之內容,充其量學生所獲得的盡是一些「統一」、「零碎」的「標準答案」罷了,而有忽視或貶低學生的聲音與經驗之虞。
三、若教學為動詞
若將「教學」視為「動詞」時,係指教師以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將教學視為師生交互作用的動態而非靜態的歷程。其實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在教學歷程中的所思、所想的具體經驗與感受。換言之,教學不只教師單向傳道、授業與解惑而已,亦為學生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歷程;甚至回應所有學生的內、外在的需求及興趣,希望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討論、對話、合作、體驗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若教學是動名詞
然而,將「教學」視為「動名詞」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及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盡情地思索教學的系譜和圖像為何?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學既包括動態歷程,也包括靜態層面,教學應充滿不確定性和非預期性的,教學應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無法預期且變化萬千,則能使教室的教學充滿歡愉、挑戰、刺激和創意。易言之,教學應有意圖、固定文本、預定教學計畫、教學進度、標準化評量;但亦應含有師生交互作用歷程,讓教師與學生的聲音、需求、經驗充分融合在教學的藝術之中,才能充分彰顯教學的創造性。
五、小結
因此,教學從科學技術觀走向後現代取向,即不應僅侷限於「動詞」、「名詞」或「動名詞」而已;應融合三者才足以展現豐富與多元的風貌。

1-5 教學包括正式、非正式及潛在過程
一、教學的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通常必須受限於固定的教材、時間、評量與場所來實施,甚至教學內容(如教科書)亦應由國家制定的才能使用。然而,教學若非正式於在教室內進行時,是否屬於教學呢?若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師所進行的教學,其實施的地點,應非僅限於學校或教室內而已,其他諸如社區、機構場所、廟宇、古蹟、私人場所等,皆可成教學實施場地;此外,教學實施的時間,亦非僅限於學期之中而已,寒、暑假或晚上甚至例假日亦皆可進行教學。換言之,教學不一定僅存正式的型態,若非正式型態但亦具有教與學之意義或目的者,亦是教學。
另外,教學的形式僅存在「正式」與「非正式」而已嗎?其實不然。教學尚存有「潛在形式」,及教師或學生的一言一行,有形與無形之間,仍可能對學生產生教學的影響觀係。
二、正式過程之教學
將教學視為正式過程者,教學有固定方向、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師有效的引導下,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的與強調教學績效導向;不過,卻容易侷限學生的學習視野,限制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使教學淪為「教室中心」、「知識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的社會、自然、環境、人文等教材摒棄,則教學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脫離人性與社會範疇之問題。
三、非正視過程之教學
若將教學視為非正式過程者,係指教學不應僅限定於教室中實施,或僅選擇固定的教材與評量及規定的時間等來實施,甚至課程內容(如教科書)亦不應僅限於國家所制定的才能使用。教學視為非正是過程者,即其不受時空環境的藩籬或固定文本之限制,包括教師、父母、其他師長或社區人士的一言一行,諄諄教誨及循循善誘,皆應包括在非正式的教學之中。
非正式過程之教學,具有隨機式、無目的性、即興的等之特性,但容易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方向,漫無限制的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教學的目的與教學績效亦比較不容易達成;然而,卻具有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加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孕育涵養心靈,使教學跨出「學校中心」或「教室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之社會、自然、環境、人文之教材融入,教學具有緊密結合人性與社會之範疇。
四、潛在過程之教學
教學應不只僅含「正式」與「非正式」過程,即不僅包含教師與學生於有形的時間或場所的一言一行之學習而已,其他諸如學生對師生一言一行的感受,甚至教學情境脈絡所塑造的學習感受、領悟或價值,甚至教師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產生某種「如沐春風」、「認真執著」、「教不倦」或「學不厭」的感受,也是另一種潛在過程的教學與學習。此部分的學習特別對於學生的人格與情意層面的養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部分。五、小結
其實,教學不應偏執某一層面或過程,教師應兼顧正式、非正式與潛在過程之教學,才不至於誤將教學當作標準化或制式化的教書歷程,及將教學侷限於教室或學校之內實施,甚至教學視為知識技能之傳授而已,宰化了教師的任務與職責,而無法使學生學習到更完整的知識與價值。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