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外國古代建築史: 文明的瑰寶 | 誠品線上

圖說外國古代建築史: 文明的瑰寶

作者 王其鈞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說外國古代建築史: 文明的瑰寶:外國古代建築的成就,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過程,同時,又是世界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縱觀建築歷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外國古代建築的成就,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過程,同時,又是世界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縱觀建築歷史,影響建築風格的不外乎自然與人文兩種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地質、氣候、材料的影響,而人文的影響主要是文化、宗教和傳統。由於建築藝術與民族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建築史就是人類社會進化演變過程的一個縮影。從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古代美洲、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等國家和地區,直至中世紀歐洲以及文藝復興影響到的幾個國家的建築發展就可以看出,無論什麼民族,建築與其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總是息息相關的。 在當今社會發展日益國際化的潮流下,對其他民族和地區文化研究得越多,就越有利於讓自己融入當今這股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本書從古埃及的建築開始,至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為止,帶領讀者認識─關於建築的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其鈞王其鈞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辦公室主任、中國圓明園學會園林古建研究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本科、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碩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其繪畫作品多次獲獎並在國外展出,藝術理論書籍多次獲獎並被翻譯成英、法、德、日、韓等多國語言。被多家媒體譽為「學者型畫家」。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CHAPTER 1 埃及建築 1 綜述 2 古王國時期的建築 3 中王國時期的建築 4 新王國時期的建築 5 異質化的古埃及後期建築 CHAPTER 2 歐洲以外地區的建築 1 綜述 2 古代西亞建築 3 印度建築 4 日本建築 5 伊斯蘭教建築 6 美洲古典建築 CHAPTER 3 古希臘建築 1 綜述 2 愛琴文明時期的建築 3 古希臘柱式的發展 4 雅典衛城的神廟建築 5 希臘化時期多種建築形式的發展 CHAPTER 4 羅馬建築 1 綜述 2 柱式的完善與紀念性建築的發展 3 城市與城市建築 4 宮殿、住宅與公共建築 CHAPTER 5 早期基督教建築與拜占庭建築 1 綜述 2 早期基督教建築 3 拜占庭建築 CHAPTER 6 羅馬風建築 1 綜述 2 義大利羅馬風建築 3 法國羅馬風建築 4 英國和北方的羅馬風建築 5 德國羅馬風建築 CHAPTER 7 哥德式建築 1 綜述 2 法國哥德式建築 3 英國哥德式建築 4 其他地區的哥德式建築 CHAPTER 8 文藝復興建築 1 綜述 2 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萌芽 3 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興盛 4 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影響及轉變 CHAPTER 9 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建築 1 綜述 2 義大利巴洛克建築 3 法國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誕生 4 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的影響 CHAPTER 10 新古典主義建築 1 綜述 2 法國的羅馬復興建築 3 英國的希臘復興建築 4 歐洲其他國家古典復興建築的發展 5 美國新古典主義建築 後記 參考書目 選圖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說外國古代建築史: 文明的瑰寶
作者 / 王其鈞
簡介 / 圖說外國古代建築史: 文明的瑰寶:外國古代建築的成就,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過程,同時,又是世界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縱觀建築歷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178113
ISBN10 / 6263178116
EAN / 9786263178113
誠品26碼 / 2682188630002
頁數 / 424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X19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西方人常常將建築史的斷代劃分為19 世紀以前和20 世紀以後兩個時期。我們國內的教材一般是把新古典主義建築以前的內容,作為外國古代建築史的部分;從新藝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開始,將其後的內容歸入近現代建築史的範圍。本書就是按照國內的習慣性做法劃分的,其內容從古埃及的建築開始,至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為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和國內其他教材的內容、範圍統一。

外國古代建築的成就,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過程,同時,又是世界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歐洲的繪畫歷史主要是從13 世紀後期,被稱為「西方繪畫之父」的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 年)開始的。在此之前,還較少有經典的單幅架上繪畫作品留存。歐洲的建築歷史,則可以從西元前2000∼前1700 年古希臘克里特
島上最早的米諾斯宮殿(Palace of Minos)的興建開始,其後就有大量的精彩建築留存至今。古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建築歷史則更加悠久,初步建築成就的取得在時間上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000 年之前,並且還有建築實例或建築遺址可供今人參觀。我這裡主要想表達的意思是,在古代美術的長河中,建築藝術所占的比重是超過繪畫藝術的。

總體來說,外國建築的發展是由簡而繁的。透過地中海的交流,歐洲最初的建築藝術是在學習古埃及的建築經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埃及人將石頭作為構築大型建築的主要材料,並使用柱子和橫梁結構建成大型的神廟建築。這種柱子和橫梁的結構形式為後來的古希臘建築所模仿。

希臘的廟宇建築不僅在柱子的形式上發展出了幾種成熟的模式,而且在建築的造型上也形成了優美的風格。山花、柱廊、雕刻等被後世公認為經典的建築手法一直影響著其後各個時期的西方建築。羅馬帝國時期由於羅馬軍隊對希臘的入侵,使羅馬人受到古希臘建築藝術的感染,再加上國力的強盛,社會生活的需求隨之擴大,因而羅馬人在學習古希臘神廟建築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更多公共建築類型,建築的形式也隨之越來越複雜。古羅馬建築大量使用拱券和穹隆結構,使用壁柱形式和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建築規模宏大,並在建築藝術方面有多種創新,為西方古典後期建築的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東羅馬時期的拜占庭帝國將基督教合法化,因而在此之後的漫長歷史時期裡,教堂的建設變成了歐洲各地區建築活動的主要內容。拜占庭地區在地理位置上處東西方的交界處,而且此時正值基督教分化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因此,幾乎在整個中世紀,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地區的教堂建築一直在四臂等長的希臘十字形平面上嘗試發展,並將古羅馬和東方的建築結構與技術相融合,創造出了鼓座、帆拱等新建築形式,使圓形平面的穹頂可以坐落在正方形平面牆體的建築之上。

中世紀時期的社會相當壓抑,當時的歐洲建築發展,主要集中在教堂及堡壘兩種建築類型的營造上。在教堂的建設上,則求在不斷完善技術和結構的基礎上將教堂建得盡量高大。由於人們的逐漸嘗試,出現了高聳的哥德式建築,豪邁地表現出人們對於這種代表自己理想的上帝崇拜與對美好願望的追求。受宗教壓抑的這種保守的社會狀態,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人文思想的發展才有所改善。人們在思想和藝術上追求解放,也使歐洲的建築風格為之一變,這時不僅出現了大量優秀的建築作品,還出現了許多優秀的雕塑和繪畫作品。

但是建築藝術的發展不會永遠停止在一種風格上,隨著富有教會的炫耀需求,奢華的巴洛克建築由此誕生,而在正值皇權統治鼎盛時期的法國,在路易十四國王的鼓勵下,繁縟的洛可可風格也孕育而生。不過真正的藝術還是要有傳統和文化內涵,因此,僅以注重裝飾性見長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兩種建築風格流行時間不長,就被端莊沉穩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所取代了。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產生和文藝復興建築的產生一樣,都是真正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築中去重新尋找藝術真諦,而後用嚴謹的比例法則創造出的一種新的建築藝術。

縱觀建築歷史,影響建築風格的不外乎自然與人文兩種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地質、氣候、材料的影響,而人文的影響主要是文化、宗教和傳統。由於建築藝術與民族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建築史就是人類社會進化演變過程的一個縮影。從古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古代美洲、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等國家和地區,直至中世紀歐洲以及文藝復興影響到的幾個國家的建築發展就可以看出,無論什麼民族,建築與其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總是息息相關的。

在當今社會發展日益國際化的潮流下,認真學習外國古代建築史,對於學習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學生掌握的建築文化知識越多,在進行創新設計時,才會越有自信心。另外,我也想強調一點,就是對其他民族和地區文化研究得越多,就越有利於讓自己融入當今這股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並在此基礎上更有力地發展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特徵。



王其鈞
於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試閱文字

內文 : CHAPTER 8
文藝復興建築

1 綜述

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運動開始於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在這一時期產生是有其獨特的社會歷史背景的。從13世紀起,歐洲大部分地區經歷饑荒和黑死病(Black Death)的洗禮,使社會人口銳減,經濟和文化發展趨於停滯。但同時,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在義大利水上交通發達的地區,如威尼斯(Venice)、熱那亞(Genoa)等地卻產生了依靠經營糧食、棉花、羊毛、食鹽等生活必需品而富裕起來的最早的資產階級(Bourgeoisie)。而隨著這種帶有資產主義性質的貿易活動的深入,以港口城市為中心,又產生了一系列與貿易活動緊密相連的產業或行業,如銀行業、商人、行會等。

這種新興資產階級以自由貿易活動為基礎,無論在制度上還是思想上資產階級的利益都與中世紀以教廷為中心、以神學為主旨的社會大環境相衝突。在這種背景之下,新興資產階級為了自身的發展,開始興起了擺脫中世紀神學文化的運動。與此相對應,中世紀後期的世俗社會也處於教廷的黑暗統治之中。教廷所做的以出售贖罪券為代表的各種斂財活動和教廷內部的腐敗與墮落,都激起了人們對於中世紀以來的宗教傳統與教廷的反感。但丁(Dante Alighieri)從1304年起開始創作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對教廷和教職人員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而此之後出現的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薄伽丘(Boccaccio)等宣導人文主義(Humanism)的文學家,以及主張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等思想先進的學者的出現,為文藝復興這場新文化革命貼上了反對教會與復興古典文化的雙重標籤。而義大利地區,當具備了迫切需要新社會制度和新文化的資產階級,和悠久的古典文化這兩大先決條件之後,文藝復興運動便始發於此,這是社會發展到這一時期必然會進入的一種狀態。

隨著社會學、文學等前沿學科古典復興風氣的日漸濃郁,建築上的文藝復興風格的產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義大利地區本身有著悠久的古典建築發展歷史,並且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在各地還留有大量古羅馬建築遺跡。另外,再加上古羅馬時期的宮廷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在羅馬奧古斯都大帝統治時期所寫的《建築十書》的流行,都使得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直接回到古羅馬的古典建築傳統去汲取營養。此外,由於1453 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所占領,東羅馬帝國滅亡,所以導致了一些希臘學者來到了義大利,他們的開放性思維也促進了文藝復興的發展,這樣便無形中使得義大利的古典文化改革步伐大大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

發生在建築藝術領域中的文藝復興,指的是建築形式上的復興與建築主題上的復興,古典派建築的復興開始於15 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並不是單純的對古典建築規則與形象的模仿,而是一種綜合性的建築發展階段。一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採用了哥德時期的先進建築結構,另一方面則使古典文明時期的一些建築造型的構成規則和建築形象,尤其是柱式得到了重新使用。

自古羅馬之後, 歐洲建築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基督教建築(Early Christian Architecture)、羅馬風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再到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文藝復興建築的興起,使歐洲原本以義大利文明區但後來被中西歐諸地區取代了的建築發展序列得到了重新修正。發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建築發展體系發生了風格上的巨大轉變,從創新的哥德風格又轉回到以古典建築規則為基礎的發展道路上來,而且義大利地區的建築一直都保有不同程度的古羅馬建築遺風,再加上此時期義大利地區一些共和國經濟的大發展和建築活動的興盛,都使義大利無可爭議地成為了文藝復興建築時期的中心。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雖然打著復興古典建築的大旗,然而這一時期的建築實際上卻是按當地的氣候、環境、場地空間和使用要求,結合當時各種建築技術和透視學(Perspective)等科學成果和多方面新知識及新要求的基礎上而建造的。

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仍處於各地區分治的社會狀態之下,因此其新文化藝術的發展也在幾個重要的城市和共和國範圍內傳承。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發展集中在以佛羅倫斯為代表的幾個海外貿易繁榮的共和國內,這裡的新興資產階級或貴族占據領導權,其建築發展不再局限於教堂,而是擴展到公共建築、權力建築和私人府邸等更廣泛的建築類型中。

義大利文藝復興發展盛期的中心轉移到羅馬。羅馬城雖然是教廷所在地,但此時也受文藝復興之風的感染,開始大量興建古典風格的各種新建築,在諸多新建築之中,尤其以梵蒂岡(Vatican)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為代表。而且羅馬受其作為教廷中心的獨特功能影響,還被人們按照古典的比例進行了全城的重新規劃,雖然最後這一全新的規劃並未實現,但其以教堂和公共建築為中心,以大道聯繫各主要建築和規則的比例設計思想,卻在之後對其他城市的規劃和建築產生了較大影響。

而且在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影響之下,一種更為自由和表現力更強的建築風格,使此前嚴謹的文藝復興建築規則和風格受到了挑戰。米開朗基羅之後的一些建築師,將源自米氏的這種更加大膽表現裝飾性和在局部透過疊置設置組成元素,以及曲線、弧線和斷裂等誇張的做法發揚光大,最終促使文藝復興風格轉化為更富於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Baroque)。

而在羅馬之外,來自維琴察(Vicenza)的建築師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則為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在後期創造了最後的輝煌。雖然帕拉第奧的建築設計作品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城維琴察,但並不妨礙帕拉第奧及其建築理念與具體做法影響的擴大。帕拉第奧和文藝復興的許多建築師一樣,都在建築設計實踐和對古羅馬建築遺跡進行測量與研究等活動的基礎上撰寫相關的建築理論書籍。而這些學術著作和各地的文藝復興建築的優秀實例,則成為了後人的珍貴歷史遺產,不僅在此後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時期,甚至在現代主義(Modernism)時期和當代仍對建築師們具有很大的影響。

文藝復興風格在義大利地理區域內的傳播與發展是迅速和廣泛的。但在這個地理範圍之外,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對其他地區的影響是滯後於其在義大利的發展的,而且由於此時期義大利以外地區建築的發展不像羅馬那樣單純以教廷(Holy See)勢力為主,而是處於宗教勢力(Religious Forces)與王權(Power of a King)兩種力量為主導的狀態之下,所以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影響在不同地區和國家所呈現出的差別較大。

文藝復興時期是人類社會發展從古典時期過渡到現代時期的轉捩點,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也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古希臘、古羅馬建築文化的恢復大大推進了古典建築中關於建築各部分與整體,建築整體之間以及建築、城市等關係之間的比例與尺度關係,建築規範的制定在基本上統一了各地古典建築的發展方向,並對之後歐洲各地的建築發展達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更重要的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中所強調的協調比例與審美要求,反映了真實的人類自身的需要,是一種人文思想的產物。雖然從根本上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還未擺脫神學思想(Theological Thinking)的牽絆,但它仍是歐洲建築發展歷程中最具突破性的一種建築風格。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當今社會發展日益國際化的潮流下,對其他民族和地區文化研究得越多,就越有利於讓自己融入當今這股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本書從古埃及的建築開始,至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為止,帶領讀者認識─關於建築的故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