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 | 誠品線上

遇見: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

作者 章容榕/ 等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遇見: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敍事》收錄了十四篇用藝術來陪伴和關照他人生命的故事。透過臺灣本土的藝術治療師、目前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工作的藝術治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敍事》收錄了十四篇用藝術來陪伴和關照他人生命的故事。透過臺灣本土的藝術治療師、目前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工作的藝術治療師,還有其他相關領域用藝術來助人的專業人士,以人本的角度、敍事的手法和「臨床」的觀點,寫下自身在實務工作中所見證到的藝術療癒故事,同時主觀記錄下個人的所思所感,以反映和回應療程中深具意義的片斷和情節。《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敍事》中所涵蓋的服務對象之年齡層橫跨人的「一生」,所觸及的生命議題甚為寬廣,包含:早療幼兒、創傷兒童、叛逆少年、身障成人、失落婦女、癌症病友、機構長者、臨終病人和其家屬,以及藝術墓園等。 本書內容多以平易述說的方式撰寫,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推廣藝術治療專業,提供給所有正在運用藝術來關照他人、對藝術治療感興趣,以及冀望能在藝術治療專業領域更加精進的助人工作者們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章容榕 等章容榕表達性藝術治療師(私人開業)黃千千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藝術治療師吳明富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專任副教授吳欣容國小教師陳奕宇臺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駐校心理師黃瑛欒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諮商心理師鄺文傑(KWONG Man Kit, Aleck)行動表達性藝術治療師紀昀行動藝術治療師、藝啟發光Art Together藝術治療執行團隊藝術治療師江妍慧心畫坊 Online Open Studio 合作藝術治療師、加拿大New Step Consultation Services Inc 自閉症兒童行為治療師簡昱琪臺中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曹又之行動藝術治療師、「ARTogether藝啟發光」藝術治療執行團隊藝術治療師江佳芸加州西海岸兒童診所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劉麗雲(釋法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仁心病房臨床宗教師、羅東博愛醫院博愛病房臨床宗教師朱芷儀行動藝術治療師吳明富吳明富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專任副教授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紐約希望之門青少年中心藝術治療師專長領域:• 人本—完形—存在取向藝術治療• 個別與團體督導• 失落悲傷輔導• 正念存在攝影治療• 美術館藝術育療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遇見特殊兒:小汪—我思念的男孩/章容榕 第二章 遇見自閉兒:小明—創造不同的可能/黃千千 第三章 遇見浴火天使—受傷人人受傷/吳明富 第四章 遇見聽障生:小蝶—羽化成蝶的我們/吳欣容 第五章 遇見少女:LUCY—愛與愁/陳奕宇 第六章 遇見春暉少年:阿輝與小威—投契關係與投射對話/黃瑛欒 第七章 遇見同志:偉明—櫃中祕密/鄺文傑 第八章 遇見失落:玫紫—編織生子夢/紀昀 第九章 遇見癌友:小婷—我夢,故我在/江妍慧 第十章 遇見單手舞者:蘇兒—從身體的傷癒見美麗/簡昱琪 第十一章 遇見長輩:彰哥—與家的距離/曹又之 第十二章 遇見安樂居長者—靈性照護/江佳芸 第十三章 遇見七世夫妻:阿國—執子之手/劉麗雲(釋法如) 第十四章 遇見追思憶母:陳姐—金寶山藝術墓園/朱芷儀

商品規格

書名 / 遇見: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
作者 / 章容榕 等
簡介 / 遇見: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敍事》收錄了十四篇用藝術來陪伴和關照他人生命的故事。透過臺灣本土的藝術治療師、目前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工作的藝術治療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173620
ISBN10 / 6263173629
EAN / 9786263173620
誠品26碼 / 2682123688006
頁數 / 288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主編序

「遇見」=相遇+見證。
2019年,我在張老師文化出版了一本邀請八位藝術治療師,共同合寫關於自我關照的「藝術遇療」書籍《從相遇到療癒》,分享了每位作者與藝術相遇進而療癒的經驗。我在序言中提及「唯有真真切切的關照自己,才能誠誠懇懇的關照他人。」《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敘事》這本書即是《從相遇到療癒》的延伸—從真切的藝術關照自己,延伸到誠懇的藝術關照他人。
「治療」這個詞,英文字therapy來自現代拉丁文therapia,源於希臘文therapeuein,字面原義是「關照、服務、照護」(to attend to, do service, take care of);若由此演譯,藝術治療最原始的意思便是用藝術來關照、服務和照護各式各樣有著不同年齡、性別、宗教、種族、階級、文化、背景和議題的人。
英文字clinical根據劍橋辭典,可以翻譯為「臨床的」、「科學的」和「客觀的」,亦可詮譯為「冷漠的」、「冰冷的」和「無情的」。身為一位藝術治療師和助人工作者,「臨床的」這個形容詞常在與醫療體系相關的情境下,也就是所謂的臨床環境下被提及;但在這裡,我希望重新定義「臨床」二字:「臨」是接近、面對、遇到的意思,「床」(供人躺臥休息的家具,如:病床)則象徵接受治療之人,而「臨床」即是治療師在不同的場域(醫院、學校或社區)與受治療者相遇,進而運用專業所學來關照他、她或他們的歷程。因此,本書所要呈現的「臨床」觀點,不再是全然的醫療、科學和客觀的,更不是冷漠、冰冷和無情的,而是多了些人與人靠近與接觸後的人性溫度。
《遇見:臨床藝術治療敘事》這本合輯的作者群包括:臺灣本土的藝術治療師、目前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工作的藝術治療師,還有其他相關領域用藝術來助人的專業人士。這十四位作者,包含我本人在內,每人負責撰寫一個章節,而每一章節試著以人本的角度、敘事的手法和「臨床」的觀點,寫下自身在實務工作中所見證到的藝術療癒故事,同時主觀記錄下個人的所思所感,以反映和回應療程中深具意義的片斷和情節。
身為主編的我,無意藉此書向讀者展現完美、有效的藝術療程;相反的,是希望每位作者能真誠地將臨床經驗中,牽涉到自己與個案或團體之間的互動關係、移情議題或現實挑戰,採說故事的方式來陳述表達,同時以文字(語言)和圖像(非語言)顯現多元場域中的藝術治療歷程。其中,或許有成功的案例,但不少是藝療師從錯誤中學習,對所處外在情境和內在體驗的進一步探索、反思和分享。基於此意圖,我提供了一個「敘事」架構給每位作者參考,並且允許彈性發揮的空間:

從前…從前…:治療師的背景和治療哲學觀
遇見的時間和場域:過去或現在藝術治療工作的內容和服務族群(When & Where)
遇見的緣由:與個案/團體工作的原因(Why)
遇見的主角:個案/團體的主述議題與背景資料(Who)
遇見的脈絡:藝療師的評估和處遇計劃(What)
遇見的情節:藝術治療歷程(How)
總結與反思:療程回顧與統整(Summary & Reflection)
《臨床藝術治療敘事》中所涵蓋的服務對象之年齡層橫跨人的「一生」,所觸及的生命議題甚為寬廣,包含:早療幼兒、創傷兒童、叛逆少年、身障成人、失落婦女、癌症病友、機構長者、臨終病人和其家屬,以及藝術墓園等。儘管取得當事人和機構組織的同意與授權,每一章節所描述之個案或團體的經歷和影像,雖源自於真人真事,但部分敘事內容已被大幅改寫,對話亦經過重新編撰、模糊淡化、背景修飾等處理,以顧及倫理議題,並保障參與者及所屬機構之隱私與權益。
在此特別要感謝與我合作完成此書的作者群:章容榕、黃千千、吳欣容、黃瑛欒、陳奕宇、鄺文傑、紀昀、陳姸慧、簡昱琪、曹又之、江佳芸、劉麗雲(釋法如)和朱芷儀,謝謝你們的耐心與用心,讓這本歷經兩年以上的籌劃及執行的「科普」書籍,最終能具體成形,提供給所有正在運用藝術來關照他人、對藝術治療感興趣,以及冀望能在藝術治療專業領域更加精進的助人工作者們參考。本書內容多以平易述說的方式撰寫,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接近更廣大的讀者群,推廣藝術治療專業。
最後,長期與社福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我,不管是為其從事直接的臨床服務或間接的帶領工作坊進行教學訓練,始終對於這些助人單位的努力與付出感到敬佩。若没有他們提供多元的平臺、系統化的分工介入和統籌運作,許多弱勢個案/群體所能獲得的社會資源會更加匱乏,相對的,藝術治療要深入社區發揮作用將更形困難。我於第三章節分享與兒童燙傷基金會合作的夏令營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想要透過圖與文來「社會倡議」,為燒燙傷的孩子們發聲,也為兒燙基金會經年累月無私的投入與奉獻,致上最大的敬意。謝謝他們願意相信藝術治療,也願意支持我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呈現這段特殊且深刻的歷程。
我相信本書其他的作者亦會同意我的想法:就是因為能與個案或團體真誠相遇;就是因為能與醫院、學校或社區單位系統合作,我們才能見證到這十四段用藝術來陪伴他人生命的故事。在此,想引用美國知名的藝術治療師Bruce Moon在一次研討會的演講中所強調的一段話做為結語:「我在藝術治療裡所做的每件事都是臨床的,都是在與人相遇,都是在見證生命,同時見證愛與希望。」

試閱文字

內文 : 遇見特殊兒:小汪─我思念的男孩
背景
在我的表達性藝術治療生涯裡,男孩「小汪」於我的心裡有一個特殊的位置,服務他的過程中,我體驗到兒童在社會福利體制下的弱勢和無奈。許多兒童被要求接受治療,因為他們的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的主流期待,當治療成效沒有符合照顧者或是外界的預期時,輔導諮商也往往在沒有詢問兒童本人的意願下,被迫結束。身為一個兒童治療師,我看到的是每個孩童都希望被愛,絕大部分的家長也希望能提供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從小汪的故事裡,我們會發現,他的身邊並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完美的好人,每個人都是以愛為出發點去做他們認為對的事,卻忽略掉「愛」不會僅是一個單字、一個表達的話語和一個單純的「給」、「受」的互動模式。傑佛森在他的著作《愛的藝術》裡曾經提到:「除了給予之外,愛經常總是包含著另外幾種基本因素,這些因素是一切形式的愛共同具有的,即是照顧、責任、尊重以及了解」(Fromm, 1956)。少了這些基本元素,愛就如同一把尖銳的雙刃刀,刀的正反兩面都有可能讓人受傷,對於兒童而言,這樣愛恨交雜的愛,是難以理解的、是令人困惑的。
兒童的世界裡,不合邏輯就是複雜,他們用自身可以理解的思考方式去分析事件,與其去思索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對待自己,不如想成是自己應得的或許還比較簡單。「你說愛我+可是我很痛苦+你說不是你的問題=那就是我的錯了」。把不合理的對待合理化,是孩童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久而久之,如果沒有人告訴他們「錯不在你」,在長期扭曲的自我解讀之下,他們很容易會在成長的路上失去對自己的愛,以及愛人的能力。
身為一個表達性藝術治療師,在協助孩童面對創傷時,我試著透過創作、影像和藝術的過程,讓孩子發現世界的多面向。透過創作,體驗到有時候換個角度去觀察,原本看似單一層面的世界裡面,或許還蘊含著另一個大千世界,等待我們去發掘。我相信藝術創作是協助兒童去創造出一個連結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橋梁,在創作的過程中,兒童可以透過想像力將過去的記憶、現在的感受,以及未來的期待串聯在一起。在想像力和創作的世界裡,兒童將發現每一個人都享有同等權利,可以自由地透過玩耍般、無拘無束的觀察和探索自我,進而了解並接受真實的自我。
回家
家庭是兒童發展一切關係的源頭,是他(她)們學習與世界互動的根基。因此,在探討小汪心裡諮商處遇中表達性治療的角色前,我認為必須先對小汪的成長背景和家庭關係有一個初步的介紹,從中我們也會看到家庭在兒童諮商裡的重要性。小汪是由同機構的家庭諮商師轉介到我的單位,在正式開案的前一週,小汪剛從寄養家庭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準確的說辭應該是,因為小汪惹惱了一起生活三年的寄養家庭(阿姨家),於是阿姨決定把小汪送回給住在同大樓的原生媽媽(琳達)。那天阿姨把小汪帶去琳達家門口,按下門鈴,放下小汪的玩具和衣服後,便留下小汪,一個人掉頭離去。後來我們才知道,當時的阿姨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將小汪歸還給琳達,就阿姨後來的說法,她只是想要懲罰小汪一下,讓他知道如果不聽話,就不能住在她的家裡了。
三年前,小汪的哥哥(喬治,9歲)被診斷出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和輕度智能障礙,在情緒、行為上比同期的孩子更加容易激動、難以控制,當時3歲不到的小汪時常和喬治發生激烈的衝突。有一天,社工人員來到小汪家進行定期家庭訪視,剛好聽到喬治用言語恐嚇著和他鬧脾氣搶玩具的小汪,喬治對小汪說:「你再不聽我的話,我就要把釘子敲進你的腦袋裡。」說完,喬治便轉身去客廳找釘子和榔頭。當下社工發現琳達在面對喬治和小汪激烈的衝突時,表現出的是相當漫不經心的態度,甚至跟社工人員抱怨,這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並不值得花時間處理。在場的社工考慮到小汪的人身安全,立即向當地兒童社會福利單位通報,在社福單位評估後,認為小汪的父母缺乏基本正確的親子教養概念和技巧,再加上他們都是屬於輕度智能障礙者,因此判斷他們無法提供幼小的小汪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社會局根據以上的考量和擔憂,決定將當時年幼的小汪先安置在別處,直到琳達接受並完成政府所提供的親子教養課程和諮商後,會再派人做家庭評估,在確保琳達可以同時提供小汪和哥哥一個健康和安適的成長空間之後,小汪才可以回到他的原生家庭。
年少時期曾經在不同社福單位顛沛流離生活的琳達,聽到自己的孩子可能會被安置到收容所或是寄養家庭時,小時候在安置中心經歷到的不人道身體和精神虐待的回憶立馬湧上琳達的心頭,為了避免自己的小孩遭受到和自己一樣的待遇,琳達決定聯絡住在麻州的姊姊幫忙,請姊姊自願申請擔任小汪的寄養家庭。琳達事後表示,她知道那個總是罵她笨和蠢的姊姊,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她別無選擇,畢竟姊姊一家人就是社會所認同的主流正常家庭。姊姊和姊夫兩個人都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家世清白之外,他們的三個兒子在學校的表現也都相當優異。琳達認為如果讓小汪住到姊姊家,至少在聯絡或是見面上都應該比其他寄養家庭更方便;再者,雖然自己跟姊姊的關係不好,但畢竟是親人,彼此還是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存在。因此琳達認為讓姊姊成為小汪的寄養家庭,應該是最好的一個權宜之計。在獲得其他家人的同意後,琳達便向社福單位表示,如果讓自己的姊姊擔任寄養家庭的話,她和先生都會全力配合社工人員的指示和要求,包括:個人諮商、家族治療和父母教養課程。之後,琳達也為了能就近見到小汪,便與大兒子喬治一同搬到麻州,居住在和姊姊同棟房子的地下室。
然而原本預想是優點的親人關係,卻變成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缺點,自從小汪住到阿姨家後,琳達與姊姊的關係急速下降,姊姊開始在家庭聚會中公開對她們一家人冷嘲熱諷,說他們夫妻二人是永遠無法提供孩子健全生活環境的智能障礙者。到後期,姊姊甚至拒絕邀請住在地下室的琳達參與週日的家庭聚會,也不希望小汪跟他們見面。當時琳達曾一度認為她這輩子應該都拿不回小汪的監護權,甚至有可能從此再也無法跟小汪見面了。正當事情變得絕望無助的時候,有一天住在三樓的外公在家裡聞到大麻的煙味,便下樓問小汪:「家裡是否有人抽菸?」小汪回答:「二表哥有時候會在家裡抽菸。」外公便將這個事情與阿姨討論,當阿姨知道是小汪跟外公說她的孩子會抽菸的時候,她感到十分憤怒,認為小汪不僅是個騙子也背叛了自己,一怒之下她要小汪立刻離開。她恐嚇小汪如果不承認說謊的話,就得回去跟他一無是處的母親住。
看見小汪的出現,琳達知道這可能是她唯一可以拿回監護權的機會,她立刻打給她的社工和家庭諮商師,希望她們可以協助自己向法院申請拿回小汪的監護權。在社工、諮商師及社福單位的協助下,琳達在兩個禮拜內重新獲得監護權,而小汪就在這個混亂、令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要開心還是難過的時刻,重回到母親的懷抱。當時服務琳達一家的家庭諮商師認為,小汪需要一位兒童治療師從旁協助他回歸到原生家庭,以及面對突然被寄養家庭遺棄的現狀,於是我來到了小汪家,與他相遇。
擬狗化
第一次見到小汪是琳達拿回監護權的第一週。穿越房子一樓的側門,走進潮溼的地下室,開門後我看到一位右臉有一道明顯的疤痕、金髮碧眼的男孩在客廳地上玩耍。琳達向小汪介紹我是他的治療師,他兩膝跪坐在地上,歪著頭對我輕輕的吼了一聲:「汪!」我愣了一下,不確定是我英文聽力不好,還是這位初次見面的孩子真的對我用狗吠的方式打招呼。我還來不及反應,琳達便怒斥了一聲:「別這樣做!你不是狗。」聽到母親的斥責,小汪不是很開心地站了起來,表情無奈地帶我到他的房間。
只要是在個案家中進行治療,我都會提前跟主要照顧者解釋治療時所需要的隱私要求和規範:治療時我們需要一個安靜並具有隱私的空間。如果治療地點是有門的房間,治療師會把房門打開,一方面讓孩子的監護人感到安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治療師自身的安全。與個案的初次會訪,我通常會進行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也會讓個案有機會「發言」和「提問」與治療相關的事宜,我向小汪解釋:「你的母親擔心你剛從寄養家庭回到這裡,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她希望我可以幫助你。如果你有任何擔心和疑慮都可以告訴我,然後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你的擔憂。在我們的治療過程中,你可以自己決定要說什麼、要做什麼,可是我這裡有三個規範希望你可以遵守。」四足跪的小汪,聽到說有三個規範時,他輕輕的汪了一聲,對於沒有養過狗的我,實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準確的猜出小汪的心意。從過去的治療經驗中,我學習到一件事,與其猜測千百種的可能性,直接發問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說:「老實告訴你,其實我聽不懂狗吠所代表的意義,我只能用猜的,如果我有猜錯的地方,可不可以請你當我的翻譯。」小汪點點頭「嗚~~」了一聲。我接著說:「這三個規範是:一、請不要破壞我帶來的藝術媒材和玩具;二、如果你在治療的過程中有傷害他人或是傷害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基於保護你我安全的前提下,我必須通報你的父母;三、在治療期間,如果你有想要保密的內容,只要不涉及到你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我都會為你保密,但是你必須事先告訴我。」在聽完我提出的三個規範後,小汪給了我一抹微笑,開心的長嗚了一聲。那一刻,我知道兩人一狗的治療之旅正式啟動。
與小汪治療的初期,我觀察到他和琳達之間存在著一個兩人都說不清的矛盾關係。琳達不只一次表示,雖然她非常開心終於從姊姊的手中再次拿回與小汪相處的機會,以及當母親的權力,同時間,她對於該如何教養小汪充滿著不安和惶恐。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從小汪搬回來住以後,就開始用狗的型態跟家人及外界溝通。最近幼稚園開學了,小汪在學校裡面也常用狗吠的方式跟同學、老師說話,甚至會四肢著地用狗的姿態坐在教室裡,或是跟同學在操場奔跑。琳達對於小汪突如其來擬狗化行為感到困惑、挫折甚至憤怒。她表示,自己目前還在社福單位的審核期,小汪這樣幼稚、奇怪的行為,會讓其他人覺得她果然不是一個好母親,也會給她的姊姊有藉口把小汪的監護權再次從她手中奪走。琳達覺得小汪不懂得體諒他們現在的處境,這一點讓她感到非常失望。不僅是琳達,小汪在我們進行治療的初期也對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感到疑惑,小汪多次跟我表示阿姨常批評琳達根本沒有資格撫養小孩,不但腦袋有問題,沒工作是個沒用的人,還胖的像隻豬一樣,一點自我控制能力都沒有。雖然他很不喜歡阿姨這樣罵自己的媽媽,但是小汪也會默默地說:「阿姨真的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很聰明也很厲害。而且表哥和學校都說她是一個好媽媽。」
小汪5歲的年紀思維裡,他的人生充滿著不合邏輯的衝突,身邊的家人顯然是沒有意願向他解釋這一切事故的來由。自己深愛的母親似乎並不了解他,不清楚他的生活習慣,不知道他喜歡哪一個睡前故事,也不知道他喜歡的水果是蘋果,甚至不願意在他下課後為他準備課後零食⋯⋯。這個他期盼已久的家,比以前的家更為髒亂,冰箱裡面沒有所謂的「健康」食物,這個家沒有規範,也沒有統一的規則,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似乎都要看琳達當時的心情。那個曾經威脅過要把釘子敲進他腦袋的哥哥,現在已經不會再放狠話要傷害他了,但是哥哥也還是常常兇他,在家裡感覺哥哥與母親才是一國的,他彷彿是個外來者。小汪在這個他夢寐以求的家裡,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困惑,並且有些不安。過去三年一起生活的阿姨一家人和外公,瞬間變成了敵營的一方,以前他們不准自己和媽媽見面,又常在他面前嘲笑和貶低爸爸、媽媽和哥哥,阿姨甚至因為他說了實話,而拋棄了他,現在甚至要把住在地下室的他和其他家人趕出去,小汪對我說:「這樣的阿姨和外公,一定是壞人。」可是,當初也是同樣的這群壞人提供給他一個有秩序的安穩生活,每天三餐按時出現在餐桌上,每一餐都有蔬菜水果,會有人關心他在學校的作業,會有人提醒他該洗澡刷牙。現在沒有壞人管很多的日子裡,小汪偶爾會在治療過程中說:「我有點想念他們。」
對於生活突來的驟變,我可以感受到小汪是惶恐的 ,但身旁的家人卻無法協助甚至理解他各種難以形容的情緒。他們理所當然的覺得小汪應該要開心,儘管身為治療師的我,以及服務小汪一家多年的家庭諮商師多次和琳達溝通,希望她能夠更加設身處地的體諒小汪的心情,會想念阿姨一家人是正常的,不習慣跟你們住在一起也是正常的,不適應更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但是童年的創傷、自身理解能力的障礙,以及與家人長久以來的衝突,讓琳達無法客觀地面對小汪不聽話的行為,再加上從小因為智能障礙,長期遭受到外界不平等的對待,讓琳達覺得她這輩子一直活在別人的批評下,沒有人認同跟看到她的努力,不管她如何改變,社會總是認定她是錯的、她是蠢的、別人才是對的。琳達多次對我說,她已經受夠了單向的接受他人教導和建議,在教養小汪上面,她想要自己看著辦。然而,隨著與小汪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琳達對他人的建議和提醒變得敏感暴躁,她認為每個人都在監督她,因為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好母親。隨著琳達不安情緒的增長,小汪的脾氣變得更加暴躁,越發無法與家人溝通。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內容多以平易述說的方式撰寫,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推廣藝術治療專業,提供給所有正在運用藝術來關照他人、對藝術治療感興趣,以及冀望能在藝術治療專業領域更加精進的助人工作者們參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