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106年小說選 | 誠品線上

九歌106年小說選

作者 伊格言/ 編
出版社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九歌106年小說選:◎一○六年度小說獎,由郭強生作品〈罪人〉獲得。◎由小說家伊格言擔任主編,編選本年度文壇值得一讀再讀的十五篇小說。在小說長河中,搜尋水面下的黑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六年度小說獎,由郭強生作品〈罪人〉獲得。◎由小說家伊格言擔任主編,編選本年度文壇值得一讀再讀的十五篇小說。在小說長河中,搜尋水面下的黑洞、奇點,選攝15道潛藏騷動的景致,向它們的光亮與黑暗致敬。郭強生〈罪人〉榮獲一○六年度小說獎!陳雪/黃以曦/童偉格/郭強生/章緣/黃崇凱/賴香吟/川貝母/林佑軒/連明偉/李昂/阮慶岳/李奕樵/胡晴舫/張英珉臺灣小說界的能人奇手,向來擁有高水準的文字功力,筆鋒綿密洗練,然而伊格言認為,好小說應有「鄭重而輕微的騷動,認真而未有名目之鬥爭」,海面儘管可平靜無波,但冰山之下,內裡必有主題、黑洞、奇點,裝載著作者關切與情感的集中場域。本年度獲選作品主題清晰,內蘊豐厚。以未來科技為題材,黃崇凱〈七又四分之一〉以楊德昌作品與史料互涉,假想未來,成功撩撥藝文愛好者揮之不去的鄉愁;黃以曦〈植入意念〉以精巧詭計顛覆因果,標誌了小說智性的最高成就;李奕樵〈另一個男人的夢境重建工程〉以驚人的科學理論探索人類情感規則,展現新穎的可能性。在虛構與真實、時空錯置來回擺盪者,陳雪〈歧路花園〉帶有後設意味,曖昧交鋒;阮慶岳〈再見,萬年大樓〉以異常時空,探討現世規範必要性;川貝母〈兒子的肖像〉為恐怖寓言,昭示「虛構」無遠弗屆的可能性。顛覆現世常規者,林佑軒〈彩色的千分之一〉荒誕不經的設定,寫得理直氣壯,狂想與賤嘴歡快幫襯。以生活場域探索人生瘢痕者,賴香吟〈雨豆樹〉寫父女疏離永恆難解的謎,以自身情感與島與歷史相互凝視;童偉格〈死亡〉字句如詩,探索生命的消逝;胡晴舫〈斷崖──時光的岩層〉以對話描述現實,註解生命的徒勞。以細緻寫實令人驚豔者,連明偉〈行過曼德拉之夜〉為異國底層浮世繪,以長篇潛力化身溫柔小品;李昂〈睡美男〉揭示色衰愛弛、淋漓暢快;章緣〈殺生〉情愛牽纏,意象經營具有即視感;張英珉〈豪宅裝潢中〉則是黑色喜劇,百分百可行的荒謬,卻展現了語言邏輯的彈性與機巧。年度小說由郭強生〈罪人〉獲得。以二戰時期大稻埕富商之子的人物設定,匯聚巨大歷史能量,現代與殖民的大歷史與個人命運與身分於此交會,以短篇承載近乎長篇的隱喻密度,交織為史詩的格局,展現作者以虛構情節與複雜歷史對話的功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伊格言/主編一九七七年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師。《聯合文學》雜誌二○一○年八月號封面人物。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歐康納國際小說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等。獲選《聯合文學》雜誌「二十位四十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二○一○年度之書,二○一○、二○一一、二○一三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噬夢人》、《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售出日韓捷克等國版權。臉書:www.Facebook.com EgoyanZheng,或搜尋「伊格言」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伊格言 《九歌一○六年小說選》編序1 陳雪 歧路花園2 黃以曦 植入意念 3 童偉格 死亡4 郭強生 罪人5 章緣 殺生6 黃崇凱 七又四分之一7 賴香吟 雨豆樹8 川貝母 兒子的肖像9 林佑軒 彩色的千分之一10 連明偉 行過曼德拉之夜11 李昂 睡美男(節錄)12 阮慶岳 再見,萬年大樓13 李奕樵 另一個男人的夢境重建工程14 胡晴舫 斷崖──時光的岩層15 張英珉 豪宅裝潢中附錄 一○六年年度小說紀事 邱怡瑄

商品規格

書名 / 九歌106年小說選
作者 / 伊格言 編
簡介 / 九歌106年小說選:◎一○六年度小說獎,由郭強生作品〈罪人〉獲得。◎由小說家伊格言擔任主編,編選本年度文壇值得一讀再讀的十五篇小說。在小說長河中,搜尋水面下的黑洞
出版社 /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501779
ISBN10 / 9864501771
EAN / 9789864501779
誠品26碼 / 2681548882006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得獎感言

郭強生

我的外公生前住在臺北紹興南街,那是一棟公家日式宿舍。

從我有印象始,那就是一座陳舊失修的木造平房。但是外公從大陸來到臺灣後就一直住在那裡,直到他九十六歲過世。那就是他的家了。長大後才明白,能夠感覺安家落戶,對清末出生半輩子都在戰火中的他來說,是多麼可貴的一件事。哪怕住的是這樣一間日本人留下的屋子。

小時候我對那棟日式宿舍總是充滿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之前住在這裡?一扇扇如迷宮機關的拉門上,會不會有前住戶暗地刻下了什麼密碼?為什麼他們的家會變成我的外公家呢?巷子裡其他作營生小買賣的,多是操著不甚流利的國語,他們是一直住在這裡還是後來搬來的呢?

對於那個小街坊多年來我始終念念不忘。越是年長則越意識到,那兒不僅是我某種意義上的故鄉,更是充滿歷史曖昧的角落。曾經,有太多類似的臺灣老巷弄裡,擠進落戶的不單是戰後的不同族群,更塞滿了歷史動盪下小人物各種被迫的選擇。

歷史不會同情那些曾做出錯誤選擇的人,但是小說可以。歷史擺脫不了意識型態,但是小說必須,並最終讓不同的聲音對話成為可能。
謹將〈罪人〉這篇小說,獻給也同樣如此相信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