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 誠品線上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作者 薇薇夫人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送妳一份愛的禮物▄▃▂她是閨蜜、是哥兒們,始終走在前頭,把所有熱情和苦難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妳聽。 ◆「一輩子都有好奇心的人生是快樂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送妳一份愛的禮物 ▄▃▂ 她是閨蜜、是哥兒們,始終走在前頭, 把所有熱情和苦難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妳聽。 ◆「一輩子都有好奇心的人生是快樂的、豐盛的,而獨處時也不可缺。」 身為一個「好奇老寶寶」,薇薇夫人總是用豁達心胸去理解家庭的疑難雜症,26年來憑藉專欄陪伴許多人走過人生幽谷,成為許多婦女的偶像。她更是人際關係的導師,為廣大女性朋友解開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疑惑。 ◆「我一直希望用畫筆畫布來表達我所見所知的女人,心中常常浮現為追求愛情而犧牲了尾鰭的美人魚。因為有些女人真的像美人魚,愛情是生命中的唯一;但尾鰭是掌握方向的,一旦失去,生命當然沒了方向。而有些女人被放在不該放的地方,就像一條美人魚或坐在樹上,或放在盤中,或囚在重窗之內,或躺在紅木床上,但是遙遠的大海總在靈魂深處呼喚著。」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她,看見女人會敬佩、會羨慕、會喜愛別的女人,當然也會嫉妒、批評別的女人,正因為女人的情緒多樣性,所以女人的世界多采多姿。 ◆「女人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她們有了方向,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就會讓生命完整而圓滿地在人生的大海中遨遊。」 對於那些還在茫然尋找方向的「小女朋友們」,薇薇夫人要與妳分享,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價值觀如何改變,都能「樂・活・人・生」的感思。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方梓│王榮文│田新彬│宇文正│吳靜吉│封德屏│殷允芃│郝譽翔│陳文茜│陳怡蓁│陶晶瑩│番紅花│廖玉蕙│劉靜娟│簡靜惠 ──溫馨推薦 「每一次讀完樂阿姨的來稿,總在心裡輕輕讚嘆:她的觀念比我還前衛! 這本散文集,從〈情書〉到〈輕舟將過萬重山〉,是一本她寫給女人的『情書』,如此溫暖,又如此灑脫的祝福之書!」──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她不像阿姨長輩,她像一個經歷過萬重山水,卻只輕鬆說「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年長朋友。她把所有熱情與苦難都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你聽。你聽到她的原意也好,最好還聽到她的言外之意,那麼你腦中那條細縫就會再開展一些,再多注入一些資訊,你的前路或許就更寬廣些。 凡是女人不只需要閒談私密的閨蜜,更需要這樣一位擁有無限人生智慧、貼心又溫暖的成熟的女朋友。」──陳怡蓁,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薇老大幫』不是等閒的江湖幫派,是美貌和智慧雙重期待的正向拉幫結派。她要我們稱呼她『薇老大』,我們服膺『所有事老大說了算』,但老大不常說話。 她寫的書,雖言簡意賅不囉唆,卻切中女人的心事。 薇老大作風不老大,她像風吹薔薇,一逕香風細細,芬芳不自覺。」──廖玉蕙,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薇薇夫人薇薇夫人 本名樂茝軍,曾任《聯合報》「薇薇夫人專欄」執筆人、華視「今天」節目製作及主持、《世界日報》家庭版主編、《國語日報》文化中心主任、副社長、社長,以及《康健雜誌》顧問。她為《聯合報》專欄執筆多年,對於情感、家庭問題等的獨到見解,使她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作家之一;長期投身兒童教育工作,所主編的多套兒童及青少年叢書,則開拓兒童文學的一番新氣象。著作除連續六年高踞暢銷書排行榜的《一個女人的成長》之外,還有《一個男人的成長》、《一個女人的成熟》、《輕鬆自在做女人》、《從中年出發》、《生活裡的詩情畫意》、《美麗新生活:樂在退休》等十多本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前言 女朋友之必要 一、 樂在其中的那些情愛 01情書 02初戀與求愛的滋味 03戀愛容易分手難 04年齡絕不是問題 05如果老公外遇了 06不婚也可以很快樂 07宿舍裡的兒女大小事 08別當「媽寶」製作人 09做兒女的知心朋友 10愛他們就祝福他們 11婆婆不是媽媽 12就算是閨蜜也不能太甜蜜 13從益友到臉友 二、 活在當下的那些趣味 01有朋歡聚,不亦悅乎 02交會 03一種消失了的樂趣 04大怪獸來了 05看屋記 06她的一天 07掉下一隻小蜘蛛 08有一天真的沒有紙本書了嗎 09愛風(iPhone)與愛派(iPad) 10神花朵朵開 11野草不記仇 12被冷落的樹花 13忠犬與寵物 三、 人想獨處的那份自在 01我的一人旅行團 02享受孤獨時光 03要獨處不要孤獨 04活著的滋味 05有能力獨處的人是幸運的 06培養興趣,趕走寂寞 07魔幻大自然 四、 生命謝幕的那份灑脫 01弱者,你的名字是老人 02我懶得再說老 03我接受逝世如意 04愛.慕──生命中最難跨越的終點 05我不要套餐 06當你離去之後 07輕舟將過萬重山 跋

商品規格

書名 /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作者 / 薇薇夫人
簡介 /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送妳一份愛的禮物▄▃▂她是閨蜜、是哥兒們,始終走在前頭,把所有熱情和苦難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妳聽。 ◆「一輩子都有好奇心的人生是快樂的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6806
ISBN10 / 9573286807
EAN / 9789573286806
誠品26碼 / 2681828959008
頁數 / 312
開數 / 特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13X1.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要獨處不要孤獨
我一直認為獨處和孤獨完全不同,孤獨是寂寞的,是無奈的,也是自憐的。而獨處即使一個人生活,也不會有那種情緒,心靈是豐富的,滿足的,自得的。獨居不等於孤獨,最常被人提起的《湖濱散記》作者亨利・大衛・梭羅,一個人在華爾騰湖獨居兩年多,留下很多心得,常被人引用。我最欣賞的是他說「珍貴的時刻只會在他獨自一人時發生。」和家人朋友相處當然也有溫馨快樂,但這些時光人無法深入思考,不能觸到心靈深處。事實上梭羅不是隱士,他關心人,他反奴役,呼籲廢奴,關心自然生態。他只是要過最簡單的生活,要獨處思考。安靜的思考,就是珍貴的時刻。
每次讀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會想像詩人在享受他獨處的快樂。舉杯邀請明月,在月光下唱著舞著,也許正在構思下一首詩,也許什麼都不想。還沒醉時享受月亮、影子、我三人對舞的快樂,醉了就忘了吧。能獨處的人喜歡自己,情緒上不倚靠別人,會獨立思考。能獨處的人也有好奇心,開放的心,不是孤僻的冷漠的。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在享受獨處。籬邊水邊多一人都不行,兩位詩人一定是在獨處時寫下這傳誦千古的詩句。孤僻冷漠的人不會熱愛大自然,他們無心看山看水。
據說現在台灣每三戶有一戶獨居,有些是老人,有些是年輕人。因為女性有了經濟能力,可以不婚獨立生活,再加上通訊方便。尤其住都市生活機能好,獨居者可以自給自足。有業者開辦單人房旅館,單身女性一個人旅行不成問題。很多女性一個人上餐館、看電影,連銀髮族女性都有這「膽量」了。
可是正像台諺說的「一種米養百種人」,有人享受獨處,有人害怕落單。在不得已要獨居時,被孤獨嚇倒了,自憐自艾。輾轉認識一位從東部來到北市的年輕小朋友,租屋獨居。她寫賴給我說:「下班回到屋裡,這不是我的家,⋯⋯一切都是冷冰冰的,甚至連床都不溫暖。窗外是燈火繁華的都市,但是我只覺得像住在沙漠裡⋯⋯可是我必須住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因為我要這份工作⋯⋯我的家人需要這份收入,我不能任性⋯⋯,很羨慕那些可以按自己意願生活的人⋯⋯」
她的文筆很好。一開始我只建議一件事:下班後去買一個小小的盆栽,放在有光線和空氣的地方,好好照顧著。其實這也是我自己的經驗:一個人搬離原住處獨居後,在窗口擺了兩個盆栽,其中一盆黃金葛不久竟有一枝葉莖爬上了牆。我每天注意它的生長,發現它每節有個小「腳」,會順著牆往上爬,十分有趣。我不怕獨處,但家人分住各地,一人獨居陌生環境,心情自然有不能立刻適應的時候。那盆黃金葛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我相信她也需要一盆要照顧的植物來幫助自己度過適應期。有生命的東西是有吸引力的,而照顧成長會讓人有成就感,會分散對自己的自憐自怨。
很高興她沒有拒絕别人建議的性格,有些人是不接受的。在有了第一個盆栽之後,她又多購了幾盆不同的植物,後來還養了一隻小貓,又購買簡單的炊具,不想外食時替自己做點愛吃的東西。她寫日記,有個小書架,在電腦上開啟更廣大的世界。在同事中交到一兩位朋友,她現在愛「自己的家」。
據新聞報導日本現在出現很多「孤食者」,政府要關心了,認為孤食者會影響身心方面的健康,尤其是幼童和老人。不知政府要如何關心,但很多孤食者反對,認為老人和兒童也許需要幫助,但成年人自願孤食,能享受自在、方便的樂趣,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這是很有意思的社會現象──獨居孤食不是寂寞淒涼,是自由自在。有一位和我一樣獨居的朋友,我們是用書伴飯。一個很好的讀書架、一本吸引人的書,吃得專心,看得專心。現在很多年輕人是手機伴飯,這大概就是「孤食者」說的自由自在吧。不知營養學家會不會反對,不過我孤食時反而會細嚼慢嚥,腸胃從沒出過毛病。
孤獨聽起來好像很有詩意,很有哲思,好像大藝術家。大哲學家都在孤獨時創作、思考,但我卻認為那不是在孤獨時而是在獨處時。至於我們一般人在這個時代就會碰上獨居的機會,而獨居能不能享受生活,就要看能不能獨處了。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在《巴黎的憂鬱》裡有段有趣的話:
「⋯⋯對於那些遊手好閒和放蕩不覊的靈魂,孤獨才是險惡的。他們在孤獨中充滿情慾和幻想。」
我們的聖人才會在《禮記・中庸》篇裡說「君子慎獨」吧,所以孤獨也是危險的。不過我們不是哲學家、藝術家,也不是放蕩的靈魂,也算不上是君子,所以要享受獨處的生活,實在不難。享受獨處心靈的自由、思想的奔放,都在一念之間吧。
而孤獨的感覺卻有時會存在於婚姻、戀愛、交友,如果在情緒上要依賴別人的話。所以有人說「因為寂寞才結婚,但結了婚更寂寞」,同樣的因為寂寞而戀愛而交朋友,最後只會更寂寞、孤獨。
有一對夫妻都是「人生勝利組」,卻在結婚十多年後貌合神離。妻子對朋友訴說:「你知不知道回到家和丈夫無話可說的痛苦?我很想跟他談談看過的書,他沒興趣。有次一起去兩廳院聽世界級的交響樂,他竟然在我身邊睡著了。」
對!跟無話可談的人在一起,就會寂寞,就會覺得孤獨。有時甚至在人群中,在團體中。我的經驗是某次參加旅行團,大家的興趣不同,導遊安排的景點有時很無趣,遠不如獨自旅行深入豐富。而夫妻間無話可談的情況太多了,有些甚至要靠子女傳話。
情侶之間如何呢?「你儂我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情話綿綿說不盡」⋯⋯可惜戀愛有「賞味期」,除非兩人有差不多的價值觀,有一兩樣相同的興趣,否則情話有說完的時候。
倒是朋友可以選擇,臭味相投自然聚合。但怕寂寞孤獨的人也怕朋友聚會要散席,他會纏著拖著,希望多聚幾分鐘。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大家都散了以後,怕孤獨的人會更孤獨。唯有能獨處的人,動靜自如。
不能獨處的人就會孤獨,他覺得被人離棄,其實是自己離棄了自己。所以要會獨處,不要孤獨。
愛讀書的人絕對可以獨處,每本書對你說不同的故事,你能看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現在更有研究者說讀書可防老年失智,而且要讀長篇小說。書呆子是從小養成的,我父親長年在外工作,每次回家都帶書,從沒帶過女孩的胭脂花粉、珠珠緞帶。從童話《傻子伊凡》什麼的到《阿Q正傳》、《邊城》⋯⋯從此我愛讀成癮,但學校教科書相比之下太無趣了,我從沒考過好成績,國文除外。幸好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愛讀書卻讓我一輩子受惠。當然那些會讀正規教育的書並有成就的人,是我敬佩的。
不過只要有心,先從自己有興趣的開始讀,現在電子書也很普遍了。
能獨處的人也有一些創作或興趣,能「自己玩」,生活簡單但不是空白。

試閱文字

自序 : 退休後過著讀書、繪畫、看經典老電影的閒閒愉快的日子,真正感受到「夕陽無限好」,而且我不在乎「只是近黃昏」。弘一法師臨終時說一生「悲欣交集」,我覺得無論是悲或欣都是對人生的體會,是人生的滋味,能細細品嘗就沒白活。我有幸活到八十八歲, 每天起床都感謝,然後高高興興過一天。只是有時會慚愧這日子過得太舒適了,會不會是浪費人生?我還能做點什麼嗎?
有一天,我的老東家「遠流出版公司」的總編輯林馨琴對我說:「你的人生經驗那麼多,應該寫出書給年輕女性看看。」我很懶,一直推拖,不久她居然把書的大綱章節都抓出來了。這個編輯真厲害,她讓我想起戲劇裡有些編輯如何為作者規劃、籌謀;日劇中常有編輯跑到作者家中等稿,有時還要鼓勵情緒不好的作者如何振作,原來編輯不是被動地等作者來稿,真的是主動協助作者動筆呢。
終於我被推出來了,很多往事和今事,很多人物的故事就像電影在腦中播放。我相信自己不是個落伍的人,雖然人不在江湖,但依然關心江湖事。儘管年輕人的觀念,甚至行為有很多改變,不過在機器人還沒完全取代人類的今天,人類的生活和價值觀仍然有很多是恆常不變的。也許我的人生經驗對年輕女朋友還有參考意義。而且我發現自己在很多很多場合,都是年齡最長的,是個身心健康的快樂老人,也是個「好奇老寶寶」,我對現代年輕人的種種都感到好奇,也常常有話想說,既然重出江湖,就把這本書取名為《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我一直欣賞女人,欽佩女人。在悠長的女人被歧視的歷史長河中,女人沒有被壓扁、倒下。儘管時代在改變,我盼望比我年輕的女朋友可以活得更有自我,更能發揮自己。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睽違13年,專欄作家薇薇夫人在這個冬天獻給全天下女性最暖心的禮物。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