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傷痕說話: 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 | 誠品線上

讓傷痕說話: 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

作者 徐志雲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讓傷痕說話: 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我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特別的是,我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特別的是,我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咒…在門診中,我承接著每個裂解的生命,拼湊受難的地圖。彌補創傷的方式,不是蠻橫地縫合,而是讓傷痕開口說話,讓游離的心靈選擇自己的處方。這個門診,終究不是為了治療誰,只不過是為了讓彼此,多一點點溫度。「開設同志諮詢門診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再也不需要這個門診!」帶著這樣的冀盼,徐志雲醫師寫下了診間看到的彩虹人生。這14篇故事,有些驚心動魄,有些啼笑皆非,更多的是於心不忍。故事的主角或許不特別,就在你我身邊,有男同志、女同志、跨性別;故事的話題或許不有趣,講家暴、宗教、藥物、性文化、變裝癖,還有更多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的問題。以及,他自己的出櫃故事。診間不過是社會的一隅。我們在此看到了片段的事件、濃縮的情節、拓印之後的憂鬱。外面世界的人生,卻是更連綿不斷的驚心動魄。生命總會有傷,但在傷痕過後,期望能保有最基本的公義,讓每個人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並且,願意愛自己…◎特別附錄「同志親友的考古題」Q&A從醫學、遺傳學等科學角度,解答同志親友在診間最常見的提問。而這些問題,很可能也是你我身邊最常聽到的質疑與問題。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金曲歌后/aMEI立法委員/尤美女導演/王小棣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朱家安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呂世浩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呂欣潔作家/李屏瑤電影導演/周美玲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紀大偉同志圖文插畫家/桃色壞男孩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歌手/陳珊妮立法委員/許毓仁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蘇芊玲詩人/羅毓嘉「或許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使我們覺得困難,也許我們無法免除於世界的傷害,但我們仍要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正如徐醫師遇見的彩虹人生,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好好擁抱、善待。」--立法委員/尤美女「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本書是你理解身邊可能的同志朋友的好機會。對於考慮出櫃的同志和憂心小孩性傾向的家長,這本書讓你知道你可能有哪些未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朱家安「這本書用溫暖但堅定的筆觸,描繪出真實人生的樣貌,盼更多的人能看見我們彼此身上都有相似的傷痕,以及傷痕背後的力量。」--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呂欣潔「謝謝志雲醫師帶著強大的同理心,去理解所有身陷困局的人們,也謝謝他以慈悲的胸懷,把這些血淋淋的現實,平靜的述說給更多人體會,撐大更多同理的空間。」--電影導演/周美玲「徐志雲醫師青年才俊,卻早就已經在同志運動界耕耘多年,甚至還是在頂尖醫院開設「同志諮詢門診」的先驅者。《讓傷痕說話》就是他在這門診中所見所聞的重整與重述,令人讀來許多感觸。」--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紀大偉「志雲的文筆驚人地好,透過文字把診間的互動化為生動的舞台,讀者彷彿身歷其境。苦難的人生在他幽默的筆鋒下,讓讀者也能產生同理的理解,進而探問產生這些現象背後的根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徐志雲在字裡行間,總是以同理心去了解來尋求諮詢的同志心情。他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可以容納各種無法想像的故事。這本書寫出了許多被遮蔽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非常精采,甚至某些情節也令人難以置信。」--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其實每個人都在不停詮釋著所謂的完美自由,然而這樣的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伴隨著體諒關於身份認同的追尋,更伴隨著尊重每個人在這個世界所留下的軌跡。《讓傷痕說話》這本書所期望牽動你我前進的方向。」--歌手/陳珊妮「這本書教導『櫃外』的人去了解那些在自己身邊卻久久不敢出櫃的人;也讓躲在櫃子深處的朋友們了解到,在這個巨大的宇宙裡,你並不是孤單一人。」--立法委員/許毓仁「作者文筆生動俏妙,恍如將診察室的現場帶到讀者面前,除了讓我們了解在人間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生命狀態存在以外,也增加我們對這些人生活方式與困境的了解。我非常樂意向大家推薦此書。」--黃宗正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警語:本書不是一本溫馨的門診故事集,根本就是同志家庭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透過他的文字,直擊一場又一場家庭自由搏擊賽中的拳拳到肉,甚至是刀光劍影,修飾不了的斑斑血跡與淚痕。」--《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透過說故事與聽故事,徐醫師對台灣同志環境和性平教育的情深意切,躍然紙上,從頭到尾。」--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蘇芊玲「志雲的這本書帶領每一個讀者進出親密關係、家庭倫理、世代與宗教的差異,性別豈只是一個冰冷的詞彙而已,如何愛自己,愛你的家人,你的友朋與伴侶,才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道途上終極的修煉。」--詩人/羅毓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徐志雲1982年生,金門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在金門醫院工作,也在台大醫院兼任開設同志諮詢門診。幼稚園時喜歡紫色,國小喜歡藍色,國中以後最喜歡白色跟黑色,現在喜歡彩虹。在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當義工十多年,現在擔任理事長。 在社運與醫療當中,經常看到扭曲的事實可以害人多深,也看到醫學和社會的語言還有許多扞格不入的地方,希望能做點事縫補這些缺憾。寫些真實人生的故事,是期待在社會湍急的評斷之中,留下每個人能夠立足的地方。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期待這門診不被需要的那一天1同志與他們的父母們2一個家庭,兩個衣櫃3醫生,我不是同性戀4我這樣上不了天堂5昌叔6寂寞瑪莉亞7同志重考班8愛妳,愛到一起死9魯蛇人生10一首搖滾上月球11我再也不會看我男友的手機了12只有「煙」,我才有信心13出櫃的溫度--我的故事14我們必須記得附錄那些同志親友的考古題讀後/真摯推薦以平常心欣賞多彩的人間/畢恆達我們一起來出櫃/陳芳明現代社會所監控的同性戀/紀大偉以診間稜鏡,折射出璀璨之光/羅毓嘉學會勇敢,面對彩虹人生/蘇芊玲我們都需要看見/黃惠偵包容與尊重不同的生命狀態/黃宗正為什麼這個社會需要出櫃?/許毓仁因為不一樣,才更加美好/陳珊妮驚濤駭浪的真實人生/周美玲直視傷痕,一路並肩走過/呂欣潔打開眼睛,看見社會的真實/朱家安每個生命都該被好好擁抱/尤美女

商品規格

書名 / 讓傷痕說話: 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
作者 / 徐志雲
簡介 / 讓傷痕說話: 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我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特別的是,我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3706
ISBN10 / 9573283700
EAN / 9789573283706
誠品26碼 / 2681648882005
頁數 / 240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9X14.8X1.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文】
以診間稜鏡,折射出璀璨之光
詩人 羅毓嘉

彩虹的顏色是六色,或者七色,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光譜裡頭的顏色,是人類為了指物命名而為的定義。其中有多少的細微分別,是不能以語言所盡述的?志雲這本書,以精神科的診間為稜鏡,讓「同志」——更精準地來說,各種性與性別的少數——穿透過去,折射出哀豔而璀璨的光芒。
作為少數,在志雲筆下現身出櫃的一個個飄搖的身影,人生在世自然不會是輕鬆的,然而也唯有如此,才能了解、同理那各色故事、各樣人生。志雲的這本書帶領每一個讀者進出親密關係、家庭倫理、世代與宗教的差異,性別豈只是一個冰冷的詞彙而已,如何愛自己,愛你的家人、你的友朋與伴侶,才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道途上終極的修煉。而首先承認自己的不完整、脆弱,與憂懼——溫柔地聆聽,將為我們打開每一扇櫃子的門扉,讓光照亮每個角落。祝福這本書。


【推薦文】
學會勇敢,面對彩虹人生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監事 蘇芊玲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故事,但許多人的難以言說。 好不容易說出口,還不一定有人聽得懂。
這是一本關於說故事和聽得懂故事的書。說故事的是世代與面貌各異的同志,扮裝者、變性者、身心障礙者、HIV感染者、BDSM愛好者、親密關係暴力者、自殘者、藥物成癮者……以及他/她們的重要他人。
聽故事的徐志雲醫師,不僅聽懂他/她們纏繞著性別身分的種種跌宕起伏,也協助他/她們找到力量和可能性。
我們不是徐醫師,沒有他深厚的醫療背景和診間經驗,但我們一定可以從他的聽懂與看見之中,得到許多關於溝通與關係的啟發;也學習到以幽默、自在,還有勇敢,去面對自己的以及周遭的彩虹人生。
透過說故事與聽故事,徐醫師對台灣同志環境和性平教育的情深意切,躍然紙上,從頭到尾。

【推薦文】
我們都需要看見
《日常對話》導演、《我和我的T媽媽》作者 黃惠偵

警語:本書不是一本溫馨的門診故事集,根本就是同志家庭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只是在徐醫師筆下的故事沒有一絲科幻色調,更像是實況轉播一般,讓人透過他的文字,直擊一場又一場家庭自由搏擊賽中的拳拳到肉,甚至是刀光劍影,修飾不了的斑斑血跡與淚痕。
為什麼要推薦大家來閱讀這些傷痕故事,觀看他人之痛苦?我想原因很簡單。當這位人在現場的精神科醫師,以一種無比溫柔的方式,轉播著人們的遍體鱗傷,不論是站在場邊或是同在場內的我們,都再沒有任何藉口不去看清那些傷痕的來由。我們都需要看見,並且學習不再讓彼此身上帶著傷。

【推薦文】
包容與尊重不同的生命狀態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黃宗正

徐志雲醫師是台大精神醫學部優秀的兼任主治醫師,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就表現出一貫謙和、積極、負責的態度。訓練結束後,在本部開設全台第一個精神科的同志諮詢門診,延續他過去對於同志諮詢的義務工作。這次更進一步撰寫《讓傷痕說話》這本精彩好書,提供社會廣大民眾對性別平權議題有更深入了解的機會。
對我而言,本書最大的啟示是單一價值觀的危險,而這不只針對性別平權的問題,其實日常生活中,早就有許多類似現象一再被提出來討論。比如父母的單一價值觀,認為一定要有好成績,傷害了許多孩子的自尊,甚至以死抗拒。歷史上希特勒的極端單一價值觀,造成了將近六百萬猶太人的死亡,血淚斑斑。其實,即使是所謂「一般正常人」中,各種現象(身高、體重、智力、血球數量等)也常是以正常曲線分布,從零到一百都有,所謂的「正常」區分點是人為的,並非普世皆準。如果切在二十五以上是正常,就有二十五%的人變成「不正常」,如果切在四十以上是「正常」,就有四十%的人變成「不正常」,有誰能說這樣的區分是對的呢?
性別認同與取向也是如此。臨床上的確有天生就喜歡同性、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認同不一致的案例,他們不是故意要與社會大部分人唱反調。精神科的領域常見的思覺失調症與自閉症個案,許多都是先天生理因素使然,我們整個社會還是盡量想辦法包容他們,接納他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孩子。了解天文物理的人都知道,人類的視覺只能看到有色光,人耳能感受到的振動頻率範圍約為二十至兩萬赫茲,這範圍以外的音頻聽不到。若就能夠看到、聽到完整光譜音譜的「外星人」而言,人類等於是自閉症的患者。重要的不是去區別那麼多所謂「不正常」的人,而是去理解生命狀態的多元差異,並包容、尊重及協助,這才是理想社會應該要努力的方向。
對於一般不了解性別認同和性別取向議題的人, 這本書會是很好的入門,因為書中除了介紹各種代表性案例外,還介紹相關觀念以及特殊名詞,比如:T、婆、兔子、BDSM、櫃父母、手天使等。作者文筆生動俏妙,恍如將診察室的現場帶到讀者面前,除了讓我們了解在人間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生命狀態存在以外,也增加我們對這些人生活方式與困境的了解。我非常樂意向大家推薦此書。

【推薦文】
為什麼這個社會需要出櫃?
立法委員 許毓仁

接觸婚姻平權議題開始,因為對許多不實且針對同志族群的謠言感到生氣與不捨,讓我被媒體封為「新戰神」。同時也因為這個緣故,有越來越多的同志朋友們來向我訴說他們自己的故事,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為什麼這個社會需要出櫃?」
從成立大哉問(The Big Question Conference),到後來的TEDxTaipei,甚至是後來站在立法院的質詢台上面,「問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一直是我的中心思想。
而「出櫃」這個行為,不正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給同志太多的框架限制,讓他們無法好好做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尊重他人的喜好、每位父母都自然接受孩子的性取向,抑或是在職場上不再以性取向作為評估他人品德的標準,我們還有必要進行「出櫃」的動作嗎?
法律的修訂可以保障有形的權益,但歧視卻是無形的。這些根深蒂固在我們腦海裡的偏見與歧視,需要被再教育。這本書教導了「櫃外」的人去了解那些身邊久久不敢出櫃的人,也讓躲在櫃子深處的朋友們了解到,在這個巨大的宇宙裡,你並不是孤單一人。
願我們有一天不用因為性取向而被同學霸凌;不用因為性取向而被公司開除;也不用因為性取向而被家庭放逐。
願我們有一天都不需要向這個社會出櫃。

【推薦文】
歌手 陳珊妮

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不一樣」而慌張。
那是當年剛開始做音樂的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做著和別人不一樣的音樂,另類在當時還是嶄新的字眼,微微透露著排擠和貶意;穿著唱片公司默許,但是跟誰都不搭的衣服,從來搞不懂主流的定義的審美。想聊音樂想聊女性意識,想聊觀點獨特的有趣話題,更加感受到自己被迴避和排擠著。我才驚覺原來一點點「不一樣」,在一般人的日常,竟然是如此劇烈的尷尬與衝擊。
現在的我對於人生,能有那麼一點點的確定,也是當年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找到與自己的相處方式──單純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長相,接受自己的身材,接受自己的才能有極限,然後你會開始接受這個世界上,竟然那麼多從來不了解的事物。
無需給予評價、說上好壞,不過就是在心底挪出一個小小的位置,讓一些東西就那樣存在著。然而最簡單的接納,讓我聽見這世界上更美的聲音,被幾件衣服幸福擁抱過,也認識了同志諮詢熱線。
我很慶幸這些年來,找到一個視野獨特的位置,在最靠近大多數人法則的地方,看見那些不一樣的選擇。這讓我有能力突破線性邏輯,有勇氣選擇人生的方向,提醒更多人以自身擁有的權利規劃未來,期許我們都能更有把握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喜歡的人。
每次修法的鬆動,每次心情的碰撞,其實每個人都在不停詮釋著所謂的完美自由,然而這樣的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伴隨著體諒關於身分認同的追尋,更伴隨著尊重每個人在這個世界所留下的軌跡。
《讓傷痕說話》記錄了那些婉婉的訴說。
我們都在努力著,把家的定義還給每個相愛的人,悉心拿捏著關於制度與愛的寬容度。我只想告訴你們,我覺得這個世界,因為同志,因為那些與我不一樣的人,變得更美好了。

【推薦文】
驚濤駭浪的真實人生
電影導演 周美玲

人性曖昧,人生好難。最黑暗的心思,只能在精神科醫師的診間,偷偷洩露出一道小小的線索——那線索,可能是一道手腕上的刀疤;可能是手機裡的一條祕密簡訊;可能是一閃而過的哀怨眼神……
然而,這些小小線索所揭開的真實故事,卻是如此驚心動魄、動人至深。
即使志雲醫師已經用他的專業態度、冷靜口吻、客觀描述、輕描淡寫地娓娓道來,我們也不難讀出門診當中的驚濤駭浪。
這些門診個案,不只戲劇張力十足,更具有發人深省的強勁力道。而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
謝謝志雲醫師帶著強大的同理心,去理解所有身陷困局的人們;也謝謝他以慈悲的胸懷,把這些血淋淋的現實,平靜地述說給更多人體會,撐大更多同理的空間。希望這些尊重、這些努力、這些諒解、這些愛,都能幫助台灣成為一個更有同理心的淨土。

【推薦人】
直視傷痕,一路並肩走過
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 呂欣潔

這本書用溫暖但堅定的筆觸,描繪出真實人生的樣貌,盼更多的人能看見我們彼此身上都有相似的傷痕,以及傷痕背後的力量。
徐醫師文如其人,知性、清晰、直指人心,且充滿溫度。我與徐醫師相識十五年,一路看著他為同志社群的心理健康與精神醫療投入各種努力,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知道他這一路來的辛苦,為的是讓同志社群與他們的家人們,能夠取得更友善、更完整的心理支持與醫療協助,這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之事。
每個同志,在成長與認同的過程當中,難免帶著傷痕,要建立足夠的社會支持網絡,我們得直視傷痕,閱讀本書,便是直視的第一步,希望最終大家都能活過傷痕,一路並肩同行。

【推薦人】
打開眼睛,看見社會的真實
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朱家安

台灣社會有些人認為同志不正常,這種不友善的氛圍不但讓同志過得更糟,也讓懷疑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的人難以確認、求助、找到同伴。社會不理解同志,這種不理解形成的氛圍讓同志難以理解自己,進而陷入更弱勢處境。
面對這個多元社會的困境,徐志雲醫師分享的各種故事協助所有人打開眼睛,看見社會的真實,也看見我們不能改變、可以改變和應該改變之處。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本書是你理解身邊可能的同志朋友的好機會。對於考慮出櫃的同志和憂心小孩性傾向的家長,這本書讓你知道你可能有哪些未來。書末整理的性別知識QA,則為上述議題帶來了相關的科學意見,讓我們可以在同一個事實基礎上討論。

【推薦人】
每個生命都該被好好擁抱
立法委員 尤美女

民間團體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約五成的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曾因性傾向或性別特質而遭到歧視;學者研究亦發現有近六成的同志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曾遭受霸凌。
帶著這些歧視與霸凌的傷痕,有些人幸運地長大,有些人卻永遠停留在十五歲。或許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使我們覺得困難,也許我們無法免除於世界的傷害,但我們仍要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正如徐醫師遇見的彩虹人生,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被好好擁抱、善待。

試閱文字

自序 : 期待這門診不被需要的那一天
 
    我開設同志諮詢門診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再也不需要這個門診。
    精神醫學一直是個邊界瀰漫的學門,雖然是以醫療和疾病作為出發點,卻幾乎不可能只看疾病,更多的時間踩踏在因疾病而蔓延的生活困境,或是因生活困境所蔓延而生的疾病。
    同志議題在精神醫學當中更顯曲折,同性戀和跨性別在精神醫學中都走過疾病化與去病化的歷史,理應和精神科一刀兩斷。但是現實世界如此顛簸,即便我們都很清楚,同志只是正常人的一種,同志依然背負著眾多的歧視與汙名,因此不論是否罹患精神疾病,都可能在某些時刻與精神醫療交會。
    我從大學開始加入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當義工,進入機關學校演講同志議題,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帶領同志的父母親友支持團體,這成為我後來變成精神科醫師的重要養分。
    雖然目前在台灣,已有包括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內的許多民間組織長期關注同志議題,提供第一線的服務,公部門也越來越願意挹注人力與經費,朝向更友善的社會邁進;但我們都很清楚,廣大的同志族群長期以來被忽視,需要各種不同層面的資源協助。因此,我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開立了專門的「同志諮詢門診」,提供各種多元性別、性傾向、性少數族群與其親友的諮詢,以結合第一線的醫療支援與轉介。
    這本書是這些年來在同志諮詢門診當中的點滴集結,其中笑淚交織,但更多的是關係的緊繃與情感的拉扯。在醫學上,身體的傷需要發炎反應,才能抵抗病菌、癒合傷口。心理的傷也需要發言,讓傷痕能夠為自己說話,讓失語者的心靈得以痊癒。
    為了保護個案隱私,故事中個人化的資料已做了大幅度的更動,名字皆為化名。有些故事經由當事人的同意保留大部分的原汁原味,也有某些故事的情節做了相當的修改與裁剪,或將多人故事融合,因此某個人的背景可能進展為另一人的結局。
    在改編過程中,我也曾擔心是否有失真之虞,不斷反覆斟酌,盡力契合我所看到的真實情境與文化。但可以保證的是,書中呈現出來的故事情節絕不會比真實事件更誇張,畢竟人生的光怪陸離經常超乎想像。有些當事人的情況曾出現在新聞事件,因此不便放入書中,也有些因為情節獨特,有被辨識出來的可能性,最終決定不要寫出。這些生命故事,就成為我跟個案之間的珍藏,也不需為外人道了。
    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會來到精神科門診就診的個案,平均來說比一般的同志族群遭遇更困苦的經歷,或許會讓讀者在看完這些故事後,有「同志怎麼都過得這麼悲慘」的錯覺,這當然不是所有同志的樣貌。
    這些故事書寫的初衷,是希望讓不同生活經驗的人都有機會更貼近彼此,畢竟醫療場域經常只能影響片面的人生,但人生的更多時刻是在家庭、學校、職場、社會,還有存在與意義之中遊歷。若我們對不同族群的認識多一些,彼此的傷害就能少一點。當同志再也不會因為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氣質而受苦,門診自然就不再被需要。
    同志諮詢門診能夠成立,要感謝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師長與同事們。當初我提議設立這樣的門診,大家都知道絕對不符成本考量,卻得到所有師長第一時間的支持,分外感念;門診護理師們知道我的門診都會看到一整天,總是細心幫我準備咖啡與點心補充熱量,拯救一個低血糖的醫師不至於暴走。也要感謝金門醫院的上級與同儕們,偏鄉醫療和同志權益都是非常值得投注與奉獻的志業,你們的包容,讓我有機會貪心兼顧。
    本書能夠付梓,要感謝作家李屏瑤的介紹與賞識,以及遠流出版公司願意關注同志與性別議題,謝謝主編林孜懃與總編王明雪的建議與規劃,也要感謝企劃珮如各種充滿創意、文攻武嚇、軟硬兼施、天羅地網的催稿方式,堪稱作者的馴獸師,而我也的確需要這樣的鞭策(附帶一提,千萬不要加企劃的FB或IG,這根本是自投羅網的行徑)。還要謝謝好幾位願意幫我看稿子、給意見,以及幫我推薦書的先進和好友,讓這本書得到灌頂與加持。
    最後,要感謝的是門診的個案們,你們願意將赤裸裸的人生敞開在診間,是給予我這個精神科醫師最大的特權,也請讓我對你們致上深切的謝意。

試閱文字

內文 : 【推薦文】
以平常心欣賞多彩的人間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台灣社會這十年來出現一個劇烈的變化,就是同性戀議題的檯面化與激化。無論是異是同,經由媒體報導、街頭示威、釋憲、公投等鋪天蓋地的公開活動,幾乎沒有人可以免於曝光在同性戀議題的訊息與討論之中。
究其原因有三:一、二○○四年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將性別平等教育體制化、普及化。受到性平教育洗禮的年輕人,就像是天然獨(台獨),對於性別的多樣與複雜特質,都有了基本的認識。二、二十年前都還有同性戀者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唯一的一個,在出櫃風險過於巨大的情況下,異性戀者也不容易親身認識同性戀者。但隨著部分校園、職場的趨於友善,有越來越多的同性戀者敢於向身邊的朋友出櫃。有了同志朋友,發現也沒什麼恐怖啊,異性戀者於是願意站在同志朋友的身邊。三、自護家盟以降的保守宗教團體,全面性地從立法遊說、著書立說、街頭抗議、校園宣講,全力向同性戀宣戰。雖然喜歡把「我有同性戀朋友」、「我尊重同性戀」當作口頭禪,但是卻又使用各種誤讀、栽贓、臆測的手法,汙名同性戀。護家盟的行為帶來兩極的反應,一方面集結了更多保守家長來反對同婚與性平教育,一方面其打壓同性戀的行為,同時激起更多本來覺得事不關己的異性戀者,挺身而出捍衛同性戀者的基本人權。
即使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仍然有人認為男女天生有別,應該各司其職合作無間,也無法接受中學教材中「性別光譜」所提出的性別連續體的概念。追根究底,性別光譜其實根本不夠激進,反而過於簡化了人的性別。人有天生的身體(有男有女有雙性人)、喜不喜歡自己的身體(跨性別)、性傾向(喜歡同性或異性)、性別特質(陰柔還是陽剛、照顧或是依賴,或同時都是)、性別認同(認為自己是男生或女生)。這些不同的身體、特質與認同的交叉排列組合,超過千百種,遠遠超乎我們的認識與命名。於是,世界上有會長鬍鬚的女人(光從外表看,是男是女?或者這重要嗎?)、有生理女性在春夢裡自己的身體有陰莖、有生理男性是以女性的心理認同去慾望另一位生理女性(這是女女戀嗎?)。人間本來就是如此多彩,《讓傷痕說話》裡面描述的人物,如果讀起來很「離奇」,其實只是我們自己見過的世面還不夠多而已。
在當前社會大眾還不能忍受「差異」的情形下,LGBTI與其親友大都有難言之隱,精神科醫師因其專業,因而得以進入、理解他們的世界。志雲做為精神科醫師,對LGBTI個案而言,就成為洶湧險惡大海中的浮板。而志雲也真像是住在海邊,管很大,讓人佩服。醫學與心理的專業知識只是最基礎,還需要熟悉各種求助者生活世界裡的地方知識。他不只要讀得懂一九八○年代《世界電影》的筆友廣告、知道一九九七年常德街事件的來龍去脈,認識日本漫畫《瑪莉亞狂熱》裡的角色「祇堂鞠也」,也能一眼看出BDSM的道具:口球,才能敞開個案的心房,幫助個案與親友對抗其所處的不友善環境。
《讓傷痕說話》書中的主角除了同志與跨性別議題之外,還有愛滋、BDSM、智能障礙、吸毒、割腕(別忘了,這裡是精神科門診)。閱讀的過程有如搭乘雲霄飛車,驚險而刺激。但仔細想,這些人為何要到精神科就診,大部分其實正是出自於社會對他們的誤解與歧視,為他們造就了一個充滿敵意、難以生存的環境。
我們聽聞了太多異性戀中的性暴力、外遇、情殺,但是社會大眾不會因此懷疑異性戀本身。然而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同性戀身上的話,大眾就質疑同性戀存在的本質。結果,同性戀在成長過程中,在剛意識到自己和多數人不一樣的時候,就會從媒體、從眾人異樣的眼光中,察覺到敵意與否定。什麼事情都沒做,就已經要為自己性傾向感到羞恥。反同(婚)與反性平教育的公投,沒說出來的暗語,其實是:你不配(與異性戀平起平坐)。這樣的心態,只會把更多的LGBTI與其親友推向精神科的門診。
我們的人生經歷都極為有限,難以一窺世界之堂奧。藉由精神科專業的特殊位置,《讓傷痕說話》擴展了我們對於世間冷暖的體驗。志雲的文筆驚人地好,透過文字把診間的互動化為生動的舞台,讀者彷彿身歷其境。一面讀一面急於知道故事的進展,也同時享受描述這個故事的生花妙筆。苦難的人生在他幽默的筆鋒下,讓讀者也能產生同理的理解,進而探問產生這些現象背後的根源。
歡迎大家以平常心進入這個花花世界,也以平常心欣賞他人實踐的自我。這個世界之所以有趣,正在於別人與自己不一樣。


【推薦文】
我們一起來出櫃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芳明

這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所寫的同志諮詢門診故事,讓我們更加貼近同志的內在心靈與外在生活。身為一位醫師,作者總是以同理心展開極為私密的對話。書中所講的許多故事,似乎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在我們身邊發生。只是因為工作的緣故,精神科醫師可以在對話中讓同志打開心扉,說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
在閱讀之際,可以看到許多家庭演出的各種情節故事,也可以窺見所有的同志情侶就像天下所有的情人那樣。相同的情節、相同的祕密,都在尋常的生活中冒出。這本書所記錄的私密故事,很有可能發生在許多家庭裡。那樣的故事往往被視為一種禁忌,或是一種冒犯。只要不說出口,每天的生活就可以繼續下去。
同志說出自己的性別取向,被形容為「出櫃」。所謂櫃子,其實是隱藏許多私密的故事,也隱藏太多的個人情感與信仰。生而為人,就注定要接受各種價值的審判與批判。即使不是同志,一個基督徒或一個佛教徒,在思想行為上往往也遭到自己所信仰的教義所綁架。只要信仰越純粹,對上面的神越忠誠,自然而然也在自己的心靈套上一個面具。其實那也是一種櫃子,只是選擇關在裡面或打開走出而已。
即使不屬於宗教,某些思想觀念例如東方的儒教傳統,也同樣充滿了太封閉的性別政治。西蒙波娃說,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女人,而是慢慢長成女人。這已經是性別研究的至理名言,幾乎可以概括東方與西方的性別態度。一個女人之所以被稱為第二性,便是在文化感染過程中、在教育體制養成中,逐漸薰陶女人應該陰柔,而男人應該陽剛。這種二分法相當精確點出,無論東方社會或西方社會,到處都充斥了各種偏見與歧視。
不要說基督徒或佛教徒是被養成出來的,即使是最單純的父母,在耳濡目染中也漸漸接受各種偏頗的價值判斷。異性戀的父母,也毫不例外被驅趕到特定的櫃子裡。他們深深相信,異性戀才是正常,同性戀才是反常。這樣的父母從未打開自己的心扉,去觀察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是同志。他們寧可關在既定的櫃子裡,用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偏見來看待自己的孩子。
我在台灣文學史的課堂裡,每年都會觸及一九八○年代的同志文學。於我而言,那是台灣文學非常精彩的部分。有時在課堂後,有個別的學生會好奇提問,為什麼對同志文學看得特別高。我的回答是,所有創造出來的文學,都值得我們尊敬。因為這些作家帶著我們,去看見生命裡所看不見的世界。文學力量的偉大與迷人,恰恰就在這個地方彰顯出來。在文學裡看見他們的生活,才能更加體會台灣社會是多麼精彩。
有些懷抱基督教信仰的學生常常會當面質疑我,為什麼可以接受這樣的文學,因為在聖經裡,同性戀是受到上帝的譴責。我回答他,如果你打開中國近代史,就會發現儒家思想的信徒也同樣在譴責基督教。今天在東方已經被接受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其實是經過多少漫長而曲折的排斥與驅趕。畢竟地球上的各種人類,都活在不同的櫃子裡,而且都認為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歷史才是正確的。十九世紀傳教士到達中國、韓國、日本,甚至台灣,是遭到多少羞辱與撻伐。日本幕府的武士燒毀許多教堂,也謀殺許多傳教士,但是基督教終於在這些儒教國家慢慢奠定他們的基礎。
宗教信仰尚且如此,何況是性別信仰。在東亞儒教國家對同志族群的汙名與排斥,往往是過度相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秩序,甚至也相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同志族群的浮現,恰好對這樣的序階關係構成強烈挑戰。在這樣碩大無朋的傳統陰影下,許多同志就變成了這種意識型態的祭品。
所有的宗教應該都是帶來救贖,而不是假借上面神的名義來審判世人。每個宗教背後都帶著血跡斑斑的記憶,無論是被排斥或甚至被屠殺,早期傳教的工作者已經為後來的信仰者付出慘痛代價。如果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就應該非常明白自己所信仰的神,在地球上也曾經遭到汙衊與汙名化。一旦所有的偏見與成見退潮之後,真實的價值才顯露出來。所有的宗教信仰應該都是開放的,而不是把自己關閉起來去審判這個世界。
徐志雲在字裡行間,總是以同理心去了解來尋求諮詢的同志心情。他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可以容納各種無法想像的故事。他從不預設立場,也不給予一個預設的答案,而是靜靜聆聽,在恰當時刻終於伸以援手。我們這個社會正好需要這樣的同理心,讓自己的胸襟永遠保持開放。只有開放,才能包容一切。每翻過一頁,就有一個訝異的故事出現。每個故事的終結,他總是給我們一個開放的答案。
徐志雲的《讓傷痕說話》,寫出了許多被遮蔽的故事。身為精神科醫師,長期在門診中接觸那麼多同志,自然而然也聽到了許多故事。他一定聆聽了許多離奇的情節,而且也目睹太多走不出來的同志與他們的父母。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非常精彩,甚至某些情節也令人難以置信。身為門診醫師,作者徐志雲也是一位對著父母出櫃的同志。這篇文章放在書的最後,不免使讀者發出驚嘆。長期從事諮詢的工作,自己可能也需要被諮詢。他非常幸運,自己的兄姊們都能夠理解他的性別傾向。他忍到最後一刻,終於向自己的父母告白。如果不說出來,每一天都可能潛藏著驚天動地的時刻。當他出櫃,他的父母也跟著出櫃。他走出自己的祕密,父母也跟著走出既定的偏見。
這本書的最後,徐志雲還特別附上〈那些同志親友的考古題〉,以問答的方式提供精確的見解。徐志雲的文字相當活潑,往往在不經意之間把讀者帶進一定的情境。
每一種宗教信仰都帶著各自特色的偏見,而這樣的偏見往往使人自以為是。這本書其實有一個潛台詞,那就是「放下」。讓我們放下封閉的信仰,放下既定的偏見,放下各種道德審判,勇敢面對這精彩、開放而多元的社會。因為放下,就不會再有心理負擔。只要放下,我們一起來出櫃。

【推薦文】
現代社會所監控的同性戀
《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紀大偉

徐志雲醫師青年才俊,卻早就已經在同志運動界耕耘多年,甚至還是在頂尖醫院開設「同志諮詢門診」的先驅者。《讓傷痕說話》就是他在這門診中所見所聞的重整與重述,令人讀來許多感觸。如果我晚生三十年,應該很需要去他妙語如珠的門診求助吧?
徐醫師採取幽默態度(而不是悲情口吻),介入(而不是「冷眼旁觀」、「袖手旁觀」)一個跟台灣社會糾纏已久的沉重課題:「同性戀跟精神醫生的關係」。長久以來,台灣民眾覺得「同性戀就是要看醫生」(言下之意,是要看「精神醫生」,並且「矯正治療」,將之導入「異性戀結婚生育」的常軌)。雖然在台灣解除戒嚴之後的二十世紀末,社會大眾慢慢開始接受同性戀者,醫界內外的開明人士紛紛提倡「同性戀不是病,不需要看醫生」的新觀念,但是這偏偏證明了「同性戀就是要看醫生」這個錯誤舊觀念難以根除的事實。就是因為民眾堅持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病,開明人士才需要一再重複,一再苦口婆心勸阻民眾不要誤信假科學。
時至二○一八年,排斥同性戀人權的各種公投行動以及保守團體文宣,還是在渲染同性戀是精神病的謊言,希望藉著這種話術來讓民眾厭惡同性戀者(這種作法,同時打壓了同性戀者和精神病友——難道精神病友不管是不是同志,就一定要被社會趕盡殺絕不可?)。
身為一個台灣文史工作者,我對於「同性戀就要看醫生」這個謬論的感情很複雜。很多人選擇把同性戀在台灣的歷史說得太長,說「千百年前台灣的先民就已經懂得享受生物本能,摸索出同性戀的快樂」。這種將同性戀放入歷史長河的說法,在各國都很常見。但是,這種把同性戀講成千百年來既有事實的說法,雖然看似對同志人口友善,卻沒有畫到重點,沒有考量到「現代社會施加的種種壓力」:在千百年前的台灣當同性戀,跟在台灣現代社會當同性戀,當然是兩回事。在一千年前台灣土地上的同性戀者,不論膚色,不論性別,都不必擔心被剝奪工作權教育權(千年前「工作權」、「教育權」這種觀念並不存在),都不必準備逃到美國尋找同志社群(千年前美國並不存在),都不必擔憂被送去看精神科醫生(千年前現代醫學並不存在,當然精神科醫生也不存在)。
我在《同志文學史》指出,現代台灣人所理解的「同性戀」,其實是一九五○年代才盛行的概念:「被當成神經病的同性戀」。雖然歐洲人早在十九世紀正式提出「同性戀」的白紙黑字定義,但是歐洲定義並沒有在台灣扎根。一九五○年代,韓戰之後,南北韓分裂,美國介入台灣海峽,保護國民黨政府。美國在冷戰期間一再強調「同性戀就是要看精神科醫生」,藉此「抹黑同性戀」;台灣一九五○年代的中文報紙,頻繁向民眾宣導這種美國說詞。從一九五○年代起,台灣民眾已經習慣將同性戀定義成一種「跟精神疾病難分難捨」的現象(並且因此應該被政府、警察、醫院等等勢力控管)。
直到今日,我們還沒有擺脫這種定義同性戀的方式:種種握有控制民眾能力的人士仍然覺得同志不夠正常、低人一等、應該接受差別待遇。就算同性戀已經正式與精神疾病切割,台灣有權人士仍然用「同性戀就是『不正常』」的既有心態來對待同志。
有些乍看中立客觀的發問,例如「同性戀是怎麼造成的?」、「同性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等等,其實都還是預設同性戀是病,而且是怪病。我們應該練習質問:「社會為什麼苛待同性戀?」而不再繼續問:「同性戀幹嘛給社會找麻煩?」
有病的一方,是社會,而不是同性戀者。

01
同志與他們的父母們

這些家庭故事的開頭,常是這樣的:
「我這個兒子從小就很乖、很聽話、成績也很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去台北念大學之後就很少跟家裡聯絡。我問他有沒有交女朋友,他都說有啦,但是從來沒有帶回來給我們看過。結果……結果上個禮拜他回家,他姊姊在他電腦裡看到他跟別人在傳那個LINE,才知道他是跟其他男生……」
「他高中的時候就跟我說他喜歡男生了,那時候我還不覺得怎麼樣,想說長大他就會想通了改回來。結果他越來越誇張。後來開始留長頭髮,還化妝,我跟他說這樣要是給親戚朋友看到,別人會怎麼說閒話?後來他乾脆過年都不回家了,我都不知道他到底跑去哪裡玩?現在他竟然跟我說要變性!」
「我女兒從國中就不喜歡再留長頭髮了,我跟她說頭髮那麼短,一點女孩樣都沒有,她跟我說這樣在女校才受歡迎。我以為她只是開玩笑的、說說而已,沒想到她現在真的帶回來一個女生,說要跟她結婚、還要跟她生小孩!兩個女生是要怎麼生小孩?」
「他之前就常帶那個『朋友』來我們家,我們想說兒子的好朋友,當然要好好招待,只是真的太常來了。我小姑他們住在我們社區樓下,她就說這樣『不太正常』,我那天終於忍不住問他那個『朋友』到底跟他是什麼關係,沒想到他忽然大發雷霆,說那是他的『男朋友』。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脾氣,還去學人家交什麼男朋友?」

常見的組合是這樣的:一個二、三十歲的同志,略微不耐地走進診間,後面跟著一對五、六十歲的父母,當然有時候只會出現單親,不時還會跟著同志的兄弟姊妹,甚至也有阿姨、阿嬤一同前來的。
進到診間後,總有數十秒的沉默與尷尬,同志的父母不知該怎麼啟齒,同志本身則露出一副「你問他們啊」的不耐氣息。
「醫生你能不能治好他/她……?」即使在這個年代,最常見的型態,仍是懷抱著「改變孩子性傾向」的期待而來的父母。
「我找過別的精神科醫師,他們都跟我說,同性戀不用治療,要治療的應該是爸爸媽媽。為什麼是我們要治療?同性戀才不正常啊!」
「教會裡的弟兄叫我要帶他去給牧師開導開導,我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牧師說要幫他禱告、主的大愛會幫助他恢復正常。我每天都幫他禱告,可是他越來越生氣,一直對我發脾氣。這孩子到底怎麼了?是不是被人帶壞了?」
「我帶她到好幾個廟裡去拜拜,屏東那邊有人家說很靈驗的宮廟,我們花了很多錢才拜託到師父幫我們問神明,結果師父說,你這個女兒天生就注定應該是男兒身,改不掉的!怎麼會這樣說?醫生你說,神明怎麼會這樣說?……」
「我花了五萬元讓她去上心靈成長課程,那個女老師跟我說保證會好。她上了好幾天的課,後來老師叫她摸老師的身體,問她有沒有感覺?她說沒有,老師跟我說,她好了!她不再是同性戀了。我很開心,結果她回來之後就不跟我講話,你說她是怎麼了?」
如果平常在網路上看到這些言論,我定然啼笑皆非,但真實的家庭出現在我面前,啼笑皆非無法改善父母的焦慮,也無法改變僵持的親子關係。緊接在父母疑慮之後的,往往是子女的憤慨。
「我跟他們講過很多次了,我從國小就喜歡男生了,他們都說國小那個哪是真的,不就兩個小男生在玩,我說我到大學、到現在工作,喜歡的都是男生,他們就還是假裝沒聽到。醫生你知道嗎?他們竟然可以這樣假裝沒聽到欸?!」
「他們一直叫我念聖經,叫我看索多瑪城是怎麼毀滅的,他們說當同性戀會下地獄,說我就是因為信仰薄弱才會被撒旦誘拐,變成同性戀。醫生,你救救我媽好不好?她信教信到腦袋壞掉了啦!」
「好啊!你們問醫生啊!看是要打針、吃藥、還是開刀,如果醫生說可以這樣治療的話,那就來啊!反正你們不怕毒死我嘛!就來治療嘛!」
「上心靈成長課程是在浪費什麼錢啊!那個老師是五十多歲的大媽,我當然不會愛上她啊,不管是她上課前還是上課後,我‧都‧不‧可‧能‧愛‧上‧她!」
短兵相接。
憤怒,常常不只一方,身為同志,子女也有各式樣貌。有人在父母的不諒解之中遍體鱗傷,有人死命逃離,有人以憤怒之姿反擊,希望藉醫師之口讓父母啞口無言,也有人一語不發,用沉默作為抗議,用疏離作為報復。
親子間的關係,在診間當中洋洋灑灑地開展。同志的議題,只是家庭的縮影、矛盾的催化劑。

*******

苦苦栽培兒子拿到博士的媽媽說:「我是個很開明的媽媽,我不是個控制慾的媽媽,很多人都跟我講,人生的功課就交給自己孩子處理,可是要是孩子字寫歪了,我能不扶著他的手重新寫嗎?」
已經三十歲、百萬年薪的兒子說:「就算我是同性戀,我還是可以很愛你啊。」
「你愛我的前提就是傷了我,你要是愛我就要改變!」媽媽說。
「我也嘗試過很多次,但沒辦法,我喜歡的就是男生。」
「一次抗拒不成功,再抗拒啊!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你要走對人生該走的路!你有『這個問題』存在,人生就是功虧一簣!」
另一個男同志的父親是上校退伍,對於兒子的陰柔氣質非常憤怒。「他就是沒跟女人上過床,才會這麼沒用!我應該找個妓女跟他上床,讓他知道女人的好。」
他眼中陰柔的兒子,卻無比地犀利。「像你一樣知道女人的好嗎?好到一個接一個,好到被媽媽捉姦在床!那你要不要去找幾個男人來上床一下,知道一下男人的好,才不會一直沉迷女色?」

也有父母間的相互指責:「醫生,這個是不是跟基因有關係?她爸爸那邊也有一個堂姊是那種……那種跟女生同居的,這種病是不是會遺傳?」
「她是因為你懷孕的時候一直說想要兒子、想要兒子,現在才會變成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樣子!我那時候就叫你不可以吃感冒藥,看看你吃了多久,才會生出這種來!」
夫妻間的怨懟、對於雙方家族的不滿、對於彼此關係的衝突,多年以來亟需箭靶互相指責,這時,孩子出櫃成為久候的代罪羔羊,累積已久的夙怨成為疾風,倚著這個同志孩子,婆娑而上。
我常感受到,同志議題不過是一個觸發點,一個萬花筒的鏡片,將平常沉澱的家庭問題翻擾而出,那些未曾被凝視、被處理的裂痕,終於找到碎裂的軌跡,徹底崩裂,讓薄冰上的一家人,不得不面對家庭的真相。
更多的時候,父母親其實隱隱知悉孩子不可能改變,但總在言語中拉扯出自身的期待,然而,這些期待聽在同志的耳中,卻又如此刺痛。父母複製了社會對於同志的歧視,將歧視化作愛的話語,用更貼身的方式刺入孩子的身體裡。
刀刀見血。

這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傷口,既飢餓又長著獠牙、互相啃食的父母子女,卻未曾發現自己看似無心的描述,句句都在傷害對方。
於是,在診間中,我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並非告訴他們關於同志的醫學知識,而是製造一個空間,讓這麼綿密又尖銳的親子對話讓開一些位置,緩下每個人亟欲吐訴的苦水,讓他們打開耳朵,聽聽對方說話。
「爸爸以前的人生中,有沒有認識過同性戀?」我問上校退役的父親。
「我們那個年代哪有這種東西?這都是現在才有人在亂搞這種……」還沒說完,旁邊的兒子就白了爸爸一眼。
「你不要急著白眼,爸爸說的是事實,他們那個年代確實沒有看過。」我對這個男同志說:「你現在每天上網都可以看到同志的資訊,參加屬於同志的活動,打開手機就有gay app可以滑,同性戀對你來說就是真實生活,每天都活生生地出現在周圍。但是你爸爸真的不認識同性戀,你爸爸也不是故意要說同性戀是在『亂搞』,是因為他聽過的同性戀,都是以前新聞會報的那種……」
我看看爸爸,「吸毒的、情殺的、賣淫的、自殺的……對不對?」
爸爸點頭,這就是他過去會「聽到」的同性戀樣貌。
「因為這些才會上新聞,活得好好的、不吸毒的、不殺人的、不自殺的、做普通工作的同性戀很多很多,但是這些人不會上媒體啊,所以爸爸對同性戀有這些印象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話,不只是說給爸爸聽,也是要說給同志本人聽。
「也因為這樣,我們容易有偏見,認為全部的同志都是長這個樣子。」
爸爸忽然點頭如搗蒜。
「所以也要提醒爸爸的是,你印象中的同志,跟他印象中的同志,是完全不一樣的。當你講出同志如何如何的時候,自然會露出反感的表情,用比較難聽的語氣,所以每次講出來的話,孩子一定聽不下去。」
「我每次才剛開始要講,他就生氣,就跑出門!」爸爸依然憤憤難平。
「因為在他聽起來,這些都是偏見、是羞辱,更重要的是,當你在罵別的同性戀時,他會覺得,你罵的就是他自己。」我順勢對著兒子說:「但是,反過來講,你有跟你爸爸說過,你身邊的同志,一般生活中是在做什麼事嗎?」
「當然沒有啊!怎麼可能講?他哪聽得進去?」兒子抱怨。
「你爸爸需要靠你,才有可能知道同志其實就是平常人。不然你覺得爸爸自己從新聞看到的會比較好嗎?」我繼續引導,「我知道一開始,爸爸一定聽不下去,但是今天必須給你一個功課:每個禮拜跟爸爸說一個同志朋友的故事,說什麼都好,像是一個朋友在當設計師,常常熬夜趕稿,跟他的BF三不五時吵架;或者另一個朋友在念大學,不敢跟家裡出櫃,臉書得開兩個帳號,一個圈內、一個圈外;又或者有一個朋友當老師,常常被介紹相親,但實際上已經有交往十多年的男友……我相信你身邊有很多『普通同志』的生活故事,只是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爸爸都沒機會知道。」
同樣地,這些不只說給兒子聽,也說給爸爸聽。爸爸不是不想了解,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中,父子之間,連想要理解對方,都嫌藉口太少,以致於裹足不前。
所以,我也只能擅用診間中的小小特權,給他們彼此之間一個藉口。醫生交代的功課,兒子勉強照辦,爸爸勉強得聽,這成為一個契機。如果他們還願意多一點好奇心,這些契機,就足夠讓他們多去了解對方,勝過過去的盲目迴避。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
特別的是,我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
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咒……

在門診中,我承接著每個裂解的生命,拼湊受難的地圖。
彌補創傷的方式,不是蠻橫地縫合,
而是讓傷痕開口說話,讓游離的心靈選擇自己的處方。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