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波赫士繼承人、拉美文學明日巨星的得獎傑作!南方朔、季季、鄭栗兒、傅月庵、黃麗群..二十國讀者魔戀推薦他用一本幼裔本書,在大西洋的沙洲上築起一間紙房子,將自己困在其中……一場閱讀的奇幻之旅,從劍橋到銀河流域,追尋傳說中的紙屋魔戀……劍橋學者布魯瑪.藍儂曾預言自己死的時候正在讀艾蜜麗.狄金生詩集,兩年後當她在蘇活區舊書店買到這本詩集的珍本時,果然被車撞死。布魯瑪死後不久,她的愛人收到一個神秘包裹,裡面是康拉德的小說《陰影線》,扉頁有謎樣題字,書緣則有水泥糊過的痕跡。滿心好奇的他,跨越大西洋來到南美的銀河流域,展開一趟尋找寄件人卡洛斯.布勞爾的奇幻之旅。卡洛斯是一位瘋狂愛書人,他的屋裡滿滿全是書,從地板到天花板,甚至占據臥室和車庫;書籍的排列則有嚴密而不可違背的規則:例如莎士比亞不可與馬婁並列,因為兩人互控抄襲;馬奎斯和尤薩也必須分開,傳說兩人有瑜亮情節。他堅持以德布西音樂伴讀波特萊爾的詩、點著蠟燭讀十九世紀小說,和《吉訶德》舉杯對飲,甚至有人窺見他的床上以書擺成人形……本書是拉美文學中生代最受注目的作家卡洛斯.多明格茲囊括多項大獎的傑作,雖是趣味小品,卻有豐富的意涵,兼具文學懸疑和形上思索成分,在向魔幻寫實前輩大師康拉德致敬的同時,也對世間所有愛書成癡的讀者露出會心一笑。書中搭配有十二幅充滿想像的插圖,由名畫家彼德.席斯精心繪製。我本以為這是一本說書的故事。後來才發現,書在這個故事裡只是一種被物化了的道具。更明確一點說,那些書彷彿是在倫敦與拉丁美洲之間搭起的一座橋樑,多明格茲想告訴我們的,其實是懸在兩端的,一個悲慘的,詭異的,愛的故事。多明格茲的文字簡潔流暢,敘述手法看似平淡,情節舖展卻步步為營,從一個劍橋大學女教授布魯瑪的車禍死亡開始,幾乎每個段落都藏著神秘玄機,有如一部驚悚的偵探小說。穿梭其間的經典書名,作家之名,鉅細靡遺的注解,以及各種特殊的閱讀儀式與偏執的藏書癖好,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視野,也給我們閱讀旅行的莫大樂趣。但多明格茲的終極企圖,是透過隱藏其間的人性追逐,結尾的愛情悲劇,嘲諷了學者的傲慢身段,藏書家的僵化思惟。讀破萬卷書,最難讀透的,豈不是人生這部大書!──季季(作家/印刻文學生活誌編輯總監)一部關於「書與人」的曲奇懸疑小說,全篇充滿對書的熱愛與反思。從翻開首頁起,身為閱讀者的我們,即掉入作者所塑造「書能改變人的命運」主軸,並與之一起追尋一本書的出處:一如內文所敘「一個讀者,像一個旅行者在一個已然形成的景致中旅遊」。而我們也不由自主地與書中人物一樣反問:「『窮極一生都不可能跑完閱讀的旅程』,究竟意義為何?」做為一個讀書人及愛書人,不容錯過如此一場與書息息相關的閱讀之旅。──鄭栗兒(作家)《紙房子裡的人》以水與火(紙張的宿命大敵)寫下了珍本的末日、愛書人的夢魘,而故事裡的藏書人布勞爾,則藉此代讀者先行了一段絕聖棄智、絕學無憂的旅程:他被藏書宰制;他企圖回頭駕馭不斷膨脹的書之宇宙;他的反撲行動失敗。「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在我們大處專注器利、小處專注肉體,唯用是務的時世裡,從器的耽溺中解脫,也遠比獲得它們更加不易。搗毀紙房子,布勞爾即能從此抵達「道」嗎?如果抵達了,那將適合人們的期待嗎?我不知道答案,倘使知道,大約也不會在此時此地編派這些文字了。所以我要就地停止:詮釋是美妙的陷阱,而話語被使用太多,應該把你留給這本言辭安靜、情節微妙的無書之書。或許你看得見紙房子裡的人去到的神祕境地,能回頭告訴書中困惑的敘事者:越過了陰影線的布勞爾,究竟「是不是幸福快樂」?──黃麗群(自由時報副刊編輯)在書架上,我已經把《紙房子裡的人》放在卡爾維諾和迪諾.布扎第的作品之間。──亞歷山大.梅可.史密斯(暢銷書《堅強淑女偵探社》作者)/紐約時報書評諷刺、趣味、雋永。《紙房子裡的人》開啟一趟神秘細膩的閱讀之旅。從閱讀與藏書探討語義學、哲學,以及個人心靈層次的問題。書是一個負擔?還是「時光之門」?──《波士頓環球論壇報》《紙房子裡的人》是「一間用智慧與魔力建造的房子」,搭配彼德.席斯的插畫,帶領讀者深思﹁書﹂的命運:讀過的書何時會再被讀第二次?第三次?長久以來不再閱讀的書為何仍然一直擺在書架上?書該被如何對待?──《猶他州早報》卡洛斯.M.多明格茲從一個類似偵探懸疑氛圍的筆觸出發,繼而導引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激情與疾病,闡述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的奧秘,引人入勝。──馬德里《理性報》阿根廷是一個孕育傑出小說家的搖籃,卡洛斯.M.多明格茲是波赫士、柯達薩、阿爾特、普易……等小說家之後,為阿根廷文學發聲的「新聲」。──巴塞隆納《前鋒報》■作者簡介卡洛斯.M.多明格茲 Carlos Maria Dominguez, 1955~繼波赫士、柯達薩等小說家之後,多明格茲被譽為拉美文學的明日巨星。他是作家、記者,也是文學評論家,1955年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目前定居在烏拉圭的首都蒙特維多市。作品有《紙房子裡的人》(蘿莉塔.魯比亞文學獎、烏拉圭教育文化部文學獎)、《被品頭論足的女人》(伊達戈文學獎)、《卡賓槍的凖心》(歐涅堤文學獎)、《巴爾加斯的井》、《黑色腳踏車》等小說;傳記作品則有烏拉圭魔幻現實作家歐涅堤的傳記《黑色的形成》等;此外,卡洛斯也撰寫報導文學,著有《寫在水上的字》(烏拉圭教育文化部報導文學獎)、《殘忍愛情的罪刑》、《銀行搶劫犯回憶錄》等。小說《紙房子裡的人》從一場車禍意外開啟一趟神秘細膩的閱讀之旅,諷刺、趣味而雋永,面世短短幾年即譯成有美、英、德、法、義、日等近二十國譯本,備受各國文學讀者與評論者的喜愛。■繪者簡介彼德.席斯(Peter Sis)插畫家、作家、電影工作者。曾獲「柏林影展金熊獎」、「多倫多影展大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插畫獎」、「美國插畫家協會金牌獎」、「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最佳選書」等大獎。作品有《天諭之地》、《三支金鑰匙》等。目前定居在紐約。■譯者簡介張淑英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學博士。學術專長領域為當代西班牙與拉丁美洲文學文化研究,中西筆譯理論與應用等。譯有《消逝的天鵝》(2003),《零度以上的風景》(2001,中詩西譯,西班牙Visor Libros出版)、《解剖師與性感帶》(1998)、《亞卡利亞之旅》(1995)、《杜瓦特家族》(1992)、《魯佛小說選》(1998)等作品。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誠品獨家加贈明信片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95年6月誠品選書】以一名研究康拉德的女教授,在邊走邊讀艾蜜麗.狄金生的詩集時被撞死展開序幕,爾後女教授的同事意外收到了一本康拉德的小說《陰影線》,扉頁裡女教授的題辭,則像是在預告著自己的死因並不單純,因而教授同事基於好奇而展開了一場跨海尋求真相的奇特之旅。以有如偵探小說般的懸疑氣氛為起始,繼而牽引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激情、藏書所引發的病症、以及書與讀者的命運糾纏扣連的故事。從閱讀與藏書出發,以看似輕薄短小的篇幅,雋永而精準的字句,深刻探討了語意學、哲學與個人心靈等問題。繼承波赫士、柯達薩、阿爾特、普易等優良文學傳統、被譽為拉美文學界新聲的多明哥獲獎小說,有如一部向大師康拉德致敬的趣味小品。搭配彼德.席斯的插畫,帶領讀者進入與省思書與人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