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 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 誠品線上

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 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作者 楊思遠
出版社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 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成為別人的開心果,卻當不了自己的守護神?號稱社交達人,卻總在聚會之後感到心累寂寞?朋友約逛街或聚會,內心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成為別人的開心果,卻當不了自己的守護神? 號稱社交達人,卻總在聚會之後感到心累寂寞? 朋友約逛街或聚會,內心不想去但最後還是答應對方? 這樣的你,可能正活在「假性外向」之中! 本書是寫給每一位陷入「假性外向」而備感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全書分為外向孤獨、內在療癒、邊界思維、關係真相、自我重塑五大部分, 從心理層面為你詳細透析外向孤獨症的形成原因,指引你建立穩固的內在,活出不迎合、不依附、獨立而完整的自我。 ‧不想社交疲勞,請從敢讓別人失望開始。 ‧允許別人不開心,是讓你獲得幸福的超能力。 ‧無法消除衝突,就和衝突正面對決,這也是一種共存方式。 ‧想真正擺脫社交焦慮,首先要做的是接納自己。 ‧討好往往無法換來肯定,反而換來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好的關係不是不吵架,也不是總吵架,而是正確地吵架。 ‧不要被「我應該」綁架,而是「我想要」充分遵循內心的意願。 ‧人生難題的特效藥,一種叫「做吧」,一種叫「算了吧」。 如有下列現象,你可能就是「假性外向者」 ‧容易打開他人心房,察覺別人的情緒,自己卻表現得沒什麼需求。 ‧不是你的錯也甘願背黑鍋,已經到嘴邊爭吵的話,常硬吞回去。 ‧待人會有不同性格,揣摩別人心思,照對方喜歡的方式相處。 ‧常安慰幫助別人,但自己需要時卻沒有人可依靠。 ‧沒有先客觀評估自己的工作,完全依照上司的意思修改。 ‧什麼都擁有,卻又覺得什麼都沒有,沒有自己非常想要的東西。 ‧工作上對於不同的意見,用「懶得溝通」取代「據理力爭」。 ‧常用「口是心非」掩飾真實的自己。 ‧總是覺得別人話中有話,分明是在影射自己。 ‧對工作不滿意、感到絕望,最先想到的是換一份工作。 打開本書,你一定可以越過內在的關卡,解決外在的困境!【迷誠品編輯推薦】標題|《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只有獨處,才是最放鬆的時刻撰文|楊思遠和朋友聊天,談及自己其實很內向,對方總是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和朋友邀約,內心雖然不想去但最後還是會答應對方,總在參與聚會後感到特別的心累與寂寞。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思遠資深心理諮詢師,擁有七年心理諮詢的從業經歷。心理專欄作者,為《健康時報》《婚姻與家庭》等多家媒體供稿,每篇文章瀏覽超過十萬人次。並為張德芬空間、壹心理、武志紅等心理類自媒體平臺轉載,深受讀者讚賞。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第1章 外向孤獨 成為別人的開心果,卻做不了自己的守護神 表達難過,並不可恥 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卻不能成為你的知心人 允許別人不開心,是你獲得幸福的超能力 討好型人格是怎麼一回事 請停止扮演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內向的人,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第2章 內在療癒 你不是在迴避社交,而是在迴避真實的自己 有一種人際障礙,源自被藏起來的驕傲 「求助」這件事,到底難在哪裡 是真的不想要,還是因為不敢要 所有負面情緒,都是求救信號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如何提高性格的靈活度 第3章 邊界思維 缺少界限的關係,就是一場災難 被「偷走」的人生,該如何挽回 你所謂的心直口快,不一定是真的爽快 如何擺脫病理性羞恥 習慣說「好吧」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好 別輕易地說你懂我 婚姻中,到底要不要看伴侶的手機 第4章 關係真相 如何正確地吵架 用冷漠逃避愛,也用冷漠渴望愛 為什麼你無法真實地表達自己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口是心非」 你的前任我的傷:如何克服回溯型嫉妒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別人「話中有話」 讓你受困的不是冷暴力,而是心智化不足 第5章 自我重塑 擁有「普通力」,才能成為人生王者 放下「應該」,才是自由 「新歡」不是人生困境的解藥 原生家庭最大的詛咒 接受失望,是人生的必修課 在點滴的改變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那麼焦慮,也許是缺少這種能力 人生難題的特效藥

商品規格

書名 / 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 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作者 / 楊思遠
簡介 / 假裝自己很外向, 你在迎合什麼? 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成為別人的開心果,卻當不了自己的守護神?號稱社交達人,卻總在聚會之後感到心累寂寞?朋友約逛街或聚會,內心不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338590
ISBN10 / 9861338594
EAN / 9789861338590
誠品26碼 / 2682324105005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8X14.8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午夜。
坐在回家的計程車上,周祺戴上耳機,癱在後座上,一邊瀏覽著城市的夜景,一邊聽著音樂。「啊,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此刻,她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慨嘆。
就在兩個小時之前,身為一家企業市場部總監的她,還在公司舉辦的晚宴上和客戶們推杯換盞,笑語盈盈。她周到而細心地穿梭在新舊朋友之間,詢問他們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有什麼意見,偶爾和其中一些人商量最近去哪裡打場球。
她性格陽光開朗,總是表現得積極主動,讓所有人都覺得她能量滿滿。但只有她自己清楚,在熱情爽朗的外表下, 她早已身心俱疲。她很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無人打擾,只是一個人著。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在很多人面前極力表現出一副開朗的樣子,內心卻疲憊不堪;在各種聚會活動中看似和誰都很熟絡,內心卻覺得很孤獨;身邊人都說你很外向,但你自己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偽裝出來的……
「外向」只是你慣用的一張面具,幫你隱藏了真實的自己。我稱之為「假性外向」。
「外向」這個詞最早是由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他在一九二一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內向」和「外向」的概念。他認為,「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從獨處中獲取能量,因此更喜歡安靜;「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從社交中獲取能量,因此大多開朗活潑,喜愛社交。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內向」和「外向」更常被用來描述人的性格特徵。當我們說一個人很「外向」的時候, 大腦中會自動浮現出這個人開朗健談的畫面;而當我們說一個人「內向」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給他打上「木訥」「不善言辭」「沒什朋友」等一系列標籤。
人是社會型動物,想要自身獲得發展,就需要不斷地與社會進行聯結。客觀來講,性格外向的人確實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完成與他人的聯結,這就導致我們整個現代社會更加崇尚「外向」。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們總是被宣導做一個外向的人:老師教導我們要「融入團體」「積極主動」,家長告訴我們「見到親戚朋友要主動問好」。整體的社會偏好如此,於是「內向的人」彷彿成了不受歡迎的代表,甚至在某些時候,性格內向被視為失敗的注腳。在這種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下,「內向的人」往往也悄悄地給自己貼上了「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的顯著標籤。
因為覺得「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內向的人」開始尋求改變,他們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外向一些,努力地去迎合這個社會的「標準」,以期獲得精神上的認同, 滿足內心深處對歸屬感的渴求。
當很多人不顧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開始扮演「外向」時,「假性外向」便有了真實的演繹空間。
當然,「假性外向」並非一個完全負面的詞彙。由於社會角色的需要,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戴上一些人格面具,「假性外向」便是其中之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周祺,由於工作需要,她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外向,以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假性外向」非但不是負面的詞彙,反而有諸多積極的意義。
「假性外向」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在社交中展現出自己開朗健談的一面,而是你忽略了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否認自己的內向性,試圖把自己完全改造成一個符合大眾期待的所謂「外向的人」。你可能常常會開懷大笑,但是你知道,自己其實一點都不快樂。
再以周祺為例,假如她真的是一個內向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場合扮演「外向」之餘,她必須承認自己的內向,每天給自己留出一些獨處的時間,獲得心理能量。這也意味著,她需要拒絕一些善意的邀請,承擔可能引起的誤解或非議。如果做不到這些,而是一味地滿足他人,努力成為「外向的人」,那麼她的心理能量將會持續地消耗下去,使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表現出自己外向的一面,甚至假裝自己很外向,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要否認自己的內向,不要完全活在他人的期待裡,也不要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當全世界都在為「外向」歡呼喝采的時候,我們可以淡定地回應:「內向,也很好。」
我希望你常常開懷大笑,但不是出於假裝,而是因為真的快樂。

試閱文字

內文 : 成為別人的開心果,卻做不了自己的守護神
段麗麗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無論是誰發起的聚會,只要有她在,就沒有熱不起來的場子。也正因如此,她的生活中從不缺聚會。
聰明、大方、熱情、幽默……這是身邊大多數人對她的印象。可是,她不明白為什麼,總是隱隱覺得那不是真實的自己,在陽光的外表下,好像藏著一個疏離、不愛與人打交道的孤獨的自我。
「為什麼每次聚會之後,我都覺得有點心累?」「為什麼我時常有一種想要逃離人群的衝動?」「熱情?冷漠?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
在得到了「聚會達人」稱號的同時,段麗麗時常產生這樣的困惑。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個「敘事性自我」——會在一段時間內,給自我表現賦予一定的意義,但答案往往卻是「我是誰」這個永恆的疑問。
如果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表現的是穩定連續的,那麼「敘事性自我」很容易就能表達出「我是誰」;但如果我們的表現是混亂衝突的,那麼我們就無法得到「我是誰」的答案,在內心深處引發關於自我認同的焦慮。
段麗麗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明明很開朗的人,卻總覺得自己有點孤獨?你是否也和她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要獲得這個問題的答案?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身邊那些「聚會達人」,他們除了永遠能量滿滿、充滿熱情外,是否有以下不太被人注意的特點:他們總是能夠輕易打開別人的內心,擅長捕捉不易被察覺的情緒;總能讓和他們聊天的人感覺很舒服;他們好像特別擅長自嘲,總是表現得沒什麼需求……
透過以上描述,你看到了什麼?除了「聚會達人」的光環,有沒有看到一個隱藏著的稱為「情緒貢獻者」或「情緒照料者」的人物形象呢?
想想看,在一場又一場的聚會中,一個人想讓大家都對他滿意,獲得五星好評,就要照顧所有人的情緒,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他怎麼可能不感到心累呢?
漠視自己的情緒需求,而選擇做別人的情緒能量站——這就是成為「聚會達人」的秘訣,卻也是感到心累和孤獨的原因。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像段麗麗那樣的社交達人,因為這需要一種「天賦」:對他人情緒的高敏感度。
在很小的時候,她就發現了自己的這種「天賦」。例如在課堂上,能敏銳地察覺到老師什麼時候即將生氣;下課時和同學玩耍,透過某個同學快速閃過的眼神,就能判斷出對方是否想和自己玩。
像這樣對情緒高敏感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共通性。
一、有極強的共感能力
例如讀一本書或者看一部戲的時候,他們能夠輕易「入戲」,讓情緒隨著虛構人物的命運大起大落。此外,他們特別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願意和他們說出知心話。
二、觀察細節的能力特別強
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為什麼會注意到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同時會不自覺地對這些細節進行分析,並做出進一步的回饋。
三、習慣委屈自己,遷就他人
他們不僅善於發現他人的情緒,還懂得照料,常常為了顧及他人的情緒而委屈了自己。
這種情緒高敏感度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人是遺傳因素之故,也就是說這些人的大腦結構屬於先天異常敏感和過度共感,但也有一些人是由後天的生長環境造成的。
當被問及小時候有什麼特別的經歷時,段麗麗想起了自己有過一段寄宿的日子。從小學三年級到國中畢業, 由於家比較遠,她一直寄宿在舅舅家。雖然舅舅和舅媽和藹可親,但在她的記憶裡,那段時間一直過得小心翼翼。
例如她會刻意控制自己的飯量,不要吃得太多;常常很快地做完作業,然後主動幫舅媽做些家務;她很喜歡吃的零食也不敢多吃,因為要留給表妹……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擔心舅舅和舅媽不喜歡自己,也怕自己給他們添麻煩。正是從那時候起,她對別人情緒的變化開始特別敏感。
寄宿的舅舅家,始終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在這樣的狀況下,她無法做到真正的放鬆,反而讓自己陷入一種焦慮的狀態。為了應對這種焦慮,她必須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反應,以免受到傷害。舅舅和舅媽雖然不會傷害她,但是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不受歡迎」可能已經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傷害。她的敏感,不過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除了「缺乏安全感的環境」,「批評性環境」也容易培養出情緒高敏感的孩子。這種家庭,父母平時很少誇獎孩子,但只要孩子犯了錯誤,父母立刻就會數落。如果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就會更加嚴厲地教訓,讓孩子深深意識到「我簡直太糟糕了」。
父母的這些負面批判,會內化為孩子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為了擺脫「我簡直太糟糕了」的感受,會變得格外敏感,會盡力顧及父母的情緒,因為只有他們開心,才意味著「我是好的」。長大之後依然忍不住討好別人,以保證對方處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中。
在釐清自己情緒高敏感的成因後,段麗麗有了新的疑問:「怎樣才能在成為社交達人的同時,不會那麼心累呢?」這是她需要花時間去認真完成的個人探索。
她需要搞清楚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是社交達人?不是可以嗎?」
她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不可以啊!」問她:「為什麼不可以?」她思考了好一陣子,說道:「不是社交達人,就意味著沒那麼多朋友、我不被那麼多人需要,那樣我就沒那麼有價值了,所以不可以。」
也就是說,她無法接受的不是做不了社交達人,而是自己不被需要、自己沒有價值。換言之,真正驅使她成為社交達人的動力,是內心深處的恐懼。一個人在恐懼的時候,自然就會妥協、退讓,過度捲入他人的情緒裡,強迫自己做一個老好人,結果當然會心累。
想要社交自如,但又沒那麼心累,我們就需要放下自己的恐懼。然而這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擁有非常穩定且強大的自我核心。
改變自我核心是一個漫長的、艱難的過程,改變認知則相對簡單。
對於段麗麗來說,她沒有意識到「我必須對別人的情緒負責,否則他們會不喜歡我」這個寄宿生活帶給她的錯誤認知。然而,別人的情緒大多和我們毫無關係,我們也不需要對別人的情緒負任何責任。
我們如果能夠確定這一點,並且在生活中時時自我提醒,就不會在社交中感到那麼心累。
之所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因為我們無法接受他人對自己感到失望,以及自己對自己感到失望。但實際上一個人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
我們如果能夠允許自己讓他人失望,就不會強迫自己一定要變成所謂的社交達人,也不會那麼在意他人的喜怒哀樂。
不想社交疲勞,請從敢讓別人失望開始。

有一種人際障礙,源自被藏起來的驕傲
生活中有這款人,他們看上去安靜、謙卑、人畜無害,卻總讓你感覺難以接近。若和他們相處,總有一層說不清的東西隔在中間。
徐小雅就是這樣的人,常自問:「為什麼我總是感覺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呢?」
在提出這個問題後,她緊接著自我分析了一番。
她自認善良、謙卑、包容,甚至像上帝一樣心懷慈悲,從無害人之心。可就是如此「美好」的自己,為什麼在生活中總是感覺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呢?
就拿這些年的職場經驗來說,在徐小雅看來,每次辭職都是因為自己很難融入職場環境,為此她已經連續換了六份工作了。回頭看,她覺得每份工作無一例外都令自己走到與之「格格不入」的境地,那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可是,自己究竟有什麼問題呢?
自認為善良、謙卑、包容的人,卻無法展開正常的人際交往,這聽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卻也是事實。
實際上,這種矛盾的根源就在於這類人的善良、謙卑和包容,只是他們的外在表象,背後隱藏著的是他們的驕傲和自戀。內心高度自戀的人,在融入周圍環境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很大的障礙。
自戀的人有哪些特徵?
很多人認為,自戀不就是自信滿滿、自吹自擂,甚至完全不把別人看在眼裡嗎?確實,提起自戀,我們習慣下意識地「腦補」出這樣一種極端的、狂熱的形象。
但是自戀型人格也存在一種類型,叫做「隱性自戀」,也叫「羞愧自戀」或「脆弱自戀」。前文提到的徐小雅,就是一名隱性自戀者。
一句話形容隱性自戀者——表面溫和、謙卑、內向,但你在比較深入地接觸他們時,才發現他們是如此的自我中心主義。
從他們自己的角度看,一方面覺得自己厲害得不得了,另一方面又敏感自卑得不得了。他們就是這樣一種矛盾體。
隱性自戀者通常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一、害怕公開的讚揚
和顯性自戀者比起來,隱性自戀者害怕自己成為焦點和中心,他們不愛出風頭,更不會主動尋求別人的讚美。
他們擔心的是,別人和自己近距離接觸後,發現自己其實「不夠優秀」,從而遠離自己。
二、擁有強烈的控制欲
隱性自戀者特別喜歡用操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內心對於特權感的需求。
他們習慣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和人相處,在關係互動中持有主動權,以便於操控和利用他人。
三、對於他人的評價特別敏感
隱性自戀者屬於高敏感人群。
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常常會過度理解別人的一些言語,將別人客觀的、不帶情緒的表達理解為對自己的批評和否定,甚至理解為對自己的攻擊。
四、常常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隱性自戀者對自己存在一種幻想,他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對於這種「自己與眾不同」的感覺,隱性自戀者不會輕易地表達出來,而是在內心默默地審視自我。
他們內心有這樣一種聲音:「你們都不配和我一起玩。」
五、擅長使用被動攻擊
在生活中遇到衝突時,隱性自戀者一般不太會選擇「正面面對」。他們更善於使用被動攻擊,比如工作有意拖延,上班習慣性遲到,忽視或遺忘你說過的話,不回覆訊息等等。
六、缺少同理心,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
和顯性自戀者類似,隱性自戀者也缺少同理心。
他們在生活中並非慷慨的給予者。他們的付出不是出於情感上的關心他人,而是為了營造自己的人設,或者滿足自己的利益。他們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對於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他們從不浪費時間。
徐小雅從來沒把自己和「自戀」這個詞聯結起來過,在她看來,她始終努力保持著自己的謙卑。只是與此同時,她也無法否認,她內心確實常常存在一種自我優越感。
這種矛盾的感覺,到底來自何處呢?
隱性自戀的形成,與原生家庭的撫養方式有著很大關係。在徐小雅的記憶裡,父母非常重視她的學習成績,而她也很爭氣,常考班上第一名。每次考試得了第一名,父母都會很開心,帶著她上館子,逢人就誇自己的女兒多厲害。
當然,在這風光的歷程中,也夾雜有一些灰暗的時刻。有一次考試,徐小雅考了班級第四名,按理說成績也算不錯。但當她把成績單交給父母時,母親的反應是默不作聲,父親雖然點頭表示還可以,但臉上還是難掩失落。那一次,父母沒有帶她去餐廳慶祝,原本計畫好的外出旅行也取消了。
從那天起,她的內心暗暗生出了一個想法:「我必須考第一,我只能考第一。」
遺憾的是,她並不是一個考試機器,她無法保證自己每次都考第一名。隨著成績排名的高低起落,父母對她的態度時好時壞。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客體恆常性」。它指的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夠與客體(父母或其他主要養育者)形成恆定、常態的關係。
在這種關係中,我們能夠培養出穩定的自我認知、穩定的情緒感受,並對他人以及這個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
顯然徐小雅的父母並沒有給她提供一個恒定、常態的環境。相反,他們為她製造了一個兩極的環境:不是特別好,就是特別糟糕。
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中,徐小雅就會有雲霄飛車似的情緒體驗,久而久之,她對自我的認知也變得模糊起來:我到底是好,還是壞?父母是愛我,還是不愛我?
而這些不穩定的情緒感受和自我認知,帶給她深深的不安全感,從而使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
渴望被父母愛,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
因為在無法獨立生存的幼年時代,對我們而言,父母的愛意味著最基本的生存安全。在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愛也會幫助我們建立穩定而良好的自我認同。
對於徐小雅來說,她內心深處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同,但是她也知道,這份愛和認同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她必須考第一名,她必須做到完美。
但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沒有人是完美的。
當「完美」成為換取父母愛的籌碼時,她只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完成「自己是完美的」訴求。她認為只有「自己是完美的」,只有確定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才有被愛的資格,以及被認同的權利。
用「自己是完美的」這樣的幻想,來滿足父母對「完美的自己」的期待;在此同時,面對父母失望的神情,內心激發出羞恥、自卑等真實的情緒感受。這便是徐小雅成為隱性自戀者的原因。
像她一樣,幾乎所有的隱性自戀者都遭遇了同樣的困境:父母對他們「完美」的期許,讓他們產生了「高人一等」的錯覺;而父母的失望和冷眼,也給他們帶來了羞恥、自卑的低自尊心理。
身為一名隱性自戀者,她在工作中把「隱性自戀」的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常常覺得上司不如自己,認為上司做的很多決策都有問題;幾乎看不起所有的同事,覺得他們都平庸至極;沒有任何與同事交流的意願,覺得他們的話題都無聊透頂;覺得自己應該擁有更高的職位,只怪上司不能慧眼識人而耽誤了自己……總之,她在心裡將自己放在了一個很高的地位。
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夠和大家打成一片,融入周遭的環境呢?
因此她常常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只好頻繁地換工作,藉此擺脫糟糕的感受。然而逃避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她還是一次次地陷入同樣的人際障礙。
就像徐小雅總被要求考第一名一樣,隱性自戀者在其成長過程中,總被要求做到完美,他們的缺點未曾被包容,也未曾被真正看見,這就導致他們常常如臨大敵,對自己的缺點格外敏感。因此,也就沒有能力同別人產生共感了。
一個人要想擺脫隱性自戀,融入團體,必須先把自己從「雲端」拉下來。
要知道那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並不是事實,而是自己為了避免讓父母失望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心理防禦,完全是自己的一種幻想。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親手擊碎這虛妄的幻想。
隱形自戀者只有先學會放下自己,再試著透過刻意練習的方法,像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主動分享給別人,在日常溝通中多多體會對方的感受,主動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等等,以此培養自己的共感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地融入團體,與人融洽相處。
然而,要徹底走出隱性自戀的困境,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完成與自我的和解。不強求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期待別人認同自己,在平常卻又獨特的每一天,去看一朵小花,聽一段音樂,讀幾頁書,感受生活的平凡,感受平凡中孕育的美好。
有一天,當我們能夠承認自己就是普通人的時候,隱性自戀的困境就會自動消除。

擁有「普通力」,才能成為人生王者
一個天生跛足,智商只有七十五,被正常學校拒收,從小就被同學欺負的小男孩,將來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按照一般人的想像,他就算拚盡全力,也只能很艱難地活下去。
但這個男孩後來成為桌球明星、戰爭英雄、外交使者,甚至成為億萬富翁。
相信你已經猜到了,我說的正是電影《阿甘正傳》裡的男主角阿甘。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依稀記得當時看完後略感失望:一個跛腳小男孩不斷奔跑的簡單故事,為何會成為大家心中的經典?
直到十多年後,再回頭看這部電影,才理解了簡單故事裡所蘊含的深意: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阿甘?大家帶著各自天生的缺陷,經歷著後天的種種磨難。只是並非每個人最終都能成為阿甘,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淡然地面對起伏的人生,利用一技之長將人生推向高峰。
阿甘的成功,在於以平凡的自己,創造了不平凡的人生。這種能力,我們稱之為「普通力」。
智商只有七十五,小阿甘無疑智商不高。許多其他小孩都懂的問題,他卻無法理解。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因為他智商測試沒過,所以學校拒絕收他,並建議阿甘的母親送他去專為智力不足的孩子設置的特殊學校。
這樣的現實,換作其他父母,可能就選擇妥協認命了,但阿甘的母親據理力爭,最終為兒子爭取到了就讀普通學校的資格。母親從沒放棄這個有缺陷的兒子,她常常對兒子說:「你要記住,你和其他孩子沒有任何不同。」
電影中的這段劇情,讓我想起前幾年的一則新聞。二○一七年,華東理工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先天失聰的高羽燁代表畢業生發言,她說:「我是一名聾人,我的發音有點不標準,但我會努力說好每一個字,請大家諒解。」
高羽燁出生於父母都是聾啞人的家庭,從出生就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她也遺傳了父母的基因。但奶奶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孫女,她拿著認字卡訓練孫女開口說話,並堅持將她送到普通的幼稚園、小學接受教育。皇天不負有心人,這位聾啞女孩後來以優秀的成績考上華東理工大學。
就像阿甘的母親從沒放棄自己的兒子一樣,高羽燁的奶奶也始終堅信自己的孫女「和其他孩子沒有任何不同」。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本質上都是尋求認同的過程。
無論是電影裡的阿甘,還是現實中的聾啞女孩高羽燁,他們都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看見了「和別人沒什麼不同」的自己。最終透過內化的方式,形成於自我的認同。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阿甘的母親或高羽燁的奶奶告訴孩子:「你和其他人不一樣,是一個有缺陷的孩子。」孩子又將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我想,他們可能一生都會帶著自卑、羞怯的負面信念,早早便向艱難的人生繳械投降。
可是,當「你和其他孩子沒有任何不同」的聲音根植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時候,他們就看見了更多的可能性:別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也可以。
我們之所以常常會在殘酷的生活面前一蹶不振,或許並不是因為困難本身太大,而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缺乏一份內在的認同和篤定。
一旦「我不行」「我不好」的信念成為我們人生的主宰,無須困難步步相逼,我們自己就會敗下陣來。
那些在苦難面前應對從容的人,都擁有一種「普通力」,他們內在都有一個「我很好」的信念。這種「我很好」不是「我很完美」,而是對自身不完美的包容,是一種「即便有缺陷,但我依然覺得自己可以」的自我認同。
正因擁有了這樣的自我認同,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才變得雲淡風輕。
電影《阿甘正傳》裡,阿甘生命中還有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人,就是珍妮。
小時候,學校裡其他孩子都不願意和阿甘玩,只有珍妮主動和他交朋友,兩個人一起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
在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珍妮告訴阿甘:「快跑!阿甘,快跑!」於是,阿甘不但逃脫了同學們的追趕,還徹底擺脫了雙腿上的支架,彷彿獲得了新生,從此成為一個可以自由奔跑且跑得最快的人。
珍妮教會了阿甘奔跑,也讓阿甘體驗到了被愛的感覺。此後的人生中,無論是在球場上,還是在戰場上,阿甘總會想起珍妮的那句「快跑!阿甘,快跑!」所以他總是不停地奔跑,不停地跨越人生中每一個危急關頭。對於阿甘來說,儘管珍妮並沒有時刻都與他在一起,但是在心靈上,她從未遠離過自己。
珍妮從小經歷不幸,在一個單親家庭裡長大,經常受到酗酒的父親的打罵。長大後的珍妮,無法像其他女孩一樣,堅定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拒絕阿甘。
直到後來,受過多次傷害的珍妮終於回到了阿甘身邊。不過,一夜之後,她便選擇了離開阿甘。
珍妮這一次的離開,讓阿甘深陷於痛苦和迷茫。於是他跟從自己的痛苦和迷茫,開始了漫長的奔跑。
他跑出家門,跑上街頭,跑過了山海,跑遍了美國……三年的時間,除了跑步就是吃飯和睡覺。就這樣,他又多了一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新身分:跑步達人。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停下來,說道:「我真的很累了, 我要回家了。」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因珍妮離開而帶給他的痛苦,也都消解了。
在一生中,每個人都會有痛苦和迷茫的時候,也許突然失業,也許被深愛的人背叛,也許孩子進不了好學校,也許某個重要的人突然離開。在那些人生的至暗時刻,我們就像失去珍妮的阿甘那樣,突然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不過,和選擇奔跑的阿甘相比,我們大多數人在陷入焦慮、抑鬱的負面情緒中時,總是試圖給這些問題尋找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並執著於改變它。
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本就無法改變,我們要做的只能是接受它的存在,例如接受某人就是不喜歡你,接受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夠成功,接受孩子就是不愛念書,接受生老病死誰都無法掌控……
很多問題沒有答案,很多事情無法改變。而是否能夠與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共舞,取決於一個人是否擁有「普通力」。
「普通力」是一種「那就這樣吧」的高級智慧。這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在付出努力之後,接納事情本來的樣子,與自己達成和解。
追求確定性是人的一種本能,因為確定性可以提供安全感和掌控感。但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我們修煉好「那就這樣吧」的智慧,去面對每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如何培養「普通力」?像阿甘一樣,專注於當下。
雖然智商有缺陷,但阿甘從軍後深受長官喜歡。原因無他——無論是整理床鋪,還是拆卸、安裝武器,阿甘在每一件事情上總能率先完成。
顯然,他憑藉的不是智力,而是做事的專注力。因為能將注意力高度集中於當下,所以阿甘做事的效率比其他人都要高。
再看我們自己,那些常常令我們焦慮不安的都是些什麼事呢?

我們擔心說錯話惹上司不高興,擔心過了三十五歲被公司淘汰,擔心孩子成績不好影響未來發展……當我們的注意力被瓜分時,便無法專注於當下真正應該關心的、更重要的事情。
德國作家埃克艾克哈特.托勒在其《修練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叫做「向思維認同」的概念。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會根據經驗或者思維習慣做一個預判,然後讓事情朝自己預判的方向發展。
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常常感到焦慮不安,無法像阿甘一樣在困難面前從容不迫,就是因為我們習慣認同自己的經驗,習慣對未完成的事情做出預判,從而無法做到專注於當下。
那些能從容過活的人,很少預判明天,因為他們深知明天不可知,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構成的,所以他們能夠專注於每一個當下,用力做好那些自己能夠做到的事,而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那就這樣吧」,只需坦然接受,無須較勁。
我們常常說,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但什麼是強大?老虎的兇猛是強大,但老虎也無法抵禦獵人的獵槍。
真正的強大應該像空氣一樣,無色無味,無形無相,卻無所不包——這大概就是「普通力」的本色。
擁有「普通力」的人,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倒。阿甘的先天缺陷,無法掣肘他人生之花的綻放。憑藉自己的「普通力」,他擁有了不平凡的人生。
電影《阿甘正傳》讓我想起英國經典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有讀者稱魯濱遜這樣的人為「生活者」——他們身上永遠有一種安穩、從容的氣質,就算流落到荒島無人區,也能在毒蛇猛獸出沒的叢林裡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每一個擁有「普通力」的人,才是生活裡真正的王者。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的人生,不該被他人「偷走」!別為不屬於你的觀眾,演著你不擅長的戲碼
★資深心理諮詢師,解析36個真實的人生故事,帶你告別「假性外向」,擁有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
遇見快樂和更棒的自己!

活動